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春夏之際的羅馬尼亞戰區(從德國那側所見……)

  1.失去烏克蘭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

  1944年,紅軍夏季攻勢的戰火從6月下旬一直燒到8月初。部署在東線的4個德國集團軍群有3個已經遭到毀滅或重創,百萬大軍一敗塗地,僅剩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鎮守的羅馬尼亞前線還算風平浪靜。

  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概況:

  所謂“南烏克蘭”集團軍群,一般被認為是A集團軍群的繼承者。但它的實際構成卻複雜得多,既包括原A集團軍群的第6集團軍和第17集團軍(已經在克裏木被吃掉了),還包括原南方集團軍群右翼的第8集團軍,以及羅馬尼亞第3、4集團軍。這些部隊在春季被俄國人從烏克蘭趕到了羅馬尼亞。

  但希特勒對“失地”依然念念不忘,於是便模仿蘇聯的做法,把這個集團軍群冠名為“南烏克蘭”,其用意無非是強調“我胡漢三還要回來的”之類。該集團軍群的主要對手是蘇聯第2、3烏克蘭方麵軍。

  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首任司令官是舍爾納將軍。關於此人已經介紹過很多。總之,他是一位被視為同時兼備“忠誠”和能力的德國將軍,也是“元首”的新寵之一。希特勒把這樣的強人派往羅馬尼亞戰區,正說明他對此地的特殊關注。因為那裏有驅動德國戰爭機器所必不可少的油田。希特勒曾對駐羅空軍指揮官說過:“我們把一切都賭上了。如果我們失去這個油田,就打不贏這場戰爭了!”

  而在羅馬尼亞所處的整個巴爾幹地區及其周邊,德國要“保衛”的戰略資源還要多得多。包括銅、鉛、鋅、銻、大麻(南斯拉夫);鐵礬土(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等;另外,匈牙利也出產石油,雖然產量不如羅馬尼亞。德國還能從這些地區搞到大量糧食。巴爾幹還是希特勒的一個大囤兵場,1943年秋季(也就是東線德軍逃到這裏之前)就部署了60多萬兵力。

  這個地區作為戰略通道的地位同樣舉足輕重。德國人完全有理由相信,俄國人會通過巴爾幹迂回攻擊德國本土和奧地利。

  總而言之,羅馬尼亞和巴爾幹都是德軍必須死守的要地。正因為如此,希特勒不僅派出了深受信任的舍爾納將軍,還送去了大量精兵強將。早些時候,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算是東線最龐大的重兵集團之一。春季時,兵力就達到508946人。進入春夏之際,“作戰力量”又從36萬增加為近42萬人。為了保衛希特勒最珍視的油田,還特別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裝甲軍團,包括8個德國裝甲師和1個裝甲步兵師。按照東方陣營史料的記載,德國在羅馬尼亞的兵力曾達到643000人。

  除了前線兵力,後方還有包括黨衛軍在內的57000名德國武裝人員。

  具體構成為:前線460000人;兵站157000人;內線63000人。

  德國駐羅馬尼亞軍隊的構成: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東方陣營和羅馬尼亞公布的駐羅德軍兵力,要比德國本身統計的多10萬—20萬。這未必是刻意誇大,而要歸咎於德國武裝部隊特有的混亂指揮體係。簡單地說:並非全部駐羅德軍都歸在舍爾納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名下。

  眾所周知,南烏克蘭集團軍群作為東線戰區的一部分,歸德國陸軍總部指揮(由擔任陸軍總司令的希特勒通過陸軍總參謀長古德裏安,或希特勒本人直接掌控)。但這個集團軍群所能管轄的隻有前線及其縱深約80—100多公裏的防禦地帶。而在更深遠的羅馬尼亞內地,卻另外駐紮著大量不屬於“東線”和舍爾納管轄的部隊。其中既有羅馬尼亞部隊也有德國部隊。

  羅馬尼亞內地的德軍主要屬於所謂的“德國陸軍使團”和“德國空軍使團”。他們不但不聽舍爾納的,甚至不在陸軍總部領導的戰區之列。

  其中,“德國陸軍使團”歸國防軍統帥部管轄,負責人的正式稱呼是“駐羅馬尼亞國防軍統帥部的德國將軍”。1944年夏季,這個職務由漢森騎兵上將擔任。此人早在1940—1941年就擔任過駐羅德軍代表團長,算是個羅馬尼亞通。1943年1月13日,由於德羅聯軍在東線吃了敗仗,他的前任豪費中將和羅馬尼亞人搞壞了關係,於是漢森又被調回來接任。鑒於此人能力平庸,舍爾納曾多次請求希特勒撤換他,但因為漢森和羅馬尼亞獨裁者安東奈斯庫關係不錯,似乎有助於“德羅友好”,希特勒還是把他留了下來。漢森指揮著德軍全部駐羅後方基地部隊(1943年11月統計擁有6964名野戰陸軍)。但普洛耶什蒂—布加勒斯特一線以東的軍事控製區例外。這個地區原則上由羅馬尼亞人掌握,但配屬了一個德軍後勤交通線指揮官奧勒布。此人接受舍爾納的命令。

