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國汴京皇宮內,陽光照入金碧輝煌的殿內,赤牆金瓦,分外奪目。
一個身著錦袍的男子端坐在龍椅上,此人正是趙國君王趙義雲,與趙蜀風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此刻他臉色煞白,目露怒光,一手緊抓龍椅扶手,另一隻手拿著書信隱隱作抖。他憤怒地看著雙腿跪地低頭不語的侍衛統領,斥道:“這又是趙蜀風做的好事,他到底想怎麽樣?難不成孤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讓他,護著他,換來的卻是他的變本加厲?!”
哐!趙義雲突然起身,握拳重擊身前的書桌。“噗”的一聲,一堆奏折被震落在地,散得殿堂內隨處皆是。“傳令下去,明日孤前往諸國。”俊朗的臉龐掩不住他心中的怒氣,趙義雲緊咬牙關,嘴角似有微微抽搐。
趙國與諸國正好一南一北,相隔甚遠,來回得花上一個多月的時間。
在路上熬了十來天,終於快到諸國的境內,趙義雲早已身心疲憊。他心裏明白,出訪諸國一事,對外名義上是出訪,實質是賠罪。此刻他坐在龍輦上,還在為痛失諸國二公主之事感到遺憾。畢竟諸國二公主是出了名的才女,聰慧可人自然不在話下,美貌雖不至於傾國傾城,倒也非俗人能比。最重要的是,她是諸王諸敬燁的掌上明珠,諸王對此女疼愛有加,視若珍寶,若與她成親,對日後趙國一統天下必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可這一夢想卻就此麵臨破滅。
“唉!”趙義雲不由得哀歎一聲。
“大王!前麵進了城便是諸國境內。剛才諸國使節發來消息,說諸國太子諸楚安與三公主諸楚若,已在京城外等候迎駕。”趙義雲的貼身太監玉戈在龍輦外向趙義雲稟報。聽此消息,趙義雲臉上這才露出幾分笑顏。
又行了一程,遠遠地看見京城外一行迎接隊伍。身著粉裳的諸楚若在眾男子中尤為顯眼,她身材玲瓏,膚如脂,眼如杏,發如絲……趙義雲頓覺眼前為之一亮。他放下龍輦門簾,嘴角溢出欣然笑意,俄頃臉上又布滿憂慮。他從懷裏摸出一個包著東西的綢布,哀歎聲不由脫口而出:“不知諸王得知諸楚姬死訊,會有何反應?”如今都到了這地步,恐怕擔心也是多餘的。
“大王,到了!”
龍輦停了下來,玉戈掀開簾子伸手來扶趙義雲。
剛踏下龍輦,趙義雲便見諸楚安與諸楚若笑盈盈地迎上來。諸楚安招呼道:“趙王一路辛苦,先到驛館休息吧!”
“多謝太子!”趙義雲禮貌地回應著,他對諸楚安也如對待帝王般恭敬。他知道諸楚安不是諸敬燁親生,但他是諸國先王諸明義的遺子。諸明義與諸敬燁乃結拜兄弟,諸國是兩人一起打下的江山。諸明義臨終前把諸楚安托付給了諸敬燁,諸敬燁答應會像對親生兒子一般對待諸楚安,所以一登上王位,他便把年僅兩歲的諸楚安扶上了太子之位。
當年諸敬燁登基曾遭諸國朝中眾人反對,最後在趙國的力挺之下才得以順利登上王位,這正是諸敬燁承諾與趙國聯姻的緣由。諸敬燁膝下無子,諸楚安太子之位是很穩固的,將來的帝王之位也必定是他所得,所以如今趙義雲對諸楚安也不敢怠慢。
趙義雲住進諸國驛館,諸楚安留在驛館內相陪,而本該待在宮中的諸楚若也意外留了下來,還住在趙義雲的隔壁房間。
秋日,夜風清涼,絲絲扣心弦。
驛館內的景色雖不如皇宮那般雅致,但在這皎潔月光的鋪灑下,院內景物別有一番韻味。倒是驛館內隨處可見的守衛,很煞風景。
窩在房內憋悶得慌,諸楚若便走出房間,站在走廊上,微微抬頭遙望明月。
吱呀!旁邊的門打開了。諸楚若轉頭凝望,隻見一個男人的身影從隔壁房間走出。待看清來人,諸楚若心中怦然一動,驚慌失措地低下頭,轉身便要回房。
“三公主!”
