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四年(癸酉、193)

  四年(癸酉,公元193年)

  [1]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甲寅朔(初一),出現日食。

  [2]丁卯,赦天下。

  [2]丁卯(十四日),大赦天下。

  [3]曹操軍甄城。袁術為劉表所逼,引兵屯封丘,黑山別部及匈奴於扶羅皆附之。曹操擊破術軍,遂圍封丘;術走裹邑,又走寧陵。操追擊,連破之。術走九江,揚州刺史陳拒術不納。術退保限陵,集兵於準北,複進向壽春;懼,走歸下邳,術遂領其州,兼稱徐州伯。李欲結術為援,以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假節。

  [3]曹操駐軍甄城。袁術受荊州刺史劉表軍隊的逼迫,率軍移駐封兵,黑山軍的一個分支部隊與南匈奴單於於扶羅都歸附袁術。曹操擊敗袁術軍隊,於是包圍封丘。袁術退到襄邑,又退到寧陵,曹操在後麵追擊,接連打敗袁術。袁術逃到九江,揚州刺史陳率軍抵禦,不許袁術入境。袁術退守陰陵,在淮河以北集結部隊,又向壽春進軍。陳大為恐懼,逃回下邳。於是袁術占領壽春,自稱揚州刺史,兼稱徐州伯。李想拉攏袁術作外援,便任命袁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假節。

  [4]袁紹與公孫瓚所置青州刺史田楷連戰二年,士卒疲困,糧食並盡,互掠百姓;野無青草。紹以其子譚為青州刺史,楷與戰,不勝。會趙岐來和解關東,乃與紹和親,各引兵去。

  [4]袁紹與公孫瓚所委任的青州刺史田楷連續作戰兩年,軍隊疲憊不堪,糧食全都吃盡,因搶掠百姓致使田地間連青草都難得見到。袁紹任命自己的兒子袁譚為青州刺史,田楷進攻袁譚,未能取勝。正好朝廷派趙岐前來調解關東各州、郡的矛盾,公孫瓚於是與袁紹結為兒女親家,各自率兵退回。

  [5]三月,袁紹在薄落津。魏郡兵反,與黑山賊於毒等數萬人共覆鄴城,殺其太守。紹還屯斥丘。

  [5]三月,袁紹駐軍薄落津。這時,他屬下魏郡的士兵叛變,與黑山軍於毒等數萬人聯合,攻占鄴城,殺死魏郡太守。袁紹率軍回到斥丘。

  [6]夏,曹操還軍定陶。

  [6]夏季,曹操大軍回到定陶。

  [7]徐州治中東海王朗及別駕琅邪趙昱說刺史陶謙曰:“求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貢。”謙乃遣昱奉章至長安。詔拜謙徐州牧,加安東將軍,封渠陽侯。以昱為廣陵太守,朗為會稽太守。

  [7]徐州治中、東海人王朗和別駕、琅邪人趙昱向刺史陶謙建議說:“要想求得諸侯的信任與擁護,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尊奉君王。如今天子流亡在長安,應該派遣使者前去進貢。”陶謙於是派趙昱作為使節,攜帶呈給皇帝的奏章到長安。獻帝下詔任命陶謙為徐州牧,加授安東將軍,封為溧陽侯。任命趙昱為廣陵太守,王朗為會稽太守。

  是時,徐方百姓殷盛,穀實差豐,流民多歸之。而謙信用讒邪,疏遠忠直,刑政不治,由是徐州漸亂。許劭避地廣陵,謙禮之甚厚,劭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侍吾雖厚,其勢必保”遂去之。後謙果捕諸寓士,人乃服其先識。

  當時,徐州地區百姓富裕,糧食豐足,各地流民多來投奔。但是陶謙信任奸佞小人,疏遠忠直之士,司法及政務都管理不善,使得徐州政局也逐漸混亂。許劭避難來到廣陵,陶謙對他的禮節和待遇都很厚。許劭對他的門徒們說:“陶謙外表上追求尊重賢才的名聲,但實際上他並不是正人君子。現在待我雖厚,將來必然會改變。”於是,他離開徐州。後來,陶謙果然大肆逮捕流亡到徐州的士大夫,人們才佩服許劭的先見之明。

