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十一年(乙未、35)

  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

  [1]春,三月,己酉,帝幸南陽,還幸章陵;庚午,車駕還宮。

  [1]春季,三月己酉(初九),劉秀到南陽。又到章陵。庚午(三十日),回到洛陽皇宮。

  [2]岑彭屯津鄉,數攻田戎等,不克。帝遣吳漢率誅虜將軍劉隆等三將,發荊州兵凡六萬餘人、騎五千匹,與彭會荊門。彭裝戰船數千艘,吳漢以諸郡棹卒多費糧穀,欲罷之;彭以為蜀兵盛,不可遣,上書言狀。帝報彭曰:“大司馬習用步騎,不曉水戰,荊門之事,一由征南公為重而已。”

  [2]岑彭駐屯津鄉,幾次攻打田戎等,不能取勝。劉秀派遣吳漢率領誅虜將軍劉隆等三位將領,征調荊州軍隊共六萬餘人、騎兵五千人,與岑彭在荊門會師。岑彭武裝戰船數千艘,吳漢因為各郡派來的水兵消耗糧食太多,打算遣散。岑彭認為公孫述的兵力強盛,不能遣散,上書說明情況。劉秀答複岑彭說:“大司馬習慣用步兵騎兵,不懂水戰。荊門方麵的事,全憑征南大將軍岑彭作主。”

  閏月,岑彭令軍中募攻浮橋,先登者上賞。於是偏將軍魯奇應募而前,時東風狂急,魯奇船逆流而上,直衝浮橋,而柱有反杷鉤,奇船不得去;奇等乘勢殊死戰,因飛炬焚之,風怒火盛,橋樓崩燒。岑彭悉軍順風並進,所向無前,蜀兵大亂,溺死者數千人,斬任滿,生獲程泛,而田戎走保江州。

  閏三月。岑彭在軍中招募攻擊浮橋的戰士,下令先登上浮橋的,給予上等獎賞。於是偏將軍魯奇應募前行。當時東風刮得十分猛烈,魯奇的船逆流而上,直衝浮橋。但密排在江中的木柱裝有反拉的杷鉤,鉤住魯奇的船,進退不能。魯奇等乘勢作殊死戰鬥,便擲火炬焚燒浮橋。風狂火烈,橋樓燒毀崩塌。岑彭率領全軍順風並進,所向披靡。公孫述的軍隊大亂,落水淹死數千人。岑彭斬殺任滿,活捉程;田戎逃跑,據守江州。

  彭上劉隆為南郡太守;自率輔威將軍臧宮、驍騎將軍劉歆長驅入江關。令軍中無得虜掠,所過百姓皆奉牛酒迎勞,彭複讓不受;百姓大喜,爭開門降。詔彭守益州牧,所下郡輒行太守事,彭若出界,即以太守號付後將軍。選官屬守州中長吏。

  岑彭奏請劉秀任命劉隆為南郡太守,自己率領輔威將軍臧宮、驍騎將軍劉歆,長驅直入江關。下令軍中,不得擄掠。軍隊所到之處,百姓們都奉獻牛肉美酒迎接慰勞大軍。岑彭一再推辭,不肯接受。百姓大喜,爭著打開城門歸降。劉秀下詔,任命岑彭代理益州牧;攻下某郡,則兼任某郡太守,岑彭如果離開某郡,就把太守的職位交付後麵接防的將領。岑彭挑選屬官作為益州的代理行政官員。

  彭到江州,以其城固糧多,難卒拔,留馮駿守之;自引兵乘利直指墊江,攻破平曲,收其米數十萬石。吳漢留夷陵,裝露橈繼進。

  岑彭抵達江州,因為江州城池堅固,糧食充足,難以很快攻陷,便留馮駿看守,自己乘勝直指墊江縣,攻占平曲,獲得稻米數十萬石。吳漢留在夷陵,乘坐隻露槳楫的戰船,繼續前進。

