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九年(癸巳、33)

  九年(癸巳,公元33年)

  [1]春,正月,潁陽成侯祭遵薨於軍;詔馮異並將其營,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盡與士卒;約束嚴整,所在吏民不知有軍。取士皆用儒術,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臨終,遺戒薄葬;問以家事,終無所言。帝湣悼之尤甚,遵喪至河南,車駕素服臨之,望哭哀慟;還,幸城門,閱過喪車,涕泣不能已;喪禮成,複親祠以太牢。詔大長秋、謁者、河南尹護喪事,大司農給費。至葬,車駕複臨之;既葬,又臨其墳,存見夫人、室家。其後朝會,帝每歎曰:“安得憂國奉公如祭征虜者乎1衛尉銚期曰:“陛下至仁,哀念祭遵不已,群臣各懷慚懼。”帝乃止。

  [1]春季,正月,潁陽成侯祭遵在軍中去世。劉秀下詔,命馮異接管他的軍隊。祭遵為人廉潔、節儉,小心謹慎,克己奉公,所得賞賜全都分給士卒。他的軍隊紀律嚴明,所到之處,地方官民不知有大軍屯駐。取用人才,全以儒家的思想方法為準則,在酒席宴上設樂,一定用儒家喜愛的雅歌,並有古老的投壺遊戲。臨終時,祭遵囑咐薄葬。當人問起家裏的事情,他始終不說話。劉秀對祭遵去世異常哀痛。祭遵的棺木運到河南,劉秀穿著喪服親臨吊喪,望著棺木痛哭。回宮時,經過城門,看靈車經過,淚流滿麵不能克製。舉行喪禮之後,又親自用牛、羊、豬各一祭奠。下詔令大長秋、謁者、河南尹共同主持喪事,由大司農負擔費用。到下葬時,劉秀又親到現常下葬以後,又到墓前致哀,慰問祭遵夫人和全家。以後在朝會時,劉秀往往歎息說:“我怎能得到像祭遵這樣愛國奉公的人啊1衛尉銚期說:“陛下極其仁愛,哀悼祭遵不已,使群臣各自感到慚愧惶恐。”劉秀才停止念叨。

  [2]隗囂病且餓,餐糗,恚憤而卒。王元、周宗立囂少子純為王,總兵據冀。公孫述遣將趙匡、田助純。帝使馮異擊之。

  [2]隗囂患病,又趕上饑荒,隻能吃到黃豆幹飯,憤恨而死。王元、周宗擁立隗囂的幼子隗純為王,統兵據守冀縣。公孫述派遣將領趙匡、田協助隗純。劉秀派遣馮異攻擊。

  [3]公孫述遣其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泛將數萬人下江關,擊破馮駿等軍,遂拔巫及夷道、夷陵,因據荊門、虎牙,橫江水起浮橋、關樓,立柱以絕水道,結營跨山以塞陸路,拒漢兵。

  [3]公孫述派遣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率領數萬人下江關,擊敗東漢將領馮駿等的軍隊,於是攻陷巫縣和夷道、夷陵,隨後占據荊門山、虎牙山。在長江上駕起浮橋,建築關樓。把木柱集中在一起,豎立在江中阻斷水道,跨山連接營壘堵塞陸路,以抗拒漢軍。

  [4]夏,六月,丙戌,帝幸緱氏,登轅。

  [4]夏季,六月丙戌(初六),劉秀到緱氏縣,登上轅山。

  [5]吳漢率王常等四將軍兵五萬餘人擊盧芳將賈覽、閔堪於高柳;匈奴救之,漢軍不利。於是匈奴轉盛,鈔暴日增。詔朱祜屯常山,王常屯涿郡,破奸將軍侯進屯漁陽,以討虜將軍王霸為上穀太守,以備匈奴。

  [5]吳漢率領王常等四位將軍統領五萬餘人,在高柳縣攻打盧芳部將賈覽、閔堪。匈奴派兵救援,東漢軍隊不能取勝。於是匈奴氣勢變得強盛,燒殺擄掠日益嚴重。劉秀命朱祜駐屯常山郡、王常駐屯涿郡、破奸將軍侯進駐屯漁陽郡,任命討虜將軍王霸當上穀郡太守,以防備匈奴。

  [6]帝使來歙悉監護諸將屯長安,太中大夫馬援為之副。歙上書曰:“公孫述以隴西、天水為藩蔽,故得延命假息;今二郡平蕩,則述智計窮矣。宜益選兵馬,儲積資糧。今西州新破,兵人疲饉,若招以財穀,則其眾可集。臣知國家所給非一,用度不足,然有不得已也1帝然之。於是詔於積穀六萬斛。秋八月,來歙率馮異等五將軍討隗純於天水。

