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章 一片疑雲留永安

  蜀漢章武二年(222)六月,劉備在其悍然發動的討吳戰爭中慘遭敗績,狼狽逃回到夔門內的魚複(今重慶奉節東)才停下來。他將魚複改名永安,竟窩在那裏,不肯回成都。章武三年(223)春,他染上痢疾,既而轉雜他症,終至一病不起。當年二月將諸葛亮從成都召來永安,四月臨終前,向諸葛亮和李嚴托孤,慘淡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後曆程。這就是曆史上極著名的永安托孤;因為新莽末年公孫述據蜀稱帝期間,托名白龍獻瑞而自號“白帝”,曾將魚複城改稱白帝城,所以永安托孤又被習稱為白帝托孤。後來的民間述聞以及戲曲傳唱,卻將托孤本事改造了,變成劉備隻向諸葛亮一人托孤,或者用趙雲替換李嚴,變成所謂“文托臥龍,武托子龍”。但無論怎麽改造,主題渲染隻有一個,那就是劉備與諸葛亮肝膽相照,親密無間,國事、家事盡行托付,形成一段忠信佳話傳唱不衰。

  然而,真是那樣的嗎?與諸葛亮一同領受托孤遺命的李嚴,自從劉備死後,當世就沒有當過一天顧命大臣,後世又被長期掩沒,鮮為人知,就構成了一個疑團。《三國誌》的記述異常簡略,另是一個疑團。《先主傳》裏僅止提到:

  先主病篤,托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諸葛亮傳》文字稍多,也隻是說: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李嚴傳》則寫道:

  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參酌三傳,劉備為什麽要托孤給諸葛亮、李嚴兩人?諸葛亮聽了劉備哪些話,為什麽會“涕泣”?李嚴既受命同“輔少主”,並且“統內外軍事”,為什麽事後並未當此重任,卻“留鎮永安”?疑團滾滾,聚合成雲,簡直叫人輕易看不透,異常費思量。連善於把諸如孫堅討董卓時“梟其都督華雄”六個字敷演成為關羽“溫酒斬華雄”洋洋灑灑一篇故事的《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寫到此事,也筆墨收斂,跡近照抄《諸葛亮傳》:

  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

  “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聖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王。”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哭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羅貫中顯然讀出了陳壽的微言大義,才對諸葛亮的如此誠惶誠恐,悚懼失態,將“涕泣”作了傳神發揮。要破解托孤疑雲之謎,我認為,決不能忽視這樣的細節。

  其實,對於劉備話裏暗藏的機鋒,前賢早已經點破。裴鬆之注《三國誌》,完成於劉宋永嘉六年(429),距劉備托孤隻不過206年。他注托孤一事,隻引用了晉人孫盛一段評語;而晉繼魏立,孫盛與三國曆史相去未遠,所見所識當比他的前人、後人更加清醒。

  他說的是:

  夫杖道扶義,體存信順,然後能匡主濟功,終定大業。語曰:“弈者舉棋不定,猶不勝其偶。”況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節,可以摧服強鄰,囊括四海者乎?備之命亮,亂孰甚焉?世或有謂備欲以固委付之誠,且以一蜀人之誌,君子曰不然。苟所寄忠賢,則不須若斯之誨;如非其人,不宜啟篡逆之塗。是以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托孤之謂!幸值劉禪暗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釁。謂之為權,不亦惑哉?

  孫盛的評語,首先指出了劉備那些話分明在試探,既違道義,亦非信順,因而“亂孰甚焉”。其次揭穿了劉備那樣做決不能表明“委付之誠”,對真正信托的“忠賢”根本不該有“若斯之誨”,對並非“忠賢”之徒說那種話適足以“啟篡逆之塗(途)”,因而實屬“詭偽之辭,非托孤之謂”。再其次“幸值”雲雲,從正反兩麵剖析後果,指斥劉備如此這般運用權謀,“不亦惑哉”。這些一針見血、入木三分的精當評語,裴鬆之顯然引為同調,所以隻引孫評作注。可歎千百年以降,治三國史、說三國事的人多矣,對這條裴注竟然視若未見,總把劉備當作仁德信義的標本,把諸葛亮當作忠貞節義的楷模,把托孤故事向著理想願景演繹,以至將那片疑雲幻化成了一片彩雲。

