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年(戊寅、138)

  三年(戊寅,公元138年)

  [1]春,二月,乙亥,京師及金城、隴西地震,二郡山崩。

  [1]春季,二月乙亥(初三),京都洛陽及金城郡、隴西郡發生地震,二郡發生山崩。

  [2]夏,閏四月,已酉,京師地震。

  [2]夏季,閏四月已酉(初八),京都洛陽發生地震。

  [3]五月,吳郡丞羊珍反,攻郡府;太守王衡破斬之。

  [3]五月,吳郡丞羊珍反叛,攻打郡太守府。太守王衡將叛軍擊敗,並斬殺羊珍。

  [4]侍禦史賈昌與州郡並力討區憐,不克,為所攻圍;歲餘,兵穀不繼。帝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屬問以方略;皆議遣大將,發荊、揚、兗、豫四萬人赴之。李固駁曰:“若荊、揚無事,發之可也。今二州盜賊磐結不散,武陵、南郡蠻夷未輯,長沙、桂陽數被徵發,如複擾動,必更生患,其不可一也。又,兗、豫之人卒被徵發,遠赴萬裏,無有還期,詔書迫促,必致叛亡,其不可二也。南州水土溫暑,加有瘴氣,致死亡者十必四五,其不可三也。遠涉萬裏,士卒疲勞,比至嶺南,不複堪鬥,其不可四也。軍行三十裏為程,而去日南九千餘裏,三百日乃到,計人稟五升,用米六十萬斛,不計將吏驢馬之食,但負甲自致,費便若此,其不可五也。設軍所在,死亡必眾,既不足禦敵,當複更發,此為刻割心腹以補四支,其不可六也。九真、日南相去千裏,發其吏民猶尚不堪,何況乃苦四州之卒以赴萬裏之艱哉!其不可七也。前中郎將尹就討益州叛羌,益州諺曰:‘虜來尚可,尹來殺我。’後就徵還,以兵付刺史張喬;喬因其將吏,旬月之間破殄寇虜。此發將無益之效,州郡可任之驗也。宜更選有勇略仁惠任將帥者,以為刺史、太守,悉使共住交趾。今日南兵單無穀,守即不足,戰又不能,可一切徙其吏民,北依交趾,事靜之後,乃命歸本;還募蠻夷使自相攻,轉輸金帛以為其資;有能反間致頭首者,許以封侯裂土之賞。故並州刺史長沙祝良,性多勇決,又南陽張喬,前在益州有破虜之功,皆可任用。昔太宗就加魏尚為雲中守,哀帝即拜龔舍為泰山守;宜即拜良等,便道之官。”四府悉從固議,即拜祝良為九真太守,張喬為交趾刺史。喬至,開示慰誘,並皆降散。良到九真,單車入賊中,設方略,招以威信,降者數萬人,皆為良築起府寺。由是嶺外複平。

