一
“尋君千載後,
而我一能無。”
每拜識於一個畫家,我就常想起這句名聯。我不作畫,也不會作畫,卻真喜歡讀,易墜畫境,為畫而至相忘畫,但所作議論,常與小兒鄰。近聞侯誌強、陳其道、郭鈞西三位友人有新作展出,又去趕讀,遂也“嗒然遺其身”,其病讓人譏笑了。
二
侯誌強是工人物畫的,陳其道善花鳥,郭鈞西則擅於山水。誌趣相投,三而合一,各有所長,一而分三,這個畫展可謂豐富。三人皆自學成才,乏於循規蹈矩,優於得心應手,雖未浪得成大名,卻人品畫品別具一格,成功不少,這個畫展並不平庸。
三
侯氏得世南家法,無世南瀟灑,有世南之外的沉著,肆意潑墨,塊狀結構凝重堅固,但全體運動,頗具流性,遂意境深、幽,有詩家李賀風。當今事人物的畫家很多,常以線條勾勒,或以寫生放大,初畫甚覺可人,但到一定階段則失之浮華或失之死板,難以突破,淪於俗境。侯氏之畫法最易得魚忘筌,得意忘言,最易建築對生命的意識和對自然宇宙的感應的基礎之上的意象世界,也可以說,最易有現代意味。遺憾的是侯氏並未達到這一境界,而努力是明顯的。
四
陳氏在三人中最怪,僅讀其書法,便知不從俗流。對於花鳥,以我的陋見是很難建樹哲學的,除過曆史上的那個八大和石濤,一般都纖細甜膩,則大丈夫不為也!但觀陳氏花鳥,卻落得了“知非詩詩,未為奇奇”之理。他不以美媚取悅,純放大細節,墨膽包天,其度渾渾若川。時下畫壇、書壇,似乎張揚陽剛,常見有放浪之筆,但胸中不厚,滑於造作,縱使胸毛貼滿,雞胸終是雞胸。古人講,非天才勿強命筆。此話雖傷世人,盡可批判,而夙業歸夙業,修行歸修行,且不說藝術家與工匠是事實,現在不是很有一批為治病練身或排解寂寞而書畫的退休人嗎?
五
三人中,郭氏應最全麵。他的字不錯,花鳥亦不錯。他有天馬行空誌,強暴霸悍氣,因之最宜於山水。其畫初讀,如楝果澀口,而慢慢咀嚼,甘汁則出。視覺怪誕,構圖奇異,別開了自家的門戶。他的畫很難說師承了誰家,卻也不是吃牛肉變成牛,吃羊肉變成羊,郭氏還是郭氏。誠然他的畫題名都不理想,實而具體,卻使讀者能衝破他的故意的或不自覺的規範,獲得“百川倒蹙水欲立”的感受。但有了“百川倒蹙水欲立”,再有“不久卻回如鼻吸”則更妙矣。
六
侯氏善作苦愁境。這可能與身世有關,與地位有關,與性格有關,雖沒有些畫家的畫一看就知是人生得意的華麗之嫌,而沉著耐品,但還是不必作“賈島”氣為好。秋病雖美,冬定則力。應取陳氏郭氏之豪邁。但陳氏郭氏不免又悲憤過及,若走向超越,生出幽默,則可得人生宇宙之道,境界為大。
七
陳氏之畫看似畫滿紙麵,但感到空間大,因之陳氏畫更純淨些。侯氏的畫留的空白多,但感覺不多,是否用減法不夠。沙石可減,金屑也需減,因為眼要清亮,是不容沙石和金屑的。郭氏則不必顧惜那些小小情趣,霸悍強力,去浮躁氣更具其威,可謂百鬼才猙獰,上帝方無言。
八
侯惻幽,陳高潔,郭強悍,各有風騷,有氣養而標新逞能,但俗言也講,人之自失在其所長,若以己長為不厭,自負而至以自套也。文壇上有講究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的戒詞,文史上常常有評論某某為宗師大家,而某某以某部作品著名,這格是不一樣的。若畫蘭者總是蘭,畫貓者總是貓,隻能是植蘭人或飼貓主,不是張大千啊。
九
作文不能就事論事,作畫亦不能就物論物,否則硬殼不裂,困之小氣。古人以人品進入大畫境之說,實則也是多與社會接近,多與自然接近,多與哲學接近,通貫人生宇宙之道,那麽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角度。大的藝術家要學技巧,但不是憑技巧成功,而是有他的形而上的意象的世界為體係的。此話不知三友怪罪否?
十
三人為友,各取所長;與三友為友,共避其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