  孫盛的評語有事理依據嗎?有。早在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踐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道,陸續鏟除八個異姓王之後,即已刑白馬盟誓,約定“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劉邦死後,呂後篡權,雖然封了呂姓王,對於這條約定仍不免心存忌憚,以之告誡呂產、呂祿。待呂後一死,周勃、灌嬰等聯手誅滅諸呂,廢除諸呂所立的少帝,都以這條約定為旗幟而正名分,明確宣稱“非劉氏,不當立”。

  (《史記·呂後本紀》)漢武帝劉徹死後,身為外戚、官居大將軍、大司馬的霍光,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禦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同領遺詔,輔佐八歲的太子劉弗陵繼位,是為昭帝。霍光統攬朝政大權,既沒有封王,更沒有代之。昭帝在位十三年,於元平元年(前74)早逝,沒有子嗣,霍光就奏請皇太後同意,奉迎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進京,擬擁立為帝。但劉賀在主持劉弗陵喪事期間,暴露出了種種劣跡(遠非劉禪那種“不才”),霍光又自承考察不細之責,奏請皇太後同意,由皇太後親自出麵在未央宮承明殿廢掉了昌邑王。其後霍光與其他大臣鄭重合議,選擇流落民間的武帝曾孫、時年十八歲的劉詢繼位,是為宣帝。霍光領受武帝托孤之重任,輔昭立宣,確保了劉氏皇權,促成了“昭宣中興”,成為西漢麒麟閣名臣之首。(《漢書·霍光傳》)

  西漢末年,王莽專權,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受封安漢公猶自數四“固讓”,博得了“謙恭”令譽;到孺子嬰居攝元年(公元6年),他就撕去偽裝,成為“攝皇帝”,安眾侯劉崇立即認定他“必危劉氏,天下非之”,引眾以攻之。劉崇雖因之而招致了“謀逆”之罪,但其反王莽之舉說明,白馬盟約“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深入人心。(《資治通鑒·漢紀二十八》)延及東漢近兩百年間,托孤遺命亦不鮮見,擅權的外戚無人敢於異姓稱王;直到獻帝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進爵為魏王,才又一次破壞了這一條明規則。即便如此,建安二十五年(220)魏代漢興,還上演了劉協三次奉璽禪讓,曹丕三次上書辭讓的政治諧戲,足見劉備確實毫無“托孤”之“誠”。所謂“輔之”、“自取”,貌似有兩種選擇,實隻有一種選擇。倘若諸葛亮稍一思維短路,就會落到“天下共擊之”的篡逆境地,與王莽、曹操無異。清代康熙年間擔任過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相當於現今的監察部副部長)的巫山人傅作楫,寫過一首七言律詩《永安宮》,三、四兩句“嗣子不才君可取,老臣如此罪當誅”,就深得個中三昧。後來人傅作楫尚且一語中的,當事人諸葛亮能不一眼看穿?劉備的話何等陰刻,何等險惡!他聽得毛骨悚然,如臨深淵,隻好選擇當場“涕泣”,“汗流遍體,手足失措,哭拜於地”,甚至於“叩頭流血”,發誓以死效忠。

