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陽嘉元年(壬申、132)

  陽嘉元年(壬申,公元132年)

  [1]春,正月,乙巳,立貴人梁氏為皇後。

  [1]春季,正月乙巳(二十八日),封貴人梁為皇後。

  [2]京師旱。

  [2]京都洛陽發生旱災。

  [3]三月,揚州六郡妖賊章河等寇四十九縣,殺傷長吏。

  [3]三月,揚州六郡妖賊章何等,攻打四十九個縣,殺傷地方官吏。

  [4]庚寅,赦天下,改元。

  [4]庚寅(十三日),大赦天下,改年號。

  [5]夏,四月,梁商加位特進;頃之,拜執金吾。

  [5]夏季,四月,皇後梁之父梁商,被賜為特進,位在三公之下。不久,又被任命為執金吾。

  [6]冬,耿曄遣烏桓戎末魔等鈔擊鮮卑,大獲而還。鮮卑複寇遼東屬國,耿曄移屯遼東無慮城以拒之。

  [6]冬季,耿曄派烏桓酋長戎末魔等攻擊鮮卑,大勝而回。鮮卑部落遂反攻遼東屬國,耿曄移兵屯駐遼東郡所屬的無慮城,以抵禦鮮卑的進攻。

  [7]尚書令左雄上疏曰:“昔宣帝以為吏數變易,則下不安業;久於其事,則民服教化;其有政治者,輒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公卿缺則以次用之。是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漢世良吏,於茲為盛。今典城百裏,轉動無常,各懷一切,莫慮長久。謂殺害不辜為威風,聚斂整辦為賢能;以治已安民為劣弱,奉法循理為不治。髡鉗之戮,生於睚眥;覆屍之禍,成於喜怒。視民如寇讎,稅之如豺虎。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見非不舉,聞惡不察。觀政於亭傳,責成於期月;言善不稱德,論功不據實。虛誕昔獲譽,拘檢者離毀;或因罪而引高,或色斯而求名,州宰不覆,競共辟召,踴躍升騰,超等逾匹。或考奏捕案,是亡不受罪,會赦行賂,複見洗滌,朱紫同色,清濁不分。故使奸猾枉濫,輕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動百數。鄉官、部吏,職賤祿薄,車馬衣服,一出於民,廉者取足,貪者充家;特癬橫調,紛紛不絕,送迎煩費,損政傷民。和氣未洽,災眚不消,咎皆在此。臣愚以為守相、長吏惠和有顯效者,可就增秩,勿移徙;非父母喪,不得去官。其不從法禁,不式王命,錮之終身,雖會赦令,不得齒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邊郡,以懲其後。其鄉部親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從政者,寬其負算,增其秩祿;吏職滿歲,宰府州郡乃得辟舉。如此,威福之路塞,虛偽之端絕,送迎之役損,賦斂之源息,循理之吏得成其化,率土之民各寧其所矣。”帝感其言,複申無故去官之禁,又下有司考吏治真偽。詳所施行;而宦官不便,終不能行。

