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淵明四十一歲,他因家境貧困,不得已而出任彭澤令。但是出仕很不符合他任性自然的生活態度,僅僅為官八十餘日,他便辭官而去,寫下這篇流傳千古的《歸去來兮辭》。這篇辭體抒情詩,不僅是陶淵明一生轉折點的標誌,同時也是中國隱逸文學的巔峰之作。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起為州祭酒,到義熙元年(公元405年)任彭澤令,陶淵明屢屢在仕隱間掙紮彷徨,最終還是選擇了歸隱。其時篡亂相替,血雨腥風,人命如草。陶淵明雖然也曾胸懷大誌,無奈生不逢時。他天性酷愛自由,於官場實無立足之地,田園成為他必然的歸宿。
《歸去來兮辭》前麵的小序敘述了陶淵明棄官回鄉的經過。首先說明自己“耕植不足以自給”的貧困生活,而又謀生乏術,隻是因親故的勸導,才使作者“見用於小邑”。這一層敘述正為後麵辭官鋪墊,出仕僅為求得溫飽,是不得已而為之,並非汲汲以求。更何況自己“質性自然”,與官場格格不入,為官的煎熬遠超過饑凍的痛苦,詩人因此“深愧平生之誌”,便乘赴妹喪的機會自請去職,為官前後不過八十餘日。小序的敘述肯定了自然純淨的人性才是人類的永恒價值,形上的精神追求遠超過形下的物質滿足。
正文部分主要描述了陶淵明辭官歸來後悠然閑散的生活,開篇即表達了歸隱田園的熱切願望,“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其歸隱的熱望如洪水蓄積多時,心靈的堤防此刻再也不能攔阻,終於衝決而出。可以想見出仕為官對詩人會是怎樣一種煎熬。詩人進而揭示了痛苦的根源,乃是“心為形役”,自由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的終極價值歸宿,一切人類活動如以喪失自由為代價都必然是對人性的戕害,喪失自由亦是喪失立身之基。惜乎中國的封建專製政治首先扼殺的便是個體的自由,而真正從本體高度叛逆專製而回歸自由者,似乎隻有一個陶淵明。因認識得深刻,故背叛得決絕,沒有絲毫的動搖遲疑。詩人斷言“今是昨非”,慶幸“迷途未遠”,如今終於踏上回鄉的路,重歸田園實則回歸自由。詩人似乎想象到回鄉的情景,小舟搖搖,風吹衣襟,何等輕鬆愜意!自由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詩人終於看到了家門,高興地狂奔過去,仆人前來迎候,孩子們也正翹首以待,盡管沒有寫出,也應有自己的妻子一臉笑意地站在門口。這是怎樣一幅溫馨動人的畫麵啊!多日的苦悶、焦躁、思念此刻一掃而光,完全可以想到詩人會抱起兒子親個不停,一片歡聲笑語。隻有在這種溫馨的親情中,詩人才能獲得發自內心的快樂。
環顧熟悉而有些陌生的庭院,“三徑就荒,鬆菊猶存”。離家多日,往日散步的小徑長滿荒草,但青鬆仍然挺拔,菊花依舊幽香,詩人高潔孤傲的心誌不也正如鬆菊一樣未嚐改變嗎?詩人隨後“攜幼入室,有酒盈樽”。溫婉而善解人意的妻子早已為他準備好了酒水,詩人雖似不動聲色,實則心中充滿對妻子的感激與深情。她並不勸丈夫汲汲仕進,以夫貴妻榮,而是夫唱婦隨,恬淡自然,這是極其難得的品質。“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詩人安貧樂道,隨遇而安,並不在乎居室的狹小,因為這狹小的居室可以寄放傲岸的心靈。與黑暗的官場相比,這是更為廣闊的天地。因傲而不容於官場,因傲而不屑於為官,在這小小庭院中可以自由地自斟自飲,觀覽天地,這是不同於官場的另一個世界。生活的清貧並不能抵消自由的快樂,苟且於官場如何保持心性的本真?“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詩人徘徊於庭院之中,可以體會到無窮的樂趣。也許一棵花草也會讓詩人駐足留連,一聲蟲鳴也會讓詩人凝神靜聽。與自然的交流不會蒙受任何塵世的汙垢,詩人滿足於這種簡單而豐富的生活,似乎已渾然忘卻身外的俗世,或者再不想涉足人世的糾紛,因而“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詩人雖然置身小小庭院,心靈實不受限於此,舉頭遠望,詩人看到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宇宙。他看到了雲有意無意地飄出岩穴,看到鳥疲倦了飛回家園,自然萬物都在無聲地昭示著生活的哲理:出乎天性,自然而然。俗世的人們追名逐利,費盡心機,雖違己而不以為病,遠離了自然,毀棄本性,乃至破家亡身,這該是多麽可悲!正因為詩人看清了人的本性,才能體悟到自然的樂趣。“景翳翳以將入,撫孤鬆而盤桓”。“孤鬆”意象是一個強烈的暗示,象征了詩人不合流俗、遺世獨立的孤傲高潔之情。詩人以“撫孤鬆”的動作含蓄而堅定地表達了回歸田園、皈依自然的理想。
