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漢紀二十八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3)

  漢紀二十八漢平帝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

  [1]春,太後遣長樂少府夏侯藩、宗正劉宏、尚書令平晏納采見女。還,奏言:“公女漸漬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太師光、大司徒宮、大司空豐、左將軍孫建、執金吾尹賞、行太常事、太史大夫劉秀及太卜、太史令服皮弁、素積,以禮雜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謂康強之占,逢吉之符也。”又以太牢策告宗廟。有司奏:“故事:聘皇後,黃金二萬斤,為錢二萬萬;”莽深辭讓,受六千三百萬,而以其四千三百萬分予十一媵家及九族貧者。

  [1]春季,太皇太後王政君派長樂少府夏侯藩、宗正劉宏、尚書令平晏,前往王莽家,呈上禮物,並與王莽的女兒相見。回來後,向王政君奏報:“安漢公的女兒,受到最好的教育,有美麗善良的容貌,適宜承受天命,侍奉皇家宗廟祭祀。”太師孔光、大司徒馬宮、大司空甄豐、左將軍孫建、執金吾尹賞、行太常事太中大夫劉秀,以及太卜、卜史令,都戴上鹿皮帽,穿上素色衣裳,依照儀式,共同卜卦。都說:“這是金、水互相輔佐的吉兆,父母和睦喜悅的卦象。正是所謂康樂、強健的預示,子孫大吉的征兆。”接著,又用豬牛羊各一頭祭祀,以策書稟告宗廟。主管官吏報告:“按照成例,聘皇後的彩禮是黃金二萬斤,折合錢二萬萬。”王莽執意推辭,隻願接受錢六千三百萬,而又在其中撥出四千三百萬,分贈給被選為從嫁媵妾的十一家,以及王姓家九族以內的貧苦親屬。

  [2]夏,安漢公奏車服製度,吏民養生、送終、嫁娶,奴婢、田宅、器械之品,立官稷,及郡國、縣邑、鄉聚皆置學官。

  [2]夏季,安漢公王莽奏報關於車馬和衣服穿著的製度,全國官吏平民的日常生活,喪葬送終,男婚女嫁,以及奴婢的買賣和待遇,田地房產的轉移,各種用具等等,分別定立等級。又設置祭祀五穀的神廟。並在各郡、各封國、各縣、各城、各鄉、各村,都設置學官。

  [3]大司徒司直陳崇使張敞孫竦草奏,盛稱安漢公功德,以為:“宜恢公國令如周公,建立公子令如伯禽,所賜之品亦皆如之,諸子之封皆如六子。”太後以示群公。群公方議其事,會呂寬事起。

  [3]大司徒司直陳崇,命張敞的孫兒張竦起草奏章,歌頌王莽的功德,說:“應該擴大安漢公的封國,讓他象周公一樣;賜封安漢公的長子,讓他象伯禽一樣,賞賜的等級也完全相同。其他兒子的封賞,都像周公的六個兒子一樣。”太皇太後王政君把奏章交給大臣們看,大臣們正在討論這件事,恰巧呂寬事件發生了。

  初,莽長子宇非莽隔絕衛氏,恐久後受禍,即私與衛寶通書,教衛後上書謝恩,因陳盯傅舊惡,冀得至京師。莽白太皇太後,詔有司褒賞中山孝王後,益湯沐邑七千戶。衛後日夜啼泣,思見帝麵,而但益戶邑;宇複教令上書求至京師。莽不聽。宇與師吳章及婦兄呂寬議其故,章以莽不可諫而好鬼神,可為變怪以驚懼之,章因推類說令歸政衛氏。宇即使寬夜持血灑莽第,門吏發覺之;莽執宇送獄,飲藥死。宇妻焉懷子,係獄,須產子已,殺之。甄邯等白太後,下詔曰:“公居周公之位,輔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誅,不以親親害尊尊,朕甚嘉之1莽盡滅衛氏支屬,唯衛後在。吳章要斬,磔屍東市門。