  [3]夏,先零羌寇臨洮。來歙薦馬援為隴西太守,擊先零羌,大破之。

  [3]夏季,先零羌部落侵犯臨洮。來歙舉薦馬援當隴西太守。馬援率軍進擊,大敗先零羌部落。

  [4]公孫述以王元為將軍,使與領軍環安拒河池。六月,來歙與蓋延等進攻元、安,大破之,遂克下辨,乘勝遂進。蜀人大懼,使刺客刺歙,未殊,馳召蓋延。延見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視。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無以報國,故呼臣卿,欲相屬以軍事,而反效兒女子涕泣乎!刃雖在身,不能勒兵斬公邪1延收淚強起,受所誡。歙自書表曰:“臣夜人定後,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臣不敢自惜,誠恨奉職不稱,以為朝廷羞。夫理國以得賢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鯁可任,願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終恐被罪,陛下哀憐,數賜教督。”投筆抽刃而絕。帝聞,大驚,省書攬涕;以揚武將軍馬成守中郎將代之。歙喪還洛陽,乘輿縞素臨吊,送葬。

  [4]公孫述任命王元為將軍,命他和領軍環安在河池禦敵。六月,來歙和蓋延等進攻王元、環安,大敗敵軍。於是攻克下辨,乘勝前進。蜀人十分恐慌,派刺客行刺來歙,來歙未死,命人緊急召來蓋延。蓋延看到來歙,伏地哀痛,不能抬頭仰視。來歙斥責蓋延說:“你怎麽敢這個樣子!現在我被刺客刺中,不能報效國家,所以叫你來,要把軍事托付給你,你反而學小兒女那樣哭嗎!刀雖然在我身上,我就不能用兵殺了你嗎?“蓋延收住眼淚,勉強起身接受囑托。來歙親手書寫奏章,說:“我在深夜時,不知被什麽人刺傷,中了要害。我不敢痛惜自己,深恨沒有盡到職責,給朝廷帶來羞辱。治理國家以能夠任用賢才為根本,太中大夫段襄,正直剛強,可以重用,望陛下裁決明察。此外我的兄弟不賢,最終恐會獲罪,請陛下可憐他們,時常都誨監督。”寫罷,扔掉筆,拔出凶器,氣絕身亡。劉秀聽到消息,極為震驚,一麵看奏章,一麵流淚。任命揚武將軍馬成代理中郎將,接替來歙。來歙的靈車運回洛陽。劉秀乘車,身穿喪服,親自吊喪、送葬。

  [5]趙王良從帝送歙喪還,入夏城門,與中郎將張邯爭道,叱邯旋車;又詰責門侯,使前走數十步。司隸校尉鮑永劾奏“良無藩臣禮,大不敬。”良尊戚貴重,而永劾之,朝廷肅然。永辟扶風鮑恢為都官從事,恢亦抗直,不避強禦。帝常曰:“貴戚且斂手以避二鮑。”

  [5]趙王劉良跟隨劉秀為來歙送葬回來,進入夏城門,和中郎將張邯爭奪道路,嗬斥張邯掉轉車頭;又責罵守衛城門的門候,罰他往前走數十步。司隸校尉鮑永彈劾劉良:“劉良不守藩臣的禮節,犯了大不敬之罪。”劉良是尊貴顯要的皇族,而鮑永彈劾他,朝廷對鮑永肅然起敬。鮑永任命扶風鮑恢當都官從事。鮑恢也剛正不屈,不畏強權顯貴。劉秀常說:“皇親貴戚姑且收斂,以避開二鮑。”

  永行縣到霸陵,路經更始墓,下拜,哭盡哀而去;西至扶風,椎牛上苟諫塚。帝聞之,意不平,問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太中大夫張湛對曰:“仁者,行之宗,忠者,義之主也;仁不遺舊,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帝意乃釋。