  [4]侍禦史賈昌和州郡官府合力討伐區憐,沒有取勝,反而受到區憐的圍攻,過了一年多,援兵和糧秣都無法接濟。順帝召集三公、九卿、百官以及四府掾屬詢問對策。大家都主張派遣大將,征發荊州、揚州、兗州、豫州等四州士兵共四萬人,前往交趾增援。李固反駁說:“如果荊州和揚州太平無事,便可以征發二州的士兵。而今,二州的盜賊,猶如磐石一樣結合在一起,不肯離散;武陵郡和南郡的蠻族反叛,還沒有安定。而長沙郡和桂陽郡的士兵,已被征發多次,如果再次征發,騷擾人民,必然發生新的變亂,這是不可征發的第一個理由。再者,兗州和豫州的人民,突然被征入伍,遠征萬裏之外,沒有歸期,而詔書逼迫和催促急如星火,必然導致叛亂和逃亡,這是不可征發的第二個理由。南方州郡,水土潮濕,氣候炎熱,再加上瘴氣,以致死亡的人必占十分之四五,這是不可征發的第三個理由。長途跋涉,行軍萬裏,士卒疲勞不堪,等軍隊到達嶺南,士卒已經沒有戰鬥能力,這是不可征發的第四個理由。按照規定的正常速度,每天行軍三十裏,而離日南郡有九千餘裏,需要行軍三百天才可到達,按每人每天口糧五升計算,需要用米六十萬斛,還不包括將領、軍吏的口糧和驢、馬的飼料,僅士兵自己攜帶,費用就如此巨大,這是不可征發的第五個理由。軍隊戰鬥的地方,死亡的人一定很多,即然抵禦不了敵人的進攻,就將再次征調援兵,這就猶如挖割心腹去補四肢,這是不可征發的第六個理由。九真和日南,兩郡相隔僅一千裏,征發當地的吏民,尚且不堪忍受,更何況征發四州的士兵,讓他們忍受萬裏遠征的痛苦?這是不可征發的第七個理由。從前,朝廷派中郎將尹就去討伐益州的叛羌,益州有諺語說:“叛羌來了,還可;尹就來了,殺我。”其後,將尹就調回京都,把軍隊交付給益州刺史張喬。張喬依靠原有軍隊的將領和軍吏,一個月之內,便將叛羌擊破殲滅。這證明由朝廷派遣大將沒有益處,而州郡地方官吏卻足以勝任。應該重新選派即勇敢而又有謀略,即仁惠而又可勝任將帥的人,擔任州刺史和郡太守,命他們都駐守在交趾郡。而今,日南郡兵力單薄,又無糧秣,守既守不住,戰又不能戰,可以暫時放棄它,先把官吏和人民遷徙到北方的交趾郡,等到亂事平定之後,再命他們返回日南郡。另外,招募和收買蠻夷,讓他們互相攻殺,朝廷則供給金帛資助他們。如果有能夠使用反間計離間敵人內部、斬殺蠻夷首領的,朝廷則許以封侯,賜以食邑。前任並州刺史、長沙人祝良,勇敢果斷;南陽人張喬,從前在益州建立過平定叛羌的功勳,他們都可以受到信任和重用。過去,漢文帝就在原地任命魏尚為雲中郡太守,哀帝命使者到楚地拜授龔舍為泰山郡太守。應該就在原地拜授祝良等人,命他們直接前往交趾郡任職。”四府完全同意李固的意見。於是,順帝在原地任命祝良為九真郡太守,張喬為交趾州刺史。張喬到任以後,對叛蠻開誠布公地進行安撫和誘勸,叛軍全部投降或解散。祝良到九真郡之後,單獨乘車進入叛軍大營,給他們指出生路,用威力和信譽進行招撫,叛軍投降的有數萬人,他們一同為祝良修築郡太守府的官舍。從此,五嶺以外地區恢複和平。

  [5]秋,八月,己未,司徒黃尚免。九月,己酉,以光祿勳長沙劉壽為司徒。

  [5]秋季,八月己未(二十日),司徒黃尚被免官。九月己酉(疑誤),擢升光祿勳、長沙人劉壽為司徒。

  [6]丙戌,令大將軍、三公舉剛毅、武猛、謀謨任將帥者各二人,特進、卿、校尉各一人。

  [6]丙戌(十七日),順帝命大將軍、三公向朝廷舉薦剛毅、武猛、有謀略,可以擔任將帥的人才,每人推薦二人;特進、九卿、校尉,每人推薦一人。

  初,尚書令左雄薦冀州刺史周舉為尚書;既而雄為司隸校尉,舉故冀州刺史馮直任將帥。直嚐坐臧受罪,舉以此劾奏雄。雄曰:“詔書使我選武猛,不使我選清高。”舉曰:“詔書使君選武猛,不使君選貪汙也1雄曰:“進君,適所以自伐也。”舉曰:“昔趙宣子任韓厥為司馬,厥以軍法戮宣子仆,宣子謂諸大夫曰:‘可賀我矣!吾選厥也任其事。’今君不以舉之不才誤升諸朝,不敢阿君以為君羞;不寤君之意與宣子殊也。”雄悅,謝曰:“吾嚐事馮直之父,又與直善;今宣光以此奏吾,是吾之過也1天下益以此賢之。