  當初,王莽的長子王宇反對王莽隔離衛姓家族,恐怕將來受到報複,便暗中跟衛寶通信,讓衛後上書謝恩,並借機陳述丁姓家族和傅姓家族的罪惡,盼望被召到京師長安。王莽報告太皇太後,下詔讓主管官吏褒揚賞賜衛後,增加湯沐邑七千戶人家。衛後日夜哭泣,思念與平帝見麵,然而隻是增加了湯沐邑的戶數。王宇再次教她上書要求前來京師探望。王莽不聽。王宇與他的老師吳章和內兄呂寬商量這件事,吳章認為王莽不可規勸,但相信鬼神,可以製造怪異來恐嚇他,再由吳章乘勢推演,勸說他把政權移交衛姓家族。王宇便讓呂寬於夜晚拿血塗灑王莽的住宅,守門的小吏發覺了這件事,王莽捉拿王宇送到牢獄裏,令服毒藥而死。王宇的妻子呂焉正懷孕,被囚禁在監獄裏,等到生小孩後再殺掉。右將軍甄邯等報告太皇太後,王政君下詔褒揚王莽:“閣下身居周公的地位,輔佐象周成王這樣的幼主,而實施對管叔、蔡叔的誅殺,不以骨肉私情傷害君臣之間的大義,朕非常嘉勉這種大義滅親的壯舉。”王莽於是下令崐把衛姓家族全部屠殺,隻留下衛後一人。吳章遭腰斬,在長安東市門施以分裂肢體的酷刑。

  初,章為當世名儒,教授尤盛,弟子千餘人。莽以為惡人黨,皆當禁錮不得仕宦,門人盡更名他師。平陵雲敞時為大司徒掾,自劾吳章弟子,收抱章屍歸,棺斂葬之,京師稱焉。

  原先,吳章是當時著名的儒家學派學者,廣收學生,有千餘人之多。王莽認為那些學生全是惡人的黨徒,都應當禁錮起來,不得為官。學生們全都改換自己的身份,改投別的老師。平陵人雲敞,當時任大司徒掾,上書自我彈劾,聲稱是吳章的學生,把吳章的屍體領回,買一口棺材收殮埋葬。長安人稱道他的高義。

  莽於是因呂寬之獄,遂窮治黨與,連引素所惡者悉誅之。元帝女弟敬武長公主素附盯傅,及莽專政,複非議莽;紅陽侯王立,莽之尊屬;平阿侯王仁,素剛直;莽皆以太皇太後詔,遣使迫守,令自殺。莽白太後,主暴病薨;太後欲臨其喪,莽固爭而止。甄豐遣使者乘傳案治衛氏黨與,郡國豪傑及漢忠直臣不附莽,皆誣以罪法而殺之。何武、鮑宣及王商子樂昌侯安、辛慶忌三子護羌校尉通、函穀都尉遵、水衡都尉茂、南郡太守辛伯皆坐死。凡死者數百人,海內震焉。北海逢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1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王莽於是假借呂寬案件,下令追究呂寬黨羽,牽連自己平素所厭惡的人,都予以誅殺。其中包括漢元帝的妹妹敬武長公主,她一向跟丁姓家族、傅姓家族友善,及至王莽專權,又非議王莽;王莽的親叔父紅陽侯王立,平阿侯王仁性格一向剛強正直;王莽都以太皇太後的名義,頒下詔書,並派使節監督,強迫他們自殺。王莽報告太皇太後說,敬武長公主患急病死亡。太皇太後要親自前往祭悼,王莽竭力勸阻,才罷。大司空甄豐派遣專人,乘坐朝廷驛車,前往各地誅殺衛姓家族黨羽。各郡、各封國的豪傑,跟漢王朝的忠臣義士,凡不順附王莽的,都被誣陷有罪,依法處決。前任前將軍何武、前任司隸校尉鮑宣,以及王商的兒子樂昌侯王安、前任左將軍辛慶忌的三個兒子:護羌校尉辛通、函穀都尉辛遵、水衡都尉辛茂,以及南郡太守辛伯,全都被處死。共誅殺數百人,全國震驚。北海郡人逢萌對朋友說:“君臣、父子、夫婦之道都廢絕了,再不離開,大禍臨頭。”說完就摘下帽子掛在東都城門,回到故鄉,帶著家屬乘船渡海,到遼東客居。