  鮑永到霸陵巡查,途經劉玄墳墓,下拜,哭泣盡哀才離開。向西到達扶風,殺牛祭奠苟諫的墳墓。劉秀知道後,心裏不痛快,問公卿說:“奉皇帝的使命,做這樣的事,怎麽樣呢?”太中大夫張湛回答說:“仁,是行為的宗旨;忠,是道德的主宰。仁者不忘故舊,忠者不忘君王,鮑永的行為是高尚的。”劉秀的不滿才消除。

  [6]帝自將征公孫述;秋七月,次長安。

  [6]劉秀將親率大軍征討公孫述。秋季,七月,抵達長安。

  [7]公孫述使其將延岑、呂鮪、王元、公孫恢悉兵拒廣漢及資中,又遣將侯丹率二萬餘人拒黃石。岑彭使臧宮將降卒五萬,從涪水上平曲,拒延岑,自分兵浮江下還江州,溯都江而上,襲擊侯丹,大破之;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餘裏,徑拔武陽。使精騎馳擊廣都,去成都數十裏,勢若風雨,所至皆奔散。初,述聞漢兵在平曲,故遣大兵逆之。及彭至武陽,繞出延岑軍後,蜀地震駭。述大驚,以杖擊地曰:“是何神也1

  [7]公孫述派將領延岑、呂鮪、王元、公孫恢調動所有的兵力,據守廣漢和資中。又派將領侯丹率領二萬餘人據守黃石。岑彭命臧宮率領歸降士兵五萬人,沿涪水而上到平曲,對抗延岑。岑彭自己率領軍隊從墊江乘船由長江而下返回江州,又逆都江而上,襲擊侯丹,大破敵軍。然後日夜兼程,急行軍二千餘裏,徑直攻陷武陽。又派出精銳騎兵,疾馳襲擊廣都,離成都數十裏。攻勢如暴風驟雨,兵鋒所至,公孫述的軍隊全都奔逃四散。當初,公孫述聽說東漢軍隊在平曲,所以派大軍迎擊。等到岑彭進抵武陽縣,繞到延岑軍隊的背後,蜀地之人震駭。公孫述大驚,用杖敲打地麵,說:“怎麽這樣神速1

  延岑盛兵於沅水。臧宮眾多食少,轉輸不至,降者皆欲散畔郡邑,複更保聚,觀望成敗。宮欲引還,恐為所反;會帝遣謁者將兵詣岑彭,有馬七百匹,宮矯製取以自益,晨夜進兵,多張旗幟,登山鼓噪,右步左騎,挾船而引,呼聲動山穀。岑不意漢軍卒至,登山望之,大震恐;宮因縱擊,大破之,斬首溺死者萬餘人,水為之濁。延岑奔成都,其眾悉降,盡獲其兵馬珍寶。自是乘勝追北,降者以十萬數。軍至陽鄉,王元舉眾降。

  延岑在沅水布下大軍。臧宮人多糧少,糧草等物資運輸不繼,投降的官兵都想逃散背叛,當地郡縣城邑又重新屯聚堡壘自守,以觀望成敗輸贏。臧宮想率軍撤退,,恐怕會引起大規模反叛。正巧,劉秀派謁者帶兵到岑彭那裏,有戰馬七百匹。臧宮假傳聖旨,全部收取充實自己。不分晝夜地進軍,樹起許多旗幟,登上山頭擂鼓呐喊。右岸是步兵,左岸是騎兵,護衛著戰船推進,呼喊聲震動山穀。延岑想不到東漢的軍隊會突然到來,登上山頭眺望,大為震恐。臧宮趁機縱兵攻擊,大敗敵軍,斬首、淹死的有一萬餘人,水流都因此變得混濁了。延岑逃奔成都,他的軍隊全都投降,臧宮奪得延岑所有的兵馬珍寶。於是乘勝追擊敗兵,投降的公孫述軍隊數以十萬計。大軍抵達陽鄉,王元率部眾投降。