詩人進而明確表達歸隱之誌,“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複駕言兮焉求!”詩人所喜愛的乃是“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這裏有溫馨的親情,有淳樸的農人,有娛樂精神的詩書,有自食其力的勞作,唯獨沒有譎詐的心機與陰謀的算計,唯有這種純淨自然的生活才能讓詩人安頓心靈。於是詩人“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優哉遊哉,樂而忘返。“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春天生機勃勃,自己卻漸近老境,不免心生感慨。但既質性自然,又何必在意衰老的逼迫,死亡的臨近,“萬物之得時”中本已蘊涵了生死的遞嬗,又何必感慨悲傷。
因而詩人最後明確表達了曠達自然的人生觀,“寓形宇內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生命有限,自由越發可貴,何不遂心任意,追求心靈的安適。“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詩人既不求富貴榮達,也不屑修道求仙,而是懷著對自然的熱愛,盡情宣泄生命的能量,“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無論勞作還是賦詩都是生命外化的極為純淨的形式,它依循自然,排斥惡俗,故能保持心性的本真,如能以此消度餘生,夫複何求?所以詩人最後說,“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天命效法自然,隻有將生命投入大化,才能獲得超脫與永恒,正如詩人所說“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複獨多慮”。陶淵明以其對生命與人性的洞達而堅定地皈依自然,為後世樹起了不朽的精神豐碑。
後人對該辭給予了高度評價,歐陽修說:“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辭》而已。”雖未免過譽,但從其對後世文人人格及文格的影響而言,亦屬切實之論。
蘇軾生平與書法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蘇軾是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進士,後曆任鳳翔府簽書判官、開封府推官等職,熙寧中因上書反對王安石新法,出為杭州通判,後知密州、徐州、湖州三州。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因“烏台詩案”入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哲宗時曆任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等,後出知杭州、潁州等地,累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徽宗即位後赦還,次年病逝於常州。南宋時被追諡“文忠”。蘇軾與其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皆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蘇軾為文縱橫恣肆,詩詞清雄豪放,著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蘇軾書法位列“宋四家”之首,為宋朝“尚意”書風領袖,影響中國書壇達九百年之久。
