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4章 “酒鬼皇帝”發酒瘋

  “酒鬼皇帝”孫浩,不僅自己豪飲大喝,而且也要群臣跟著他大喝特喝。為此還頒布了一套奇怪的酒令:誰不參加酒會就殺誰;誰不喝就殺誰;喝酒必須盡興,但誰喝醉了就殺誰。也就是說,他借酒發瘋,想殺誰就殺誰。當了俘虜之後,還成天杯不離手,最後醉死他鄉。

  煮酒論英雄,鬥酒詩百篇。

  酒助豪情,酒助詩興,也有助於健康。但狂飲爛醉,也會帶來殺身之禍,甚至亡國亡家。

  (一)曹操沒有當過皇帝,但他卻過足了皇帝癮,酒色財氣則是他的癮中之“癮”。他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又說:“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自從杜康發明了酒之後,人們就離不開酒了。特別是王侯將相和騷客詞人,更是手不離杯、杯不離酒。皇宮和富豪之家的蓄酒池,足以能行船,要多少有多少。

  李白說:“鬥酒詩百篇。”

  晏殊說:“一曲新詞酒一杯。”

  酒後豪情萬丈,就喝出新詞詩篇來了。再一高興,更加豪飲不止。“昨夜雨疏風聚,濃睡不消殘酒”。“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喝得來昏天黑地,連回家的路都找不著了。

  魏晉時代的風流名士們,則更是嗜酒如命,一個個都是酒瘋子。阮籍喝醉了,就躺在酒店老板娘的懷裏酣然入睡。在母喪的日子裏,他照喝不誤。喝醉了又放聲大哭,吐血數升。

  酒既能頻添豪情雅興,但也能增加憂愁。“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正所謂“舉杯澆愁愁更愁”,酒能傷身失性,弄不好還會惹出亂子來。醉後開車,非出交通事故不可;酒後鬥毆,非傷即殺;帶醉歸家發酒瘋,必然鬧得雞犬不寧,夫妻反目。

  報載:有一個富家子弟,初中一年級便輟學,成天上網玩遊戲,喝酒鬥毆,沉迷於酒色。他一次能喝4斤50度以上的高糧酒,在酒友中堪稱龍頭老大。他不僅能喝,而且也能賭。開始是賭錢,誰喝得多誰就是大贏家。賭錢賭膩了,便賭女朋友。即將女朋友作為賭注,要是對方喝贏了,他就將自己的女朋友押給贏家玩一個晚上。他的女朋友反對這種玩法,他就以武力來挾迫她,逼她就範。結果被派出所拘留,但放出來他依然酗酒鬧事。家人無奈,隻好將他送到河南某酒中心戒酒。不料他又偷跑出來了,最近又把他“綁”去陝西省渭南市酒訓練基地戒酒癮。據說該酒訓練基地收留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酒瘋子共約一千餘人,其中女的35人,富家子弟448人,單親家庭的288人,家庭不和諧的192人……不過,常人酗酒鬧事畢竟影響有限,挺多是小範圍內的危害。但若是皇帝喝酒成癮,常發酒瘋,那鬧出來的亂子可就大啦!這就不僅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往往涉及一大片,乃至影響政局,危及百姓,甚至亡己亡國。

  宋太祖趙匡胤,本是一位很不錯的皇帝。但他是綠林好漢出身,在混跡江湖時練就了一副酒膽豪情,俠客風範,他做皇帝後,依然故我,經常喝得酪酊大醉。醉後便發酒瘋,動不動就要殺人。有一次,醉後誤殺了一員大將,大將的妻子聞訊後便點兵造反,前來興師問罪。大軍包圍了趙匡胤的行宮,頓時把他的酒都嚇醒了。他忙向大將的妻子叩頭謝罪,承認自己錯了。不該發酒瘋殺愛將。但大將的妻子不依從,要他以命抵命,最後趙匡胤隻好脫下自己的龍袍放在凳上,叫人開刀斬袍,以袍代身。這樣才終於擺平了這個亂子。

  上麵提到的曹操,也因屢發酒瘋常常自惹其禍。就在赤壁之戰的前夕,他一時詩興大發,借酒助詩。因歌詞哀婉,大不吉利,有臣工出麵相勸,曹操就以對方敗了他的雅興為由,便將他殺死了。他身邊的文臣武將們見此,都嚇出了一身冷汗,同時也都預感到赤壁之戰凶多吉少。

  當然曹操後來兵敗赤壁,並非僅此一舉,但戰前他發酒瘋殺人卻是一個不祥之兆。還有一次在行軍打仗的時候,自感無聊,便以酒自娛。哪知借酒澆愁愁更愁,又突然想玩女人。他就叫人去找來一個妓女來陪他睡覺,不料敵兵突然襲來,他慌得來連衣服都未穿好就落荒而逃。幸好有一員大將,舍身保護他逃走,這才逃過此劫。但那位保護他的大將卻因此而犧牲了。曹操為此悔恨不已,但美酒還是照喝不誤。

