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年(庚辰、140)

  五年(庚辰,公元140年)

  [1]春,二月,戊申,京師地震。

  [1]春季,二月戊申(十七日),京都洛陽發生地震。

  [2]南匈奴句龍王吾斯、車紐等反,寇西河;招誘右賢王合兵圍美稷,殺朔方、代郡長吏。夏,五月,度遼將軍馬續與中郎將梁並等發邊兵及羌、胡合二萬餘人掩擊,破之。吾斯等複更屯聚,攻沒城邑。天子遣使責讓單於;單於本不預謀,乃脫帽避帳,詣並謝罪。並以病征,五原太守陳龜代為中郎將。龜以單於不能製下,逼迫單於及其弟左賢王皆令自殺。龜又欲徙單於近親於內郡,而降者遂更狐疑。龜坐下獄,免。

  [2]南匈奴句龍王吾斯和車紐等反叛,攻打西河郡,並引誘右賢王,合兵包圍美稷,殺害朔方郡、代郡的地方官吏。夏季,五月,度遼將軍馬續和護匈奴中郎將梁並等征發邊防軍及羌人、胡人的軍隊,共二萬餘人,向南匈奴叛軍發動突然襲擊,將其擊破。吾斯等收拾殘部,又重新聚集起來,攻陷城邑。順帝派使者嚴辭譴責南匈奴單於。單於休利本來沒有參與吾斯等人的反叛陰謀,但因受到朝廷的譴責,感到惶恐不安,於是摘下帽子,離開營帳,親自跑到梁並那裏去認罪。正在這時,梁並因病被朝廷召回京都洛陽,任命五原郡太守陳龜接替護匈奴中郎將。陳龜認為單於不能控製部下,於是逼迫單於及他的弟弟左賢王一道自殺。陳龜還打算將單於的近親都遷徙到內地各郡,因而已經降附的南匈奴部眾更加狐疑不安。結果,陳龜坐罪下獄,被免官。

  大將軍商上表曰:“匈奴寇畔,自知罪極;窮鳥困獸,皆知救死,況種類繁熾,不可單荊今轉運日增,三軍疲苦,虛內給外,非中國之利。度遼將軍馬續,素有謀謨,且典邊日久,深曉兵要;每得續書,與臣策合。宜令續深溝高壘,以恩信招降,宣示購賞,明為期約,如此,則醜類可服,國家無事矣1帝從之,乃詔續招降畔虜。

  大將軍梁商上書說:“匈奴背叛,四處劫掠,自知罪大惡極。窮鳥和困獸都知道救死,何況匈奴種族繁盛,不可能消滅淨荊如今糧秣的轉運日益增加,軍隊疲勞艱苦,挖空內地,填補邊疆,不是中國之福。度遼將軍馬續素有謀略,並且主管邊防時間已經很久,深曉用兵的要術。每次接到馬續的書信,他的謀略總與我相合。應命馬續深挖壕溝,高築壁壘,用恩德信義招撫歸降,公布懸賞條例,明確規定期限。這樣,匈奴就可以歸附,國家就可以無事了1順帝采納,於是下詔命馬續招降反叛的匈奴。

  商又移書續等曰:“中國安寧,忘戰日久。良騎夜合,交鋒接矢,決勝當時,戎狄之所長而中國之所短也;強弩乘城,堅營固守,以待期衰,中國之所長而戎狄之所短也。宜務先所長而觀其變,設購開賞,宣示反悔,勿貪小功以亂大謀。”於是右賢王部抑等萬三千口皆詣續降。

  梁商又給馬續等人發送文書說:“中國境內安寧,忘掉戰爭的時間已經很久。善騎良馬進行夜襲,交鋒時迅速放箭,當時一決勝負,這是匈奴的長處,而是中國的短處。可是,利用強弩,登城守衛,深溝堅壁,固守軍營,等待敵人氣勢衰竭,這是中國的長處,而中匈奴的短處。應該先發揮我們的長處,觀察敵人的變化,設立獎賞,宣布朝廷的招降之意,啟發匈奴人的反悔之心,不要貪圖小功而亂大謀。”於是,右賢王的部下抑等一萬三千人,都向馬續投降。

  [3]己醜晦,日有食之。

  [3]己醜晦(三十日),出現日食。

  [4]初,那離等既平,朝廷以來機為並州刺史,劉秉為涼州刺史。機等天性虐刻,多所擾發;且凍、傅難種羌遂反,攻金城,與雜種羌、胡大寇三輔,殺害長吏。機等並坐徵。於是拜馬賢為征西將軍,以騎都尉耿叔為副,將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諸州郡兵十萬人屯漢陽。

