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年(癸醜,公元前68年)

  [1]春,霍光病篤。車駕自臨問,上為之涕泣。光上書謝恩,願分國邑三千戶以封兄孫奉車都尉山為列侯,奉兄去病祀。即日,拜光子禹為右將軍。三月,庚午,光薨。上及皇太後親臨光喪,中二千石治塚,賜梓宮、葬具皆如乘輿製度,諡曰宣成侯。發三河卒穿複土,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下詔複其後世,疇其爵邑,世世無有所與。

  [1]春季,霍光病重,漢宣帝親自前往探望,為他流淚。霍光上書謝恩,表示希望能在自己的封地中分出三千戶,封兄長霍去病的孫子奉車都尉霍山為列侯,以祀奉霍去病的香火。當日,漢宣帝任命霍光之子霍禹為右將軍。三月庚午(初八),霍光去世。漢宣帝與皇太後親自前往霍光靈堂進行祭悼,命令中二千石官員負責霍光墓的修建事務,賞賜棺木、葬具等,都與禦用規格一樣;賜霍光諡號為“宣成侯”;征調三河地區的兵卒為霍光挖掘墓穴,將棺木埋葬後,在上麵築起墳塋;撥出三百家民戶侍奉墓園,設置長、丞負責守墓和祭祀事務。漢宣帝還下詔免除霍光後代子孫的賦稅、徭役,讓他們繼承霍光的封爵、食邑,世世代代、永遠不變。

  禦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國家新失大將軍,宜顯明功臣以填藩國,毋空大位,以塞爭權。宜以車騎將軍安世為大將軍,毋令領光祿勳事;以其子延壽為光祿勳。”上亦欲用之。夏,四月,戊申,以安世為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

  禦史大夫魏相向漢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其中說道:“國家最近喪失了大將軍,應當對另外的有功大臣明示尊崇、顯揚,以鎮撫各諸侯封國,不要使大將軍之位空缺,以免引起朝臣爭權。我認為應任命車騎將軍張安世為大將軍,不要再讓他兼領光祿勳事務;任命張安世之子張延壽為光祿勳。”漢宣帝也想任用張安世。夏季,四月戊申(十七日),任命張安世為大司馬、車騎將軍,主管尚書事務。

  [2]鳳皇集魯,群鳥從之。大赦天下。

  [2]鳳凰在魯國聚集,成群的飛鳥追隨。大赦天下。

  [3]上思報大將軍德,乃封光兄孫山為樂平侯,使以奉車都尉領尚書事。魏相因昌成君許廣漢奏封事,言“《春秋》譏世卿,惡宋三世為大夫及魯季孫之專權,皆危亂國家。自後元以來,祿去王室,政由塚宰。今光死,子複為右將軍,兄子秉樞機,昆弟、諸婿據權勢,在兵官,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或夜詔門出入,驕奢放縱,恐浸不製,宜有以損奪其權,破散陰謀,以固萬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諸上書者皆為二封,署其一曰“副”,領尚書者先發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複因許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帝善之,詔相給事中,皆從其議。

  [3]漢宣帝想報答大將軍霍光擁立自己作皇帝的大德,便封霍光兄長霍去病的孫子霍山為樂平侯,命他以奉車都尉的身份主管尚書事務。魏相通過昌成君許廣漢向漢宣帝上了一道秘密奏章,說道:“《春秋》譏諷由貴族世代為卿的製度,厭惡春秋時宋國三代沒有大夫和魯國季孫氏專擅國政,都使國家陷於危亡混亂之中。我朝自孝武皇帝後元以來,皇室不能控製各級官員的俸祿,朝政大事都由職權最高的大臣決定。如今霍光雖死,他的兒子仍為右將軍,侄兒掌管中樞事務,兄弟、女婿們都身居權要之職,或擔任軍事將領,霍光的夫人顯以及幾個女兒都在長信宮門錄有姓名,甚至半夜也能叫開宮門出入。霍氏一門驕奢放縱,恐怕會漸漸難以控製,所以應設法削弱他們的權勢,消滅他們可能會生出的陰謀,以鞏固皇家的萬世基業,也保全功臣的後代子孫。”依照慣例,凡上書朝廷,都是一式兩份,其中一份注明為副本,由主管尚書事務的人先打開副本審視,如所奏之事不妥,則不予上奏。魏相又通過許廣漢向漢宣帝建議,取消奏章副本,防止阻塞言路而蒙蔽皇上。漢宣帝認為很對,下詔命魏相擔任給事中,全部采納了魏相的意見。