  “德國空軍使團”接受空軍總司令戈林和德國大使館的雙重領導。負責人是格斯滕貝格,指揮著2個高炮師以及所有在羅德國空軍空勤和地勤部隊,並擔負著普洛耶什蒂的空防和地麵守備任務。格斯滕貝格性格狂妄,熱衷於吹噓他的高炮部隊有多麽厲害。

  另外,前線的幾十萬羅軍(不包括後方的另外幾十萬)雖然被編入了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卻也不完全聽命於舍爾納。相反,為了安撫安東奈斯庫的自尊心(希特勒對這個老軍頭都要禮讓三分),舍爾納還必須賦予羅軍某些“指揮上的平等權限”。具體說,就是把德羅聯軍混編為兩個集群,每個集群都下轄一個德國集團軍和一個羅馬尼亞集團軍。右翼集群交給羅馬尼亞司令官統一指揮;作為交換,左翼集群則由德國司令官統一指揮。

  按照一般評估,羅軍隻有三流水準的戰鬥力,但經過舍爾納的訓練,情況也有所改觀。在總結了以往的失敗教訓後,德國人特別注意到,羅軍對側翼威脅非常敏感,一旦友鄰動搖就容易受影響甚至潰散。為了防止羅軍再度崩潰,舍爾納利用搞混編集群的機會,把羅軍和德軍單位一個挨一個地配置在前線,以德軍來控製和監視側鄰的羅軍。

  這種做法被古德裏安稱為“衣架戰術”。就是把德軍作為“架子”,撐起整個德羅混合戰線。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後勤補給完全依賴於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鐵路線。這些鐵路不僅運力有限,而且管理也不善。更糟糕的是,因為羅匈之間互相仇恨,還經常在邊境轉車時故意刁難。最誇張的情況下,德國人隻好出動飛機,沿著幾百公裏長的鐵路去尋找“失蹤”的德國列車。

  2.1944年春季的羅馬尼亞戰役

  1944年春季,從烏克蘭追殺過來的紅軍進入了羅馬尼亞。剛開始的時候,俄國人取得了很大進展,迅速把羅馬尼亞東北一些地區收入囊中,還在德涅斯特河西岸奪取了登陸場。斯大林當然想獲得更大的進展,最好是一舉打開巴爾幹大門!但德軍也針鋒相對,還一心要把對手趕走。兩軍狹路相逢,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俄國人很快就領教了舍爾納的本事和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實力。德軍裝甲部隊發揮了很大作用。由於他們的不斷反衝擊,令紅軍難以繼續擴張戰果。最緊張時,俄國人每天要應付15—20次有坦克和飛機參加的反擊。加上大規模進攻末期慣例的後勤困難和疲倦,紅軍的攻勢逐漸停滯。春末夏初,德軍還發動了局部進攻,又小小地咬了蘇聯人幾口。

  這輪廝殺後,雙方都發布了頗為誇張的戰報。德方宣稱,從4月10日到5月31日,在整個西南戰線消滅紅軍約40萬人(打死70000人,打傷316800人,俘虜12000人),摧毀坦克1193輛和大炮1314門。俄國人也不甘“落後”。光是烏克蘭第2方麵軍就說在3月27日至8月20日間消滅了20萬軸心國軍隊。這些牛皮都吹得太大了。格蘭茨分析了大量蘇聯數據記錄後認為,紅軍的實際損失約為15萬人。這應該沒什麽問題。但他對德軍損失所掌握的資料卻不是很多,隻能以1個裝甲師的傷亡率15%(實際應該是16%),再套上他估計的德軍戰鬥兵力30萬,推算出45000人的總損失。對這個結論,恐怕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但這不是本書的任務,所以姑且打住。總之,羅馬尼亞境內的戰役持續到1944年6月中旬,戰事才趨於緩和。逐漸穩定在勒德烏茨、帕希卡尼、雅西以北一線。