  劉備要的就是這樣一種效果。他喜怒不形於色,話語綿裏藏刀(若是針,也是見血封喉的毒針),陰險權詐的風格異於曹操。這是他的政治品質,也是他的政治權謀。之所以要做得如此之詭異偽善,歸根結底出自於他的政治考量,那就是要不惜手段地維護好不容易才打下的他這一個劉氏江山,使之能夠二世、三世傳承不衰。夷陵敗後不回成都去,執意窩在遠離蜀漢都城的魚複,並且將魚複改名為“永安”,奧秘正在其間。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他就是要避開都城人事的繁瑣喧囂,挑選這樣一個地處夔門之內,大江之濱,兩百年前曾為同屬偏霸之帝的公孫述白龍獻瑞的形勝之地,耳目清靜、心氣平和地尋思謀劃蜀漢政權永安之道。當其初,他並沒有大限將盡的不良預期,而是還想重振雄風,有所作為,甚而還打算再一次伐吳。攘外必先安內,他當時的主要著眼點,還在如何繼續貫徹著重依靠“地頭蛇”的既定方針,得心應手地駑馭歸屬他的兩大利益集團。由於入蜀後最受信的法正已於建安二十五年(220)病故,益州新臣的另一代表人物許靖也於章武二年(222)去世,確定一個益州新臣利益集團的新掌門人,成為當時人事調整的重中之重。蟄居永安兩個月之際,他便選中了輔漢將軍李嚴,特意將其召到永安,委以尚書令重任。自東漢以來,朝內雖設三公,卻事歸尚書台,尚書令掌管樞要大權,實權常在三公之上。蜀漢官製因襲成例,劉備始稱漢中王,第一任尚書令就給了法正;如今又給李嚴,無疑是要李嚴成為法正第二。殊不知天不假年,李嚴出任尚書令僅四個月,劉備就一病不起,逼使他不得不在臨終前作出托孤的安排,於章武三年(223)二月把諸葛亮也召來永安。

  既要重用李嚴,使其成為法正第二,為什麽又不好事做到底,托孤就托給李嚴一人,還要加上個諸葛亮呢?隱匿未顯的深層原因,仍然在於如何維護好不容易才打下的他這一個劉氏江山上。

  以宗法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封建專製王朝,皇權繼承從來就是一個命脈攸關的重大課題,稍一不慎就有可能招致禍亂。對劉備來說,這個普遍性課題又具有特殊性。他從24歲投入戎馬生涯,到當年63歲,已經闖蕩天下四十年,顛沛流離,甘苦備嚐。在逐鹿中原期間,他的妻妾兒女三次被敵方俘虜,重逢後又怎樣了史書都沒有記載。在《三國誌》裏,《後主傳》稱劉禪“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據以倒推轉去,其生年應是建安十二年(207),即劉備敗於長阪坡的前一年。《二主妃子傳》又稱,“先主甘皇後,沛人也。先主臨豫州,住小沛,納以為妾。先主數喪嫡室,常攝內事。隨先主於荊州,產後主。”由之可以確認,劉備的原配夫人,繼娶正室,以及她們所生的兒女,都在離亂中“數喪”無存了。而到益州後,納宗親劉瑁寡妻為後,穆皇後所生子魯王劉永時年九歲,梁王劉理時年七歲,都可能成為皇位競爭者。按劉備本意,他要傳位給劉禪;為此,他在三年前即已接受諸葛亮的建議,將生性“剛猛”,頗有戰功,“易世之後終難製禦”的養子劉封“賜死”。但如果他不在了,縱然劉憚當上了二世皇帝,也可能坐不穩。因為劉永、劉理的生母穆皇後健在,貴為皇太後,穆皇後之兄吳壹時任車騎將軍,封縣侯,極有可能外戚擅權。吳壹原本是劉璋姻親,與益州新臣利益集團淵源甚深,如果隻將劉禪托付給李嚴,吳壹、李嚴等一旦聯手,輕則將劉禪弄成劉協似的傀儡,重則隨時可能廢掉。軍事上不會打仗,政治上卻會打仗的劉備,必然要為劉禪計深遠,以防患於未然。要防患於未然,必然要營造出荊州舊部與益州新臣兩大利益集團均衡配置,相互製約的有效機製。臨終托孤,在蜀漢上層統治集團內部進行人事再組合和權力再分配,曆史性地成為劉備一生最後一件重大戰略決策。荊州舊部中,關羽和張飛全都死了,領軍人物非諸葛亮莫屬。