  [4]當初,燒當羌人首領那離等反叛被平定後,朝廷任命來機為並州刺史,劉秉為涼州刺史。來機等人天性暴虐刻薄,他們多方侵擾,大量征調,使羌族人民不堪忍受。於是且凍種和傅難種羌人反叛,攻打金城郡,又與其他種的羌人、胡人聯合,大舉侵犯三輔地區,殺害地方官吏。來機、劉秉都坐罪,被調回京都洛陽。於是任命馬賢為征西將軍,騎都尉耿叔為他的副手,率左右羽林五校士,以及各州郡郡兵,共十萬人,屯駐漢陽郡。

  [5]九月,令扶風、漢陽築隴道塢三百所,置屯兵。

  [5]九月,命右扶風、漢陽修築隴道塢壁三百座,每座塢壁都派兵把守。

  [6]辛未,太尉王龔以老病罷。

  [6]辛未(十四日),太尉王龔因年老有病被罷官。

  [7]且凍羌寇武都,燒隴關。

  [7]且凍羌人攻打武都,焚燒隴關。

  [8]壬午,以太常桓焉為太尉。

  [8]壬午(二十五日),擢升太常桓焉為太尉。

  [9]匈奴句龍王吾斯等立車紐為單於,東引烏桓,西收羌、胡等數萬人攻破京兆虎牙營,殺上郡都尉及軍司馬,遂寇掠並、涼、幽、冀四州。乃徙西河治離石,上郡治夏陽,朔方治五原。十二月,遣使匈奴中郎將張耽將幽州、烏桓諸郡營兵擊車紐等,戰於馬邑,斬首三千級,獲生口甚眾。車紐乞降,而吾斯猶率其部曲與烏桓寇鈔。

  [9]南匈奴句龍王吾斯等,擁立車紐為單於,東方和烏桓聯合,西方集結羌人、胡人,約數萬人,攻破京兆虎牙大營,殺死上郡都尉和軍司馬,於是劫掠並州、涼州、幽州和冀州。東漢朝廷便將西河郡太守府遷往離石,上郡太守府遷往夏陽,朔方郡太守府遷往五原。十二月,派遣使匈奴中郎將張耽率領幽州烏桓部眾及各郡的地方軍,進擊車紐等,在馬邑會戰,斬殺匈奴軍三千人,俘虜了很多人。車紐請求投降,而吾期仍率領其部眾跟烏桓結合,繼續劫掠。

  [10]初,上命馬賢討西羌,大將軍商以為賢老,不如太中大夫宋漢;帝不從。漢,由之子也。賢到軍,稽留不進。武都太守馬融上疏曰:“今雜種諸羌轉相鈔盜,宜及未並,亟遣深入,破其支黨;而馬賢等處處留滯。羌、胡百裏望塵,千裏聽聲,今逃匿避回,漏出其後,則必侵寇三輔,為民大害。臣願請賢所不可,用關東兵五千,裁假部隊之號,盡力率厲,埋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臣又聞吳起為將,暑不張蓋,寒不披裘;今賢野次垂幕,珍肴雜,兒子侍妾,事與古反。臣懼賢等專守一城,言攻於西而羌出於東,且其將士將不堪命,必有高克潰叛之變也。”安定人皇甫規亦見賢不恤軍事,審其必敗,上書言狀。朝廷皆不從。

  [10]最初,順帝命馬賢率軍討伐西羌,大將軍梁商認為馬賢年紀已老,不如任命太中大夫宋漢,順帝沒有聽從。宋漢,即宋由的兒子。馬賢到軍中上任以後,一直停留不肯前進。武都郡太守馬融向朝廷上書說:“如今西羌諸種部眾互相攻劫搶掠,應該趁他們還沒有匯合到一起,迅速派兵深入叛軍,擊破各個支黨,可是馬賢等卻處處逗留拖延。羌人和胡人,在百裏以外,即可望見他們揚起的塵土;在千裏以外,即可聽到他們行軍的聲音。他們躲開漢軍的鋒芒,避免正麵衝突,繞到漢軍的背後,直接侵犯和劫掠三輔地區,給人民帶來很大的禍害。我請求把馬賢認為不能作戰的關東地區的軍隊五千人交給我,僅借用部隊的稱號,我願盡力率領和激勵他們,誓不後退,為官兵帶頭,在三十天之內,必然可以打敗叛羌。我又聽說,吳起為將,夏天再炎熱,也不張開傘蓋;冬天再寒冷,也不穿皮衣。而今,馬賢在野外垂掛帳幕,珍味佳肴雜陳,兒子、侍妾侍奉左右,事事和古代名將相反。我恐怕馬賢等專守一個城池,聲稱攻打西方,而羌人卻在東方出現,使得他部下的將領和士兵不堪奔命,必將有同鄭國高克一樣潰敗反叛的變故。”與此同時,安定人皇甫規也發現馬賢不憂慮軍事,估計他一定會失敗,於是上書匯報情況。朝廷都沒有采納。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