  在春季,舍爾納以強大的裝甲部隊和頑強的防禦在羅馬尼亞穩住了陣腳——雖然同時也葬送掉了第17集團軍,但總的來說還是得大於失。而且德國人對羅軍的戰鬥力似乎又有了信心。看上去,羅馬尼亞防線簡直是固若金湯。轉眼到了夏季,舍爾納和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好日子卻快到頭了。整個夏天,羅馬尼亞以外的東線戰區炮火連天,德軍重兵集團一個接一個完蛋:原本最強大的中央集團軍群幾乎全軍覆滅,北烏克蘭和北方集團軍群也陸續遭受慘敗。一時間,隻剩下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還保持著強大戰力,用新總長古德裏安的話說,成了他手中“最強大的兵力”。為解燃眉之急,希特勒和古德裏安隻好拆東牆補西牆,從表麵平靜的羅馬尼亞抽調“救火隊”。幾個裝甲兵團被火速調往中央集團軍群戰區。如上一卷所述,這些兵團被希特勒和古德裏安用於波羅的海地區的反擊。但這還沒完。接著,希特勒又命令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把另外3個裝甲師、1個裝甲步兵師和2個步兵師也交出來。這麽一來,舍爾納原有的強大機動軍團隻剩下1個裝甲師(第13)、1個裝甲步兵師(第10)和1個羅馬尼亞裝甲師。駐羅空軍也被削弱,其所屬的1個航空大隊被調往拉脫維亞。不過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希特勒同期也給了南烏克蘭集團軍群一些補償,包括增派第20裝甲師。但此舉的用意並非為了增強羅馬尼亞戰線,而是為此前在白俄羅斯遭受毀滅性打擊的第20裝甲師殘部提供一個休整和重組的“好去處”。這師本身剩下的兵力不多,據說也沒帶坦克過來。

  舍爾納本人也要走了。此事的起因也與戰局的惡化有關。當時,伴隨著中央集團軍群的毀滅,與之相鄰的北方集團軍群也麵臨被孤立的危機,逐漸退縮到波羅的海沿岸。麵對困境,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弗裏斯納焦頭爛額,無法完成希特勒賦予的任務。希特勒因此認為,隻有忠心耿耿且強悍能幹的舍爾納才能應付這樣的局麵。至於精疲力竭的弗裏斯納,也需要到“平靜”的羅馬尼亞去休息休息。於是他決定,讓舍爾納和弗裏斯納對調職務。

  7月24日這天,弗裏斯納被召到“狼穴”,見到了手臂負傷、耳膜被震破(因為“720”爆炸)的希特勒。“元首”要他趕赴羅馬尼亞前線,還強調說這是個輕鬆的差事,因為“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這次沒有被攻擊的危險,蘇軍已將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中央集團軍群身上”。第二天(7月25日),弗裏斯納就任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

  與此同時,還進行了更廣泛的人事調動: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參謀長溫克被古德裏安調到陸軍總部,接替在720事件中翻船的豪辛格。古德裏安之所以看中溫克,原因之一就在於溫克熟悉羅馬尼亞的情況。有了他的幫助,從那裏抽調部隊會更“方便”。溫克的繼任者叫馮·格羅爾曼,此人直到7月31日才到任。7月底,又由弗雷特爾·皮科接任第6集團軍司令。這是集團軍群編成內最龐大的集團軍,這個集團軍的參謀長此前被打死了,繼承者格德克8月17日才到任。

  經過一番折騰,在7月下旬到8月初,南烏克蘭集團軍群更換了2個最重要的指揮官和他們的參謀長。新長官們要熟悉部隊和戰區,當然要花不少時間,這自然無助於保持戰鬥力。不過,當弗裏斯納到任後,倒是很快發現,這個所謂的“平靜”戰區,其實早已暗潮洶湧。戰線對麵,俄國人下一步的動作固然難以估測,德國和他們的羅馬尼亞“朋友”之間的關係,也愈加微妙起來。

  3.羅馬尼亞的“背叛”企圖

  東線戰前的羅馬尼亞概況:

  納粹德國外交官曾以肉麻的語調對羅馬尼亞人說:“同我們交朋友吧,把汽油放出來吧。”但對這個“朋友”,羅馬尼亞人其實也不怎麽喜歡!1939—1940年,波蘭和法國相繼敗亡。與前者為鄰,以後者為靠山的羅馬尼亞陷入了嚴重的地緣危機。周邊各國乘機紛紛向羅馬尼亞提出領土要求。這些要求大都得到了德國的支持。