  [4]帝興於閭閻,知民事之艱難。霍光既薨,始親政事,厲精為治,五日一聽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敷奏其言,考試功能。侍中、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厚加賞賜,至於子孫,終不改易。樞機周密,品式備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及拜刺史、守、相,輒親見問,觀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質其言,有名實不相應,必知其所以然。常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裏而亡歎息崐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1以為太守,吏民之本,數變易則下不安;民知其將久,不可欺罔,乃服從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輒以璽書勉厲,增秩、賜金,或爵至關內侯;公卿缺,則選諸所表,以次用之。是以漢世良史,於是為盛,稱中興焉。

  [4]漢宣帝出身於民間,了解下層人民的艱難困苦。霍光死後,漢宣帝開始親自主持朝政,勵精圖治,每隔五天,就要召集群臣,聽取他們對朝政事務的意見。自丞相以下,群臣各就自己負責的事務分別奏報,再將他們陳述的意見分別下達有關部門試行,考察、檢驗其功效。凡任侍中、尚書的官員有功應當升遷,或有特殊成績,就厚加賞賜,甚至及於他們的子孫,長久不改變。中樞機構嚴密,法令、製度完備,上下相安無事,沒有人抱著苟且敷衍的態度辦事。至於任命州刺史、郡太守、封國丞相等高級地方官吏,漢宣帝總是親自召見詢問,觀察他的抱負和打算,再考察他的行為,看是否與他當初說的一樣。凡查出有言行不統一的,一定要追究其原因何在。漢宣帝常說:“老百姓之所以能安居家鄉,沒有歎息、怨愁,主要就在於為政公平清明,處理訴訟之事合乎情理。能與我一起做到這一點的,不正是那些優秀的郡太守和封國丞相等二千石官員嗎1漢宣帝認為,郡太守為治理官吏和百姓的關鍵,如變換頻繁則容易引起治下百姓的不安。百姓們知道他們的郡太守將長期留任,不可欺罔,才能服從郡太守的教化。所以,凡地方二千石官員治理地方有成效的,漢宣帝總是正式頒布詔書加以勉勵,增加其官階俸祿,賞賜黃金,甚至賜爵為關內侯,遇有公卿職位空缺,則按照他們平時所受獎勵的先後、多少,依次挑選補任。因此,漢朝的好官,是以這一時期最多,號稱中興。

  [5]匈奴壺衍單於死,弟左賢王立為虛閭權渠單於,以右大將女為大閼氏,而黜前單於所幸顓渠瘀氏。顓渠瘀氏父左大且渠怨望。是時漢以匈奴不能為邊寇,罷塞外諸城以休百姓。單於聞之,喜,召貴人謀,欲與漢和親。左大且渠心害其事,曰:“前漢使來,兵隨其後。今亦效漢發兵,先使使者入。”乃自請與呼盧訾王各將萬騎,南旁塞獵,相逢俱入。行未到,會三騎亡降漢,言匈奴欲為寇。於是天子詔發邊騎屯要害處,使大將軍軍監治眾等四人將五千騎,分三隊,出塞各數百裏,捕得虜各數十人而還。時匈奴亡其三騎,不敢入,即引去。是歲,匈奴饑,人民、畜產死什六七,又發兩屯各萬騎以備漢。其秋,匈奴前所得西居左地者,其君長以下數千人皆驅畜產行,與甌脫戰,所殺傷甚眾,遂南降漢。

  [5]匈奴壺衍單於死後,其弟左賢王即位,稱為虛閭權渠單於,封右大將的女兒為大閼氏,廢黜了前單於寵愛的顓渠閼氏,引起顓渠閼氏的父親左大且渠的怨恨。這時,漢朝認為匈奴已無力侵擾邊疆地區,將塞外各城的屯守士卒取消,使百姓休養。匈奴單於聽到這一消息後,非常高興,召集貴族商議,打算與漢朝和親。左大且渠想要破壞此事,便對單於說:“以前漢朝使臣前麵來,大兵跟隨在後。如今我們也效法漢朝的辦法,先派使臣到漢朝,然後發兵襲擊。”於是請求單於派他與呼盧訾王各率騎兵萬人,南下沿漢朝邊塞一帶打獵,相互會合後就一齊攻入漢朝。但是,匈奴兩路大軍尚未到達漢朝邊塞,恰好先有三名騎兵逃到漢朝歸降,報告了匈奴的入侵陰謀。於是漢宣帝下詔征調邊疆騎兵屯守各要害地區,派大將軍軍監治眾等四人率領五千騎兵,分三路,各出塞數百裏迎擊,分別擒獲匈奴數十人而回。當時匈奴見己方三名騎兵逃跑,便不敢進入漢邊,於是率兵退走。這一年,匈奴發生饑荒,人民、牲畜死亡十分之六七,又征調兩路騎兵各萬人以防備漢朝襲擊。秋季,匈奴以前所降服,居住在匈奴東部地區的西族部落,數千人在其首領的率領下,全都驅趕著自己的牲畜遷徙,與匈奴邊防軍遭遇,相互交戰,殺傷極多,於是向南歸降漢朝。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