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漢紀二十二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醜、前32)

  漢紀二十二漢成帝建始元年(己醜,公元前32年)

  [1]春,正月,乙醜,悼考廟災。

  [1]春季,正月,乙醜(初一),史皇孫劉進的祭廟發生火災。

  [2]石顯遷長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顯既失倚,離權,於是丞相、禦史條奏顯舊惡;及其黨牢梁、陳順皆免官,顯與妻子徙歸故郡,憂懣不食,道死。諸所交結以顯為官者,皆廢罷;少府五鹿充宗左遷玄菟太守,禦史中丞伊嘉為雁門都尉。

  [2]石顯調任長信中太仆,官秩為中二千石。石顯已失去了靠山,又被調離中樞要職,於是丞相、禦史上奏成帝,列數石顯過去的罪惡。石顯及其黨羽牢梁、陳順均被免官,石顯與妻子兒女也被逐歸原郡。石顯憂鬱憤懣,不進飲食,死在途中。那些因結交石顯而得到官位的人,全部被罷黜。少府五鹿充宗被貶為玄菟郡太守,禦史中丞伊嘉被謫調雁門都尉。

  司隸校尉涿郡王尊劾奏:“丞相衡,禦史大夫譚,知顯等顓權擅勢,大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懷邪迷國,無大臣輔政之義,皆不道!在赦令前。赦後,衡、譚舉奏顯,不自陳不忠之罪,而反揚著先帝任用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於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稱,失大臣體1於是衡慚懼,免冠謝罪,上丞相、侯印綬。天子以新即位,重傷大臣,乃左遷尊為高陵令。然群下多是尊者。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連乞骸骨讓位;上輒以詔書慰撫,不許。

  司隸校尉、涿郡人王尊上書彈劾:“丞相匡衡,禦史大夫張譚,明知石顯等專權擅勢,作威作福,是海內禍害,卻不及時奏報皇上,予以懲罰,反而百般諂媚,曲意奉承,攀附臣下,欺瞞主上,心懷邪惡,迷惑君王,喪失大臣輔政的原則,都為大逆不道!這些罪惡發生在大赦之前,尚可不究。然而,在大赦之後,匡衡、張譚指控石顯時,不自責不忠之罪,反而故意宣揚突出先帝任用傾覆小人的失誤。妄言什麽‘文武百官畏懼石顯,超過了皇上’。這種卑君尊臣的言論,是不該說的,有失大臣體統1於是匡衡慚愧恐懼,脫掉官帽謝罪,繳還丞相、侯爵的印信、綬帶。成帝因新即位,不願傷害大臣,就下令貶王尊為高陵縣令。可是百官中很多人都認為王尊之言有道理。匡衡沉默而心不自安,每逢遇到水旱天災,都接連請求退休讓位。而皇上則下詔安撫慰留,不批準他辭職。

  [3]立故河間王元弟上群庫令良為河間王。

  [3]漢成帝封已故河間王劉元的弟弟、上郡庫令劉良為河間王。

  [4]有星勃於營室。

  [4]有異星出現於營、室二星旁。

  [5]赦天下。

  [5]大赦天下。

  [6]壬子,封舅諸吏、光祿大夫、關內侯王崇為安成侯;賜舅譚、商、立、根、逢時爵關內侯。夏,四月,黃霧四塞,詔博問公卿大夫,無有所諱。諫大夫楊興、博士駟勝等皆以為“陰盛侵陽之氣也。高祖之約,非功臣不侯;今太後諸弟皆以無功為侯,外戚未曾有也,故天為見異。”於是大將軍鳳懼,上書乞骸骨,辭職;上優詔不許。

  [6]壬子(疑誤),成帝封舅父諸吏、光祿大夫、關內侯王崇為安成侯;賜舅父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為關內侯。夏季,四月,黃霧四起,遮天蓋日。成帝下詔廣泛地征求公卿大夫的意見,希望大臣們各談因由,不得隱諱。諫大夫楊興、博士駟勝等都認為:“是陰氣太盛,侵抑陽氣的緣故。高祖曾立約:臣屬非功臣不得封侯。如今太後諸弟全都無功而封侯,如此施恩外戚,是從未有先例的。因而上天為示警而顯現異象。”大將軍王鳳聞奏恐懼,上書請求退休,辭去官職。成帝不準,下詔慰留。

  [7]禦史中丞東海薛宣上疏曰:“陛下至德仁厚,而嘉氣尚凝,陰陽不和,殆吏多苛政。部刺史或不循守條職,舉錯各以其意,多與郡縣事,至開私門,聽讒佞,以求吏民過,譴嗬及細微,責義不量力;郡縣相迫促,亦內相刻,流及眾庶。是故鄉黨闕於嘉賓之歡,九族忘其親親之恩,飲食周急之厚彌衰,送往勞來之禮不行。夫人道不通則陰陽否隔,和氣不通,未必不由此也6詩》崐雲:‘民之失德,幹餱以愆。’鄙語曰:‘苛政不親,煩苦傷思。’方刺史奏

  事時,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務。”上嘉納之。

  [7]禦史中丞、東海人薛宣上書說:“陛下至德仁厚,然而祥和之氣仍然未通,陰陽不和,大概是因為官吏多實行苛政的緣故。被委派巡查地方的刺史,有人不遵循六條規則,隨心所欲地行事,過多幹預郡縣行政。甚至開私門,聽信讒言,來搜求吏民的過失。嚴辭嗬責,對細微的過錯也不放過;苛求吏民,而不考慮他們是否力所能及。郡縣在壓力的逼迫下,也不得不互相采取嚴厲苛刻的手段,流毒禍及百姓。因此,鄉黨鄰裏缺少和睦交往的歡悅,家族親屬也忘了血緣之間的親情。互相幫助、周濟急難的淳厚風俗衰落了,送往迎來的禮節也不再實行。人情不通,那麽陰陽自然阻隔,和氣不通,未必不是由此而引起6詩經》說:‘百姓失德,因小犯過。’俚語說:‘苛政之下無親情,煩苦之中傷恩義。’陛下在刺史奏事時,應明確敕告他們,使他們明了本朝施政的切要所在。”成帝欣然采納。

  [8]八月,有兩月相承,晨見東方。

  [8]八月,清晨時,東方一上一下出現兩個月亮。

  [9]冬,十二月,作長安南、北郊,罷甘泉、汾陰祠,及紫壇偽飾、女樂、鸞路、駒、龍馬、石壇之屬。

  [9]冬季,十二月,漢成帝在長安南郊、北郊興建祭天、祭地之所。下令撤除甘泉和汾陰兩地的祭祀之所,以及甘泉泰紫壇的裝飾、女子歌樂、鸞路、駒、龍馬、石壇等。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