  曹操煮酒論英雄,成為他的一段佳話。但每因嗜酒誤事,未嚐不是他的一大敗作。

  下麵不妨來談另外兩個酒色皇帝的故事。

  (二)老一輩是蓋世英雄,兒孫一輩卻是狗雄。曆史似乎應驗了“富不過三代”的這一宿命。

  曹操、劉備和孫權,不管怎麽說,他們畢竟是三國時期的一代叱吒風雲的風流人物。但到了他們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時,就不行了。

  這裏隻說孫權的孫子孫皓這個酒色皇帝。孫皓當皇帝完全出於偶然,因為他的父親孫和是被廢了的太子,當時孫權立的是小兒子孫亮為太子。孫亮即位後不久,即被孫俊廢了,改立孫休為帝。孫休封孫皓為烏程侯,遣他去藩國就任。孫休死後,又找誰來繼位呢?他本有兒子,但大臣們都不服氣,因為他兒子是酒鬼。

  找來找出去,最後陰差陽錯,就找來了孫皓。人們都說風水輪流轉,想不到皇帝的紫金冠又轉落到孫和的兒子孫皓頭上了。孫皓則說,什麽轉不轉,帝位本來就是他的,現在是物歸原主。

  就這樣,23歲的孫皓被立為吳王,成了響當當的江東皇帝。他初登大寶時還人模人樣地鬧著要改革弊政,刷新朝綱。又是開倉濟貧,又是遣散宮女,還揚言要打擊權貴,縮短貧富差距。那些特權階層的富豪和權貴之家,一看改革“改”到自己頭上來了,眼看他們既得利益即將不保,於是便群起而攻之,紛紛反對。說我們把你扶上寶座,是指望你能維護我們的利益,不是叫你來拆台的,如此改革,不是胡來嗎?

  孫皓仍堅持改革,但他畢竟不是一位改革家,更不是一個政治家。他不知道抑強扶弱,打擊特權階層,已涉及到政治改革的深水區了。對統治者而言,這恰是踩不得的“雷區”。弄不好就會動搖根基,會翻船的。在離孫皓1千年後,才出現了像王安石那樣的被列寧譽為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但結果輸得很慘,被淹沒在政治改革的深水之中,踩響了政治改革的地雷。

  孫皓不可能是超前的改革家,他自己也很快就發現,改革實在改不下去了。於是他由一個極端,又跳到了另一個極端。從“左傾冒險”,一下便滑到“右傾”的泥潭。既然改不下去了,無所事事,那就以酒自娛,沉迷於酒色之中。

  他不僅自己豪飲大喝,而且也要群臣跟著他大喝特喝,並頒布了一套奇怪的酒令。這就是凡舉行宴會時,群臣必須參加,不得借故推辭,誰不參加就殺誰;參加宴會之後,誰不喝酒便殺誰;喝酒必須盡興,但誰喝醉了就殺誰。

  這就是說,不參加宴會、不喝酒和喝醉了,都要殺頭。也就是說,他以酒為名,想殺誰就可以殺誰,當然他心中還是有數的。前麵說過孫皓一直想打擊江東集團中的豪強勢力。開始從正麵進攻,發現阻力太大。現在就以喝酒為手段來達到打擊豪強勢力的政治目的。

  江東名臣韋昭聲望很高,但他的酒量很小,正好成了酒中的冤鬼。他怕喝醉了被砍頭,便淺斟慢啜。孫浩便以酒不盡興,有意抗旨為由,把他關進大牢。韋昭在牢裏寫悔過書,說情願向皇上磕頭五百下,又痛打自己的嘴巴,希望能得到陛下的諒解。但孫浩還是把他殺了。

  還有個常侍王蕃,也是孫浩要殺的人,有一次,趁他醉倒在宴會上,孫浩就把他殺了。因此,臣工們每次去赴宴會時,都先同家人訣別,因為此去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回來。

  如果說孫浩借酒殺人還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那他沉湎於酒色則完全是他個人的荒唐行為。

  酒必亂性,借酒淫樂,這本來就是中國皇帝的一大特色與特權。孫浩在這方麵尤為典型。

  當時吳國大約有二百萬人口,除去男丁老婦,適齡少女也就是那麽一二十萬。但孫浩每年都要挑選美女,後宮佳麗多達萬人。而且還規定,凡到了十五六歲的少女,先要讓他挑選後,剩下的才準予出嫁。凡選進宮中的美女,都佩帶上皇後的印綬。以此表明,宮中無後,大家都有希望成為皇後,讓美女們都去爭去搶。稍有不從者,他就將她們殺掉,扔到皇宮的大水池中,讓那些屍體漂流到宮外河裏。

