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年(丁巳、57)

  二年(丁巳,公元57年)

  [1]春,正月,辛未,初立北郊,祀後土。

  [1]春季,正月辛未(初八),在京城北郊始立社壇,祭祀後土神。

  [2]二月,戊戌,帝崩於南宮前殿,年六十二。帝每旦視朝,日昃乃罷,數引公卿、朗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1雖以征伐濟大業,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進文吏,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故能恢複前烈,身致太平。

  [2]二月戊戌(初五),光武帝在南宮前殿駕崩,享年六十二歲。光武帝生前,每日早晨主持朝會,午後才散,屢屢召見卿、郎將講說經書義理,到半夜才睡。皇太子見光武帝辛勤勞苦而不知疲倦,找機會勸諫道:“陛下有夏禹、商湯的聖明,卻沒有黃帝、老子涵養本性的福分。希望您愛惜身體而頤養精神,悠遊歲月而自求寧靜。”光武帝說:“我自己樂於作這些事,不為此感到勞累1光武帝雖以武力建立帝業,但到了天下安定之後,卻並不重用有功的武將,反而提拔文官。他清醒謹慎地製定國策,大權總攬,審時度勢,量力而為,措施得當,所以能恢複前代的功業,在有生之年實現了天下太平。

  太尉越熹典喪事。時經王莽之亂,舊典不存,皇太子與諸王雜止同席,藩國官屬出入宮省,與百僚無別。熹正色,橫劍殿階,扶下諸王以明尊卑;奏遣謁者將護官屬分止他縣,諸王並令就邸,唯得朝晡入臨;整禮儀,嚴門衛,內外肅然。

  太尉趙熹主持治喪。當時經曆了王莽之亂,舊的典章製度已不複存在。皇太子與諸親王雜處,不分座次。封國的官員出入宮禁,與朝廷百官沒有區別。趙熹神情嚴肅,在殿階上手按劍柄,將諸親王扶下大殿,以明尊卑之分。並上奏書,請求派謁者護送封國官員分別遷到外縣,命諸親王一一回到本封國設在京城的官邸,隻準在上午和下午入宮哭悼。使禮儀分明,門禁森嚴,朝廷內外井然有序。

  [3]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後曰皇太後。

  [3]皇太子劉莊即帝位,將陰皇後尊稱為皇太後。

  [4]山陽王荊哭臨不哀,而作飛書,令蒼頭詐稱大鴻臚郭況書與東海王強,言其無罪被廢,及郭後黜辱,勸令東歸舉兵以取天下,且曰:“高祖起亭長,陛下興白水,何況於王,陛下長子、故副主哉!當為秋霜,毋為檻羊。人主崩亡,閭閻之伍尚為盜賊,欲有所望,何況王邪1強得書惶怖,即執其使,封書上之。明帝以荊母弟,秘其事,遣荊出止河南宮。

  [4]山陽王劉荊在哭悼先帝時不悲傷,卻寫了一封匿名信,讓他的奴仆詐言大鴻臚郭況寫信給東海王劉強。說劉強無罪而被廢去皇太子之位,母親郭後也遭罷黜屈辱,勸劉強回到東方起兵,奪取天下。並且說:“高祖起兵時,隻是一個亭長;陛下在白水鄉間,興起了大業;何況大王身為陛下長子、原來的儲君?您應當做秋天寒霜,肅殺萬物;莫做圈欄之羊,受人宰割。皇上駕崩,民間百姓尚且要做強盜,準備有所圖謀,何況大王呢1劉強收到此信,又驚又怕,立即抓住冒充信使的奴仆,將原信封好,上呈明帝。明帝因劉荊是同母胞弟,便將此事保密,命令劉荊離開京城,移居到河南宮。

  [5]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於原陵。

  [5]三月丁卯(初五),將光武帝葬在原陵。

  [6]夏,四月,丙辰,詔曰:“方今上無天子,下無方伯,若涉淵水而無舟楫。夫萬乘至重而壯者慮輕,實賴有德左右小子。高密侯禹,元功之首;東平王蒼,寬博有謀;其以禹為太傅,蒼為驃騎將軍。”蒼懇辭,帝不許。又詔驃騎將軍置長史,掾史員四十人,位在三公上。蒼嚐薦西曹掾齊國吳良,帝曰:“薦賢助國,宰相之職也。蕭何舉韓信,設壇而拜,不複考試,今以良為議郎。”

  [6]夏季,四月丙辰(二十四日),明帝下詔:“朕如今在上沒有先帝,在下沒有重臣,就像涉越深淵而沒有舟船槳輯。皇上的責任,至為重要,而年輕人的思慮,往往輕率,朕實在有賴於年高德劭的長輩輔佐。高密侯鄧禹是功臣的首領,東平王劉蒼寬厚淵博而有謀略。茲任命鄧禹為太傅,劉蒼為驃騎將軍。”劉蒼懇切地推辭這一任命,但明帝不許。明帝又下詔命令驃騎將軍府設置長史、掾史等屬官四十人,使驃騎將軍的地位高於三公。劉蒼曾向朝廷舉薦西曹掾、齊國人吳良,明帝說:“為國舉薦賢才,是宰相的職責。當初蕭何推舉了韓信,便設壇授官,不再考試。今任命吳良為議郎。”

  [7]初,燒當羌豪滇良擊破先零,奪居其地;滇良卒,子滇吾立,附落轉盛。秋,滇吾與弟滇岸率眾寇隴西,敗太守劉盱於允街,於是守塞諸羌皆叛。詔謁者張鴻領諸郡兵擊之,戰於允吾,鴻軍敗沒。冬,十一月,複遣中郎將竇固監捕虜將軍馬武等二將軍、四萬人討之。

  [7]起初,西羌燒當部落首領滇良打敗先零,奪取了先零的領地。滇良死後,他的兒子滇吾繼位,該部落日趨強盛。在本年秋季,滇吾同他的弟弟滇岸率領部眾入侵隴西郡,在允街打敗了隴西太守劉盱。於是,原來為隴西郡守衛邊塞的羌人全部背叛了漢朝。明帝下詔命令謁者張鴻率領各郡郡兵討伐羌人。雙方在允吾縣交戰,張鴻被打敗,全軍覆沒。冬季,十一月,明帝又派中郎將竇固監督捕虜將軍馬武等兩名將軍,率領四萬兵眾討伐羌人。

  [8]是歲,南單於莫死,弟汗立,為伊伐於慮單於。

  [8]本年,南匈奴單於莫去世,他的弟弟汗繼位,此即伊伐於慮單於。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