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年(乙酉、前36)

  三年(乙酉,公元前36年)

  [1]夏,六月,甲辰,扶陽共侯韋玄成薨。

  [1]夏季,六月甲辰(十九日)丞相扶陽侯韋玄成去世。

  [2]秋,七月,匡衡為丞相。戊辰,衛尉李延壽為禦史大夫。

  [2]秋季,七月,元帝擢升匡衡作丞相。戊辰(十四日),擢升衛尉李延壽當禦史大夫。

  [3]冬,使西域都護、騎都尉北地甘延壽、副校尉山陽陳湯共誅斬郅支單於於康居。

  [3]冬季,命西域都護、騎都尉、北地郡人甘延壽,和副校尉、山陽郡人陳湯一同出兵,在康居王國斬殺郅支單於。

  始,郅支單於自以大國,威名尊重,又乘勝驕,不為康居王禮,怒殺康居崐王女及貴人、人民數百,或支解投都賴水中;發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歲乃已。又遣使責闔蘇、大宛諸國歲遺,不敢不予。漢遣使三輩至康居,求穀吉等死,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詔;而因都護上書,言“居困厄,願歸計強漢,遣子入侍。”其驕如此。

  最初,郅支單於自以為匈奴汗國是一個大國,威名遠揚,頗受別國尊重,又乘軍事勝利而十分驕傲。因為不得康居王禮敬,一怒之下殺了康居王的女兒及康居貴族、平民數百人,有的還截其四肢,扔到都賴水裏。他強迫康居人為他建築城垣,每日有五百名工匠施工,曆時二年才完成。又派出使節,前往闔蘇王國、大宛王國,責令每年進貢。二國畏懼郅支單於,不敢不給。漢朝前後派出三批使節,前往康居郅支單於處,查問穀吉等人的遺體下落。郅支對於漢朝使節窘困侮辱,不肯接受漢朝皇帝的詔書,隻是通過西域都護上書,說:“居住的地方環境困苦,願意歸順強大的漢朝,還打算派兒子去當人質。”其態度傲慢如此。

  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略,喜奇功,與延壽謀曰:“夷狄畏服大種,其天性也。西域本屬匈奴,今郅支單於威名遠聞,侵陵烏孫、大宛,常為康居畫計,欲降服之;如得此二國,數年之間,城郭諸國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戰伐,數取勝;久畜之,必為西域患。雖所在絕遠,蠻夷無金城、強弩之守。如發屯田吏士,驅從烏孫眾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則無所之,守則不足自保,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1延壽以為然,欲奏請之。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其久病,湯獨矯製發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延壽聞之,驚起,欲止焉。湯怒,按劍叱延壽曰:“大眾已集會,豎子欲沮眾邪1延壽遂從之。部勒行陳,漢兵、胡兵合四萬餘人。延壽、湯上疏自劾奏矯製,陳言兵狀,即日引軍分行,別為六校:其三校從南道逾蔥嶺,徑大宛;其三校都護自將,發溫宿國,從北道入赤穀,過烏孫,涉康居界,至闐池西。而康居副王抱闐將數千騎寇赤穀城東,殺略大昆彌千餘人,驅畜產甚多,從後與漢軍相及,頗寇盜後重。湯縱胡兵擊之,殺四百六十人,得其所略民四百七十人,還付大昆彌,其馬、牛、羊以給軍食。又捕得抱闐貴人伊奴毒。入康居東界,令軍不得為寇。間呼其貴人屠墨見之,諭以威信,與飲、盟,遣去。徑引行,未至單於城可六十裏,止營。複捕得康居貴人具色子男開牟以為導。具色子,即屠墨母之弟,皆怨單於,由是具知郅支情。明日,引行,未至城三十裏,止營。