  帝與公孫述書,陳言禍福,示以丹青之信。述省書太息,以示所親。太常常少、光祿勳張隆皆勸述降。述曰:“廢興,命也,豈有降天子哉1左右莫敢複言。少、隆皆以憂死。

  劉秀給公孫述寫信,陳述利害禍福,表示堅決信守的承諾。公孫述看信歎息,把它給親信傳閱。太常常少、光祿勳張隆全都勸公孫述投降。公孫述說:“一廢一興,都是天命,豈有投降的天子呢?”左右不敢再說話。常少、張隆都因過度憂慮而死。

  [8]帝還自長安。

  [8]劉秀從長安返回洛陽。

  [9]冬,十月,公孫述使刺客詐為亡奴,降岑彭,夜,刺殺彭;太中大夫監軍鄭興領其營,以俟吳漢至而授之。彭持軍整齊,秋豪無犯。邛穀王任貴聞彭威信,數千裏遣使迎降;會彭已被害,帝盡以任貴所獻賜彭妻子。蜀人為立廟祠之。

  [9]冬季,十月,公孫述派刺客謊稱是逃亡的奴仆,歸降岑彭,在夜間刺殺了岑彭。太中大夫、監軍鄭興統領他的軍隊,等待吳漢率軍趕到後移交。岑彭治軍嚴格,秋毫無犯。公孫述封的邛穀王任貴聽說了岑彭的威望信譽,從幾千裏之外派使者來投降。正趕上岑彭已被殺害,劉秀把任貴所獻的禮品全都賜予岑彭的妻子兒女。蜀郡人為岑彭立廟來祭祀他。

  [10]馬成等破河池,遂平武都。先零諸種羌數萬人,屯聚寇鈔,拒浩隘。成與馬援深入討擊,大破之,徙降羌置天水、隴西、扶風。

  [10]東漢將軍馬成等攻陷河池,於是平定武都郡。先零部落和其他羌人部落共計數萬人,屯聚起來,進行侵擾掠奪,據守在浩隘。馬成和馬援深入其地討伐,大敗羌人。把投降的羌人遷徙安置在天水、隴西、扶風。

  是時,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塗遠多寇,議欲棄之。馬援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堅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則為害不休,不可棄也。”帝從之。民歸者三千餘口,援為置長吏,繕城郭,起塢候,開溝洫,勸以耕牧,郡中樂業。又招撫塞外氐、羌,皆來降附,援奏複其侯王君長;帝悉從之。乃罷馬成軍。

  這時,朝臣們認為,金城郡破羌縣以西路途遙遠,盜賊又多,主張放棄。馬援上書說:“破羌縣以西,城多堅固,易於固守。那裏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如果讓羌人占有湟中地區,就會為害不止,不可以放棄。”劉秀同意。老百姓回歸的有三千餘人。馬援為他們設置官吏,修繕城郭,築起塢堡亭候,開挖溝渠,鼓勵耕田放牧,郡中人民安居樂業。馬援又招撫塞外的氐人、羌人,使他們都來歸附,並奏請劉秀恢複他們侯王首領稱號。劉秀全都讚同。於是命馬成班師。

  [11]十二月,吳漢自夷陵將三萬人溯江而上,伐公孫述。

  [11]十二月,吳漢從夷陵率領三萬大軍,逆長江而上,討伐公孫述。

  [12]郭為並州牧,過京師,帝問以得失,曰:“選補眾職,當簡天下賢俊,不宜專用南陽人。”是時在位多鄉曲故舊,故言及之。

  [12]郭擔任並州牧,經過京城洛陽,劉秀詢問他為政的得失,郭說:“選拔補充各級官吏,應當從全國這個大範圍選取賢能和俊傑,不應專用陛下的那些南陽郡同鄉。”這時擔任官職的很多都是劉秀的同鄉或故舊,所以郭談到這一點。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