  [6]劉秀命來歙統帥駐屯長安的所有將領,太中大夫馬援做他的副手。來歙上書說:“公孫述把隴西、天水作為屏障,所以能夠苟延殘喘。現在這兩郡如能平定,公孫述就無計可施了。我們應當增派兵馬,儲備糧草。現在西州剛剛破敗,軍民疲勞饑餓,如果用金錢糧食招引他們,那麽當地軍民就能夠集結起來。我知道國家所要供給的不止一支軍隊,經費不足,然而這樣做也是不得已1劉秀表示讚同。於是下詔,在縣儲備六萬斛糧食。秋季,八月,來歙率領馮異等五位將軍在天水討伐隗純。

  [7]驃騎將軍杜茂與賈覽戰於繁,茂軍敗績。

  [7]驃騎將軍杜茂同賈覽在繁縣交戰,杜茂的軍隊失敗。

  [8]諸羌自王莽末入居塞內,金城屬縣多為所有。隗囂不能討,因就慰納,發其眾與漢相拒。司徒掾班彪上言:“今涼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發左衽,而與漢人雜處,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數為小吏黠人所見侵奪,窮恚無聊,故致反叛。夫蠻夷寇亂,皆為此也。舊製,益州部置蠻夷騎都尉,幽州部置領烏桓校尉,涼州部置護羌校尉,皆持節領護,治其怨結,歲時巡行,問所疾苦。又數遣使譯,通導動靜,使塞外羌夷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警備。今宜複如舊,以明威防。”帝從之。以牛邯為護羌校尉。

  [8]西羌各部落從王莽末年遷徙到邊塞以內,金城郡所屬各縣多被占據。隗囂無力征討,便就勢慰問籠絡,征調他們的部眾和漢朝相對抗。司徒掾班彪上書說:“現在涼州各地都有歸降的羌人。羌族人披散著頭發,衣服在左邊開襟。他們和漢族人混雜生活在一起,風俗習慣既不同,語言也不通,經常被小官小吏、奸滑之人侵害掠奪,窮困憤懣,無所依賴,所以導致反抗。夷人和蠻人的叛亂,都是因為這個緣故。舊的製度規定,益州地區設置蠻夷騎都尉,幽州地區設置領烏桓校尉,涼州地區設置護羌校尉。都持符節,統轄守護當地,處理紛爭,每年定時巡行各地,詢問疾苦。並不斷派出翻譯,疏通關係,了解動靜,讓邊塞之外的羌人夷人充當官吏耳目,州郡因此可以有所戒備。現在應恢複昔日製度,以示威嚴,加強防備。”劉秀接受班彪的建議。任命牛邯當護羌校尉。

  [9]盜殺陰貴人母鄧氏及弟。帝甚傷之,封貴人弟就為宣恩侯。複召就兄侍中興,欲封之,置印綬於前。興固讓曰:“臣未有先登陷陳之功,而一家數人,並蒙爵土,令天下觖望,誠所不願1帝嘉之,不奪其誌。貴人問其故,興曰:“夫外戚家苦不知謙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婦眄睨公主,愚心實不安也。富貴有極,人當知足,誇奢益為觀聽所譏。”貴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為宗親求位。

  [9]強盜殺害陰貴人的母親鄧氏和弟弟陰。劉秀非常悲傷,封陰貴人的弟弟陰就為宣恩侯。又召見陰就的哥哥侍中陰興,也要封侯,把印信綬帶放到他麵前。陰興堅持推辭,說:“我沒有衝鋒陷陣的功勞,而一家人中,已有好幾個人承蒙封爵賜土,使天下人不滿,這確實是我不願意的1劉秀讚美他的舉動,不強迫他改變想法。陰貴人問陰興為什麽要這樣做,陰興說:“皇帝的外戚家往往被不知謙讓退避所害。嫁女兒要配侯王,娶媳婦要打公主的主意,我心裏實在不安。富貴有極限,人應當知足,誇耀奢侈會增加世人的指責。”陰貴人為他的話所感動,深深地自我貶抑,始終不替親屬要求官爵。

  [10]帝召寇恂還,以漁陽太守郭為潁川太守。招降山賊趙宏、召吳等數百人,皆遣歸附農;因自劾專命,帝不以咎之。後宏、吳等黨與聞威信,遠自江南,或從幽、冀,不期俱降,駱驛不絕。

  [10]劉秀征召寇恂回洛陽,任命漁陽太守郭當潁川太守。郭招降山賊趙宏、召吳等數百人,全都遣送回鄉務農,他因此彈劾自己擅自放回降賊,劉秀沒有怪罪他。後來,趙宏、召吳等人的同黨聽到郭的威望和信譽,從遙遠的江南,或從幽州、冀州,不約而同都來投降,路途上絡繹不絕。

  [11]莎車王康卒,弟賢立,攻殺拘彌、西夜王,而使康兩子王之。

  [11]莎車王康去世,弟弟賢繼位,攻打誅殺拘彌國王、西夜國王,而讓康的兩個兒子分別擔任兩國國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