  自陳壽以降,幾乎所有人都說劉備對諸葛亮信托無貳,其實就從《三國誌》的記載看,對之便大可懷疑。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直到赤壁之戰前後,困迫潦倒的劉備視諸葛亮的確如魚得水,連關、張忌妒他也要製止。但自從有了龐統等人,麾下文武人才漸次增多了,這種獨尊性就有所減弱,盡管仍然倚之為股肱,卻已經是謀臣第一而不再唯一。一占據益州,用人權重偏到了益州新臣“地頭蛇”方麵,對諸葛亮的倚重度和信任度又進一步下降了,若幹現實便是本質的外化。

  從建安十九年(214)劉備領益州牧,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稱漢中王,諸葛亮的地位和作用就一直不如法正。諸葛亮在荊州即已任軍師將軍,在益州又加了個“署左將軍府事”(相當於今之中央辦公廳主任),身邊還有個益州新臣、掌軍中郎將董和與他“並署”。其間“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充當了一個留守主任、後勤部長的次要角色,《先主傳》和《諸葛亮傳》都絕無一字提及他還有別的任何作為。法正則成了蜀漢第一政治明星,“為蜀郡太守,揚威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建安二十二年(217)劉備出征漢中,獻策的和“從行”的都是法正。其人政治品質極壞,“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複,擅殺毀傷己者數人”。一些人找到諸葛亮,請他向劉備報告,抑製法正的威福,他也隻好曉之以“法孝直為之(劉備)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采取了惹不起躲得起的態度。劉備一當漢中王,又“以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寵信備至;第二年,時年47歲的法正病故,劉備竟“為之流涕者累日”。另一個益州新臣,憑老資格做逍遙官的許靖,先任左將軍長史(相當於今之中央秘書長),後為漢中王太傅(三公之首),也位在諸葛亮之上,諸葛亮章武元年(221)任丞相後“皆為之拜”。

  諸葛亮是在法正死去一年以後,才升職為丞相,錄尚書事的,並非像《三國演義》寫的那樣一直就位居劉備一人之下,淩駕眾人之上。而且,當了丞相後,劉備決意要興師伐吳,包括趙雲在內的“群臣多諫”,謁誠勸阻,他也不讚成如此破壞聯盟之舉,卻三緘其口不肯發表意見。如果劉備仍像以前那樣倚重他和信任他,主臣之間親密無間,他怎麽會取這種態度?劉備從猇亭敗退永安後,他才對人感歎道:“法孝直若在,則能製主上,令不東行;就複東行,必不傾危矣!”這番話明確地透露出一個信息,諸葛亮心知肚明,入蜀之後“謀主”地位已由法正取代了,從來伴君如伴虎,他隻能夠明哲保身,夾緊尾巴做人。聯係到這些前因變化來看,劉備用詭偽之辭對他進行試探,就毫不足怪了。

  諸葛亮一生唯謹慎,尤其大事不糊塗。法正當紅時,彼此“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亮每奇正智術”,卻決不與其爭一日之短長,七八年間安心當他的辦公廳主任。如今法正不在了,劉備拔擢李嚴作尚書令,分明是給他另設置一個政治克星。作為三國時期傑出政治家之一,彼時彼際的諸葛亮,對劉備的處心積慮必定能洞若觀火。他的忠貞品格不容隨便顛覆,但他既不是天生的完人,也不是《三國演義》所異化的妖人,更不是民間述聞所美化的神人,而是一個置身政治漩流當中而足智足謀,頗善於從容應對的戰略家和實幹家。一直以來,要麽踵武管仲、樂毅,要麽效法王莽、曹操,除此之外別無選擇。既然選擇了前者,他就一方麵必須審視大體,顧全大局,以身垂範,公忠體國,另一方麵還要上對劉備及其後嗣,下對各種政治勢力,在矛盾的渦漩和激流中順勢而為。劉備那番試探性的話,本身就有兩麵性,亦即既期望他做管仲、樂毅,又害怕他當王莽、曹操,人雖將死,言猶不善。劉備是在用權謀,諸葛亮也隻能以權謀對權謀,委曲求全地順著劉備的期望走,充分表現誠惶誠恐,誓死效忠,否則就必然會遭到“當誅”之禍。縱然是這樣做了,劉備對他仍沒有完全放心,不但讓李嚴同他一起接受托孤遺命,還加封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把軍事統帥權交給了李嚴。對此,諸葛亮也隻能忍辱負重,全盤接受。