  [8]六月,扶風大雨雹。

  [8]六月,扶風郡下了大冰雹。

  [9]華山崩裂。

  [9]華山發生山崩。

  [10]太尉周忠免,以太仆朱俊為太尉,錄尚書事。

  [10]太尉周忠被免職,任命太仆朱俊為太尉,主持尚書事務。

  [11]下邳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陶謙擊殺之。

  [11]下邳人闕宣聚集百姓數千人,自稱天子。陶謙擊斬闕宣。

  [12]大雨,晝夜二十餘日,漂沒民居。

  [12]大雨晝夜不停地持續二十餘日,淹沒了許多百姓的住宅。

  [13]袁紹出軍入朝歌鹿腸山,討於毒,圍攻五日,破之,斬毒及其眾萬餘級。紹遂尋山北行,進擊諸賊左髭丈八等,皆斬之。又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太賢、李大目、於氐根等,複斬數萬級,皆屠其屯壁。遂與黑山賊張燕及四營屠各、雁門烏桓戰於常山。燕精兵數萬,騎數千匹。紹與呂布共擊燕,連戰十餘日,燕兵死傷雖多,紹軍亦疲,遂俱退。

  [13]袁紹率軍深入朝歌境內的鹿腸山,討伐於毒。圍攻五日,攻破於毒,斬殺於毒及其部下萬餘人。袁紹於是順山北行,進攻左髭丈八等亂匪,將亂匪全部斬死。又進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又斬殺數萬人,亂匪的營寨全部遭到屠戮。最後,袁紹與黑山軍張燕以及四營的匈奴屠名部落和雁門的烏桓部落在常山交戰。張燕有精兵數萬人,戰馬數千匹。袁紹與呂布聯合進攻張燕,一連戰鬥了十餘天,張燕軍死傷雖多,袁紹軍也感到疲憊,於是雙方自撤退。

  呂布將士多暴橫,紹患之,布因求還雒陽。紹承製以布領司隸校尉,遣壯士送布,而陰圖之。布使人鼓箏於帳中,密亡去,送者夜起,斫帳被皆壞。明旦,紹聞布尚在,懼,閉城自守。布引軍複歸張楊。

  呂布部下的將士多凶橫強暴,袁紹頗為厭恨。呂布於是請求返回洛陽。袁紹用皇帝的名義任命呂布兼任隸校尉,派遣精壯武士護送呂布,命令他們暗中將他害死。呂布命人在他的帳內彈箏,自己悄悄地溜走了。武士們乘夜襲擊呂布,帳篷和床被全部砍壞。第二天早晨,袁紹得知呂布仍然活著,大為恐懼,下令關閉城門,嚴加防守。呂布率軍再度依附張楊。

  [14]前太尉曹嵩避難在琅邪,其子操令泰山太守應劭迎之。嵩輜重百餘兩,陶謙別將守陰平,士卒利嵩財寶,掩襲嵩於華、費間,殺之,並少子德。秋,操引兵擊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保郯。

  [14]前任太尉曹嵩在琅邪躲避戰亂,他的兒子曹操命令泰山郡太守應劭迎接曹嵩到兗州。曹嵩攜帶輜重一百餘車,陶謙的一個部將駐守在陰平縣,其士兵貪圖曹嵩的財產,於是在華縣與費縣的交界處發動襲擊,殺死曹嵩和他的小兒子曹德。秋天,曹操率軍進攻陶謙,攻克十餘城。到達彭城時,與陶謙的軍隊展開大戰,陶謙戰財,逃到郯縣固守。

