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六年(己未、119)

  六年(己未,公元119年)

  [1]春,二月,乙巳,京師及郡國四十二地震。

  [1]春季,二月乙巳(十二日),京城洛陽及四十二個郡和封國發生地震。

  [2]夏,四月,沛國、勃海大風,雨雹。

  [2]夏季,四月,沛國、勃海刮大風,下冰雹。

  [3]五月,京師旱。

  [3]五月,京城洛陽發生旱災。

  [4]六月,丙戌,平原哀王得薨,無子。

  [4]六月丙戌(二十六日),平原哀王劉得去世,沒有子嗣。

  [5]秋,七月,鮮卑寇馬城塞,殺長吏,度遼將軍鄧遵及中郎將馬續率南單於追擊,大破之。

  [5]秋季,七月,鮮卑軍攻打馬城要塞,殺死官吏。度遼將軍鄧遵和中郎將馬續率領南匈奴單於進行追擊,大敗鮮卑軍。

  [6]九月,癸巳,陳懷王竦薨,無子,國除。

  [6]九月癸巳(初四),陳懷王劉竦去世。因無子嗣,封國撤除。

  [7]冬,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既。

  [7]冬季,十二月戊午朔(初一),出現日全食。

  [8]郡國八地震。

  [8]有八個郡和封國發生地震。

  [9]是歲,太後征和帝弟濟北王壽、河間王開子男女年五歲以上四十餘人,及鄧氏近親子孫三十餘人,並為開邸第,教學經書,躬自監試。詔從兄河南尹豹、越騎校尉康等曰:“末世貴戚食祿之家,溫衣美飯,乘堅驅良,而麵牆術學,不識臧否,斯故禍敗之所從來也。”

  [9]本年,鄧太後征召和帝的弟弟、濟北王劉壽和河間王劉開五歲以上的子女,共四十餘人,以及鄧氏家族的近親子孫三十餘人,為他們建立官舍,教學儒家經書,鄧太後親自監督考試。她下詔給堂兄、河南尹鄧豹和越騎校尉鄧康等人說:“處於末世的皇親國戚和官宦人家,穿暖衣,吃美食,乘堅車,驅良馬,但對待學術,卻如麵向牆壁而目無所見,不知道善惡得失,這就是災禍與敗亡的由來。”

  [10]豫章有芝草生,太守劉祗欲上之,以問郡人唐檀,檀曰:“方今外戚豪盛,君道微弱,斯豈嘉瑞乎1祗乃止。

  [10]豫章郡發現靈芝草,太守劉祗打算作為祥瑞獻給朝廷,詢問本郡人唐檀的意見。唐檀說:“如今外戚之勢大盛,君王權力衰微,這怎能是祥瑞呢1劉祗這才作罷。

  [11]益州刺史張喬遣從事楊竦將兵至榆,擊封離等,大破之,斬首三萬餘級,獲生口千五百人。封離等惶怖,斬其同謀渠帥,詣竦乞降。竦厚加慰納,其餘三十六種皆來降附,竦因奏長吏奸猾,侵犯蠻夷者九十人,皆減死論。

  [11]益州刺史張喬派從事楊竦率兵進駐榆,攻打封離等,打敗了封離等,斬殺三萬餘人,俘虜一千五百人。封離等十分驚恐,殺死共同謀反的其他首領,前來拜見楊竦,請求歸降。楊竦對封離進行安撫,並給予優厚的待遇。其餘的三十六個部落也都前來歸降。於是楊竦上書,舉報奸惡狡猾、欺壓蠻夷的地方官吏共九十人。這些人全都被判處輕於死刑一等的刑罰。

  [12]初,西域諸國既絕於漢,北匈奴複以兵威役屬之,與共為邊寇。敦煌太守曹宗患之,乃上遣行長史索班將千餘人屯伊吾以招撫之。於是車師前王及鄯善王複來降。

  [12]起初,西域各國同漢朝斷絕關係以後,北匈奴重新以武力相威脅,驅使西域各國向自己臣服,並一同侵犯漢朝邊境。敦煌太守曹宗對此感到憂慮,便請示朝廷,派遣代理長史索班率領一千餘人駐紮伊吾,對西域各國進行招撫。於是車師前王及鄯善王再度前來歸降。

  [13]初,疏勒王安國死,無子,國人立其舅子遺腹為王;遺腹叔父臣磐在月氏,月氏納而立之。後莎車畔於,屬疏勒,疏勒遂強,與龜茲、於為敵國焉。

  [13]當初,疏勒王安國去世時,沒有子嗣,國人將安國舅父之子遺腹擁立為王。遺腹的叔父臣磐在月氏國,月氏國與臣磐親善,因而又將他改立為疏勒王。後來,莎車國背叛了於闐國而臣屬於疏勒國,疏勒國便強盛起來,與龜茲、於闐兩國互相抗衡。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