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魏紀七邵陵厲公中正始七年(丙寅、246)

  魏紀七魏邵陵厲公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1]春,二月,吳車騎將軍朱然寇中,殺略數千人而去。

  [1]春季,二月,吳國車騎將軍朱然侵犯中,殺死掠奪了數千人之後,才離去。

  [2]幽州刺史丘儉以高句驪王位宮數為侵叛,督諸軍討之;位宮敗走,儉遂屠丸都,斬獲首虜以千數。句驪之臣得來數諫位宮,位宮不從;得來歎曰:“立見此地將生蓬蒿。”遂不食而死。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位宮單將妻子逃竄,儉引軍還;未幾,複擊之,位宮遂奔買溝。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有餘裏,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而還,所誅納八千餘口。論功受賞,侯者百餘人。

  [2]魏國幽州刺史丘儉因為高句麗國王位宮屢次侵犯邊境舉兵叛亂,所以就率軍去討伐他;位宮失敗逃走後,丘儉屠殺高句麗國的首都丸都城軍民,殺死、俘虜的數以千計。高句麗的大臣得來曾經多次勸諫位宮不要叛亂,但位宮不聽;得來悲歎地說:“用不了多久就將見到此地長滿蓬蒿野草了。”說完之後就絕食而死了。丘儉得知此事後,命令各路軍隊不得毀壞得來的墓,不得砍伐墓地的樹木,如俘獲了得來的妻子兒女,也全部釋放回家。位宮獨自帶著妻子兒女狼狽逃竄,丘儉也率軍回撤了;但沒過多久,丘儉又派兵追殺位宮,位宮逃奔到買溝,丘儉隨即派遣玄菟太守王欣繼續追擊,一直追過了沃沮城一千多裏,到達了肅慎氏的南部邊界,就在那裏刻石立碑,記述了此次戰功,然後率軍凱旋而歸。此次進攻誅殺及納降的敵軍總計有八千餘人。於是論功行賞,受封為侯爵者有一百餘人。

  [3]秋,九月,吳主以驃騎將軍步騭為丞相,車騎將軍朱然為左大司馬,衛將軍全琮為右大司馬。分荊州為二部:以鎮南將軍呂岱為上大將軍,督右部,自武昌以西至薄蒲圻;以威北將軍諸葛恪為大將軍,督左部,代陸遜鎮武昌。

  [3]秋季,九月,吳王任命驃騎將軍步騭為丞相,車騎將軍朱然為左大司馬,衛將軍全琮為右大司馬。把荊州分為兩個部分:任命鎮南將軍呂岱為上大將軍,督領右部,管轄武昌以西至蒲圻一帶地區;任命威北將軍諸葛恪為大將軍,督領左部,代替陸遜,鎮守武昌。

  [4]漢大赦。大司農河南孟光於眾中責費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敝窮極,必不得已,然後乃可權而行之耳。今主上仁賢,百僚稱職,何有旦夕之急而數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惡乎1但顧謝,而已。

  [4]蜀漢實行大赦。大司農、河南人孟光當眾責備費說:“實行大赦,就象樹木一半茂盛另一半卻枯槁一樣,是一種偏頗的政策,不是聖明之世所應實行的。隻有到了社會極端衰敗,實在不得已的時候,才能暫且變通偶爾實行一次。如今主上仁德聖明,百官們也都盡職盡責,哪兒有什麽迫在眉睫的危急情況而幾次施行這種不平常的恩典,去加惠於那些為非作歹的奸惡之徒呢?”費隻是一個勁兒地看著他道歉,謙恭地聽其責備而已。

  初,丞相亮時,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語赦也。若劉景升、季玉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治/”由是蜀人稱亮之賢,知不及焉。

  當初,諸葛亮做丞相的時候,有人認為他不肯實行大赦,諸葛亮回答說:“治理國家要靠大的德政,而不靠小恩小惠,因此漢代的賢臣匡衡、吳漢不願實行大赦。先帝也曾說過:‘我與陳元方、鄭康成在一起時,常常聽他們給我講述治國之道,但是竟沒有一次講到過赦免政策。象劉表、劉琮父子那樣,每年都實行赦免,對於治國又有什麽好處?’”因此蜀人極力稱讚諸葛亮的賢明,而知道費是比不上他的。

  陳壽評曰:諸葛亮為政,軍旅數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

  陳壽評曰:諸葛亮治理國政,曾多次發兵征戰,但赦免令卻不輕易下達,這難道不是很有遠見卓識嗎?