  初,京、雒遭董卓之亂,民流移東出,多依徐土,遇操至,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

  先前,洛陽一帶遭受董卓之亂,百姓向東遷徒,大多投奔徐州。這次遇到曹操到來,男女老幼數十萬人被驅趕到泗水河中淹死,屍體阻塞了河道,致使水不能流。

  操攻郯不能克,乃去,攻取慮、睢陵、夏丘,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複行人。

  曹操圍攻郯縣,未能攻下,於是離開,攻取慮、睢陵、夏丘三縣,所過之處全都遭到屠戮,雞犬不留,舊城廢址不再有行人。

  [15]冬,十月,辛醜,京師地震。

  [15]冬季,十月,辛醜(二十二日),京城長安發生地震。

  [16]有星孛於天市。

  [16]有異星出現在天市星旁。

  [17]司空楊彪免。丙午,以太常趙溫為司空,錄尚書事。

  [17]司空楊彪被免職。丙午(二十七日),任命太常趙溫為司空,主持尚書事務。

  [18]劉虞與公孫瓚積不相能,瓚數與袁紹相攻,虞禁之,不可,而稍節其稟假。瓚怒,屢違節度,又複侵犯百姓。虞不能製,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小城於薊城東南以居之,虞數請會,瓚輒稱病不應;虞恐其終為亂,乃率所部兵合十萬人以討之。時瓚部曲放散在外,倉卒掘東城欲走。虞兵無部伍,不習戰,又愛民廬舍,敕不聽焚燒,戒軍士曰:“無傷餘人,殺一伯而已。”攻圍不下。瓚乃簡募銳士數百人,因風縱火,直衝突之,虞眾大潰。虞與官屬北奔居庸,瓚追攻之,三日,城陷,執虞並妻子還薊,猶使領州文書。會詔遣使者段訓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瓚前將軍,封易侯。瓚乃誣虞前與袁紹等謀稱尊號,脅訓斬虞及妻子於薊市。故常山相孫瑾、掾張逸、張瓚等相與就虞,罵瓚極口,然後同死。瓚傳虞首於京師,故吏尾敦於路劫虞首,歸葬之。虞以恩厚得眾心,北州百姓流舊莫不痛惜。

  [18]幽州牧劉虞與公孫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公孫瓚數次與袁紹相互攻擊,劉虞禁止無效,因而逐漸減少對公孫瓚的糧草供應。公孫瓚大怒,不斷違背劉虞的命令,又經常侵掠百姓。劉虞無力製約,於是派遺上書陳述公孫瓚橫暴掠奪百姓的罪狀,公孫瓚也上書指責劉虞扣軍糧。兩人不斷上奏,相互攻擊,朝廷隻能敷衍而已。於是公孫瓚在薊城的東南修築一座小城,率軍在內居祝劉虞幾次請他會商,他都稱病不肯前往。劉虞擔心他終將叛亂,於是率領部下合計十萬大軍,計伐公孫瓚。當時公孫瓚的部下都分散在外,倉卒之間掘開東城打算逃走,劉虞的部隊沒有紀律,缺乏訓練,劉虞又愛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許縱火,他告誡士兵說:“不要傷害其他人,隻殺公孫瓚一人。”因此圍兵戰鬥力不強,未能攻克。公孫瓚於是挑選了幾百名勇士,乘風縱火,直衝突圍,劉虞軍隊一下子潰散,劉虞與部下官屬向北逃到居庸關。公孫瓚趕來,圍攻居庸關,三日後攻下,把劉虞及其妻子兒女捉回薊城,仍讓劉虞簽署州府的文書。正在此時,朝廷派使者段訓宣布獻帝詔書,增加劉虞的封邑,讓他總官六州的事務;任命公孫瓚為前將軍、封為易侯。公孫瓚便乘機誣告劉虞先前曾與袁紹等人通謀要當皇帝,脅迫段訓在薊城的鬧市處死劉虞及其妻子兒女。前任常山國相孫瑾,掾張逸、張瓚等一同自動聚到劉虞周圍,對公孫瓚破口大罵,然後與劉虞一起被殺。公孫瓚把劉虞的頭顱送往京城長安,劉虞的舊部尾敦在半路上截下頭顱,送回安葬。劉虞為人寬厚,廣施仁義,因此深得民心。幽州的百姓,無論是當地上著,還是流亡來的外鄉人,無不痛惜他的慘死。

  初,虞欲遣使奉章詣長安,而難其人,眾鹹曰:“右北平田疇,年二十二,年雖少,然有奇材。”虞乃備禮,請以為掾。具車騎將行,疇曰:“今道路阻絕,寇虜縱橫,稱官奉使,為眾所指。願以私行,期於得達而已。”虞從之。疇乃自選家客二十騎,俱上西關,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問道至長安致命。