趙義雲叫住了諸楚若。諸楚若神情慌張地頓了頓,這才緩緩轉過身,朝趙義雲行完禮,便低頭不語。瞥見趙義雲在眼前停住,諸楚若一慌,猛然抬起頭來,卻對上了趙義雲明亮的星眸。她正欲避開趙義雲的目光,卻聽趙義雲問道:“出來賞月嗎?”
“是!”諸楚若有禮地回答,一顆心撲通撲通跳得厲害。諸楚若從小生在皇宮裏,很少與男人如此近距離接觸,這會兒真叫她羞澀得不知如何是好。
趙義雲也看出了諸楚若的不自在,他牽動了一下嘴角,轉身麵朝明月,感慨道:“趙國雖不如你們諸國風景秀美,可月亮卻是一樣的圓,一樣的美。”趙義雲說著扭頭凝視諸楚若,諸楚若微微抬起頭仰望天際,俏麗的臉龐在月光下泛起紅暈,麵容逐漸舒展,一抹淺笑含在她閃爍的黑瞳內。趙義雲又溫柔地笑道:“還是諸國的山水好,能養育出像三公主這般貌美的女子,本國在這方麵可就略遜一籌了!”趙義雲話音剛落,諸楚若的臉刷地通紅,忙謙虛道:“趙王過獎,楚若哪及趙王所說那般出眾。”
“別如此見外叫我趙王,直喚我的名字便成。不在趙國皇宮,那些禮數能免則免。”趙義雲語氣很誠懇。這讓諸楚若愈加的不好意思,她低頭喃喃地應道:“義雲兄客氣了!”
本來在諸楚若心中有道障礙,不過此刻卻在無形中逐漸散去,一股想要爭取的意念浮上了心頭。她主動開口問道:“你見過我二姐姐嗎?”
“沒有。但是見了你,我能想象她的模樣!”趙義雲眉頭一緊,忽而卻又淡淡舒展。
“其實二姐姐比我優秀得多。”諸楚若意有所指地轉過身,與趙義雲並肩站在月夜下。
趙義雲見諸楚若如此自卑,嘴角不經意地牽動了一下,輕聲安慰道:“三公主謙虛了。依趙某看,若哪位才俊能娶到三公主為妻,必定是有福之人。”聽聞趙義雲此番話,諸楚若愁顏漸開,喜上眉梢。
“你去過北方嗎?”見諸楚若沒出聲,趙義雲心中自是明白閨中女子的保守,便又找了話說。
“沒有。”諸楚若柔聲應道,“我從小在皇宮內長大,很少出宮。除了避暑山莊之外,像這樣在皇宮以外的地方過夜,還是頭一次。”
“是麽!那真是有些可惜!”趙義雲隨口應和。
“是啊!所以打算往後多出宮走動走動,也可多長些見識。”諸楚若放下了心中的芥蒂,神情自若地說著,羞澀漸漸從她臉上隱去。如此一來,兩人聊得更加投機,話題越來越廣,兩人越聊越多,趙義雲這才發現諸楚若很健談。
“不知三公主對趙國印象如何?若有機會三公主是否願意去趙國生活?”突然趙義雲問了諸楚若這麽兩句話,頓時把諸楚若驚住了。
他怎會問這樣的話?諸楚若不由自問,心中卻是暖意融融。過了片刻,她才輕聲說道:“若能一睹貴國的風采,楚若自是很樂意。若常住貴國,那得看身邊的人是否值得楚若如此。”
“哈哈!此言極是!”趙義雲笑著恭維了一句,之後似有心事,哀聲道,“也不知是否有姑娘願意為了我,千裏迢迢遠嫁北國?”
諸楚若一怔,脫口急道:“當然有!”
聞聲,趙義雲錯愕地看向諸楚若。諸楚若尷尬地咬唇一笑,有些羞怯地低了頭。見狀,趙義雲笑道:“那就多謝三公主吉言,有三公主這句話,趙某也就放心多了!”趙義雲說了幾句,轉開了話題。
此時,諸楚安靜靜地站在院落一角,注視著趙義雲和諸楚若,見他們有說有笑聊得開懷,歡喜之色不由得從眸中掠過。他低聲自言自語道:“楚姬,你不想要的,哥哥已幫你推掉。等你回來,便可不必嫁於趙義雲,那麽你就該履行你的承諾!”
翌日一早,諸楚安便領著趙義雲出了驛館趕去皇宮。
去皇宮的一路上,趙義雲仍有些忐忑不安,於是便叫玉戈找來了諸楚安。
諸楚安上了趙義雲的龍輦,溫文有禮地坐下,見趙義雲臉色略差,心中不由猜測:莫非趙義雲真對諸楚若一見傾心,心生情意?他不會是為了要與他商量此事,才把他叫來的吧?想到此處,諸楚安啟口問了自己急著想知道的事:“汝國被收複這麽久了,不知趙王是否有楚姬的消息?”