蘇軾學書取法對象主要是晉唐諸名家,尤其是二王、徐浩、顏真卿、李邕等。但是蘇軾學習他們的時候不是亦步亦趨地追求形似,他在學習唐人的同時,也完成了對唐人的超越。
蘇軾之書,自其在世時就被推為“本朝第一”,後人也每稱“宋人之書,當以蘇軾為第一”。其代表作《黃州寒食詩帖》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對於蘇軾書法的成就,前人早已認為和其人、其文有著緊密的聯係,黃庭堅說:“餘謂東坡書,學問、文章、元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此所以他人終莫能及耳。”蘇軾自己也曾說:“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正是因為有淵博的學問、高尚的人品的滋養,才使蘇軾能於書法一途無意於佳而佳,成為尚意書風的領袖人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陶淵明淡泊自然的人生態度和生活趣味的涵育不無關係。
蘇軾與陶淵明的隱逸思想
作為對中國文化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兩位偉大詩人,蘇軾和陶淵明有許多相近、相通之處。從經曆上看,陶淵明堅決地辭官歸隱,蘇軾則一生宦海沉浮;陶淵明固守田園,蘇軾則直麵社會;他們都受道家思想影響較深,都崇尚自然,堅守獨立人格;陶淵明是先儒後道,儒道互補,蘇軾是亦儒亦道,外儒內道。從審美趣味上看,二人都欣賞衝淡、樸素的風格,反對雕飾、造作。
蘇軾一生推崇陶淵明,他說“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詩”,“夢中了了醉中醒,隻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我即淵明,淵明即我。”蘇軾把陶淵明認做自己的前身,那麽,躬耕生活於東坡而言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貶居黃州期間,蘇軾也的確過上了與陶淵明一樣的隱逸生活。在短短兩年零七個月時間裏,蘇軾頻和陶詩,幾乎把陶淵明的詩全部應和了一遍,足見蘇軾對陶淵明的仰慕之情。陶淵明淡泊自守的人生境界成為蘇軾對抗人生逆境的精神武器,他從陶淵明的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樣式,發現了生命的另一種樂趣。
蘇軾的坎坷政治生涯使他對陶淵明的興趣愈發濃厚,其生活態度和詩風都深受陶淵明影響,而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也因蘇軾的揄揚而最終得以確立。
(傳)蘇軾書《歸去來兮辭》欣賞
作為北宋一代文宗和書法史上的書法大家,蘇軾是很少抄錄他人作品的,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卻是他經常書寫送人的內容。蘇軾生前曾多次書寫《歸去來兮辭》,惜墨跡均已不傳。今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傳)蘇軾《歸去來兮辭》卷為行楷書,紙本,縱32厘米,橫181.1厘米。無款,鈐“東坡居士”印。徐邦達先生曾鑒定此帖為後代仿書,徐無聞先生也認為是後人偽作。通觀全帖,雖為後人仿作,但也頗得蘇字神韻,全帖結字穩密,字形豐腴,姿態橫生,橫細豎粗,體現了蘇字的特色,可見仿者於蘇字很是下了一番工夫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蘇軾所書《歸去來兮辭》原作已不得而見的情況下,這件仿作倒是給我們提供了推想蘇軾原作的機會。
趙孟生平與書法
