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年(壬午、前39)

  五年(壬午,公元前39年)

  [1]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三月,幸河東,祠後土。

  [1]春季,正月,元帝前往甘泉,在泰祭祀天神。三月,再往河東,祭祀後土神。

  [2]秋,潁川水流殺人民。

  [2]秋季,潁川郡水災,淹死百姓。

  [3]冬,上幸長楊射熊館,大獵。

  [3]冬季,元帝前往長楊宮射熊館,大肆遊獵。

  [4]十二月,乙酉,毀太上皇、孝惠皇帝寢廟園,用韋玄成等之議也。

  [4]十二月乙酉(十六日),元帝采用丞相韋玄成等的建議,下詔拆毀太上皇、孝惠皇帝的祭廟。

  [5]上好儒術、文辭,頗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進見,人人以為得上意。又傅昭儀及子濟陽王康愛幸,逾於皇後、太子。太子少傅匡衡上疏曰:“臣聞治亂安危之機,在乎審所用心。蓋受命之王,務在創業垂統,傳之無窮;繼體之君,心存於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養其心,休烈盛美歸之二後,而不敢專其名,是以上天歆享,鬼神佑焉。陛下聖德天覆,子愛海內,然而陰陽未和、奸邪未禁者,殆議者未丕揚先帝之盛功,爭言製度不可用也,務變更之,所更或不可行而複複之,是以群下更相是非,吏民無所信。臣竊恨國家釋樂成之業而虛為此紛紛也!願陛下詳覽統業之事,留神於遵製揚功,以定群下之心。《詩·大雅》曰:‘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蓋至德之本也。《傳》曰:‘審好惡,理情性,而王道畢矣。’治性之道,必審己之所有餘而強其所不足,蓋聰明疏通者戒於太察,寡聞少見者戒於壅蔽,勇猛剛強者戒於太暴,仁愛溫良者戒於無斷,湛靜安舒者戒於後時,廣心浩大者戒於遺忘。必審己之所當戒而齊之以義,然後中和之化應,而巧偽之徒不敢比周而望進。唯陛下戒之,所以崇聖德也!

  [5]元帝喜好儒家的學說,又喜愛文章辭語。對宣帝的法令製度多有改變。談論政事,提出建議的人,多數都被召見,每人都認為受到皇帝的注意。這時候,傅昭儀和她的兒子濟陽王劉康,正受到元帝特別的寵愛,超過皇後和皇太子劉驁。太子少傅匡衡上書說:“我曾經聽說,治亂安危的關鍵,在於人主是不是慎重用心。接受天的旨意的君王,任務在於開創大業,使它世代相承,無窮無盡地傳下去。而繼任的君王,心思要放到繼承和發揚祖先的恩德功勳上。從前,周成王繼承王位之後,追思祖父周文王、父親周武王成功的道理,用以培養自己的心性,把美好的聲譽和榮耀,都歸功於祖父和父親兩位先王,而不敢自己居功。因此,上天享受他的供品,連鬼神也都保佑他。陛下聖明的恩德,象天一樣覆蓋大地,象愛護兒女一樣愛護四海之內的百姓。可是陰陽沒有調和,奸詐邪惡也沒有禁止。這大概是因為臣子未能發揚光大先帝的盛大功業,反而爭先恐後地抨擊過去的法令規章不可用,一定要加以改變。然而,很多製度改變了之後,無法執行,隻好再恢複原狀。結果是,在下位的人發生糾紛,官吏和平民無所遵信。我常在內心痛恨,國家放棄了人心所樂的已成的功業,而白白去做那些紛亂的事情。但願陛下仔細回顧漢室世代相繼的事業,留意遵守先帝的法製,弘揚先帝的功業,用以安定臣僚的心。《詩經·大雅》說:‘不要忘記祖先的教誨,努力修養自己的德行。’這是達到‘德’的根本方法。《詩傳》說‘知道應喜愛什麽,應厭惡什麽,使性情變好,聖王的道路就是如此。’修養性情的方法,必定要知道自己的長處,而彌補自己的缺欠。聰明通達的人,警惕苛察;見識不廣的人,警惕被蒙蔽;勇猛剛強的人,警惕過於暴烈;仁愛溫良的人,警惕沒有決斷;恬淡安靜的人,警惕貽誤時機;胸襟廣闊的人,警惕疏忽大意。必須了解自己所應當注意糾正的缺失,以大義來彌補它,然後才能達到萬事和諧的美好境界。那些偽善的乖巧之徒,才無法結黨搭幫,企望擠進朝廷。務請陛下警惕自己,使陛下的聖德更為崇高。

  臣又聞室家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詩》始《國風》,《禮》本冠、婚。始乎《國風》,原情性以明人倫也;本乎冠、婚,正基兆以防未然也;故聖王必慎妃後之際,別適長之位,禮之於內也。卑不逾尊,新不先故,所以統人情而理陰氣也;其尊適而卑庶也,適子冠乎阼,禮之用醴,眾子不得與列,所崐以貴正體而明嫌疑也。非虛加其禮文而已,乃中心與之殊異,故禮探其情而見之外也。聖人動靜遊燕所親,物得其序,則海內自修,百姓從化。如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奸因時而動,以亂國家。故聖人慎防其端,禁於未然,不以私恩害公義。《傳》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我又曾經聽說,家庭如果安詳和睦,天下自然治理得好。所以《詩經》開頭就是《國風》。《禮記》開頭就講冠禮、婚禮。用《國風》開頭,追溯性情的根本,表明人倫之間的關係。用冠禮、婚禮開頭,,為安詳的家庭奠立基礎,以防患於亂起之前。所以聖明的君王,必須慎重處理妃嬪與皇後之間的關係,注意區分‘嫡子’與‘庶子’的不同地位,把禮儀納入自己家內。卑賤的不能超過尊貴的,新來的不能排在舊有的之前。必如此,才合乎人情,理順乎陰氣。嫡子尊貴,庶子卑賤,嫡子成年,舉行加冠禮時,在高台上隆重舉行,使用甜酒祝賀。其他的兒子,不能用這種儀式,其目的就在於顯示嫡子的尊貴,使立於無可懷疑的地位,不僅僅是表麵的禮節儀式而已,而是內心對待嫡子與其他兒子截然不同,所以用禮儀。把真情顯露於外。聖人的一舉一動,和誰歡宴娛樂,和誰親近,都要使尊貴卑賤都有一定次序。如此的話,全國百姓都會自我修養,順從歸化。如果應當親近的反而疏遠,應當尊重的反而放到卑賤的地位,那麽乖巧的邪惡之徒就會乘機而動,使國家混亂。所以聖人謹慎小心,不願有一個壞的開頭。用心防範於亂起之前,決不因私人的恩情,傷害正大的原則。正如《易傳》所說:‘家庭端正,則天下就安定了。’”

  [6]初,武帝既塞宣房,後河複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入海,廣深與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是歲,河決於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

  [6]當初,武帝曾經堵塞黃河決口,築宣房宮。後來,黃河又在北麵的館陶決口,形成屯氏河,沿東北方向入海,因為河床廣度深度跟黃河相同,所以聽其自由發展,不再堵塞決口。本年,黃河在清河郡所屬靈縣鳴犢堤再度決口,屯氏河於是無水幹涸。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