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孝衝皇帝永嘉元年(乙酉、145)

  漢衝帝永嘉元年(乙酉,公元145年)

  [1]春,正月,戊戌,帝崩於玉堂前殿。梁太後以揚、徐盜賊方盛,欲須所征諸王侯到乃發喪。太尉李固曰:“帝雖幼少,猶天下之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動,豈有人子反共掩匿乎!昔秦皇沙丘之謀及近日北鄉之事,皆秘不發喪,此天下大忌,不可之甚者也1太後從之,即暮發喪。

  [1]春季,正月戊戌(初六),衝帝在玉堂前殿駕崩。梁太後因揚州、徐州的盜賊正在興盛之時,打算等受征召的諸侯王、王子們抵達京都洛陽以後再發布衝帝去世的消息。太尉李固說:“衝帝雖然年齡幼小,但他仍然是全國的君父,今天已經去世,人民和神明,無不為之悲痛,哪裏有做子民的反而共同隱瞞君父去世消息的作法?從前,秦始皇死後的沙丘之謀,以及最近的迎立北鄉侯之事,都是秘不發喪,這是天下最大的禁忌,絕對不可以這樣作。”梁太後聽從,便於當天晚上發喪。

  清河王蒜及渤海孝王鴻之子纘皆至京師。蒜父曰清河恭王延平;延平及鴻皆樂安夷王寵之子,千乘貞王伉之孫也。清河王為人嚴重,動止有法度,公卿皆歸心焉。李固謂大將軍冀曰:“今當立帝,宜擇長年,高明有德,任親政事者,願將軍審詳大計,察周、霍之立文、宣,戒鄧、閻之利幼弱1冀不從,與太後定策禁中。丙辰,冀持節以王青蓋車迎纘入南宮。丁巳,封為建平侯。其日,即皇帝位,年八歲。蒜罷歸國。

  受到征召的清河王劉蒜及渤海孝王劉鴻的兒子劉纘,都來到京都洛陽。劉蒜的父親是清河恭王劉延平。劉延平和劉鴻,都是樂安王劉寵的兒子,千乘王劉伉的孫子。清河王劉蒜為人嚴肅莊重,行動舉止遵循法令製度,三公九卿都從心裏歸服。李固對大將軍梁冀說:“現在確定繼位皇帝,應當選擇年長,高超明智而有道德,能夠親自處理朝廷政事的人,請將軍仔細考慮國家大計,體察當初周勃所以選立文帝、霍光之所以選立宣帝的道理,以鄧氏家族和閻氏家族選立幼弱的前事為戒。”梁冀不聽,與梁太後在宮中決策。丙辰(二十四日),由梁冀持節,用封王的皇子乘用的青蓋車迎接劉纘進入南宮。丁巳(二十五日),劉纘被封為建平侯,並於當天即皇帝位,年僅八歲。清河王劉蒜則被遣回封國。

  [2]將卜山陵,李固曰:“今處處寇賊,軍興費廣,新創憲陵,賦發非一;帝尚幼小,可起陵於建陵塋內,依康陵製度。”太後從之。己未,葬孝衝皇帝於懷陵。

  [2]朝廷準備為衝帝劉炳選擇墓地,修建陵園,李固說:“現在處處都是盜賊,軍事費用浩大。如果要重新修建一個象憲陵那麽大的陵園,征收賦稅和調發徭役,不是一個小的數目。而且,衝帝年齡幼小,可以在順帝憲陵之內修建一個陵園安葬,依照殤帝康陵的製度。”梁太後聽從。己未(二十七日),安葬衝帝,陵墓稱為懷陵。

  [3]太後委政宰輔,李固聽言,太後多從之,宦官為惡者一皆斥遣,天下鹹望治平;而梁冀深忌疾之。

  [3]梁太後將朝廷大權交給三公等輔佐大臣,李固所提出的建議,梁太後大都予以采納。凡是作惡的宦官,一律被排斥和遣退。天下人都期望政治清平,然而梁冀卻對此深惡痛絕。

  初,順帝時所除官多不以次;及固在事,奏免百餘人。此等既怨,又希望冀旨,遂共作飛章誣奏固曰:“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間近戚,自隆支黨。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旋偃仰,從容治步,曾無慘怛傷悴之心。山陵未成,違矯舊政,善則稱己,過則歸君;斥逐近臣,不得侍送。作威作福,莫固之甚矣!夫子罪莫大於累父,臣惡莫深於毀君,固之過釁,事合誅辟。”書奏,冀以白太後,使下其書;太後不聽。

