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八年(乙亥、75)

  十八年(乙亥,公元75年)

  [1]春,二月,詔竇固等罷兵還京師。

  [1]春季,二月,明帝下詔,命令竇固等解散部隊,返回京城洛陽。

  [2]北單於遣左鹿蠡王率二萬騎擊車師,耿恭遣司馬將兵三百人救之,皆為所沒,匈奴遂破殺車師後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以毒藥傅矢,語匈奴曰:“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虜中矢者,視瘡皆沸,大驚。會天暴風雨,隨雨擊之,殺傷甚眾;匈奴震怖,相謂曰:“漢兵神,真可畏也1遂解去。

  [2]北匈奴單於派左鹿蠡王率領兩萬騎兵進攻車師。戊校尉耿恭派司馬領兵三百人前去救援,全軍覆沒。於是匈奴打敗車師後王安得,將他殺死,繼而攻打金蒲城。耿恭把毒藥塗在箭上,對匈奴人說:“這是漢朝神箭,中箭者必出怪事。”中箭的匈奴人一看傷口,全都燙如沸水,大為驚慌。當時正好出現了狂風暴雨,漢軍乘雨出擊,殺傷眾多。匈奴人十分震恐,互相說道:“漢軍有神力,真可怕啊1於是解圍撤退。

  [3]夏,六月,己未,有星孛於太微。

  [3]夏季,六月己未(十二日),太微星處出現異星。

  [4]耿恭以疏勒城傍有澗水可固,引兵據之。秋,七月,匈奴複來攻,擁絕澗水;恭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至笮馬糞汁而飲之。恭身自率士挽籠,有頃,水泉奔出,眾皆稱萬歲。乃令吏士揚水以示虜,虜出不意,以為神明,遂引去。

  [4]耿恭因疏勒城邊有溪流可以固守,便率軍占據該城。秋季,七月,匈奴再次前來進攻,堵絕了溪流。耿恭在城中掘井十五丈,仍不出水。官兵焦渴困乏,甚至擠榨馬糞汁來飲用。耿恭親自帶領士兵挖井運土,不久,泉水湧出,眾人齊呼萬歲。耿恭便命官兵在城上潑水給匈奴人看。匈奴人感到意外,以為有神明在幫助漢軍,便撤走了。

  [5]八月,壬子,帝崩於東宮前殿,年四十八。遣詔:“無起寢廟,藏主於光烈皇後更衣別室。”

  [5]八月壬子(初六),明帝在東宮前殿駕崩,年四十八歲。遣詔說:“不要為我興建寢殿祭廟,可將牌位放在陰太後陵寢的便殿中。”

  帝遵奉建武製度,無所變更,後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謂群臣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裏,苟莫其人,則民受其殃,是以難之。”公車以反支日不受章奏,帝聞而怪曰:“民廢農桑,遠來詣闕,而複拘以禁忌,豈為政之意乎1於是遂蠲其製。尚書閻章二妹為貴人,章精力曉舊典,久次當遷重職,帝為後宮親屬,竟不用。是以吏得其人,民樂其業,遠近畏服,戶口滋殖焉。

  明帝遵守奉行光武帝創建的製度,無所改變更動。皇後妃子之家都不得封侯參政。館陶公主曾為兒子請求郎官之職,明帝不許,隻賞了一千萬錢。他對群臣說:“郎官與天上的星宿相應,派到地方是一縣之長,如果任人不當,那麽人民將受其害,所以我拒絕這一請求。”掌管皇宮大門的官署公車,每逢“反支日”都不接受奏章。明帝聽到這一情況後責怪道:“人民丟掉自己的農耕桑蠶之業,遠行到宮門拜謁投訴,卻又受到這種禁忌的限製,這難道是為政的本意嗎1於是取消了這項製度。尚書閻章有兩個妹妹是貴人,他本人研究並且精通過去的典章和製度,早就應當提升要職,但明帝因他是後宮妃子的親屬,竟不擢用。由於明帝施政得當,所以官吏稱職勝任,人民安居樂業,遠近蠻夷敬畏臣服,國家戶口繁衍增殖。

  [6]太子即位,年十八。尊皇後曰皇太後。

  [6]太子即帝位,年十八歲。將馬皇後尊稱為皇太後。

  明帝初崩,馬氏兄弟爭欲入宮。北宮衛士令楊仁被甲持戟,嚴勒門衛,人莫敢輕進者。諸馬乃共譖仁於章帝,言其峻刻,帝知其忠,愈善之,拜為什邡令。

  明帝剛駕崩時,馬皇後家的兄弟爭著要進宮。北宮衛士令楊仁身穿甲胄,手持長戟,嚴密部署衛士在宮門把守,沒有人敢隨便入內。馬氏兄弟便一同向章帝誣告楊仁,說他苛刻。章帝知道楊仁的忠誠,愈發厚待他,將他任命為什邡縣令。

  [7]壬戌,葬孝明皇帝於顯節陵。

  [7]八月壬戌(十六日),將明帝安葬在顯節陵。

  [8]冬,十月,丁未,赦天下。

  [8]冬季,十月丁未(初二),大赦天下。

  [9]詔以行太尉事節鄉侯熹為太傅,司空融為太尉,並錄尚書事。

  [9]章帝下詔,將代理太尉職務的節鄉侯趙熹任命為太傅,將司空牟融任命為太尉,一同主管尚書事務。

  [10]十一月,戊戌,以蜀郡太守第五倫為司空。倫在郡公清,所舉吏多得其人,故帝自遠郡用之。

  [10]十一月戊戌(二十四日),將蜀郡太守第五倫任命為司空。第五倫在蜀郡時,為官公正清廉,所舉薦的官吏多能稱職勝任,所以章帝將他從邊遠之郡調到朝廷任用。

  [11]焉耆、龜茲攻沒都護陳睦,北匈奴圍關寵於柳中城。會中國有大喪,救兵不至,車師複叛,與匈奴共攻耿恭。恭率厲士眾禦之,數月,食盡窮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恭與士卒推誠同死生,故皆無二心,而稍稍死亡,餘數十人。單於知恭已困,欲必降之,遣使招恭曰:“若降者,當封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誘其使上城,手擊殺之,炙諸城上。單於大怒,更益兵圍恭,不能下。