趙孟(公元1254-1322年)生於南宋寶祐二年,卒於元英宗至治二年,享年六十九歲。字子昂,別署水晶宮道人、鬆雪道人、鷗波等。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人稱趙吳興。趙孟為宋太祖之子秦王趙德芳十世孫,入元後曆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學士,封榮祿大夫,所以又被稱為趙學士、趙承旨、趙集賢、趙榮祿。其卒後被追封為魏國公,諡文敏,故後人也稱其為趙魏國、趙文敏。著有《鬆雪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作為傳統文人士大夫,趙孟不僅精通詩詞文賦,在書畫、音律、篆刻、鑒賞等方麵也有相當高的造詣。他在畫上題詩,使“詩、書、畫”三者相得益彰,開創了文人畫題詩的先河。趙孟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其書法藝術,作為元朝複古主義書風的傑出代表,趙孟力倡二王書法傳統,以晉人尚韻書風為圭臬。在他的影響下,當時書壇複古成為一時風氣,名家輩出,同時也深深地影響了其後書壇達數百年之久。
趙孟書法諸體兼善,《元史》稱其“篆、籀、分、隸、真、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操履純正,博學多聞,書畫絕倫,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
趙孟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前三人皆為唐朝著名書法家,唐人書法尚法,法度森嚴,一絲不苟,極具楷則。趙孟能與唐朝最著名的幾位楷書大家並稱,可見趙孟楷書功力之深及影響之廣。趙孟大楷代表作有《三門記》、《膽巴碑》、《湖州妙嚴寺記》等。其大楷作品絕去顏、柳楷書的頓挫用筆,迥異於盛中唐的書碑楷法,形成了一種既風流蘊藉又沉穩遒勁的楷書風貌。相較於其大楷作品,趙孟的小楷作品更為世人所矚目,其代表作有《洛神賦》、《過秦論》、《汲黯傳》等等。
趙孟善以筆硯作佛事,寫有大量佛道經卷。前人評其書法“如老將用兵,奇正遝出,並皆神妙”,“筆力柔媚,備極楷則。後之覽者,豈知下筆神速如風雨耶”。相傳趙孟能日書萬字而無一絲懈筆,可見長年的技法錘煉已經使趙氏達到了心手雙暢的自由境界。
在各體書法之中,趙孟成就最大的當為行草書,其傳世書作也以行草為多,對後世影響也最大。代表作品有《蘭亭十三跋》、《歸去來兮辭卷》、《赤壁賦》等以及被譽為“縱橫放逸,無不如意,若神入三昧,雖遊戲而皆入聖”的尺牘作品。
對於趙孟書法,曆來褒貶不一,譽之者讚其“上下一千年,縱橫一萬裏,舉無此書”,貶之者多因趙孟以宋宗室的身份而仕元,認為其人名節大虧,遂因人而廢書,以為其書太熟太媚。
趙孟與陶淵明的隱逸思想
趙孟雖然出身宋朝皇室,並且入元後“榮際五朝,名滿四海”,但是他卻很向往陶淵明式的隱居生活。對於出仕,尤其是身為前朝王孫而出仕新朝,趙孟內心是極度複雜而苦悶的,徐複觀先生稱趙孟的性格是“身在富貴而心在江湖”,可謂一針見血之論。
對於出仕,雖然趙孟是異常排斥的,但在那個改朝換代的洪流中,個人的意願終究還是要被迫隨著時代的大潮起伏,趙氏也隻能“俯仰塵埃間”了。出仕既是身不由己的事情,人活著,總得有點精神寄托,中和蘊藉的王羲之書法和作為“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詩文,此時成了趙氏最大的慰藉,那是他的靈魂得以棲息的所在。趙氏“榮際五朝,名滿四海”,居廟堂之高而有湖海之想,也算是“大隱隱於朝”了。身體是不自由的,但是精神的翅膀總可以通過筆墨文章遙想那個蘊藉風流的時代。
陶淵明的高潔情操,是趙氏所向往的,但是他由於出身宋宗室的特殊身份以及才華出眾而成了蒙元朝廷粉飾太平和拉攏前朝遺民的工具。身在廟堂,想隱居終究是可望不可即的事,隻能“撫卷三歎息”了。即使他“榮際五朝,名滿四海”,可是內心的孤獨與苦悶,又能向誰訴說呢?九百年前的陶淵明的高風亮節,自然讓趙孟把他引為知己了。陶淵明的灑脫歸隱,趙孟雖不能至,但心向往之,這幾乎成了他精神的寄托所在。“違己之痛,甚於凍餒”,在常人眼裏,趙氏已經獲得了常人一輩子夢寐以求的東西,但是對他而言,這一切卻終究是違背自己意願的,其痛苦遠甚於肉體的痛苦,不啻長期的精神折磨。這裏麵既有作為前朝皇族而出仕新朝的尷尬,也有對難逃後人臧否的預見。果然在趙氏辭世之後,七百多年來他的聲名一直頗有爭議。人們因為對他的人品有不同看法,進而貶低他的書法,謂之“奴書”。其實趙氏出仕實在是出於不得已而為之,甚至可以說是被逼無奈。徐複觀先生說:“因為他(趙孟)有王孫的身份,於是他的抉擇便不是富貴、貧賤的問題,而幾乎是死與生的問題。他此時還是二十多歲的少年,因大勢已去,名儒許魯齋們,都以潛移默化的苦心,守降誌辱身的權變。何遽能以一死責鬆雪?以成見論人,自難合於客觀事實。”這段評論還是比較客觀中允的。
