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節 張之光畫集序

  “不可無一,不可有二。”這是前人評價那個才情和尚蘇曼殊的,我卻喜歡用這句話說張之光。

  我僅僅見過他一次,滿滿地坐在一個沙發裏,肥臉細眼,總是沒睡醒的樣子。我不敢說我閱人多多,我總覺得,鬼狐成精似地能貫通一切的那些大智者往往都很愚的。我請教他有關畫的學問,他也不善言辭,又多談畫外之事,我就覺得他最能體味到“知非詩詩,未為奇奇”的禪境。他有很怪的思維和體驗,誠然並沒死讀那麽多哲學的書。

  當今畫壇上如同別的藝術門類一樣,都熱衷卷入“新潮”,時髦做“陽剛”狂士,之光則大模大樣地治孤,一任散淡適意,這使他的畫精神上向內心歸宿,筆墨上極盡吝嗇,幾乎完全是要“得意忘言”了。每幅畫似乎是在長長的苦夏之中一覺醒來,夕陽臨窗,風過前庭,持一扇一壺獨飲於矮凳,又飲得久了,然後方提了筆在那紙上慵懶地抹抹,畫是出來了,畫者呢,有一串拖鞋聲趿拉趿拉遠去了。

  大漠太豐富了歸於一片空白,我琢磨這個看起來沒有架勢,沒有激情,也永沒有清醒的人,是不是總活在他的白日夢裏?時間和空間沒有區別,他隻有他的夢,他已經在夢裏耗費了很多精力,現在隻是追憶而已。

  黑夜中的一點燈籠,照見的是萬物中的一處,我們或許知道萬物是那一處的背景和內涵,但一點燈籠若是在白天,仍能看到的是燈籠和燈籠所照的一處,則隻有之光了。

  這就是他的畫。

  他的畫是他的心跡和靈跡,所以他無所謂什麽題材,一切都是靈性之載體,即使隨便抹一下,都能看出他的精神,這就像一個大的文學家的一張留言條都能看出是文學家一樣。

  我最欣賞的更是畫中的藝術家的那一種啟悟的心態,流水心不競,雲在意俱遲,這種對於宇宙自然的理解,對於時空的理解,對於人生和藝術的理解,散發著古氣,又充滿了現代人的氣息。我於是想到了陶淵明。做“陽剛”狂士是時髦,學陶淵明的人也不少,但都有意為之,“悠然見南山”而不是“抬頭見南山”的又有多少呢?

  所以我說,畫風在某種程度上講實在是一種情操的顯現。

  當然,同一切藝術一樣愈是有個性的東西,長處和短處幾乎同時存在,張之光的畫不能到處充斥,這也不可能,我相信,他的藝術是靠征服而存在的,時間會塑造了他的形象。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