  匈牙利要求得到特蘭西瓦尼亞;保加利亞的目標是多布羅加南部;蘇聯則要求獲得比薩拉比亞。此地曾是沙俄的一個省。1940年6月下旬,蘇聯又追加了一個地區:布科維納。這塊地區從未屬於俄國,要求的借口居然是為了“統一烏克蘭”(為了這個奇怪的目標,斯大林得罪了一大堆鄰國,結果卻給自己找來了大麻煩,激化了烏克蘭獨立運動)。

  經過討價還價,南布科維納留給了羅馬尼亞,其他地區就不行了。在德國的默許和支持下,1940年6月30日,蘇聯完全占領了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兩區總計5.1萬平方公裏,人口400萬。隨後,前一地區被並入蘇聯的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後者並入烏克蘭。僅僅2個月後,在德意的“裁判”下,羅馬尼亞又失去了大片土地:特蘭西瓦尼亞的一大塊地盤(4.3萬平方公裏,人口250萬,包括100萬羅馬尼亞人)被割給了匈牙利;多布羅加南部並入保加利亞。

  一係列喪權辱國的領土割讓,引發了內亂。羅國王卡羅爾被迫把王位讓給兒子米哈伊王子(時年19歲),自己流亡海外。幾乎同時,德軍也開入羅馬尼亞,控製了油田地區!由於領土喪失,羅法西斯組織鐵衛軍分裂為兩派。親德派頭頭霍裏亞·西馬宣稱:羅馬尼亞不需要地理上的統一,隻要接受大德意誌帝國的統一保護就可以了!這激怒了堅決反對割讓領土的民族派。兩方大打出手!另一方麵,掌握軍權的安東奈斯庫被任命為“特別全權首相”,甚至自稱“元首”,成為羅馬尼亞的實際獨裁者。此人雖然也是民族主義者,卻被希特勒的種種甜言蜜語的許諾所迷惑,甘心把國家的命運綁在德國戰車上。他的對頭——極端親德派霍裏亞·西馬,由於政變失敗,被迫逃往德國。當時,東線戰爭即將爆發。為了獲得羅馬尼亞的軍事配合,希特勒沒有支持西馬奪權,但還是把此人保護了下來,用以訛詐安東奈斯庫。本卷中,這個西馬還將再度粉墨登場。

  表麵看來,德羅關係的紐帶頗有深厚的物質基礎。德國的戰爭機器需要羅馬尼亞的石油,還需要羅馬尼亞的糧食(為了彌補在烏克蘭的損失)。僅1943年,羅馬尼亞就把52587噸糧食和90%的肉類產品貢獻給了德國。當年還提供了發動“德國戰車”所急需的251.1萬噸石油。當然,希特勒也需要羅馬尼亞的炮灰(雖然東線曆次戰役證明他們不太中用),更要在羅馬尼亞前線阻止俄國人突向巴爾幹的企圖。

  而羅馬尼亞則需要德國提供的武器裝備和機器設備。他們還曾對希特勒當初的許諾心馳神往。那是三年前的事情,正好是東線戰爭爆發前10天,希特勒信誓旦旦地向羅馬尼亞獨裁者安東奈斯庫保證:羅馬尼亞不僅可以收回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還可以“占領和管理直至第聶伯河為止的其他蘇聯領土”。這一“美好”許諾讓安東奈斯庫興奮起來,立馬向希特勒保證:“如果要打斯拉夫人,你永遠可以依靠羅馬尼亞!”

  但打過近兩年的東線戰爭後,德國和羅馬尼亞的夢想和彼此的許諾卻在冰天雪地的斯大林格勒廢墟裏化為泡影。1943年4月12日,也就是德國第6集團軍與羅馬尼亞第3、4集團軍一道毀滅的2個月後,安東奈斯庫直截了當地向希特勒建議:停止與西方的戰爭,全力對付俄國人。隨後的戰爭進程繼續沿著對德羅不利的方向發展,而且惡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兩國間的關係也日益惡化。1943年秋季,希特勒放低身段,向安東奈斯庫請求更多的羅馬尼亞炮灰,以“打退逼向羅馬尼亞大門的敵人”。但安東奈斯庫卻不為所動,反而表示質量低劣的羅軍除了“增加無謂之損失,絲毫無補於戰局”。