  [5]吳人不便大錢,乃罷之。

  [5]吳國人認為大麵額的錢幣不方便,於是停止了使用。

  [6]漢主以涼州刺史薑維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並錄尚書事。汶山平康夷反,維討平之。

  [6]漢後主劉禪任命涼州刺史薑維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一起任錄尚書事。汶山郡平康縣的夷人反叛,薑維率軍去討伐,平定了叛亂。

  漢主數出遊觀,增廣聲樂。太子家令巴西譙周上疏諫曰:“昔王莽之敗,豪傑並起以爭神器,才智之士思望所歸,未必以其勢之廣狹,惟其德之厚薄也。於時更始、公孫述等多已廣大,然莫不快情恣欲,怠於為善。世祖初入河北,馮異等勸之曰:‘當行人所不能為者。’遂務理冤獄,崇節儉,北州歌歎,聲布四遠。於是鄧禹自南陽追之,吳漢、寇恂素未之識,舉兵助之;其餘望風慕德,邳肜、耿純、劉植之徙,至於輿病齎棺,繈負而至,不可勝數;故能以弱為強而成帝業。及在洛陽,嚐欲小出,銚期進諫,即時還車。及潁川盜起,寇恂請世祖身往臨賊,聞言即行。故非急務,欲小出不敢;至於急務,欲自安不為;帝者之欲善如此!故《傳》曰:‘百姓不徙附’,誠以德先之也。今漢遭厄運,天下三分,雄哲之士思望之時也,臣願陛下複行人所不能為者以副人望!且承事宗廟,所以率民尊上也;今四時之祀或有不臨,而池苑之觀或有仍出,臣之愚滯,私下自安。夫憂責在身者,不暇盡樂,先帝之誌,堂構未成,誠非盡樂之時。願省減樂官、後宮,凡所增造,但奉修先帝所施,下為子孫節儉之教。”漢主不聽。

  漢後主經常外出遊樂觀覽,增加樂工歌伎的人數。太子家令、巴西郡人譙周上疏進諫說:“從前王莽失敗之時,天下豪傑群起爭奪帝位,有才德有智慧的人士所希望歸附的人,未必是考慮他勢力的大小,而主要是考慮他仁德的厚保當時劉玄、公孫述等人的勢力大多已比較壯大,但他們一個個都縱欲無度盡情享樂,而不願意為百姓們多行善事。世祖劉秀初入河北的時候,馮異等人勸勉他說:‘您應當多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於是他盡心治理冤獄,崇尚節儉,北部州縣到處都為他歌功頌德,他的名聲很快就傳遍了四方。於是鄧禹從南陽趕來追隨他,吳漢、寇恂與他素不相識,也發兵來幫助他;其作的人,如邳肜、耿純、劉植等,也都望風而仰慕他的仁德;至於抱病登車,帶著棺木、背負著孩子而趕來投奔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因此他能由弱到強而最終成就了帝王之業。他住在洛陽時,有一次曾想出宮門到近處去遊覽一下,銚期進諫勸阻,他立刻就驅車返回了。而當潁川盜賊作亂時,寇恂請求讓他親自率兵臨敵,他二話沒說立即就動身出發了。因此,沒有緊急事務,想隨便出去走走他也不敢,而遇到緊急事務,想自在安閑他也不肯。帝王想要多做善事就是這樣!所以《傳》書上說:‘百姓不會憑白無故地擁護你’,必須把仁德放在首位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當今漢朝正遭受厄運,天下分裂,鼎足而三,豪傑明智之人此時正盼望著賢明的君主來統一天下,我希望陛下您能再象先帝那樣,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以符合人們對您的期望!主持宗廟察祀,是為了率領人民尊奉長上。但是如今舉行四時祭祀您有時並不親臨主持,卻時常到池塘園林去遊玩觀覽,我這個愚笨遲鈍之人,暗自以此憂慮不安。那些肩負天下之責的人,沒有閑暇盡情享樂。如今先帝的誌向、遺業還沒有實現,實在不是盡情享樂的時候。我希望您能夠減省樂官、後宮之數,凡是需要增加建造的東西,隻可遵照奉行先帝所設置的規模辦理,為後世子孫樹立一個節儉的典範。”但漢後主不聽譙周的勸告。

  八年(丁卯、247)

  八年(丁卯,公元247年)

  [1]春,正月,吳全琮卒。

  [1]春季,正月,吳國的全琮去世。

  [2]二月,日有食之。

  [2]二月,發生日食。

  時尚書何晏等朋附曹爽,好變改法度。太尉蔣濟上疏曰:“昔大舜佐治,戒在比周;周公輔政,慎於其朋。夫為國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張其綱維以垂於後,豈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終無益於治,適足傷民。宜使文武之臣,各守其職,率以清平,則和氣祥瑞可感而致也1