  孫浩效仿商紂始創的“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男女裸相逐其間”的淫樂方式,他命宮中美人一絲不掛地相逐相戲,表演脫衣舞和搞裸體相撲(即摔跤)比賽。獲勝者分別以金銀玉器等貴重首飾加以獎勵,還可以經常受到孫浩的寵幸。屢敗屢輸者,輕則罰酒灌醉,重則丟監殺頭。

  孫浩最荒唐的還是,喜歡看人與人裸交和人與獸交。他常命人選一些無賴惡少進宮與雛宮女裸交,他則在一旁一邊飲酒,一邊觀賞,有時還叫嬪妃和大臣也來陪他一起觀看。誰不樂意就殺誰。有一次,他令宮女裸而據地,與羝羊及狗交時,見身邊的張美人暗自搖頭,不忍觀看。他就質問她,這麽精彩的表演,你為什麽不喜歡?張美人說,如此不堪入目,豈能令人喜歡?

  孫浩聽了不禁勃然大怒,說你父親張布跟我作對被我殺了,你現在也要跟我過不去,那你也去見閻王吧。說罷便將張美人活活打死了。

  就這樣,孫浩疏於國事,成天沉於酒色。當西晉司馬炎派大將王睿攻破建業時,孫浩還在“美人帳下猶歌舞”。最後醉酗酗的,叫人捆上自己,東倒西歪地到王睿軍營去投降。王睿見他醉成這個樣子,便搖頭說,如此酒色皇帝,焉有不亡之理?隨後就將孫浩押赴去見晉武帝司馬炎。

  司馬炎見孫浩已經成了酒囊飯袋,便沒有殺他,還索性賜他為歸命侯,就讓他老死吧。

  晉武帝在一次宴會上,也把這個江東酒徒叫來陪自己飲酒。他問孫浩,聽說江南人好作《爾汝歌》,你能作一首嗎?孫浩正在一杯接一杯地狂飲不止,聽了晉武帝的問話後,就高舉著酒杯對晉武帝說:“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不久,孫浩這位酒色皇帝終於醉死他鄉,死時才40多歲,在位十六年(三)當匈奴軍隊先後攻破長安和洛陽、俘虜了晉懷帝和晉湣帝之後,西晉王朝就退出曆史舞台了。次年,晉朝的皇族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做了皇帝,重新建立晉朝,史稱為東晉。

  這時北方的大半個中國,則成了北方少數民族爭權奪位的戰亂舞台,相繼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局麵。在這十六國中,最早出現的是趙國。劉曜建都長安,改漢為趙,史稱前趙。石勒建都襄國(今河北省邢台市),自稱趙王,史稱後趙。

  劉曜稱帝之後,他感到最大的威脅就是石勒。晉大興二年(319),石勒假意派人到長安向劉曜獻禮,實際上是來探聽虛實的,不料被劉曜識破了,便將石勒派來獻禮的人全部殺光。最後,石勒幹脆宣布獨立,自稱為王。東晉鹹和三年(328),劉、石兩家在洛陽決戰。其實這兩個都是酒色皇帝,他們都帶醉親自披掛上陣,可以說是兩個酒鬼在發瘋打架。隻不過石勒更為殘暴凶悍,酒量更大一些。劉曜顯然不是他的對手。

  當石勒暗中遣兵調將,積極迎戰時,劉曜卻自恃兵多將廣,根本不把石勒放在眼裏。他成天摟著羊皇後飲酒作樂,全不把眼前的大戰當回事。若有人向他報告軍情,或者勸他體恤將士,研究軍務,他都認為打擾了他的雅興,便以妖言惑眾,擾亂軍心為由,一律將他們處死。這樣一來,誰也不敢多言,隻好由他隨心所欲地去胡鬧。

  石勒準備就緒後,立即向劉曜發起攻擊。臨到決戰時,劉曜酒還未醒,羊皇後好歹把他扶起來,說石勒已經快打進來了,他聽了第一句話就是拿酒來。

  待酒拿來後,他抱起酒罐子猛喝狂飲,直至爛醉如泥,這才叫人扶他上馬,誇說要像關雲長溫酒斬華雄那樣,這一去必將取來石勒的狗頭。為了表示自己從容不迫,他又叫人抱來一大壇酒,再次一飲而盡。喝完後將酒壇一拋,這才策馬衝了上去。

  但還沒有衝到敵軍陣前,劉曜已墜馬被擒了,酒醒後才知道自己已成了石勒的俘虜。不久他的兒子也被擒了,父子倆同時被處決。至此,這個酒色皇帝和他的帝國已走到了盡頭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