  當初,順帝時所任命的官吏,多數不按常規次序。等到李固當政時,奏準免職的有一百餘人。這批被免職的官吏,既對李固怨恨,又迎合梁冀的意旨,於是共同寫匿名信誣告李固說:“太尉李固,假公濟私,表麵上依照正道辦事,實際上卻從事邪惡的勾當,挑撥離間皇室和近親的關係,培植和加強自己的黨羽。衝帝停柩在堂,路上的行人都掩麵哭泣,唯獨李固在臉上用胡粉修飾容貌,搔首弄姿,盤旋俯仰,不慌不忙地按照常規走路,沒有淒慘悲傷的心情。衝帝的陵園還沒有建成,就改變原來的朝政,將功勞歸於自己,過失歸於君王。排斥逐退皇帝身邊的近臣,使他們不能侍奉送葬。作威作福,沒有李固這樣厲害的了!做兒子最大的罪惡,莫過於連累父母;做臣子最大的罪惡,莫過於誹謗君王。李固的過錯和罪惡,理應誅殺。”奏章呈上後,梁冀麵見梁太後,請求將奏章下交有關官吏查辦,梁太後沒有聽從。

  [4]廣陵賊張嬰複聚眾數千人反,據廣陵。

  [4]廣陵郡盜賊張嬰又聚眾數千人反叛,攻占廣陵郡。

  [5]二月,乙酉,赦天下。

  [5]二月乙酉(二十四日),大赦天下。

  [6]西羌叛亂積年,費用八十餘億。諸將多斷盜牢稟,私自潤入,皆以珍寶貨賂左右。上下放縱,不恤軍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於野。左馮翊梁並以恩信招誘叛羌;離、狐奴等五萬餘戶皆詣並降,隴右複平。

  [6]西羌諸種連年起兵反叛,東漢朝廷支出的軍事費用達八十多億。將領們多數都控製並盜取軍餉,以飽私囊,又都用珍寶賄賂左右。上下放縱,不憂慮軍事,士卒不應死而死的,白骨相望,堆積曠野。左馮翊梁並用朝廷恩德和信義招攬引誘叛變的羌人,於是離、狐奴等五萬餘戶,都向梁並投降,隴石恢複安寧。

  [7]太後以徐、揚盜賊益熾,博求將帥。三公舉涿令北海滕撫有文武才;詔拜撫九江都尉,與中郎將趙序助馮緄,合州郡兵數萬人共討之。又廣開賞募,錢、邑各有差。又議遣太尉李固,未及行。三月,撫等進擊眾賊,大破之,斬馬勉、範容、周生等千五百級。徐鳳以餘眾燒東城縣。夏,五月,下邳人謝安應募,率其宗親設伏擊鳳,斬之。封安為平鄉侯。拜滕撫中郎將,督揚、徐二州事。

  [7]梁太後因為徐州、揚州的盜賊日益熾烈,廣泛征求可以勝任將帥的人才。三公舉薦涿縣縣令、北海人滕撫,稱他有文武全才。梁太後下詔,任命滕扶為九江郡都尉,和中郎將趙序一道協助禦史中丞馮緄,匯合州郡地方軍隊數萬人,共同征剿。又公開懸出賞格,按照剿滅盜賊功勞的高下賞賜金錢或食邑。還商議派太尉李固出征,還沒有來得及動身,三月,滕撫等進擊眾盜賊,將其擊破,斬殺賊帥馬勉、範容、周生等一千五百人。賊帥徐鳳率領殘餘部眾焚燒東城縣。夏季,五月,下邳國人謝安響應朝廷的懸賞招募,率領他的宗族和親戚設下埋伏,擊斬徐鳳。封謝安為平鄉侯。擢升滕撫為中郎將,督率揚州和徐州二州的事務。