  陳湯為人沉著勇敢,能深思熟慮,富有計策謀略,渴望建立奇特的功勳,他向甘延壽建議說:“邊境各族畏懼匈奴,這是天性。西域各國,本來都屬匈奴管轄,而今郅支單於的威名傳播很遠,不斷侵略烏孫王國和大宛王國,經常給康居王國出謀劃策,企圖使烏孫、大宛投降歸順。如果把這兩國征服,隻要幾年時間,西域城邦國家都會陷於危險的境地。郅支單於性情剽悍,喜好戰爭,不斷取得勝利。日子一久,必將成為西域的災難。雖然他現在地處遙遠,幸而他們沒有堅固的城堡和強勁的弓弩,無法固守。我們如果征發屯田的軍隊,並率領烏孫王國的軍隊,一直挺進到他的城堡之下,他要逃沒有地方可逃,要守則兵力不足以自保,千載難逢的功業可以在一天早上完成。”甘延壽認為有理,準備先奏請朝廷批準。陳湯說:“聖上一定會召集公卿商議,遠大的策略,不是平庸的官僚所能了解,肯定不同意。”甘延壽遲疑,不肯聽他的話。正好甘延壽久病臥床,陳湯單獨行動,假傳聖旨,征發各城邦國家的軍隊、車師戊己校尉的屯田部隊。甘延壽聽說了這件事,大驚而起,要加阻止,陳湯大怒,手按劍柄,叱責甘延壽說:“大軍已經集中會合,你小子打算阻止大軍嗎?”甘延壽於是順從。他倆部署、集結漢朝和西域多國兵力,共有四萬餘人。甘延壽、陳湯上奏章自我彈劾假傳聖旨之罪,陳述所以如此做的理由。發出奏章的當天,大軍出發,分成六路縱隊,其中三路縱隊沿南道越過蔥嶺,穿過大宛王國。另三路縱隊,由都護甘延壽親自率領,從溫宿國出發,由北道經烏孫王國首府赤穀城,穿過烏孫王國,進入康居王國邊界,挺進到闐池西岸。而這時康居王國的副王抱闐,率領數千騎兵,在赤穀城東方攻擊烏孫王國大昆彌地區,屠殺及俘虜千餘人,搶走牛、羊、馬等大批牲畜,然後從後麵追上漢軍,奪取漢軍後部的大批輜重。陳湯命西域兵迎戰,殺四百六十人,奪回抱闐所擄掠的烏孫百姓四百七十人,交給大昆彌。而奪回的馬匹、牛、羊,則留下來作為軍隊食物。又逮捕到抱闐手下的貴族伊奴毒。進入康居王國東部國界後,陳崐湯嚴明軍紀,不準燒殺搶掠。秘密召康居王國的貴族屠墨來會晤,向他展示漢朝的威力與決心,擺下酒筵席,共同盟誓,然後送他回去。大軍繼續挺進,在距新築的單於城約六十裏處,安營紮寨。這時,又俘虜康居王國另一貴族具色子男開牟,讓他作向導。具色子男開牟是屠墨的舅父,也痛恨郅支單於的凶暴。漢朝軍隊於是對郅支單於內部的情況,了如指掌。第二天,大軍繼續挺進,距單於城三十裏,紮營。

  單於遣使問:“漢兵可以來?”應曰:“單於上書言:‘居困厄,願歸計強漢,身入朝見’,天子哀閔單於,棄大國,屈意康居,故使都護將軍來迎單於妻子。恐左右驚動,故未敢至城下。”使數往來相答報,延壽、湯因讓之:“我為單於遠來,而至今無名王、大人見將軍受事者,何單於忽大計,失客主之禮也!兵來道遠,人畜罷極,食度且盡,恐無以自還,願單於與大臣審計策1

  郅支單於派使節前來詢問:“漢朝軍隊到這裏來的目的何在?”漢軍的官員回答說:“你們單於曾經上書漢朝皇帝,說:‘居住環境困苦,願意歸降強大的漢朝,親身到長安朝見。’皇帝憐憫單於放棄幅員廣大的國土,委屈地住在康居,所以派遣都護將軍,率軍前來迎接單於及妻子兒女。恐怕單於的左右驚動,所以沒有敢於直接到達城下。”雙方使節來往了幾次之後,甘延壽、陳湯出麵,責備郅支單於的使節說:“我們為了單於,不遠萬裏來到此地,然而,一直到今天,他還沒有派出一位名王、顯貴,前來晉見都護將軍,接受命令而供事,為什麽單於對大事這麽疏忽,不講主人待客人的禮節?我們從遙遠的地方到此,人馬困乏已極,而糧草又快用完,恐怕連回程都不夠用,請單於跟大臣們慎重考慮。”