  羅馬尼亞人已經被戰爭帶來的巨大負擔搞得精疲力竭,特別是欲壑難填的德國人令他們難以招架。還在1943年7月,希特勒曾要求安東奈斯庫政府“饋贈”出180億列伊,供德軍在摩爾達維亞修築機場和進一步開發油田之用。這種公開的勒索令羅馬尼亞人大為不爽。但他們的胳膊扭不過德國大腿,隻好打折處理,拿出87億列伊應付。1944年2月9日,德國又迫使羅與之達成協議,由羅政府每月提供11600億列伊(此處的幣值似乎有些問題)的經費來供養駐羅的近10萬德軍。就在這年的春季,紅軍的坦克闖入了羅馬尼亞。先他們一步進來的是幾十萬德國大軍、誌願部隊,還有多達十二萬五千人的外德涅斯特日耳曼族難民。此前不到10萬德軍已經讓羅馬尼亞人難以承受。現在,更多的德國人如潮水般湧入(還不算他們P股後麵緊追過來的俄國人),帶來的負擔和摩擦自然是有增無減!據說到戰爭結束時,德國已經欠了羅馬尼亞940億列伊,還不算供養德國軍使團(即駐軍)花費的670個億。羅馬尼亞的經濟學者還咒罵德國人對他們高賣低買,占盡了便宜!而德國官方曆史卻強調說,德國為對羅貿易動用了儲存在瑞士的黃金,還在1944年提供了7萬件輕武器,1244門火炮迫擊炮(多數是繳獲品),120輛坦克和62架飛機。可羅馬尼亞承諾給德國的25萬噸穀物,在隨後幾個月內僅兌現了22000噸。石油供應也從1944年3月的16萬噸減少到6月的23000噸。當所謂“共同理想”破滅後,軸心國黑幫老大和小弟之間的細賬糾紛,也是扯不清的一團亂麻。

  另外,圍繞軍事上的所謂“平等”指揮權以及老調不斷重彈的特蘭西瓦尼亞仲裁,雙方也不斷發生衝突。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做出仲裁前,希特勒還留了一手,萬一羅馬尼亞不服,就出動部隊強占其油田!此事成為羅馬尼亞人心中的一大痛處,不亞於比薩拉比亞被俄國人弄走。即使在戰局不利時也依然無法忘懷。1944年3月23—24日,當希特勒鎮壓了匈牙利的反叛圖謀後沒幾天,安東奈斯庫又跑來重提此事。希特勒既要安撫老安,又不打算過於刺激剛被占領的匈牙利,於是虛晃一招,說“維也納仲裁已經不存在了”,卻沒有把爭議地區交給羅馬尼亞,也沒有撤走那裏的匈牙利軍隊,而是將其宣布為“作戰區”,把駐紮的匈軍置於德軍指揮之下。羅馬尼亞人對此當然不會滿意。

  幾天後,剛把坦克開過來的俄國人又展開了外交攻勢。4月2日,由莫洛托夫發表了蘇聯政府聲明,稱除了“歸還”比薩拉比亞外,並無篡取其他羅馬尼亞土地的要求,也無意改變羅馬尼亞現行的社會製度。對俄國人的動作,駐紮在羅馬尼亞的德國將軍和特務們反應頗為冷淡,反而對羅軍的士氣民心充滿了樂觀和自信。就在莫洛托夫發表聲明的同一天,所謂“駐羅馬尼亞國防軍統帥部的德國將軍”——漢森,還保證說羅馬尼亞領導者和人民都有戰爭到底的決心,羅軍“士氣頑強”雲雲。兩天後,造訪布加勒斯特的波勒克上校(德國國防軍統帥部約德爾的人)也用抒情詩般的語言得出了類似結論:“羅馬尼亞不但不會瓦解,相反,今後它將更加努力地繼續鬥爭”。相對來說,德國空軍代表格斯滕貝格算是個現實主義者,但他也自信滿滿的認為,就算羅馬尼亞人敢造反,隻要出動一個高炮連就足夠鎮壓之用了。當然,德國的“羅馬尼亞通”們也不完全在吃白飯。按照他們的看法,在羅馬尼亞的內部政治構造中,的確存在敵對勢力,特別是國王米哈伊和他的母親是反軸心國的親英派。但老軍頭安東奈斯庫依然被認為是可靠的。隻要他能坐穩寶座,德國人就不必太過擔心。

  但德國人所不知道的是,早在1944年3月22日,西方盟軍地中海戰區最高司令威爾遜就致信安東奈斯庫本人,建議他與德國斷絕關係,並向三大盟國投降。更早些時候,在安東奈斯庫和米哈伊國王的許可下,羅馬尼亞已經派出了談判代表:斯特爾貝親王。此人有個英國親戚,還當過首相,無論身份和資曆都很合適。在莫洛托夫聲明發表10天後的4月12日,斯特爾貝在開羅與俄國代表一道坐在了談判桌旁。蘇聯駐開羅大使諾維科夫向親王提出了六項“最低”停戰條件。條件副本還交給了羅馬尼亞政治幕後興風作浪的大人物——國家農民黨領導人瑪尼烏。

