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寶鼎山

  寶鼎山,又名寶頂山、鳴鳳山、踔崖山,位於縣境東部高安鎮與沙河鄉之間,是精華山主峰,海拔1063米。鳴鳳山乃因其峰高頂尖似鳳凰引頸鳴叫而得名。民國二十五年,因清朝遺老、沙河鄉殷姓舉人送“寶鼎”二字書法作品一幅,刻立在寺廟正麵香台下的石坎上,從此名曰寶鼎山。

  寶鼎山是重慶“市級森林公園”,自然景觀非常優美。自唐朝便有道士在此修建道觀——清風觀,清朝時期改為佛教廟宇——光相寺,“道”、“佛”均視其為理想的修身養性之地,有近1400年的宗教曆史。

  寶鼎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景觀有奇鬆、雲海、霧景、日出、千年杜鵑樹王等;人文景觀有曆史悠久的道、佛文化及古跡。古人劉及向有吟寶鼎詩曰:

  “背據絕岩千仞峻,麵臨回野萬家攢。翻身直欲騎鶴猴,放眼頻教落孟冠。”寶鼎山之著名,就在其“靈”“險”“秀”“奇”如人間“仙境”,是名副其實的渝東名山。寶鼎臥佛從跳石方向遠看寶鼎山,如一臥佛。頭、眉骨、鼻梁、下頜、胸脯、腹部輪廓分明,栩栩如生。從跳石的三道拐到跳石水庫的路段上,都可觀看“臥佛”全景。

  光相寺1400年的宗教曆史積澱,奠定了寶鼎山上豐富的曆史文化底蘊和人文景觀。光相寺的人文景觀有廟宇建築、泥塑神像、石柱、古石梯、碑文等。

  八角亭在寶鼎之巔。東側是一刀切似的懸崖,人稱“舍身岩”。在最高峰的平台上,修建有八角亭。南邊的石梯旁有兩棵粗壯的鬆樹。從八角亭舉目遠眺,忠縣、豐都、涪陵等鄰縣盡入眼簾。下覽群山,江河如帶,道路似網,炊煙繚繞,江山如畫。往北看是鱗次櫛比的蜿蜒山峰,往南看是呈梯次逐漸消失的山尾。每年的秋、冬、春三季,是賞寶鼎山霧景的時節。霧天的早晨,當山下還是濃霧迷茫時,山上已是風清氣爽、豔陽高照。此時從山上看山下,千溝萬壑間白霧縹緲,似海水動蕩不安。一個個小山包像大海中的一座座小島,在流動的白霧中時隱時現。

  浮雕石麒麟位於八角亭邊的雙麵麒麟浮雕,1.5米見方,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一麵有鱗,為雄性。另一麵無鱗,為雌性。它是墊江縣一件珍貴的、不可多得的文物,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

  大智塔在光相寺側。大智塔形似少林寺後山佛塔群的石墓,它是墊江縣唯一的塔墓,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考古研究價值。大智塔高9米,下大上小頂尖,為八麵體形狀,基座的八個麵上均有精致浮雕。中間有三層翹簷,塔身還有“遺履”“儼然”“師誕匍匐於康熙四十八年臘月望四”等字。塔後、左、右三方均有石護欄,後麵還有碑文、墓聯、浮雕等。塔下是一直徑和高均為1米的墓室,有兩扇石門關住墓室,門前還有兩把石鎖。石門的兩邊有浮雕石屏風、石柱、塔聯等。塔前是石鋪的一半圓形拜台。整個建築十分精美,是珍貴的文物,距今已有280年曆史。

  奇鬆“八仙圖”從防火道開始向右,到沙河的半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奇鬆岩的山梁。梁上有八棵形態各異、魅力超凡的迎客鬆,似一幅生動的“八仙圖”。其中一棵迎客鬆因蟲害死亡,但仍屹立不倒。這裏不但鬆樹美,石頭也美!奇鬆岩地勢極為險要,路寬僅3米左右,兩邊是百丈垂直的絕壁,形如高聳的城牆。石縫中還有一簇簇紫杜鵑,八棵迎客鬆就長在這些石縫中。這裏既是遊客賞鬆、休憩、拍照的好地方;又是觀賞寶鼎主峰雄姿的最佳地點。從這裏看寶鼎山主峰,會發現寶鼎山是如此之陡峭、險要、雄偉和挺拔!

  三百梯位於寶鼎主峰附近,有286步石梯。秋、冬、春三季,在山上雲霧繚繞的時候,看不見梯的盡頭。此時登三百梯就進入了雲霧間,猶如登上天庭,有羽化而登仙之感。

  龍頭石姊妹鬆在寶鼎山門上,有一副對聯:右為“入東山綠蔭滌心頓覺精神振奮”,左為“進寶鼎清風拂麵感悟造化凝人”,橫批是“道智無圻”。走進山門,就來到寶鼎主峰南邊埡口處,這裏就是龍頭石和姊妹鬆景點,從這裏可看到寶鼎廟宇的側影。龍頭石是埡口另一邊的小山峰上一形似龍頭的巨石。“龍頭”上,幾棵鬆樹頑強生長,已經成材。埡口處還有兩棵高大、漂亮的奇鬆,它們大小、個頭、枝杈都基本一樣,形如兩姊妹,共同傲立在山口。埡口處的岩洞下,還有幾尊神像和濟公菩薩塑像。

