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九年(丁酉、97)

  九年(丁酉、公元97年)

  [1]春,三月,庚辰,隴西地震。

  [1]春季,三月庚辰(初十),隴西郡發生地震。

  [2]癸巳,濟南安王康薨。

  [2]癸巳(二十三日),濟南安王劉康去世。

  [3]西域長史王林擊車師後王,斬之。

  [3]西域長史王林進攻車師後王,將他斬殺。

  [4]夏,四月,丁卯,封樂成王黨子巡為樂成王。

  [4]夏季,四月丁卯(二十八日),將樂成王劉黨的兒子劉巡封為樂成王。

  [5]五月,封皇後父屯騎校尉陰綱為吳房侯,以特進就第。

  [5]五月,將皇後的父親、屯騎校尉陰綱封為吳房侯,陰綱以特進身份離開官位,前往邸第。

  [6]六月,旱,蝗。

  [6]六月,發生旱災和蝗災。

  [7]秋,八月,鮮卑寇肥如,遼東太守祭參坐沮敗,下獄死。

  [7]秋季,八月,鮮卑侵犯肥如。遼東太守祭參被指控怯懦無能、作戰失利,下獄處死。

  [8]閏月,辛巳,皇太後竇氏崩。初,梁貴人既死,宮省事秘,莫有知帝為梁氏出者。舞陰公主子梁扈遣從兄奏記三府,以為“漢家舊典,崇貴母氏,而梁貴人親育聖躬,不蒙尊號,求得申議。”太尉張言狀,帝感慟良久,曰:“於君意若何?”請追上尊號,存錄諸舅。帝從之。會貴人姊南陽樊調妻上書自訟曰:“妾父竦冤死牢獄,骸骨不掩;母氏年逾七十,及弟棠等遠在絕域,不知死生。願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歸本郡。”帝引見,乃知貴人枉歿之狀。三公上奏,“請依光武黜呂太後故事,貶竇太後尊號,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詔曰:“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後常自減損。朕奉事十年,深惟大義:禮,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義不忍虧。按前世,上官太後亦無降黜,其勿複議1丙申,葬章德皇後。

  [8]閏八月辛巳(十四日),皇太後竇氏駕崩。當初,梁貴人死後,宮廷保守秘密,沒有人知道和帝是梁貴人所生。至此,舞陰公主之子梁扈派堂兄梁向太尉、司徒、司空三府上書,提出:“漢朝舊製,一向尊崇皇帝生母。然而梁貴人親自誕育皇上,卻沒有尊號,請求得到申理討論。”太尉張向和帝報告了實情。和帝傷感哀痛良久,說道:“您認為應當怎樣?”張建議為梁貴人追加尊號,並查找各位舅父,給予他們應有的名份。和帝聽從了他的建議。適逢梁貴人的姐姐、南陽人樊調的妻子梁上書自訴道:“我的父親梁竦屈死在牢獄之中,屍骨不得掩埋;母親年過七十,同弟弟梁堂等在極遠的邊域,不知道是死是活。我請求準許安葬父親的朽骨,讓我的母親和弟弟返回故郡。”和帝召見梁,這才知道生母梁貴人枉死的慘狀。三公上書:“請依照光武帝罷黜呂太後的先例,貶去竇太後的尊號,不應讓他與先帝合葬。”文武百官也紛紛上言。和帝親手寫詔作答:“竇氏家族雖不遵守法律製度,但竇太後卻常常自我減損。朕將她當作母親,侍奉了十年。深思母子大義:依據禮製,為臣、為子者沒有貶斥尊長的道理。從親情出發,不忍將太後之墓與先帝之墓分離;從仁義考慮,不忍作有損於竇太後的事情。考察前代,上官桀被誅殺,而上官太後也不曾遭到貶降罷黜。對此事不要再作議論1丙申(二十九日),安葬竇太後。

  [9]燒唐羌迷唐率眾八千人寇隴西,脅塞內諸種羌合步騎三萬人擊破隴西兵,殺大夏長。詔遣行征西將軍劉尚、趙騎校尉趙世副之,將漢兵、羌、胡共三萬人討之。尚屯狄道,世屯罕;尚遣司馬寇盱監諸郡兵,四麵並會。迷唐懼,棄老弱,奔入臨洮南。尚等追至高山,大破之,斬虜千餘人。迷唐引去,漢兵死傷亦多,不能複追,乃還。