  俄國人的條件(均已獲得英美政府的認同)內容如下:(1)羅馬尼亞斷絕與德國的關係並對德作戰;(2)恢複1940年的蘇羅邊境;(3)羅馬尼亞向蘇聯支付戰爭賠償;(4)釋放蘇聯及盟國的戰俘和其他被拘禁人員;(5)蘇聯和盟國軍隊可以在羅馬尼亞境內自由調動;(6)蘇聯同意廢除割讓特蘭西瓦尼亞的“維也納仲裁”,並幫助羅馬尼亞“解放特蘭西瓦尼亞”。

  對這輪談判的結果,各方的說法頗有些出入。蘇聯官方外交史稱,安東奈斯庫和瑪尼烏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後者把希望寄托在英美身上。但在1944年6月1日,卻是由蘇美英三大盟國發布聲明宣告談判結束。西頓的描繪和俄國人差不多,說羅馬尼亞人指望英美派空運部隊來確保他們的“安全”。談判最終在5月15日被安東奈斯庫中止。

  但在其後一段時間裏,羅馬尼亞與蘇聯和西方的談判卻還在繼續秘密進行著。據英國出版的準官方史書,大概在6月10日,瑪尼烏接受了“盟國”的建議,於6月20日提出了推翻安東奈斯庫的政變計劃,時間初定為8月26日。蘇聯解體後公開的檔案也證明,在6月27日,俄國人獲得了瑪尼烏與羅國王提出的19點政變計劃,內容包括:允許蘇軍通過前線;請求蘇軍在政變後24小時內集中進攻;空運和空投3個旅,總計2500人和2000名傘兵。瑪尼烏等人自認為這個計劃足夠讓俄國人動心,於是又暗示,要俄國放低一些停戰條件。

  但蘇聯外交部門的反應卻出奇的冷淡。他們認為瑪尼烏等人在耍滑頭,因此指示在談判中隻作通報,不予回答。有意思的是,相對於反對派瑪尼烏,俄國人似乎更有興趣把掌握軍權的安東奈斯庫作為談判對手。雙方在斯德哥爾摩繼續討價還價。據蘇聯解密材料,5月29日,安東奈斯庫的代表向蘇聯轉交了羅政府的如下建議:

  (1)隻有當德軍拒絕在15天內撤離羅境時,羅軍才與蘇軍一道趕走德國人;(2)允許羅政府保留一塊地區,對這塊地區將不予占領;(3)比薩拉比亞和布科維納的歸屬,留待戰後解決;(4)減少賠款。德國史料特別喜歡強調說,在6月2日,安東奈斯庫的代表和俄國人就退出戰爭的條件達成“原則”上的一致。但從解密材料看,蘇羅之間的分歧並沒有消除。5月31日—6月2日,俄國人的實際答複如下:

  (1)蘇聯提出的第(1)、(2)、(4)條(對德斷交開戰;爭議領土;遣返)不作任何更改;(2)可以削減一點賠款;(3)可以從紅軍占領的羅領土劃出一個地區供羅政府使用。這一答複實際上拒絕了羅方的主要條件。對此,羅方代表又提出,如果德軍自願撤出羅境,羅是否有權保持中立?可否接納代表到蘇聯就細節問題進行商討。對此,俄國人作了肯定答複。但卻沒有了下文。據說安東奈斯庫對談判也不報太大指望。布加勒斯特6月底發給駐瑞典公使的指示是:盡量拖延談判進度。

  4.“最後的晚餐”:希特勒—安東奈斯庫會談

  在外交使節頗為繁忙的1944年之夏,軸心國陣營遭受了太多失敗:在西線,諾曼底登陸宣告了第二戰場的開辟;在東線,中央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相繼慘敗,熊熊燃燒的戰火向德國本土蔓延;德國內部,密謀分子安放的炸彈差點把希特勒炸死。但希特勒卻大難不死。於是一麵忙著捕殺叛亂者,把他們吊在鋼琴絲上充作“餘興節目”;一麵和他的新參謀長古德裏安為東線的戰局焦頭爛額。

