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己巳,公元69年)
[1]春,哀牢王柳貌率其民五萬餘戶內附,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始通博南山,度蘭倉水,行者苦之,歌曰:“漢德廣,開不賓;度蘭倉,為他人。”
[1]春季,哀牢王柳貌率領屬民五萬餘戶舊附漢朝。朝廷在原地設立哀牢、博南兩縣,並開始進行開辟博南山通道和渡越蘭倉水的工程。服役者因工程艱苦,作歌道:“漢德廣大,開辟荒蠻,渡越蘭倉,全為他人。”
[2]初,平帝時,河、汴決壞,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儀令樂俊止言,民新被兵革,未宜興役,乃止。其後汴渠東侵,日月彌廣,兗、豫百姓怨歎,以為縣官恒興他役,不先民急。會有薦樂浪王景能治水者,夏,四月,詔發卒數十萬,遣景與將作謁者王吳修汴渠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裏,十裏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複潰漏之患。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焉。
[2]最初,在西漢平帝時,黃河、汴水曾經決口,久不修複。到了建武十年,當光武帝打算動工治理時,浚儀縣令樂俊上書說:“人民新近經曆了戰爭,不宜征發徭役。”於是將此事作罷。後來汴渠向東泛濫,區域日益擴展。兗州、豫州的百姓哀怨歎息,認為朝廷總在辦其它工程,而不優先解救人民急難。恰好有人向朝廷舉薦樂浪人王景,說他有治水才能。本年夏季,四月,明帝下詔征發役夫數十萬人,派王景和將作謁者王吳修築汴渠堤岸。從滎陽向東,直到千乘的入海口,共一千餘裏,每隔十裏修建一個水閘,使水閘之間的水流相互調節,不再有決堤和漏水的憂患。王景雖然節省工程費用,然而仍消耗了數以百億計的錢財。
[3]秋,七月,乙亥,司空伏恭罷;乙未,以大司農牟融為司空。
[3]秋季,七月乙亥(二十四日),將司空伏恭免職。七月乙未(疑誤),將大司農牟融任命為司空。
[4]是時,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4]此時,天下太平,無人服事徭役,糧食連年豐收,百姓殷實富裕,穀價每斛三十錢,牛羊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