  莽召明禮少府宗伯鳳入說為人後之誼,白令公卿、將軍、侍中、朝臣並聽,欲以內厲天子而外塞百姓之議。先是,侯金日子賞、都成侯金安上子常皆以無子國絕,莽以曾孫當及安上孫京兆尹欽紹其封。欽謂“當宜為其父、祖立廟,而使大夫主賞祭也。”甄邯時在旁,廷叱欽,因劾奏“欽誣祖不孝,大不敬”;下獄,自殺。邯以綱紀國體,無所阿私,忠孝尤著,益封千戶。更封安上曾孫湯為都成侯。湯受封日,不敢還歸家,以明為人後之誼。

  王莽征召深明古禮的少府宗伯鳳,到宮廷講解充任繼承人的大義。建議由太皇太後下令,公卿、將軍、侍中及文武百官,都要參加聽講。目的在於對內教訓天子,對外消除百姓的議論。在此之前,侯金日的兒子金賞,都成侯金安上的兒子金常,都因為沒有兒子,封國撤除。王莽命金日的曾孫金當,金安上的孫兒京兆尹金欽,分別繼承爵位。金欽說:“金當應給他父親、祖父建立祭廟,而派大夫主持伯祖父金賞的祭祀。”這時,甄邯正在旁邊,當著平帝及文武百官,叱責金欽,彈劾他:“誣蔑祖先,不孝,犯大不敬之罪。”逮捕金欽,金欽在獄中自殺。甄邯因維護國家綱紀,不徇私情,忠孝雙全,增加封地人家一千戶。改封金安上的曾孫金湯當都成侯。金湯受封的當天,不敢回家,用以顯示作為大宗繼承人應遵循的大義。

  [4]是歲,尚書令潁川鍾元為大理。潁川太守陵陽嚴詡本以孝行為官,謂掾、史為師友,有過輒閉自責,終不大言。郡中亂。王莽遣使征詡,官屬數百人為設祖道,詡據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征,不宜若此1詡曰:“吾哀潁川士,身豈有憂哉!我以柔弱征,必選剛猛代;代到,將有僵仆者,故相吊耳1詡至,拜為美俗使者;徙隴西太守何並為潁川太守。並到郡,捕鍾元弟威及陽翟輕俠趙季、李款,皆殺之;郡中震栗。

  [4]本年,尚書令潁川人鍾元,被任命為大理。潁川太守陵陽人嚴詡,當初,以對父母的孝順行為而被推薦當官,他把掾、史等屬官當作教師或朋友,崐遇到過錯,就關起來門來,自我責備,從來沒有大聲說過話。後來,郡中大亂,王莽派使節征召嚴詡,郡府官吏數百人,設宴給嚴詡餞行,嚴詡坐著以手按地大哭,官吏們說:“朝廷征召明府君,這對明府君來說是一件喜事,不應該這麽悲傷。”嚴詡說:“我為潁川人悲傷,豈是為我自己憂愁?我因為柔弱的原因被調走,必選強硬猛烈的人代替我。代替我的人到了,必然有人身死,所以我才悲傷。”嚴詡到了京師,王莽任命他當美俗使者,改任隴西太守。何並接任潁川太守,他一到任,就逮捕鍾元的弟弟鍾威及陽翟俠士趙季、李款,一齊誅殺,全郡深為恐懼。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