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鶴遊州同署的建築布局

  州同署始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位於分州城中心地。其建築布局風格,是按照中國傳統府衙安排的。署衙的整個建築群,坐北向南,大堂至三堂,三堂三進,南北長60米,東西寬45.8米,建築總麵積為2748平方米。氣勢宏偉,富麗堂皇。南麵照壁外有一塊壩子,人稱獅子壩,三堂北麵為官府內院。整個州同署占地應在6000平方米以上。州同署建築群東鄰城隍廟和昭宗祠,西鄰監獄,獅子壩外是分州城街道。獅子壩還有兩株大黃桷樹,大堂和二堂地麵處於一個平麵上,三堂地麵比二堂高0.3米左右。

  分州城的設計布局,在利用地形上十分巧妙。民諺雲:“墊江的城牆,豐都的街,分州的衙門,朝廷的官。”說明分州城吸收了墊江和豐都城的優點。

  分州城位於鶴遊坪中心的一個台地上,海拔約447米,城內總麵積約30萬平方米,是鶴遊坪大城堡中的“城中城”。“分州城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為府衙等辦公居所;外城為平民、商賈等居住。城的四周,是用石頭夾泥土建築的牆,建在四周自然形成的懸崖絕壁之上。城牆高4~8米,寬2~3米,長約2500米。清代時城內有分州衙門、城隍廟、書院、保和場(集市)等設施。保和場的場期為”百日場(即每天趕場),每天有成百上千人進出。史料記載,當時分州城已是一座擁有近萬人口,工農商學兵皆全的小城,是一個繁華之地,成為鶴遊坪地區的政治、文化、交通、經濟中心。

  分州城按照東南西北方位,分別建有4座城門。東門稱“迎恩門”,依山勢岩石而立,城門高3米,寬3.3米,厚3.1米,為拱形石料建築。門枋及門外石壁上有題刻多幅。城門外,有一石徑曲折下行,直連涪(陵)墊(江)古大道。新官上任,當地士紳都要在東門排宴,為其接風。南門名“安壽門”,是現存最好的城門,依山勢岩石而建,氣勢極其雄偉壯觀,為拱形石料建築。門拱高4.3米,寬2.3米,厚3米。門柱、門楣皆整石製成。門額正中鐫有太極圖,圖下橫刻“重修保和寨”。城門外有石板大路下行,直通涪州。門外東側的高大岩石上,有兩幅石刻:東麵為州同張望齡題寫:氣死莫告狀。西為張望“餓死莫做賊,”齡複修道路的“碑祀”。西門曰“鎮西門”,為平形石料建築,是分州刑場,為宣判殺人斬首的地方,其城門已毀,現僅存有小段城牆。石岩上有修路“碑祀”石刻,文曰:“查此路自嘉慶迄今百餘年,爛甚,署分州湘陰張望齡重修。場民劉鴻章、遊朗齋監工。宣統三年辛亥三月吉日竣工。”北門名“福德門”,為平形石料建築,其城門及城牆皆已毀壞,現僅有城牆遺址。

  各城門上建有垛口,供哨望、放箭、打槍之用。城門下麵,均須攀登百餘步獨徑石梯,才能經門入城,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每個城門,都安裝有用鐵皮包的厚重大門,早開晚關,白天派兵丁把守,晚上將城門關閉,派人值班防守,形成了完整堅固的防禦設施。

  分州城隍廟十二殿上,有幾副膾炙人口的對聯。

  第一殿是:陰陽,堆金積玉原無用;望鄉台裏,嬌妻美妾總歸空。第五殿是:“生前刮盡地皮,計出千回百轉;平時愛鑽磨眼,請來再試一回”。第六殿是:“到陰間或炸或推聽我安排。”

  在陽間作威作福由你自作;涪州分州城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周誌)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