“太子有所不知,趙某這次前來,名義上是出訪貴國,其實是為賠罪而來。”趙義雲滿臉愧意地說道。
諸楚安不知所以地眨著眼睛,疑惑地問道:“不知趙王何罪之有?”
趙義雲沒有回答,伸手入懷摸出那個綢布包遞給諸楚安,愧疚地說:“尋找諸國二公主一事,趙某難以對諸王啟齒,所以想請太子代勞。”
諸楚安見狀,也隱隱感覺到不安,接過趙義雲手中東西,打開一看,他頓時兩眼發直,麵色煞白。
“這是趙軍在汝國皇宮內一具穿著宮女衣服的屍體上找到的,已確認正是諸國二公主。”趙義雲戰戰兢兢地說道。
諸楚安雙手猛地一抖,碎裂的玉佩隨之灑了一地。他突然騰地起身,不顧一切地拽住趙義雲的衣領吼道:“你說什麽?楚姬死了?是趙軍誤殺了她?”吼聲中帶著絕望,也驚動了隨行的所有人。
龍輦停住,玉戈匆匆跑上前拉開門簾,見此情景,瞬間驚呆了。
“沒有你的事!”趙義雲見玉戈欲上前救駕,忙輕聲阻止,又給他使了個眼色,玉戈這才惶惑地放下門簾。
此時諸楚若也從另一輛車上跳了下來。見玉戈渾身顫抖著站在趙義雲所坐的龍輦外,忙上前急問:“出了什麽事?”
“是……是……”玉戈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礙於禮數與身份,諸楚若又不便進趙義雲的龍輦,隻能站在一旁幹著急。
龍輦內卻再沒發出任何聲音。長長的隊伍停在了石板道上,大家都在疑惑,騷動聲更是隨處可聞,誰都不知趙義雲的龍輦內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過了許久,龍輦上的簾子被一隻蒼白的手輕輕拉開,隻見諸楚安似遊魂般從龍輦內走了出來。他雙眼無神,神情恍惚,下龍輦時竟一度晃動著差點摔倒,隨從太監忙過來攙扶他。
諸楚若沒見趙義雲出來,便有些擔心地探頭往簾子縫隙內尋了眼,見趙義雲完好地低頭坐著,這才鬆了口氣。正要收回視線時,卻又見龍輦的踏板上滿是碎玉,她莫名地一怔,轉眸望向諸楚安離去的背影,似有所悟地垂下了眼眸。
隨行隊伍隨著諸楚安的離去而變得四分五裂。
諸楚安得知此事已然如此,諸敬燁得知此事想必會更加傷心。迫於無奈,趙義雲隻好先回了驛館,想等諸王心情平靜,再前去賠罪。
事實也正如趙義雲所料,當諸楚安把諸楚姬被殺一事告訴諸王諸敬燁時,諸敬燁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一度昏厥。
諸敬燁暈倒之後,所有嬪妃都聚集到了他的寢殿外。諸楚若的母妃等幾位身份稍高的嬪妃則在側殿內候著,隻有諸楚若與諸楚安在諸敬燁身旁等待著他醒來。
寢殿內,暈黃的燈火下,昏迷中的諸敬燁躺在床榻上,臉部表情依然痛苦不堪,似乎在做著可怕的噩夢。
“楚姬!”諸敬燁大叫著從昏迷中醒來,見有人坐在床邊,便用虛弱的聲音問道,“楚姬,楚姬在哪?寡人要見她。”
“父王!”看諸敬燁要起身,坐在身旁的諸楚若一把將他按住。她痛哭流涕地說:“父王節哀順變,沒有了二姐姐,你還有我和哥哥!”
“啊……”諸敬燁似乎這才感到諸楚姬的死是真實的,他忽地仰倒在床榻上,眼角溢出一串晶瑩的淚珠,卻沒再多說一字。
為了諸楚姬之死,諸楚安強烈要求與趙國斷交,卻屢次被眾臣駁回。
自己的國家沒有軍隊,如果和趙國斷交,定對諸國非常不利,甚至可以說離滅國之日不遠。又考慮到趙義雲親自前來謝罪,諸敬燁隻能忍住失去愛女之痛,接受了趙義雲的賠罪,更承諾諸楚若繼諸楚姬之後,與趙國聯姻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