  杜鵑花寶鼎山的杜鵑有紅杜鵑和紫杜鵑兩種,其中有棵紫杜鵑樹齡已達千年。寶鼎山紅杜鵑有三大獨特之處:一是高大、挺拔,株形特別美;二是顏色格外鮮豔,醒目且發亮;三是數量多。寶鼎山的杜鵑,或一枝獨秀、或眾星捧月,錯落有致,分布極廣。

  紫杜鵑位於海拔1000米以上地區,從三百梯到寶鼎主峰的路旁、後山的絕壁上均有分布。紫杜鵑比紅杜鵑樹幹高大,一樹樹、一叢叢綴滿紫色的花朵,非常美麗、壯觀。每年穀雨前後,是觀賞寶鼎山紫杜鵑的最佳時期。千年杜鵑樹是寶鼎山的重要景觀。它生長在寶鼎最高峰——八角亭的後崖石壁上,屬紫杜鵑,枝繁葉茂,樹幹須兩人才能合抱。在缺營養、缺水分的石壁上,一株小灌木能長成如此參天大樹,真是一個奇跡。

  古道奇鬆從沙河王家廠煤礦至濫田口的半山腰上,有一條近2米寬的滄桑古石梯道。道旁的石壁上還刻著“大清同治五年改修此路”幾個大字。據傳以前此路是在光滑的石壁上鑿出腳印,供來往的客商、上山的香客遊人行走,每走一步都十分艱難。大清同治五年,附近幾家富戶倡議並帶頭捐資,開山取石,用條石在石壁上鋪成了長300多米的石梯路。在路旁的石縫中,有兩棵碩大的奇鬆,一高一矮傲然挺立路旁,交相輝映,對所有的行人迎來送往。

  寶鼎之謎寶鼎山不但風景秀麗,而且還有一些自然及曆史之謎。其一:唐朝貞觀年間在光相寺修成正果圓寂的第一任長老雷祖(即雷和尚),擅長堪輿,曾著有《墊梁長風水考》及《葬課》等關於地下風水的書。據說他親自步行踏勘了鄰近幾個縣的山山水水,對好的沙水龍穴都作了隱語點評,如“垇角山上一天子,峰頂山上一霸王”。又如“梁山長壽連西山,山頭山尾出狀元。有人識得妙中妙,雷馬雙峰隱玄關”。又如“寶頂峰頂東西山,無窮奧秘藏其間,踏破鐵鞋覓福地,雷馬相隔左右緣”。雷祖這些風水隱語,引起後人很多猜測。

  其二:東山寶頂光相寺,西山峰頂大通寺,均有史有碑記證明,兩寺皆建於唐朝貞觀三四年間,同時為胡敬德(即尉遲敬德)“奉敕建立”,說明當時胡敬德駐軍川東。因為現存豐都鬼城鳴鹿山上還保存著當年胡敬德練武功的大石寶,他奉皇帝的命令建廟是有可能的,而且他部下的兵就是一批勞力。然而廟建成之後,雷祖與馬祖是不是首屆住持?如果不是,為什麽史載均稱二人為“祖”“祖”,在佛門中是不能亂稱的,不然為什麽會有“始祖”“、鼻祖”之分呢!並且胡敬德與雷祖、馬祖有無關係呢?

  其三:寶鼎廟裏有一口鑄有“皇圖永固”四字的巨鍾,直徑2米,高4米,重3.5噸,鑄於清乾隆年間,為大家捐資所鑄。古時候“鍾有三鑄”(三種方式鑄鍾),一是“官鑄”,二是私鑄,三是捐鑄。一般“官鑄”的鍾,都要銘上“帝道遐昌”或“皇圖永固”字樣。況且廟宇造型必須像宮殿,因為要朝拜,所以廟宇造型是“廟”,意思是在廣宇內朝拜。一般說來,古廟大鍾,最重2.5噸,小至二三百公斤不等,這個“皇圖永固”重3.5噸,又屬民鑄。試想,幾百年前的鑄工藝落後而又原始,像這樣大的巨鍾,是怎樣製造的?當初是怎樣搬運上山的?又是怎樣懸掛上八角亭的?這些謎至今未得其解。

  跳石水庫寶鼎山水源充沛,有清澈的溪流,有銀練般的小瀑布。跳石水庫如一麵明鏡鑲嵌在山腳,湖水清澈,寶鼎山的倒影清晰可見。湖麵波光粼粼,湖中野鴨戲水,湖邊白鷺覓食。大壩護欄美觀漂亮,壩旁還有一棵巨大的黃葛樹,呈傘狀,十分壯觀。石砌大壩異常雄偉,大有“高峽平湖”英姿。

  瞎馬寨寶鼎主峰以南,比寶鼎矮的山峰叫瞎馬寨。現有古寨牆、寨門,寨內還有古屋遺址等。寨牆上曾有兩門生鐵鑄成的土炮,解放後被人敲碎當廢鐵賣掉了。20世紀70年代初,就在瞎馬寨附近一個叫店子埡口的地方,林場修建房屋挖土築牆時,出土了商代新石器,還有當時十分貴重的飾物——玉石綠串珠,說明奴隸社會時瞎馬寨就有人類居住和生活。

  (陳文權夏諤)

  桂溪廢縣——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