  [7]尚書令左雄上書說:“過去宣帝認為,地方官吏經常調動,人民就不能安居樂業;任職的時間長,人民就能接受教化。對於有政績的官吏,每每用詔書勉勵,增加官秩,賞賜黃金,公卿大臣職位空缺,就按照次序錄用他們。所以,地方官吏都很稱職,人民安居樂業,漢代優秀的地方官吏,以那一時期最為鼎盛。而現在,一個縣的縣令或縣長經常更換,各人都抱著臨時觀點,沒有長久打算。濫殺無罪小民的被認為有威嚴,擅長搜刮錢財的被認為賢良能幹。相反,能夠約束自己安定人民的被認為低劣懦弱,奉公守法被認為沒有治理能力。一點小的怨恨,則處以髡鉗之刑,一時的喜怒,可以釀成伏屍慘禍。把人民看作仇敵,征收苛捐雜稅,比虎狼還要凶暴。朝廷派出的監察官吏,前後相繼,他們和地方官吏具有同樣的弊病,見到錯誤不檢舉,聽到邪惡不調查。僅在驛站視察政情,要求地方官吏做出政績,而把期限定在一年之後。讚揚地方官吏的善政,和他的品德不相符合;褒獎功績,則沒有事實根據。善於弄虛作假的獲得聲譽,踏實肯幹的遭到詆毀。有人因罪狀無法掩蓋,就聲稱輕視富貴,棄官而去,以表示清高;有人因瞧見上司的臉色不好,就立即辭職,以表示自己有先見之明。而州官不審查內情,爭相延聘,反而使他們得到越級提升,比正常的升遷更為迅速。有的人雖被彈劾緝捕,卻逃亡而免罪,遇到大赦,或者行賄,便將過去的罪行,重新洗刷,朱和紫同色,清和濁不分。遂使奸猾之輩,到處充斥,他們不在乎被任官和被免職,任免官吏如流水一樣,官職缺額動不動數以百計。鄉官、部吏,由於職位卑微,俸祿不多,他們的車馬衣服,都是出自人民,清廉的隻要自己夠用就滿足了,貪婪的還要滿足他的家屬。於是,又巧立所謂特癬橫調等名目,不斷搜刮人民。送往迎來,費用浩大,損政傷民。和氣未洽,災難不消,原因都在於此。我認為,郡太守、封國相和縣令、長等官吏中,恩惠和慈愛人民有明顯成效者,可以就地增加官秩,不要調動;不是因父母死亡,不讓離職。而不遵守法令,不尊奉王命的人,要將其禁錮終身,不許再做官,即使遇到赦令,也不把他們包括在內。對於受到彈劾,就棄官逃亡,不願接受法辦的人,將他和家屬放逐到邊郡,以懲誡以後的贓官。對於在鄉、部直接和人民接觸的官吏,都選用家世清白、有能力從政的儒生擔任,減免他們應交的算賦,增加俸祿。任職一年以後,丞相和州郡官府才能征辟保舉。如能這樣,地方官吏作威作作福的路被堵塞,弄虛作假的端緒被斷絕,送舊迎新的差役減少,橫征暴斂的根源止息,奉職守法的官吏得以完成其教化,全國各地的人民就能各得其所了。”順帝深為他的話所感動,重申官吏不能無故離職的禁令,並命有關方麵製訂出考核官吏政績真偽的詳細規則,呈報後予以施行。但宦官認為這對他們不利,所以到底不能實行。

  雄又上言:“孔子曰‘四十不惑’,《禮》稱強仕。請自今,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皆先詣公府,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副之端門,練其虛實,以觀異能,以美風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材異行,自可不拘年齒。”帝從之。

  左雄又上書說:“孔子曰:‘四十歲而不惑。’《禮記·曲禮》曰:‘四十歲智力強盛,才出來做官。’請從現在開始,孝廉科的人選,年齡未滿四十歲的,地方官府不得舉薦。凡是被舉薦的孝廉,都應先到司徒府報到。如果是儒生,則要考試他所師承的那門學問;如果是在職的文吏,則要考試起草上奏朝廷的表章。並將他們的副本,送到皇宮的端門,由尚書檢查虛實,以觀察他們的傑出才能,以建立良好的風氣。凡是不遵守上述規定的,依法定罪。如果有特殊的才幹和能力,當然也可以不限年齡。”順帝聽從。

  胡廣、郭虔、史敞上書駁之曰:“凡選舉因才,無拘定製。六奇之策,不出經學;鄭、阿之政,非必章奏;甘、奇顯用,年乖強仕;終、賈揚聲,亦在弱冠。前世以來,貢舉之製,莫或回革。今以一臣之言,鏟戾舊章,便利未明,眾心不厭。矯枉變常,政之所重,而不訪台司,不謀卿士;若事下之後,議者剝異,異之則朝失其便,同之則王言已行。臣愚以為可宣下百官,參其同異,然後覽擇勝否,詳采厥衷。”帝不從。