  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裏,止營傅陳。望見單於城上立五采幡幟,數百人被甲乘城;又出百餘騎往來馳城下,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陳,講習用兵。城上人更招漢軍曰:“鬥來1百餘騎馳赴營,營皆張弩持滿指之,騎引卻。頗遣吏士射城門騎、步兵,騎、步兵皆入。延壽、湯令軍:“聞鼓音,皆薄城下,四麵圍城,各有所守,穿塹,塞門戶,鹵為前,戟弩為後,仰射城樓上人。”樓上人下走;土城外有重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外人發薪燒木城,夜,數百騎欲出,外迎射,殺之。

  次日,大軍挺進到都賴水畔,在距單於城三裏外紮營,構築陣地,遙望單於城上,五色旗幟迎風飄揚,數百匈奴人披甲戴胄,登上城樓守備。又從城中衝出一百餘名騎兵,往來奔馳城下。一百餘名匈奴步兵,在城門兩側,結成“魚鱗陣”,正作戰鬥演習。城上守軍還向漢朝軍隊挑戰:“來打吧1一百餘名匈奴騎兵直衝漢營,漢營的強弩全部拉滿,箭矢外指。匈奴騎兵不敢攻擊,撤退。強弩部隊射擊城門外操練的匈奴騎兵、步兵,匈奴兵全部退入城內。甘延壽、陳湯下令總攻:“聽到鼓聲,都直撲城下,四麵包圍,各軍記住所分配的位置,開鑿洞穴,堵塞射擊孔。盾牌在前,戟弩在後,仰射城樓上的守軍。”攻擊開始,城樓上的匈奴守軍退下逃走。土城之外,還有由兩層木檣構成的重木城。匈奴人由木城射擊,使漢朝遠征軍多有傷亡。於是遠征軍以薪縱火,焚燒木城。入夜,匈奴守軍騎兵數百名突圍,漢軍予以迎頭痛擊,箭如雨下,全部殲滅。

  初,單於聞漢兵至,欲去。疑康居怨己,為漢內應,又聞烏孫諸國兵皆發,自以無所之。郅支已出,複還,曰:“不如堅守。漢兵遠來,不能久攻。”單於乃被甲在樓上,諸閼氏、夫人數十皆以弓射外人。外人射中單於鼻,諸夫人頗死;單於乃下。夜過半,木城穿;中人卻入土城,乘城呼。時康居兵萬餘騎,分為十餘處,四麵環城,亦與相應和。夜,數奔營,不利,輒卻。平明,四麵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鉦、鼓聲動地。康居兵引卻;漢兵四麵推鹵,並入土城中。單於男女百餘人走入大內。漢兵縱火,吏士爭入,單於被創死。軍候假丞杜勳斬單於首。得漢使節二及穀吉等所齎帛書;諸鹵獲以畀得者。凡斬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級;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賦予城郭諸國所發十五王。

  當初,郅支單於聽說漢朝軍隊到達,打算離開此城。可是,懷疑康居王對他怨恨,與漢朝勾結,裏應外合,又聽說烏孫王國等西域各國,都派出軍隊,自以為無處可以投奔。所以,他已逃出單於城,卻又返回,說:“不如堅守。漢朝軍隊遠征萬裏,不可能持久進攻。”郅支單於全身披甲,在城樓上指揮作崐戰。他的閼氏、夫人共數十名,也都用弓箭射城外的漢軍。漢朝的弩兵射中郅支單於的鼻子,而他的夫人也多有死亡。郅支單於於是從城樓下來。午夜之後,木城被攻破,木城中的匈奴軍退入土城,登上城頭,呼號呐喊。這時,康居王國一萬餘人的騎兵援軍來到郅支城附近,分散在十餘處,環繞城的東西南北四麵部署,跟城上的匈奴守軍互相呼應。乘著夜色,多次向漢朝軍隊的營地衝擊,然而不能得手,每次都退下來。天將亮時,四麵火起,官兵振奮,乘火勢大喊,鉦鼓之聲動地。康居軍隊再向後撤。漢朝軍隊推舉盾牌,從四麵同時衝入土城中。郅支單於率匈奴男女一百餘人逃入王宮,漢朝軍隊縱火焚燒王宮,官兵爭先衝入,郅支單於身受重傷而死。軍候假丞杜勳,砍下郅支單於人頭。在王宮中搜出漢朝使臣的節兩隻以及穀吉等攜帶的寫在帛上的書信。凡是搶掠的財物,都歸搶掠者所有。斬閼氏、太子、名王及以下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一百四十五人,投降的一千餘人,分配給領兵共圍單於的西域十五個國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