  當初,劉虞想派遺使者到長安去呈送奏章,但難以找到合遷的人眩眾人都說:“右北平人田疇,今年二十二歲,年紀雖輕,然而卻有奇才。”於是劉虞送上禮物,請他做自己的僚屬。車馬備好,將要出發的時候,田疇說:“如今道路阻斷,盜寇橫行,如果公開官方使者的身份,必會成為他們劫掠的目標。我願以平民百姓的身份私自前往,隻要能到達長安就行。”劉虞同意了他的建議。田疇便在自己的門客中挑選二十名騎士,一道從居庸關出塞,沿陰山直抵朔方郡,再走小路到達長安,向朝廷呈上劉虞的奏章。

  詔拜疇為騎都尉。疇以天子方蒙塵未安,不可以荷佩榮寵,固辭不受。得報,馳還,比至,虞已死,疇謁祭虞墓,陳發章表,哭泣而去。公孫瓚怒,購求獲疇,謂曰:“汝不送章報我,何也?”疇曰:“漢室衰頹,人懷異心,唯劉公不失忠節。章報所言,於將軍未美,恐非所樂聞,故不進也。且將軍既滅無罪之君,又雒守義之臣,疇恐燕、趙之士皆將蹈東海而死,莫有從將軍者也。”瓚乃釋之。

  獻帝下詔任命田疇為騎都尉。田疇認為皇帝流亡,蒙受垢辱,尚未安定,自己不能任官享受榮耀,因而堅決辭讓不受。他得到朝廷回複的章報後,就急速趕回幽州。但等他回來時,劉虞已被殺害。田疇到劉虞墓前祭拜,陳放朝廷章報,並匯報其中內容,然後痛哭離去。公孫瓚知道後,大怒,懸賞捉拿田疇。捉到後,公孫瓚問田疇說:“你為什麽不把朝廷的章報送給我?”田疇說:“漢朝王室勢力衰微,人人都懷有異心,隻有劉虞沒有失去忠貞的節操。章報中的內容,對將軍並沒有讚美之詞,恐怕也不是將軍所願意看到的,因此我沒有送來。而且,將軍既然殺害無罪的上級,又分視固守節義的臣僚,我恐怕燕、趙地區的豪傑之士都將跳到東海裏淹死,而沒有人肯追隨將軍。”公孫瓚隻好將他釋放。

  疇北歸無終,率宗族及他附從者數百人,掃地而盟曰:“君仇不報,吾不可以立於世1遂入徐無山中,營深險平敝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疇謂其父老曰:“今眾成都邑,而莫相統一,又無法製以治之,恐非欠安之道、疇有愚計,願與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1疇乃為約束,相殺傷、犯盜、方訟者,隨輕重抵罪,重者至死,凡一十餘條。又製為婚姻嫁娶之禮,與學校講授之業,班行於眾,眾皆便之,至道不拾遺。北邊禽然報其威信,烏桓、鮮卑各遣使致饋,疇悉撫納,令不為寇。

  田疇回到無終縣,率領宗族以及歸附他的數百人,掃地而盟誓說:“劉虞之仇不報,我不能再活在世上1於是進入徐無山中,在深險之處找到一塊平地,建立營寨居祝他親自進行耕作,以奉養父母。百姓前來投奔,數年間增加到五千餘家。田疇對鄉裏父老說:“如今大家聚集到一起,已形成村鎮,但不相統一,又沒有法律來約束,這恐怕不是維持長久安定的方式。我有一個計劃,願意與諸位父老一起實施,可以嗎?”大家都說:“可以1於是,田疇製訂法令,凡是相互殺傷、偷盜以及因爭吵而告狀的人,按照情節輕重予以處罰,最重的判處死刑,共十餘條。他又製定婚姻嫁聚的禮儀和學堂講授的課程。法令製訂後,向眾人公布實行,大家都樂於遵循,甚至路不拾遺。北方邊塞地區的人都很敬服田疇的威信,烏桓、鮮插部落分別派來向田疇致意,並送上禮物。田疇對他們一律安撫接納,讓他們不要侵擾作亂。

  [19]十二月,辛醜,地震。

  [19]十二月,辛醜(二十二日),發生地震。

  [20]司空趙溫免。乙巳,以衛尉張喜為司空。

  [20]司空趙溫被免職。乙巳(二十七日),任命衛尉張喜為司空。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