  我說諸葛亮是在以權謀對權謀,決不是主觀臆斷,信口雌黃,而是依據托孤後事,從蛛絲馬跡中尋取出了真相。《三國誌·李嚴傳》曲筆寫到,“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是誰讓李嚴“留鎮永安”的?付之闕如。詳情度理,決不會是劉備的旨意,因為李嚴既然“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就該與諸葛亮一道回到成都去,那樣才能履任用權。排除了劉備,唯一可能的就隻有諸葛亮,而不可能出自李嚴本人自願。劉備臨終硬給蜀漢統治集團高層“摻砂子”,把軍事統帥權授給益州新臣的新掌門人李嚴,毫無疑問,是要削弱荊州舊部的領軍人物諸葛亮所掌握的相權,以避免諸葛亮以後形成大權獨攬。諸葛亮決不願意再受“法正第二”製約,更何況李嚴武將出身,以後會不會變成“董卓第二”也很難逆料,所以一捱到劉備既逝之後,就不再投鼠忌器,而是該出手時就出手,趁著局麵未定,動用實權先發製人,強迫李嚴就範。那時在永安,諸葛亮身邊有趙雲、向朗等荊州舊部將領支持,新進的李嚴卻孤掌難鳴,收拾下來相當容易。諸葛亮一石二鳥,既壓了李嚴的勢,又破了劉備的招,終於成為這場權力鬥爭的最大贏家。至於李嚴,尚未出頭便被壓住了,“留鎮永安”將近四年,形同現今一個軍分區司令,實際上被晾起來了。直到蜀漢建興四年(266),始得“移屯江州(今重慶市渝中半島及其周邊)”,仍然遠離權力中心。李嚴始為劉備意中人,既為劉備犧牲品,在這場意外卷入的權力鬥爭當中淪為最大輸家,不僅他本人難以預料,而且連劉備也預料不到。

  依照《三國誌》提供的史料,永安托孤的後續鬥爭,竟然遷延了九年之久。李嚴這個人,素來就“以才幹稱”,應該說劉備並沒有選錯。早在建安十八年(213),他就在劉璋麾下擔任護軍,受命領兵在綿竹抗拒劉備,他卻率眾歸順了劉備。其後近十年,曆任裨將軍、犍為太守、興業將軍、輔漢將軍,在地方上屢建軍功。章武二年(222)八月,劉備突然把他召到永安去,委以尚書令重任,對他實屬意外之寵。由地方而至中央,從官階提升上看雖然尚有別於現今所謂“火箭幹部”,畢竟招致了某些“中央大員”,特別是荊州舊部官員們的忌恨。侍中廖立就“自謂才名宜為諸葛亮之貳,而更遊散在李嚴等下,常懷怏怏”。唯其如此,諸葛亮收拾李嚴,令其“留鎮永安”,就具備了“組織基礎”。但李嚴也是一個折而不撓的人,好不容易熬到“移屯江州”後,他並沒有韜光養晦,而是力圖有所作為。更築江州大城,成為重慶曆史上繼秦代張儀江北嘴築江州城後,改在渝中半島上築城之始。其間曾經籌劃鑿通浮圖關,貫通兩江(今長江、嘉陵江)水,被諸葛亮製止住了。又要求擴大江州都督管轄範圍,還要求為其子李豐加封更大的官,諸葛亮均未同意。