  就在這手忙腳亂之際,早懷貳心的安東奈斯庫卻於8月5日(一說4日)突然造訪元首大本營。與之同行的還有外交部長米·安東奈斯庫和羅軍參謀總長斯蒂弗萊。德國參與會見的人員包括希特勒、凱特爾、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當然還有主管東線戰事的古德裏安。漢森和駐羅大使馮·基林格爾也跟了來。會談共持續了5小時。涉及到的眾多軍政問題,都與本章的核心內容緊密相關,因此值得詳細介紹一下。

  希特勒對羅馬尼亞人私下的小動作看來已有所察覺,直截了當地問老安是不是還準備打下去。老安卻擺出專家派頭,談起具體軍事問題。他認為,現有防線的地形對德羅軍不利。這條戰線從雅西開始向東凸出然後向南折向黑海沿岸,形成一個北翼暴露的戰役突出部。由於錫雷特河與普魯特河均從突出部內流過,一旦蘇軍順流而下發起進攻,就有可能突入德軍後方,切斷德第6集團軍和羅第3集團軍的退路。為了避免這一危險,安東奈斯庫建議放棄比薩拉比亞,往南退入特蘭西瓦尼亞,在喀爾巴阡山、錫雷特河下遊、福克沙尼、加拉茨和多瑙河河口一線建立新防線。據西頓的說法,老安這套主張似乎當舍爾納在任時就提出過,並得到舍氏的支持。

  但希特勒卻沒有表現出興趣,至少表麵上如此。單純從軍事上看,安東奈斯庫的建議的確非常合理,所以容易得到舍爾納、弗裏斯納等軍人的讚同。可希特勒卻比軍頭們看得更深。他非常清楚,安東奈斯庫是個強硬的大羅馬尼亞主義者,而他現在提出的建議,卻意味著要放棄與蘇聯之間的爭議領土。這決不是安東奈斯庫的本心!希特勒可能已經意識到,安東奈斯庫並不真想收縮戰線,而隻是以此試探德軍保衛羅馬尼亞領土的決心。如果就此輕易表態,反而會促使羅馬尼亞人加快反叛的進度。

  為了給這個不老實的盟友打氣,希特勒倒是大吹大擂起來,說德國擁有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可以把3公裏範圍內的人全部炸死!至於東線的失敗,不過是叛徒們搞破壞的結果。大概是受了希特勒的感染,或者僅僅隻是為了讓希特勒放心,安東奈斯庫也說了句漂亮話:為了盟國的利益,他不惜犧牲。這話是由古德裏安翻譯的,還令這位頭腦簡單的德國“裝甲騎士”大受感動。第二天,安東奈斯庫又把古德裏安拉去單獨會麵,繼續就“忠誠問題”探討了一番。老安說他對自己的部下具有絕對的信心,所以對德國此前發生的叛亂完全不能理解。此刻,老安大概做夢也沒想到,針對他的反叛正在策劃中,而且馬上就要付諸實施。希特勒那不可思議的直覺對此卻有所預感。當安東奈斯庫登上汽車準備離開時,希特勒突然向他大喊:“安東奈斯庫!安東奈斯庫!無論如何決不要登國王城堡的門!”曆史記錄了此刻:這是德羅兩個獨裁者間的最後會麵。

  對羅馬尼亞的形勢,德國也不是沒有明白人。這個明白人就是通常被描繪為糊塗蟲的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他的部下——駐布加勒斯特大使馮·基林格爾無疑是個過分的樂天派,直到8月10日,他還在給裏賓特洛甫的電報中強調說:“羅馬尼亞一切平靜如常。米哈伊國王是鞏固羅德友誼的最好保證”。但裏賓特洛甫對此卻不以為然。此人近年來已經領教了“盟國”的太多背叛行為,現在對羅馬尼亞也不敢掉以輕心。為防萬一,他建議希特勒在布加勒斯特駐紮1個裝甲師,以保護安東奈斯庫等親德派的安全。古德裏安在回憶錄中宣稱他支持裏賓特洛甫的建議,但他負責的東線實在已經無兵可調,所以主張從塞爾維亞把黨衛軍第4“警察”師調來充當此任。問題是塞爾維亞不屬於陸軍總部的戰區,而是歸國防軍統帥部掌控。負責國防軍統帥部的約德爾據說卻反對這一建議,希特勒又沒有下決斷。最後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5.8月初的東線形勢與希特勒的真意

  希特勒為什麽對羅馬尼亞的形勢持放任態度?一般認為存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兩個原因。首先是政治原因。治史者往往強調說,駐羅使團發回的那些樂觀報告加上安東奈斯庫本人的“忠誠表演”,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使希特勒放鬆了警惕。初視此說,似乎很有些道理。但深入考察卻也不乏反證。尤其是希特勒本人此前不久差點被反叛者殺掉,很難想象他還會如此輕信。這樣看來,更關鍵的因素或許倒是出自軍事方麵。

