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四年(辛巳、前40)

  四年(辛巳,公元前40年)

  [1]春,二月,赦天下。

  [1]春季,二月,大赦天下。

  [2]三月,上行幸雍,祠五。

  [2]三月,元帝前往雍城,祭祀五帝。

  [3]夏,六月,甲戌,孝宣園東闕災。

  [3]夏季,六月甲戌(二十六日),孝宣皇帝陵園東門失火。

  [4]戊寅晦,日有食之。上於是召諸前言日變在周堪、張猛者責問,皆稽首謝;因下詔稱堪、猛之美,徵詣行在所,拜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領尚書事;猛複為太中大夫、給事中。中書令石顯管尚書,尚書五人皆其黨也;堪希得見,常因顯白事,事決顯口。會堪疾,不能言而卒。顯誣譖猛,令自殺於公車。

  [4]戊寅晦(三十日),出現日食。元帝召集那些先前說天變災難都是為周堪、張猛而發的官員進行責問,他們都跪拜於地謝罪。於是,元帝下詔褒揚周堪、張猛,調回京師長安。任命周堪擔任光祿大夫,支中二千石俸祿,主管尚書事務;任命張猛當太中大夫、給事中。而這時候,中書令石顯兼管尚書,尚書五人都是石顯的黨羽。周堪很難見到元帝,雖有建議,往往不得不拜托石顯代為轉達,大政方針的決定權被石顯控製。正巧周堪得了失音病,不能說話而去世。石顯又誣陷張猛,讓他自殺於公車官署。

  [5]初,貢禹奏言:“孝惠、孝景廟皆親盡宜毀,及郡國廟不應古禮,宜正定。”天子是其議。秋,七月,戊子,罷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衛思後、戾太子、戾後園,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冬,十月,乙醜,罷祖宗廟在郡國者。

  [5]當初,貢禹上奏章說:“孝惠帝、孝景帝的祭廟,因為親情己盡,應該撤除。各郡、各封國設置皇帝祭廟,不合古代禮製規定,應該改正。”元帝認為有理。秋季,七月戊子(初十),撤除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衛思後、戾太子、戾後的祭廟,都不再祭祀,隻設置官吏兵卒守護。冬季,十月乙醜(十九日),撤除設置在各郡、各封國的祖宗祭廟。

  [6]諸陵分屬三輔。以渭城壽陵亭部原上為初陵;詔勿置縣邑及徙郡國民。

  [6]元帝下詔,各位皇帝的陵園,以其所在地區,分屬三輔管理。在渭城壽陵亭部原上預設墳墓,下詔不要把它發展成為一個縣,也不要強迫各郡、各崐封國移民到那裏。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