  [9]燒當羌部落首領迷唐率領部眾八千人侵犯隴西郡,並裹脅塞內各羌人部落,共計步兵、騎兵三萬人,打敗了隴西郡郡兵,殺死大夏縣長。和帝下詔,派遣劉尚代理征西將軍,以越騎校尉趙世為劉尚的副手,率領漢兵和羌、胡兵,共三萬人,進行討伐。劉尚駐紮在狄道,趙世駐紮在罕。劉尚派司馬寇盱監督各郡郡兵,從四麵一同會合。迷唐感到恐懼,拋棄了部落中的老弱成員,逃到臨洮之南。劉尚等人追擊到高山,大敗迷唐軍,斬殺、俘獲一千餘人。迷唐退走。漢軍也有大量死傷,不能再繼續追趕,於是回師。

  [10]九月,庚申,司徒劉方策免,自殺。

  [10]九月庚申(二十四日),和帝頒策將劉方免官。劉方自殺。

  [11]甲子,追尊梁貴人為皇太後,諡曰恭懷,追複喪製。冬,十月,乙酉,改葬梁太後及其姊大貴人於西陵。擢樊調為羽林左監。追封諡皇太後父竦為褒親湣侯,遣使迎其喪,葬於恭懷皇後陵旁。征還竦妻子;封子棠為樂平侯,棠弟雍為乘氏侯,雍弟翟為單父侯,位皆特進,賞賜以巨萬計,寵遇光於當世,梁氏自此盛矣。

  [11]甲子(二十八日),和帝追尊梁貴人為皇太後,諡號“恭懷”,追補服喪。冬季,十月乙酉(十九日),將梁太後及她的姐姐梁大貴人之墓改葬到章帝陵墓之西。將樊調擢升為羽林左監。追封皇太後之父梁竦為褒親侯,諡號為“湣”,派使者迎接他的靈柩,葬在梁太後墓旁。召回梁竦的妻子兒女,將梁竦的兒子梁棠封為樂平侯,將梁棠的弟弟梁雍封為乘氏侯,將梁雍的弟弟梁翟封為單父侯,全都位居特進。他們所得的賞賜極多,所蒙受的的恩寵和優待榮耀於當世。梁氏家族從此興盛了。

  清河王慶始敢求上母宋貴人塚,帝許之,詔太官四時給祭具。慶垂涕曰:“生雖不獲供養,終得奉祭祀,私願足矣1欲求作祠堂,恐有自同恭懷梁後之嫌,遂不敢言,常泣向左右,以為沒齒之恨。後上言:“外祖母王年老,乞詣雒陽療疾,”於是詔宋氏悉歸京師,除慶舅衍、竣蓋、暹等皆為郎。

  清河王劉慶這才敢請求為母親宋貴人祭掃墳墓。和帝應許,下詔命令太官春夏秋冬四季供應祭祀之物。劉慶流淚說道:“雖然不能在母親生前供養,但最終能為她進行祭祀,我的心願滿足了1他想請求為母親建造祠堂,但又害怕有自比梁太後的嫌疑,於是不敢開口。他經常對左右隨從哭泣,認為這是終身之憾。後來,他上書說:“我的外祖母王氏年事已高,請準許她到洛陽治玻”於是和帝下詔準許宋氏全家返回京城,並將劉慶的舅父宋衍、宋竣宋蓋、宋暹等全都任命為郎。

  [12]十一月,癸卯,以光祿勳河南呂蓋為司徒。

  [12]十一月癸卯(初八),將光祿勳、河南人呂蓋任命為司徒。

  [13]十二月,丙寅,司空張奮罷。壬申,以太仆韓棱為司空。

  [13]十二月丙寅(初一),將司空張奮免官。十二月壬申(初七),將太仆韓棱任命為司空。

  [14]西域都護定遠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秦、條支,窮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備其風土,傳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臨大海,欲渡,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渡,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乃止。

  [14]西域都護、定遠侯班超派遣屬官甘英出使大秦帝國和條支王國。甘英走遍了西海一帶,沿途所經,都是前代之人所未到過的地方,他在各處都全麵了解風土人情,收集帶走珍奇的物產。當他到達安息國西部邊界的時候,遇到了大海。他打算渡過大海,船夫告訴他說:“海水廣闊,航海者遇到順風,要用三個月才能到達彼岸;如果遇到逆風,也有用兩年的。所以,渡海的人都帶上三年的口糧。海上容易使人懷戀鄉土,經常有人死亡。”甘英這才作罷。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