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七橋荷韻

  新民鎮七橋大壩十裏平疇,阡陌縱橫,田水如鏡。自古以來,這裏就是墊江有名的米糧倉。經產業結構調整,現在大壩上種植有33.3萬平方米蓮藕,發展起特色農業。

  七橋人把田坎加高加固蓄水;開挖出一條條筆直的水溝,溝上蓋水泥板,溝底排水,溝上行人,便於施肥、管理、運輸;還在田中掘鑿出一個個10米左右直徑,深1米多的圓形大魚池。荷田裏養鯽魚,生長快,繁殖快,產量高,魚肉肥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這不僅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也為旅遊事業展開了廣闊前景。

  蓮,又名荷,亦稱芙蕖、芙蓉、菡萏,地下莖叫藕。自古以來,中國人沒有不愛荷的,總是把荷譽做花之君子而膜拜。文人們不僅喜歡觀賞,還愛辟池養荷陶情操,常以繪畫、詩歌、散文讚美荷。近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工筆手法,把月下的荷塘、荷葉、荷花(形、色、香)的靜態美和動態美描繪得淋漓盡致;水派作家孫犁的《荷花澱》,用擬人手法將荷葉、荷花箭描繪得那樣生動、形象;古人李漁在其《芙蕖》一文中,竭力闡明荷的可人、可目、可鼻、可口、可用,荷渾身是寶,為人有用;宋代唯心主義哲學家周敦頤在其《愛蓮說》中,以菊、牡丹為陪襯,將荷稱為“花之君子者也”,讚美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品格;北大教授、副校長季羨林在其《清塘荷韻》中借荷抒情,道出人生哲理,歌頌天地萬物求生存、謀發展的強大生命力。總之,在文人的筆下,荷的形象是那麽優美,品質是那麽高潔,表達了人們愛荷賞荷的情致。

  而今,七橋荷塘的美景,吸引遊人紛至遝來。他們說:“七橋荷塘景色與眾不同,太美了!”是的,七橋荷塘景色的確與眾不同:一是麵積大,站立荷塘舉目四望,便是滿目“荷深水風闊”、“接天蓮葉無窮碧”之壯觀;二是“白白芙蓉花,不與紅者雜”,那潔白如玉的荷花高擎在綠葉之上,迎風弄姿,似乎睥睨一切,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安之若素的品格何其高尚;三是那“香遠益清”的冉冉荷香,初聞則濃,細聞則淡,大有“流香暗襲人”的幽雅。七橋荷塘是一幅絕妙的圖畫——荷葉片片,密密層層,匯成綠色的海洋,無邊無垠,浩浩蕩蕩;荷花千朵萬朵,縱情怒放,轟轟烈烈,在碧空下,閃閃爍爍。那“葉之清香,花之異馥”,紛紛擾擾,將遊人濡染得如癡如醉,竟忘了驕陽酷暑。要是雨後天晴的早晨去七橋荷塘,又別有一番風致,你會領略到“翻影初迎日”、“雨過清香發”“葉上初陽幹宿露,水麵清圓風荷舉”的荷塘神韻;如果日暮黃昏去七橋荷塘,更有“荷香銷晚夏”、“葉翻影動當砌月,花開香散入簾風”的雅韻。

  來七橋觀賞荷花農業,還可以在荷叢中垂釣,既盡荷興,又盡漁興。在荷塘周邊的“農家樂”、“荷莊”、“藕店”、能吃到地道的“藕全席”、喝到、如“蓮大餐”“荷花小吃”;“蓮子湯”“荷葉露”“荷花茶”;果留宿,便能享受這無邊的荷塘夜色,體味大自然的豐富多彩。

  (謝開平)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