  此時魏國尚書何晏等人勾結依附於曹爽,喜好更改國家的法規製度。太尉蔣濟上疏說:“古時大舜輔佐唐堯治國,以結黨營私為戒;周公協助成王理政,對結交什麽人也極為慎重。國家的法度,隻有那些著名於世的偉大人才,才能總掌其綱領而留傳於後世,豈是中下等官吏所能隨便改變的?而且更改國家法度最終不僅無益於治理國家,卻反而足以傷害人民。所以應該讓文武大臣們,恪守各自的職責,都能做到清廉公正,那麽平和之氣、吉祥符瑞就可以受到感應而降臨了。”

  [3]吳主詔徙武昌宮材瓦繕修建業宮。有司奏言:“武昌宮已二十八歲,恐不堪用,宜下所在,通更伐致。”吳主曰:“大禹以卑宮為美。今軍事未已,所在賦斂,若更通伐,妨損農桑,徙武昌材瓦,自可用也。”乃徙居南宮。三月,改作太初宮,令諸將及州郡皆義作。

  [3]吳王詔令拆運武昌宮的磚瓦木材,用來修繕建業宮。有關官吏稟告說:“武昌宮至今已有二十八年,其磚木破舊恐怕已不適宜再用,應該向下麵的州縣去要,從全國各地砍伐木材運來。”吳王說:“古時大禹以低矮的宮室為美,我也應該如此。如今戰事連綿不斷,向全國各地征收賦稅,如果再讓各地砍伐木材,就會妨害損傷農林生產,所以武昌宮的舊磚木,還是可以使用的。”於是遷居南宮。三月,改建太初宮,命令各個將領及各州郡官長都來義務協助建造。

  [4]大將軍爽用何晏、鄧、丁謐之謀,遷太後於永寧宮,專擅朝政,多樹親黨,屢改製度。太傅懿不能禁,與爽有隙。五月,懿始稱疾,不與政事。

  [4]大將軍曹爽采納何晏、鄧、丁謐的計謀,把太後遷居到永寧宮,並獨攬朝政大權,廣泛地提拔親戚黨羽,多次更改製度。太傅司馬懿不能禁止,就與曹爽之間產生矛盾。五月,司馬懿開始稱病,不上朝參與政事。

  [5]吳丞相步騭卒。

  [5]吳國丞相步騭去世。

  [6]帝好褻近群小,遊宴後園。秋,七月,尚書何晏上言:“自今禦幸式乾殿及遊豫後園,宜皆從大臣,詢謀政事,講論經義,為萬世法。”冬,十二月,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孔又上言:“今天下已平,陛下可絕後園習騎乘馬,出必禦輦乘車,天下之福,臣子之願也。”帝皆不聽。

  [6]魏帝喜好寵幸親近一群小人,在後園遊樂飲宴。秋季,七月,尚書何晏上疏說:“從今以後皇帝到式乾殿或者到後園遊樂時,應該都有大臣跟隨,以便詢問商量政事,講解討論經書大義,並為世世代代所效法。”冬季,十二月,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孔義又上疏說:“如今天下已經太平,陛下可以不必再到後園學習騎術,外出一定要乘坐輦車,這是天下之福,也是臣子的願望。”魏帝都沒有聽從他們的意見。

  [7]吳主大發眾集建業,揚聲欲入寇,揚州刺史諸葛誕使安豐太守王基策之,基曰:“今陸遜等已死,孫權年老,內無賢嗣,中無謀主。權自出則懼內釁卒起,癰疽發潰;遣將則舊將已盡,新將未信。此不過欲補支黨,還自保護耳。”已而吳果不出。

  [7]吳王發重兵集中在建業,並揚言要入侵魏國,揚州刺史諸葛誕得到消息後,讓安豐太守王基出謀劃策。王基說:“如今陸遜等人已死,孫權也已年老,內無賢良的繼承人,朝中又無主謀之人。孫權若親自領兵出征,則懼怕內亂象癰疽潰爛那樣突然爆發;若派遣將領出征,則舊將領已經死光,而新將領又未獲得信任。所以這隻不過是想整頓內部,加強自我保護的措施而已。”過些時候,吳國果然沒有出兵。

  [8]是歲,雍、涼羌胡叛降漢,漢薑維將兵出隴右以應之,與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西。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落降維,維徙之入蜀。淮進擊羌胡餘黨,皆平之。

  [8]這一年,雍州、涼州的羌、胡族人背叛魏國投降蜀漢,漢將薑維領兵出隴右來接應他們,與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在洮西展開戰鬥。胡人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人率領部落投降了薑維,薑維把他們遷徙到蜀國境內。郭淮向羌胡餘黨進攻,全部平定了叛亂。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