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1 我學會了使用電腦

  輕輕地,你身穿白色的裙裾走進了我的心房,你用纖纖的素手撩起我緊閉的窗幔,從此,我的甜夢便有了你那嬌柔的笑靨……

  寫在前麵

  《大羅山紀事》在《霧都劍》連載後,我收到了不少讀者寫來的信件和通過各種渠道打來的電話,他們普遍對我講的真話表示關注。有那麽一段時間我回到城裏,遇上熟人或同事,總要叫我“贈送”一兩本雜誌,以至於我不得不時時找雜誌社郵購。事實上還遠遠沒能滿足讀者的需要。有一位大足的中學教師,她的丈夫也是警察。她在寫給我的信中說:“你們幹警察的真是累,不但身累,而且心也累,感謝你為他們講出了心裏話。”北碚西山坪的一位司法警察甚至還說:“不過癮哪,兄弟,大姐希望看到你接下來寫的更多的故事!”

  春天來了,明媚嬌柔的春光如水般潑灑在大羅山上。我漫步在叢林深處,吮吸著清新無比的空氣,感到一陣從未有過的愜意和輕爽,同時我也感到了自己的確還應該寫一點什麽,以便給關心著自己的讀者一個妥善的交待。

  我不善於言辭表達,也不善於故弄玄虛,為人也罷處事也罷,都盡可能力求“真”。“真”是人間最美的風景。所以,寫紀實就像巴金老人說過的那樣:無異於用筆去挖掘記憶的墳墓,讓自己重新回到過去的情感裏,重新遭受折磨。因為寫作的過程,就是再次經曆的過程,歲月拂去的陰霾會悄然飄進腦海!

  感謝讀者,是你們的熱心使我寫下了《大羅山紀事》續集!

  right2003年 春 於羅圍

  #####

  國慶節長假期間,我閉門不出,將《萍水相逢》三部曲的第二部《死裏逃生》寫完了。40個章節,10餘萬字,差不多一半是在那短暫的幾天時間裏搞定的。不少同行認為我是寫作“快手”,其實不是的。我講過,我不是為寫作而寫作的人。寫作對於我來說,純粹是給窒息的情感開一個窗口。有了欲望,一天可以寫近萬字,沒有欲望,坐在書桌前,傻癡癡的,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死裏逃生》是我的“得意”之作,裏麵那個思想活躍、做事灑脫、感情真摯的警官黎明,是我十分喜愛的人物,加上故事情節也較緊湊,因此,寫進去了,就欲罷不能。那幾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幾乎都是寫,有時甚至連飯也是妻子做好後直接端到我的書房來的。脫稿後,正好《重慶公安報》要組一個“警營文化”專版的稿,編輯打電話來問我自己的小說中我最喜歡的是哪一部,我沒加思考就說:剛寫完的《死裏逃生》。他要我把小說的故事梗概傳過去。我擬好梗概後發了傳真。很快,報社就將這部小說介紹給了讀者。雖然隻是“梗概”,但讀者仍很感興趣。

  張望得到消息,和我通了一次電話。他說:“我們警察中搞寫作的,要加強聯係,多互勉多激勵才行。”我讚成他的觀點。我說:“是呀,我們都天各一方,忙著自己的事,寫著自己的文章,那樣不好,不利於創作。”最後,張望提議我和其他幾個警察中的文友,到合川去開一次筆會,聚一聚。

  合川筆會我有兩點收獲。其一,是我在《醉在友誼的杯裏》那篇散文裏寫到的人與人之間那份情感對於寫作的重要性。以前感受粗淺,這次感受頗深。文學創作是清苦的事業,在這條道上的人雖然各自所處的環境,人生的經曆,寫作的風格不同,或者迥異,然而,彼此卻應該多一點關愛,多一點嗬護。其二,是我終於決定買電腦,學會用電腦寫作。這之前,我對電腦一竅不通,我也沒有學會使用電腦的打算。用筆寫慣了,改用電腦,擔心適應不了,沒有了“靈感”。

  在合川釣魚城高高的城牆上,俯瞰著山下湍急的江水,吹拂著涼意乍起的秋風,我和幾個文友圍坐在一棵大黃葛樹下,開始了敞開心扉的暢談。彼此提了不少好的建議和寶貴的意見。他們給我提的建議除了關於寫作和身體方麵的,就是學會使用電腦。張望說:“你有若幹理由拒絕當今的諸多時尚,但是,卻沒有一條理由可以拒絕電腦,因為你是搞寫作的,電腦給寫作帶來的快捷和便利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怎麽樣,答應我們,回去把電腦學會!”

  我沉默了許久,說:“好吧,給我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內我保證學會使用電腦。”

  回到家裏,我給妻子說,準備買一台電腦,妻子很爽快他答應了。她說:“你早就該有此打算了。”

  第二天到辦公室,我給所長說起想學電腦的事,所長也很高興。他說:“學電腦不難,你買兩本書一看就會。”他想了想,又說,“所裏那台電腦是搞戶籍管理的,你使用起來不方便。按說,你應該有一台專用電腦才是最好不過的。這樣吧,我替你想想辦法!”

  我隻是隨便說說,沒想到所長下午就去和鄉政府商量了。鄉黨委的袁書記聽說所裏想給我配台電腦用於寫作,出乎意料地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袁書記也是一個喜歡文學的人,他說:“一個作家到了我們這個地方,我們有責任關心和支持他的寫作呀!”

  他和幾個鄉領導商量後,給了我們一部分錢,然後我們自己添了一些錢,去買了一台電腦回來。為了方便查閱資料和發送電子郵件,我自己又掏錢安裝了上網的專線電話。

  一個月後,我學會了電腦打字,也學會了使用互聯網。在偏僻的鄉場,我感受到了高科技和信息時代給我帶來的諸多便利。

  事後有人曾問我:“幹嘛你們羅圍鄉政府的領導和你們派出所所長那麽支持你呀!”

  我說:“努力工作吧,你隻要努力工作了,領導也罷,同事也罷,他們是看在眼裏的,一旦你有什麽困難,他們會盡力幫助你解決。”

  古人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如果拿今天的話說,就叫“以心換心”。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