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年(壬寅、前19)

  二年(壬寅,公元前19年)

  [1]春,上行幸雲陽、甘泉。

  [1]春季,成帝前往雲陽、甘泉。

  [2]三月,博士行大射禮。有飛雉集於庭,曆階登堂而;後雉又集太常、宗正、丞相、禦史大夫、車騎將軍之府,又集未央宮承明殿屋上。車騎將軍音、待詔寵等上言:“天地之氣,以類相應;譴告人君,甚微而著。雉者聽察,先聞雷聲,故《月令》以紀氣。《經》載高宗雉之異,以明轉禍為福之驗。今雉以博士行禮之日曆階登堂,萬眾睢睢,驚怪連日,徑曆三公之府,太常、宗正典宗廟骨肉之官,然後入宮,其宿留告曉人,具備深切;雖人道相戒,何以過是1後帝使中常侍晁閎詔音曰:“聞捕得雉,毛羽頗摧折,類拘執者,得無人為之?”音複對曰:“陛下安得亡國之語!不知誰主為佞諂之計,誣亂聖德如此者!左右阿諛甚眾,不待臣音複諂而足。公卿以下,保位自守,莫有正言。如令陛下覺寤,懼大禍且至身,深責臣下,繩以聖法,臣音當先誅,豈娪幸宰越庠眨〗竇次皇迥輳趟貌渙ⅲ杖占莩刀觶辛魑牛緩D詿甚於京師。外有微行之害,內有疾病之憂,皇天數見災異,欲人變更,終已不改。天尚不能感動陛下,臣子何望!獨有極言待死,命在朝暮而已。如有不然,老母安得處所,尚何皇太後之有!高祖天下當以誰屬乎!宜謀於賢智,克己複禮,以求天意,繼嗣可立,災變尚可銷也。”

  [2]三月,博士舉行大射禮時。有野雞飛來,群集於庭院,經過台階登上大堂鳴叫。而後,又飛集於太常、宗正、丞相、禦史大夫、車騎將軍官府,接著,又飛集於未央宮承明殿的屋頂上。車騎將軍王音、待詔寵等上奏說:“天地之氣,以類別互相呼應驗證,向君王示警的變異,雖然甚為微小,但很顯著。野雞聽覺敏銳,能最先聽到雷聲,因而《月令》用野雞的鳴叫來記錄節氣。《書經》記載:高宗武丁祭成湯時,曾出現野雞飛到鼎耳上鳴叫的不祥異象,而高宗堅守正道,從而消弭了災禍,這是轉禍為福的明顯驗證。而今,野雞在博士舉行典禮之日,經過台階登堂,在萬人矚目之下,引起連日的驚怪,一直飛過三公之府,飛過太常、宗正等主持宗廟祭典和皇族事務的官署,然後入宮。野雞的停留所告誡人們的內容,是深刻而切要的。雖然人們之間也常常互相告誡,但哪裏能趕上這個呢1而後,成帝派中常侍晁閎傳詔詢問王音說:“聽說捕捉到的野雞,很多羽毛都折斷了,好象曾被抓住關過,莫非有人故意製造變異?”王音回答說:“陛下怎能說這種亡國的話!不知誰敢主謀策劃這種奸巧的計策,誣蔑擾亂聖德到如此地步!聖上左右善阿諛的大有人在,不必等我王音再逢迎也已足夠。公卿及以下,為保官位,人人自守,不敢說出一句正直的話。如果能讓陛下覺悟,懼怕大禍就要降到身上,從而深責臣下,繩之以法,我王音會首先伏誅,豈有自我解脫的道理!陛下即位已十五年,沒有繼承皇位的嗣子,卻天天駕車出遊,幹些有失德行的不道之舉,在社會上流傳,海內的傳聞,更甚於京師。陛下外有微服出遊的毛病,內有疾病纏身的憂愁,上天屢次降下災異,希望人能改正過失,然而終至不改。上天尚且不能感動陛下,臣子又能企盼什麽呢!隻有直言極諫,等候處死,命在旦夕間而已。如有不測,我的老母都沒有安生的地方,更何況皇太後,就更沒有安全的處所了。到那時,高祖的天下該當托囑給誰呢?陛下應當與賢能智慧之人磋商,象孔子所說那樣,克製個人的俗望,恢複以禮治國的正道,以求天意保佑,太子降生,災害變異也才會消失。”

  [3]初,元帝儉約,渭陵不複徙民起邑;帝起初陵,數年後,樂霸陵曲亭南,更營之。將作大匠解萬年使陳湯為奏,請為初陵徙民起邑,欲自以為功,求重賞。湯因自請先徙,冀得美田宅。上從其言,果起昌陵邑。

  [3]當初,漢元帝十分儉省節約,他的陵墓渭陵,不再讓居民遷來,建立縣邑。而成帝建築他的初陵,經營數年後,又看上霸陵曲亭以南,就更改地點,重新營建。將作大匠解萬年,讓陳湯替他上奏,請求為成帝新建陵墓遷移居民,建立縣邑,想以此為自己邀功,求得重賞。陳湯因而請求準許他最先搬遷,希圖分到肥沃的田地和美好的住宅。皇上聽從他們的建議,果然設立了昌陵邑。

  夏,徙郡國豪桀貲五百萬以上五千戶於昌陵。

  夏季,下令遷移郡國豪族資產在五百萬以上的五千戶,充實昌陵地區。

  [4]五月,癸未,隕石於杜郵三。

  [4]五月,癸未(初六),杜郵墜落三顆隕石。

  [5]六月,立中山憲王孫雲客為廣德王。

  [5]六月,封中山憲王的孫子劉雲客為廣德王。

  [6]是歲,城陽哀王雲薨;無子,國除。

  [6]本年,城陽王劉雲去世,由於沒有兒子,封國撤除。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