  但諸葛亮對李嚴也多次示好,通過後主劉禪,於建興元年(223)封李嚴為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四年(226)轉為前將軍,八年(230)升遷為驃騎將軍,並在給孟達的信裏稱讚李嚴“部分如流,趨舍罔滯”,領導能力非常強。李嚴投桃報李,同樣示好於諸葛亮,寫信勸其“宜受九錫,進爵稱王”。諸葛亮回信則說,“與足下相知久矣”,“今討賊未效”,還不是“坐自貴大”的時候,待“滅魏”後“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見裴注引《諸葛亮集》)。表麵上毫無芥蒂,實際上待下狠手。建興九年(231)春二月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令李嚴“催督運事”。至六月,“值天霖雨,運糧不繼”,諸葛亮隻好退兵。如果雙方果真是“相知久矣”,溝通說明“運糧不繼”的客觀原因,就可以相安無事了。然而,李嚴卻趁機上表劉禪,謊稱“軍糧饒足”,誣告諸葛亮“軍偽退”,有異誌。諸葛亮隨即還以顏色,老賬新賬一起算,也上表劉禪,曆數李嚴“受恩過量,不思忠報,橫造無端,危恥不少,迷罔上下,論獄棄科,導人為奸,情狹誌狂”的諸般罪過,終於將李嚴貶為庶人,“廢徒梓潼郡(郡治在今四川省梓潼縣)”。至此,那場政治鬥爭才以李嚴身敗名裂畫上最後一個句號,三年後李嚴病死在那裏。

  當年孫盛評永安托孤,引博弈設喻,批評劉備“亂孰甚焉”。其實劉備在用權謀,諸葛亮也在用權謀,用權謀就好比博弈中的布局投子。曆來的政治家都要用權謀,都要為達到某種政治目的進行權謀博弈,在同一政治目標下,不同權謀的布局投子固然確有忠奸善惡美醜之分,但主要的是高下優劣長短之別。劉備一心一意為著維護他那個劉氏江山,諸葛亮矢誌不移效忠那個劉氏江山,他們的政治目標應該說是同一的,因而他們之間的矛盾可以化解,共同找到利益平衡點。臨終的劉備,集40年政治功力,在那場博弈中發揮出了超一流水平。他的一箭三雕宇宙流布局,主旨在於確保劉禪的皇權繼承,如其所願地平安實現了。為此既要控製住以諸葛亮為領軍人物的荊州舊部利益集團,又要安撫住以李嚴為新掌門人、背後還有太後和外戚的益州新臣利益集團,這兩大主旨實現的必要條件也基本上構成了——因此,死可以瞑目。諸葛亮也是超一流高手,他的博弈仿佛意識流布局,先是以退為進、忍辱負重地成功應對劉備突然襲擊的惡性試探,既則以攻為守、先發製人地一石二鳥,僅在涕泣、咳唾間,便將托孤二人變作托孤一人。僅止犧牲了一個李嚴,未流一滴血,未殺一個人,劉備和諸葛亮就獲得了雙贏,蜀漢的皇權交替也賴之獲得了平穩過渡,委實堪稱代價最小最小,勝利最大最大。或許正由於這個緣故,千百年以來,善良的後人總將永安托孤當作一段膾炙人口的曆史佳話,口頭傳,台上演,而忽略了它當年曾有的詭偽惑亂,燭光斧影。

  然而,利隻是一麵,弊是另一麵。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對於蜀漢政權而言,還是對於諸葛亮個人來說,那場政治鬥爭遺留的禍根都日益地顯現出來。最突出的就是人事上的矛盾。直接當事者李嚴,僅是其間不會缺少的一個代表,兩大利益集團無不涉足其間。前有法正的壓抑,後有李嚴的威脅,對諸葛亮不能不會刺激至深。他擔任丞相始於章武元年(221),永安托孤後,建興元年(223)受封武鄉侯,“開府治事”,隨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裴注據《蜀記》引晉人郭衝說,“亮刑法竣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鹹懷怨歎”。盡管裴鬆之認為“以亮謙順之體,殆必不然”,但郭衝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陳壽總評諸葛亮,早已指出他“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惡無纖而不貶”。他製定《蜀科》等一係列法令、律例,不僅要治民,而且也要治官。考察一下被他削職、放逐、殺頭或者授意殺頭的文武官員當中,除了一個親信馬謖是因為失街亭而揮淚斬之的以外,其餘的功臣宿將無一不是各具才幹,但對諸葛亮又不那麽畢恭畢敬。