  胡廣、郭虔、史敞上書反駁說:“凡選舉,都是根據才能,不要拘泥於某種固定的製度。陳平六出奇計以佐高帝,不是出自儒家的經學。子產在鄭國和晏子在東阿的政績,也不一定是因為他們善於起草上奏的表章。甘羅和子奇受到重用時,年齡離四十歲還差得很遠。終軍和賈誼名揚天下,都在二十歲左右。從前世以來,實行薦舉製度,從來沒有改變過。現在,陛下以一位臣子的建議,違背先朝的傳統典章,便利並不明顯,而人心不滿。糾正錯誤和變更常規,是重要的政事,而既未征求三公府等有關官署的意見,也未和官員們商議;如果詔書頒下,有人會有反駁的意見。要是不準有異議,則朝廷難以實行;要是準許有異議,則聖旨已經下達。我以為,應把這件事交付百官,充分聽取讚成和反對的意見,然後查找優劣,仔細地作出公允的決定。”順帝不聽從。

  辛卯,初令“郡國舉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諸生通章句,文吏能箋奏,乃得應眩其有茂才異行,若顏淵、子奇,不拘年齒。”

  辛卯(疑誤),順帝初次命令:“郡、國薦舉孝廉,限年四十歲以上;儒生必須精通儒家經典,文吏必須善於起草上奏的表章,才得應眩如果有像顏回和子奇那樣的特殊才能,則不受年齡的限製。”

  久之,廣陵所舉孝廉徐淑,年未四十;台郎詰之,對曰:“詔書曰‘有如顏回、子奇,不拘年齒。’是故本郡以臣充眩”郎不能屈。左雄詰之曰:“顏回聞一知十,孝廉聞一知歲邪?”淑無以對;乃罷卻之。郡守坐免。

  後來,廣陵郡所薦舉的孝廉徐淑,年齡不滿四十歲。尚書郎詰問他,他回答說:“詔書上說:‘如果有像顏回和子奇一樣的特殊才能,則不受年齡的限製。’所以本郡讓我來應眩”尚書郎無法反駁。尚書令左雄又詰問說:“顏回聽到一件事,可知道十件事,孝廉聽到一件事,可知道幾件事呀?”徐淑無話可說,於是,被罷黜送回故鄉,郡太守也受到牽連而被免官。

  袁宏論曰:夫謀事作製,以經世訓物,必使可為也。古者四十而仕,非謂彈冠之會必將是年也,以為可仕之時在於強盛,故舉其大限以為民衷。且顏淵、子奇,曠代一有,而欲以斯為格,豈不偏乎!

  袁宏論曰:計劃一件事情,建立一項製度,用來治世教人,一定要使它可以實施才行。古人所說的四十歲而做官,不是說一定要四十歲才可以做官;而是認為當官之時應在強盛之年,所以舉出一個大的界限,以作為一般人的適中標準。況且,顏回、子奇,乃是一代奇才,而要用他們作標準,豈不太偏了嗎?

  然雄公直精明,能審核真偽,決誌行之。頃之,胡廣出為濟陰太守,與諸郡守十餘人皆坐謬舉免黜;唯汝南陳蕃、潁川李膺、下邳陳球等三十餘人得拜郎中。自是牧、守畏栗,莫敢輕舉。迄於永嘉,察選清平,多得其人。

  然而左雄公正精明,能洞察真偽,堅決地推行自己的主張。不久,胡廣出任濟陰郡太守,他與其他郡的太守共十餘人,都因為受到薦舉不實的指控,或被免職,或被貶黜。在被薦舉的孝廉中,僅有汝南郡人陳蕃、潁川人李膺、下邳人陳球等三十餘人,被任命為郎中。從此以後,州牧和郡太守深懷恐懼,不敢輕率舉薦。直到永嘉年間,舉薦和選拔,始終清廉公正,國家得到了很多人才。

  [8]閏月,庚子,恭陵百丈廡災。

  [8]閏月庚子(二十八日),安帝陵園恭陵寢殿百丈廡,發生火災。

  [9]上聞北海郎精於陰陽之學。

  [9]順帝聽說北海國人郎精通陰陽之學。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