  進入8月份的東線,連遭慘敗的德軍似乎看到了一線曙光。當月東線陸軍兵員雖然減少到210.4萬人,僅剩下5703門大炮。但湊上約774000名羅匈仆從軍,總陸戰員額仍不下280多萬(不含芬蘭方向)。德國空軍也將全部飛機的40%計2735架投放在蘇德戰場(西線同期為1402架),在巴爾幹另外投放了715架。更重要的是,強大裝甲援兵的抵達正在逐漸挽回戰場頹勢。6—8月間,希特勒向蘇德戰場派遣了大量裝甲部隊,包括:

  3個裝甲師(第6、19和“戈林”),4個新編坦克旅(第101—104),6個“黑豹”坦克營和2個“虎”式坦克營(含1個“虎王”營),1個裝甲步兵旅,另加一些獨立分隊。僅這些新增單位就裝備了1184輛坦克和強擊火炮(不含補充戰車),其中有90輛“虎”、“虎王”和697輛“黑豹”。8月,東線可用戰車數增加到3658輛(6月1日僅2608輛)。

  新裝甲部隊再加上從所謂“平靜”地段調來的機械兵團,一道被投入反擊,迎著紅軍的進攻方向狠狠撞擊上去。經過惡戰,他們在眾多戰場都遏製住了俄國人的攻勢。新的樂觀情緒在德軍統帥部內彌漫開來。大家認為,聲勢浩大的進攻戰役過後,俄國人的力量已經耗盡,其損失嚴重的部隊必然精疲力竭,短期內無力再戰。最艱難的時刻似乎已經過去。基於這種判斷,似乎不必擔憂原本就很“平靜”的羅馬尼亞戰線。

  背負著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幾十萬官兵命運的弗裏斯納將軍,對後方的安全卻不那麽有信心。據他的觀察,羅馬尼亞當局對這場戰爭缺乏積極性,遲遲不願把國家真正轉入戰時體製。羅軍對德軍表現得越來越不“友好”,也越來越不服從。德國人隻能乞靈於他們的代理人安東奈斯庫,可是此人的威信也在下降。雖然羅馬尼亞人離心離德的跡象層出不窮,弗裏斯納的意見卻得不到多少支持。他把自己的憂慮告訴大使馮·基林格爾,基林格爾卻說不必擔憂,因為就算有變,德國外交部也有辦法應付。弗裏斯納又向希特勒報告,希特勒卻通過凱特爾告訴弗裏斯納的作戰軍官馮·特羅塔:南烏克蘭集團軍群不需要擔憂後方,隻要守住自己的戰線就行了。

  7月份,德國注意到羅馬尼亞人的動向變得越來越詭異。而羅馬尼亞周邊的形勢也變得越發緊張,顯現出政治大地震前的征兆。首先是南麵的保加利亞國內政局不穩;8月2日,與羅馬尼亞隔黑海相望的土耳其也與德國斷交;再把羅馬尼亞以西的南斯拉夫遊擊隊考慮進去,駐羅德軍實際上麵臨著來自三方麵的潛在威脅。當然,最嚴重的威脅依然是戰線彼側的百萬紅軍。德國人當時還不知道的是,也是在8月2日,俄國人已經作出了命運的決定。

  保加利亞的動態:

  作為軸心國陣營的一員,保加利亞追隨德國向美、英宣戰,還派兵參與對希臘和南斯拉夫的占領。但和其他東中歐國家所不同的是,保加利亞具有強烈的泛斯拉夫主義和親俄傳統,因此不願派兵去參加希特勒的東方遠征。希特勒對此當然不能容忍,甚至於1942年發出警告,威脅說保加利亞如果不肯對蘇開戰,就既不能參與分贓,甚至不能保住已經獲得的地盤。1943年8月28日,保加利亞國王鮑裏斯三世與希特勒會晤3天後莫名其妙地死去。當時盛傳國王是被德國人搞死的。此後,保國內的反德勢力,包括保共遊擊隊,變得愈加活躍。到1944年夏,從保加利亞散發出來的反叛氣味飄進了“狼穴”。一個叫馮·容根費爾特的駐保德軍上校向古德裏安呈上報告,證明保軍士氣低落且很不可靠。古德裏安不禁擔心起送給保加利亞的那些德國武器,特別是坦克。他請希特勒停止向保加利亞供應裝備,已經送去的也要設法收回。但希特勒拒絕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