趙孟書《歸去來兮辭》欣賞
趙孟曾描述他的日常生活是“閑吟淵明詩,靜學右軍字”(《酬滕野雲》)他一生曾多次書寫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以及其他陶詩,並且陶淵明像也是他常畫的內容。趙孟的文集中有多首讚揚陶淵明的詩歌,表達了他對這位前賢的仰慕之情。
2007年9月28日至10月17日,由浙江省文物局和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歸去來兮——趙孟書畫珍品回家展”,在湖州市博物館展出。該展共展出趙氏書畫精品三十八件,在展出的二十六件書法作品中,共有三件趙氏所書《歸去來兮辭》手卷,分別來自上海博物館、遼寧博物館和湖州博物館,另有一件書法作品為趙氏所書陶淵明《飲酒二十首》詩之六。
上博藏趙孟所書《歸去來兮辭》落有年款“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卷前有其弟所繪陶淵明像一幅並有題記。該帖為趙孟四十四歲時所書,為其中期代表作,通篇以行書為主,間以草書。
遼博藏趙孟所書《歸去來兮辭》未署書寫年代,與上博本之意氣風發不同,遼博本更加臻於古淡,書寫年代應該晚於上博本,應為趙孟中晚年之傑作。該帖起筆多為露鋒並且一拓直下。點畫珠圓玉潤,提按表現豐富。結構斜畫緊結,以平正為主。行草間雜,符號化的結字較多。符號化是行草書結字的主要特征,是書寫者技法極度熟練之後的自然呈現。趙孟此幅作品有較多的符號化字形,並且兩個草書字形之間經常以牽絲相連,更顯章法之連貫。這些草書字形和行書字形的穿插使用,起到了調節整幅作品節奏和韻律的作用,使整幅作品原本較為平正的章法因而顯得生動活躍。
此次展出的湖博本《歸去來兮辭》為大字,前三行為明人補書。該帖風格較之上博本、遼博本差異較大,為趙孟六十五歲時所書。趙孟中年以後參學李邕,從該帖可以印證趙氏確實於李邕碑版下了很多工夫。但是就藝術成就而論,該帖遠遜於前兩帖。
晉人書法尚韻,二王一路書風被後世奉為尚韻的典型。王羲之書風大體可以分為平正和險絕兩類風格,後世帖學大體沿著平正與險絕兩路風格發展下去。趙孟是屬於王羲之平正一路書風的繼承者。孫過庭《書譜》雲:“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複歸平正。”趙書之“平正”是“既能險絕,複歸平正”的“平正”,是“通會之際”的平正。我們通過對比趙孟所臨《蘭亭序》和馮承素所摹王羲之《蘭亭序》就會發現,無論結字還是筆法,趙氏所臨已經大為簡化。但是其中自有趙氏所特有的典雅氣息,樹立了二王之後帖學的又一典範,明代著名學者何良俊甚至評其為“自唐以後集書法之大成者”。後人學趙書往往不溯趙之所學,而是亦步亦趨,更加簡化了趙氏用筆技法,而又把這一切歸為學趙的惡果,其實這是對趙孟的誤讀。
總的來說,趙孟書法筆跡蘊藉流美,使人初見之下即生親近之感,愈品愈妙。其用筆如精金美玉,起收筆和轉折處理幹淨輕鬆,結字端莊秀美,章法如行雲流水,氣息暢通,無所不適。趙氏書法從二王而來,雖然其結字較王羲之平正,其用筆技法也較王氏簡化許多,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窺見其本源魏晉書法的風流蘊藉之美。趙孟“才氣英邁,神采煥發”,元世祖忽必烈初見趙孟,就驚呼為“神仙中人”。書如其人,從趙氏三幅《歸去來兮辭》行書作品中,我們確實可以找到這種對應。趙孟的文學涵養、處世心態,在其書作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他對陶淵明的仰慕之情,化作一行行筆墨之間的不食人間煙火之氣。他的書法是飄逸絕塵的,這是“人書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