  最初,尚書令左雄,推薦冀州刺史周舉為尚書。接著,左雄任司隸校尉,又推薦前任冀州刺史馮直有將帥之才。因馮直曾經犯過貪汙罪,周舉便就此彈劾左雄。左雄說:“聖旨讓我推薦武猛的人才,不是讓我推薦品行清白高潔的人才。”周舉回答說:“聖旨是讓你推薦武猛的人才,但也沒有教你推薦犯有貪汙罪的人。”左雄又說:“我推薦了您,反受您的打擊,恰恰是自作自受。”周舉回答說:“過去,趙宣子任用韓厥為司馬,韓厥卻用軍法將趙宣子的奴仆殺掉,趙宣子對各位大夫說:‘你們應該向我祝賀,我推薦韓厥,他果然盡忠職守。’而今,承蒙您不嫌棄我沒有才能,而誤將我推薦到朝廷,所以,我不敢迎合您,讓您蒙羞。可是,想不到您的看法和趙宣子完全不一樣。”左雄大為高興,向周舉道歉說:“我曾經做過馮直父親的部屬,又和馮直是好朋友。如今你因此而彈劾我,正是我的過錯。”從此,天下的人對左雄更為尊敬。

  是時,宦官競賣恩勢,唯大長秋良賀清儉退厚。及詔舉武猛,賀獨無所薦。帝問其故,對曰:“臣生自草茅,長於宮掖,既無知人之明,又未嚐交加士類。昔衛鞅因景監以見,有識知其不終。今得臣舉者,匪榮伊辱,是以不敢1帝由是賞之。

  這時,宦官倚仗皇帝的龐信,爭相賣弄權勢,唯有大長秋良賀清廉淡泊,謙讓敦厚。等到皇帝下詔,命各人推薦武力勇猛的人才時,唯獨良賀沒有舉薦。順帝問他什麽原因,良賀回答說:“我出生於荒野民間,在宮廷中長大,既沒有識別人的聰明,又沒有和有才能的人士交往。過去,衛鞅由宦官景監推薦,有識之士就預見到他沒有好結果。現在,能得到我推薦的人,他不僅不會引以為榮,反而覺得是一種恥辱。因此我不敢舉薦。”順帝從此賞識良賀。

  [7]冬,十月,燒當羌那離等三千餘騎寇金城,校尉馬賢擊破之。

  [7]冬季,十月,燒當羌人首領那離等,率領三千餘騎兵,侵犯金城郡,護羌校尉馬賢將其擊破。

  [8]十二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8]十二月戊戌朔(初一),出現日食。

  [9]大將軍商以小黃門南陽曹節等用事於中,遣子冀、不疑與為交友;而宦官忌其寵,反欲陷之。中常侍張逵、蘧政、楊定等與左右連謀,共譖商及中常侍曹騰、孟賁,雲“欲征諸王子,圖議廢立,請收商等案罪。”帝曰:“大將軍父子,我所親,騰、賁,我所愛,必無是,但汝曹共妒之耳。”逵等知言不用,懼迫,遂出,矯詔收縛騰、賁於省中。帝聞,震怒,敕宦者李歙急呼騰、賁釋之;收逵等下獄。

  [9]大將軍梁商因為小黃門、南陽人曹節等在宮中當權,就命自己的兒子梁冀、梁不疑和曹節等結交。而其他宦官忌妒曹節受寵,反而想要陷害他。中常侍張逵、蘧政、楊定等,和他們左右的親信勾結密謀,一同向順帝誣告梁商和中常侍曹騰、孟賁,說:“梁商等準備征召諸王的兒子前來京都洛陽,圖謀廢黜皇上,另立新的皇帝,請將梁商等收捕治罪。”順帝說:“大將軍父子是我所親信的,曹騰、孟賁是我所寵愛的,一定沒有這回事,隻是你們都忌妒他們罷了。”張逵等知道他們的讒言沒有被順帝采納,恐懼殺身大禍降臨到自己頭上,於是退下,假傳聖旨,在宮中逮捕曹騰和孟賁。順帝聞訊大發雷霆,命宦官李歙急速傳命釋放曹騰、孟賁。並將張逵等人逮捕下獄。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