  [8]丙辰,詔曰:“孝殤皇帝即位逾年,君臣禮成。孝安皇帝承襲統業,而前世遂令恭陵在康陵之上,先後相逾,失其次序。今其正之1

  [8]丙辰(二十六日),梁太後下詔說:“殤帝即位超過了一年,君臣名分已經確定,後又由安帝繼承了傳統帝業。然而前朝卻將安帝的陵園恭陵排列在殤帝的陵園康陵之上,先後差錯,次序顛倒,現在加以改正。”

  [9]六月,鮮卑寇代郡。

  [9]六月,鮮卑攻打代郡。

  [10]秋,廬江盜賊攻尋陽,又攻盱台。滕撫遣司馬王章擊破之。

  [10]秋季,廬江郡的盜賊攻打尋陽縣,其後,又攻打盱台縣。滕撫派遣司馬王章將其擊破。

  [11]九月,庚戌,太傅趙峻薨。

  [11]九月庚戌(二十二日),太傅趙峻去世。

  [12]滕撫進擊張嬰;冬,十一月,丙午,破嬰,斬獲千餘人。丁未,中郎將趙序坐畏懦、詐增首級,棄市。

  [12]滕撫進擊賊帥張嬰。冬季,十一月丙午(十九日),擊破張嬰,斬殺和俘虜一千餘人。丁未(二十日),中郎將趙序因臨陣膽小怯懦和虛報斬殺賊人數目,被斬於鬧市,屍體暴露街頭。

  [13]曆陽賊華孟自稱黑帝,攻殺九江太守楊岑。滕撫進擊,破之,斬孟等三千八百級,虜獲七百餘人。於是東南悉平,振旅而還。以撫為左馮翊。

  [13]曆陽盜賊華孟自稱黑帝,攻殺九江郡太守楊岑。滕撫率軍進擊,將其擊破,斬殺華孟等三千八百人,俘虜七百餘人。於是,東南地區全部平定。滕撫整頓軍隊,班師而回。任命滕撫為左馮翊。

  [14]永昌太守劉君世,鑄黃金為文蛇,以獻大將軍冀;益州刺史種糾發逮捕,馳傳上言。冀由是恨。會巴郡人服直聚黨數百人,自稱天王,皓與太守應承討捕,不克,吏民多被傷害;冀因此陷之,傳逮、承。李固上疏曰:“臣伏聞討捕所傷,本非、承之意,實由縣吏懼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詳。比盜賊群起,處處未絕。、承以首舉大奸而相隨受罪,臣恐沮傷州縣糾發之意,更共飾匿,莫複盡心1太後省奏,乃赦、承罪,免官而已。金蛇輸司農,冀從大司農杜喬借觀之,喬不肯與;冀小女死,令公卿會喪,喬獨不往;冀由是銜之。

  [14]永昌郡太守劉君世,用黃金鑄成一條有花紋的蛇,奉獻給大將軍梁冀。益州刺史種將劉君世舉發逮捕,並派人駕驛站車馬將此情況上奏朝廷。梁冀因此痛恨種。正在此時,巴郡人服直聚集同黨數百人,自稱天王,種和巴郡太守應承討伐剿捕未能取勝,許多官吏和人民受到了傷害。梁冀於是對種進行陷害,逮捕種和應承,押解到京都洛陽。李固上書說:“根據我所得到的情報,這次討伐的剿捕造成的傷害,本不是種和應承的指示,實際是由於縣級官府的官吏畏法懼罪,極力強迫和驅趕人民作戰,以致造成這場傷害。盜賊連續不斷地紛紛而起,處處都未斷絕,如果像種和應承這樣首先向朝廷舉發盜賊,卻緊跟著就受到懲罰,我恐怕將使州縣官吏舉發盜賊的忠心受到傷害,以後便改為一同掩飾隱瞞真實情況,沒有人再盡忠心1梁太後看到奏章,於是赦免了種和應承的罪,僅將他們二人免官。金蛇被交付給掌管國庫的司農。梁冀向大司農杜喬借看,杜喬不肯給他。另外,梁冀的小女兒去世,命三公和九卿都去吊喪,唯獨杜喬不肯前往,梁冀從此對杜喬銜恨。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