  依照《三國誌》本傳中陳壽的評語,荊州舊部的大將魏延“以勇略任”,謀臣廖立“以才拔進”,益州新臣的李嚴、彭羕、來敏也都各自不凡,但都或因事、或因言違忤了諸葛亮而遭致不測。平心而論,這些人縱然確有某種過錯,也沒有大到非除之而後快那種地步,所以今人寫劇欲為魏延平反。

  諸葛亮治蜀十一年間,政由己出,“刑法竣急”的背後還搞了“以我劃線”。他實際上害怕再出現法正,再出現李嚴,因而把對他個人的尊崇依附放在第一位,作為“賢”的評估標準;把才幹特長放在第二位,作為“賢”的參考條件,另外搞了一條打著他的個人印記的,摻雜親親疏疏成分的“任人唯賢”路線。他在《出師表》中推薦的七個文武“賢才”,除張裔一人來自益州新臣,其他的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陳震、蔣琬六人均為荊州舊部,而且這些人大多隻能“承諸葛之成規,因循而不革”,從來不敢“徇功妄動”。另外一些人,諸如謹小慎微的董和、言過其實的馬謖、狷狹忌刻的楊儀也都充斥其間。相反地,不但上述那些分屬兩大利益集團的功臣良將先後遭致不測,而且就連一身是膽、敢於直諫的宿將趙雲,終其一生也沒有得到重用。如此這般的畸重畸輕,與刑法竣急攪纏不清,必不可免地會加劇“君子小人鹹懷怨歎”。蜀漢後期越來越人才匱乏,倘若不為尊者諱,應當承認諸葛亮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千百年以來,多有人指出諸葛亮的知人善任不及劉備,同時又忽視了這樣一些深層背景,未嚐不是一憾。

  另一大遺患出在國事上。魏、蜀、吳三分鼎峙局麵既成,蜀漢最弱小,理當憑借巴蜀天險休生養息,勵精圖治,待到國富兵強再謀對外擴張。諸葛亮本人更如陳壽所評,“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本應趁大權在握,充分施展“理民之幹”,努力把小而弱的蜀漢打造成小而強的蜀漢。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繼建興三年(225)三路南征,平定南中(今四川南部和雲南北部、貴州西北部)之後,又於建興五年(227)至十二年(234)的八年間“五出祁山”(《三國演義》寫成“六出祁山”,把230年魏攻漢中也算上了)。這五次揮師北伐,再加上一次北上抗敵,除去229年第三次北伐攻占武都(今甘肅成縣)、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而外,其他均以失敗或撤退告終。長線出擊,糧運艱難,連年用兵,耗費靡繁,嚴重削弱了蜀漢民力和國力,實在得不償失。諸葛亮本人,也因為軍務勞頓,食少事煩,積勞成疾,於建興十二年(234)八月病逝於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的軍營內。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究竟由於什麽?不排除諸葛亮從政久了,年紀大了,睿智明略不如從前了,對形勢作出誤判,盲目出兵以圖建功。但更有可能,或者說是很大程度上,是由劉備托孤遺命逼出來的。根據何在?一是《出師表》寫到,“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請注意這個字)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弩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請注意這個字)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二是《後出師表》寫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更請注意這兩個字)臣以討賊也。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對勘兩《表》,再明白不過,劉備臨終交辦的頭等“大事”,不能狹隘地隻解釋為輔佐劉禪,而是集中在解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遺留問題,要諸葛亮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實現“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縱或明知不可為,他也不得不為之,否則難免於政敵“托付不效”的攻訐。這,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曆史的悲劇,與諸葛亮的人格道德關係並不大。

  由此聯想到,成都武侯祠清人趙藩所撰寫的那副楹聯:“能攻心即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則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其上聯分明指向諸葛亮連年北伐,而下聯分明關涉諸葛亮刑法竣急,有褒有貶,亦褒亦貶,頌揚和推崇之際,隱含多少惋惜和批評。設若諸葛亮九泉有靈,不知當作何感想?我姑且大膽揣測,除了公開嚴以律己,引咎自責,私下可能會對老伴說,根子還在永安托孤。是耶非耶,需要和可以“深思”的人,何止而今而後區區“治蜀者”?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