  [11]焉耆和龜茲兩國進攻西域都護陳睦,陳睦全軍覆沒。北匈奴的軍隊則在柳中城包圍了己校尉關寵。當時明帝駕崩,漢朝出了大喪事,沒有派出救兵。於是車師再度反叛,同匈奴一道進攻耿恭。耿恭率領勉勵官兵進行抵抗。幾個月後,漢軍糧食耗盡,便用水煮鎧甲弓弩,吃上麵的獸筋皮革。耿恭和士卒推誠相見,同生共死,所以眾人全無二心。但死者日漸增多,隻剩下了數十人。北匈奴單於知道耿恭已身陷絕境,定要讓他投降,便派使者去招撫道:“你如果投降,單於就封你做白屋王,給你女子為妻。”耿恭引誘使者登城,親手將他殺死,在城頭用火炙烤。單於大為憤怒,更增派援兵圍困耿恭,但仍不能破城。

  關寵上書求救,詔公卿會議,司空倫以為不宜救;司徒鮑昱曰:“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複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又二部兵人裁各數十,匈奴圍之,曆旬不下,是其寡弱力盡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將精騎二千,多其幡幟,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極之兵,必不敢當,四十日間足還入塞。”帝然之。乃遣征西將軍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酒泉太守段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餘人以救之。

  關寵上書請求救兵,章帝下詔,命令公卿會商。司空第五倫認為不宜援救。司徒鮑昱說:“如今派人前往危險艱難之地,發生了緊急情況,便將他們拋棄,這種作法是對外縱容蠻夷的暴行,對內傷害效死的忠臣。果真要衡量時勢而采取權宜之計,以後邊界太平無事則可,若是匈奴再度侵犯邊塞作亂,陛下將如何使用將領!此外,耿恭、關寵兩校尉僅各有數十人,而匈奴圍攻他們,曆久不能攻克,這是匈奴兵弱力竭的證明。我建議,可命令敦煌、酒泉兩郡太守各率領精銳騎兵二千人,多帶旗幟,以加倍的速度日夜兼行,去解救急難。北匈奴的軍隊疲憊已極,一定不敢抵擋。在四十天之內,足以返回塞內。”章帝表示同意。於是派征西將軍耿秉屯駐酒泉郡,代理太守職務;派酒泉太守段彭與謁者王蒙、皇甫援征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郡兵及鄯善的軍隊,共七千餘人,前往救援。

  [12]甲辰晦,日有食之。

  [12]十一月甲辰晦(三十日),出現日食。

  [13]太後兄弟虎賁中郎廖及黃門郎防、光終明帝世未嚐改官。帝以廖為衛尉,防為中郎將,光為越騎校尉。廖等傾身交結,冠蓋之士爭赴趣之。第五倫上疏曰:“臣聞《書》曰:‘臣無作威作福,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近世光烈皇後雖友愛天至,而抑損陰氏,不假以權勢。其後梁、竇之家,互有非法,明帝即位,竟多誅之。自是洛中無複權戚,書記請托,一皆斷絕。又諭諸外戚曰:‘苦身待士,不如為國。戴盆望天,事不兩施。’今之議者,複為馬氏為言。竊聞衛尉廖以布三千匹,城門校尉防以錢三百萬,私贍三輔衣冠,知與不知,莫不畢給。又聞臘日亦遺其在雒中者錢各五千。越騎校尉光,臘用羊三百頭,米四百斛,肉五千斤。臣愚以為不應經義,惶恐,不敢不以聞。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臣今言此,誠欲上忠陛下,下全後家也。”

  [13]馬太後的兄弟、虎賁中郎將馬廖和黃門郎馬防、馬光三人,在明帝當政時一直沒有升遷。章帝將馬廖任命為衛尉,馬防任命為中郎將,馬光任命為越騎校尉。馬廖等人熱衷於結交賓朋,官吏士人爭相趨附馬家。第五倫上書說:“我聽說《尚書》中寫道:‘臣子不得作威作福,否則加禍於家,危害於國。’近代光烈陰皇後雖然天性友愛,卻壓抑約束陰家之人,不為他們求官求權。後來的梁家、竇家,都有人犯法,明帝即位以後,竟多加誅殺。從此洛陽城中不再有專權的外戚,寫信請托之事,一概消除。明帝還告誡外戚說:‘辛苦結交士子,不如全心報效國家。戴盆而望天,兩事不能全。’如今人們的議論,又集中在馬家。我聽說衛尉馬廖用三千匹布,城門校尉馬防用三百萬錢,私下供給長安一帶的士人,無論認識與否,無不給予饋贈。還聽說在臘祭之日,又送給洛陽地區的士人每人五千錢。越騎校尉馬光,曾在臘祭時用掉羊三百頭,米四百斛,肉五千斤。我認為這些行為與儒家經典大義不合,心中惶恐不安,不敢不讓陛下知曉。陛下的本意是要厚待他們,但也應使他們平安。我今天說這番話,確實是盼望上能效忠陛下,下能保全太後一家。”

  [14]是歲,京師及兗、豫、徐州大旱。

  [14]本年,京城及兗州、豫州、徐州出現大旱。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