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九回 瀛秀園火車巧藏身 居仁堂瑞東數美妾

  張策不但不躲,就像鐵塔一樣立於地麵,隻聽“嘭”的一聲,張策不僅絲毫未動地方,反而把總督彈得一歪一斜。

  三招過後,總督有點發怵,兩人拉開架勢,第四個照麵一交手,張策用“孤燕出群”的掌法,輕輕一推,把總督推出一丈開外翻身倒地,爬不起來了。張策上前扶起總督,連說:“對不起,我失手了。”

  總督又羞又愧,齜牙咧嘴地說:“你的拳法厲害,真是名不虛傳呀!”

  河南的武林朋友聞訊,紛紛趕往張策住處祝賀。張策說道:“河南武林高手如雲,許多人是不敢得罪總督,在比武中讓他,那總督不知深淺,還以為他拳術高明。我與他比試,其實隻用了三分氣力啊!”

  卻說“鼻子李”李瑞東帶著人在中南海搜尋,穿過春藕齋,來到瀛秀園,這裏有個火車站。原來當年李鴻章為討好慈禧太後,並吸引朝延對鐵路事業的興趣,在三海鋪設了一條輕便的紫光閣鐵路,從德國用高價進口了六輛特製的小火車,五輛呈進慈禧太後,一輛呈時了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奕。這要鐵路南起中南海瀛秀園門外,也就是居仁堂寶光門外,沿中南海,北海西岸,至極樂世界,折而向東,終點為北海靜清齋臨幸別墅。慈禧每日上午從儀鑾殿到勤政殿上朝,中午散朝至海宴樓(今居仁堂)更換便服,進茶點後,就偕同光緒帝後、妃嬪及王公大臣、乘小火車到靜清齋吃飯、吸鴉片、睡午覺。由於慈禧迷信風水,害怕火車鳴笛吼叫,會破壞皇城氣脈,所以這些火車一律不使用火車頭,而是在每輛車上拴著絨繩,各由四各太監挽繩牽引。車上的裝飾有著嚴格的別區,慈禧和光緒的車是黃綢窗幃,宗親、外戚乘坐的車是紅綢窗幃,大臣的車是藍綢窗幃,每次行車,都有許多太監在黃綢窗幃車前,手持幡旗等儀仗,分列鐵軌兩旁導車前行,有一首《清宮詞》道:“宮奴左右引黃幡,軌道平鋪瀛秀園。日午禦餐傳北海,飆輪直過福華門。”

  這條紫光閣鐵路是中國的第一條鐵路。

  如今袁世凱也仿效慈禧,又從華門鋪設輕便鐵軌至豐澤園。他經常乘車行駛其間,到北海靜清齋遊玩,由壯夫前後挽拉而行。

  此時,李瑞東見小火車的上黃窗一動,知是有人在裏麵。他想:這火車是袁世凱專用,袁世凱目前正在居仁堂內,何人大膽在車上呢,會不會就是那個刺客……

  他獨自一人上了火車,剛走過兩個車廂,隻聽有人輕輕喚他,他抬頭一瞧,見有個人趴在車頂廂架上,那人二十多歲,模樣有點麵熟,一時又記不起來。

  “李老先生,隴南之會忘了嗎?我是王薌齋呀!”

  此人正是王薌齋,他為楊少侯擺脫厄境,潛入中南海,來找李瑞東商量對策。

  李瑞東聽王薌齋一提,想起來了,連忙道:“原來是你!總統府戒備森嚴,你不要命了,方才貼在壁上的就是你吧?”

  王薌齋點點頭,跳了下來。

  “你想刺殺袁世凱?”李瑞東小心地問,緊張地望望後麵,他生怕衛兵們闖進來。

  王薌齋搖搖頭,說道:“楊少侯和許多武林朋友不願到袁府賣力,可是又無可奈何,我倒有一個辦法,就是請李老先生借辭職,迫使袁世凱改變主意。”

  李瑞東苦笑道:“你以為我就願意幹這個差使,閑居家中,子孫繞膝,享那天倫之樂,有多快活?無奔跑人家用槍杆子逼著呀!”

  王薌齋道:“我知道您老的處境,就是為了這個,才為為楊少侯等人想辦法。”

  李瑞東道:“這個拿糖法倒很高明,不知可否奏效?我去試一試。”

  王薌齋問:“你住哪裏?”

  李瑞東道:“我住在居仁堂後邊的一座樓上,這個樓和居仁堂之間有一個天橋通著。”

  這時,火車外麵有人問道:“李老先生,上麵有賊嗎?”

  李瑞東回答:“沒有”。

  那人道:“咦,我好像聽到有人說話。”

  李瑞東道:“我在自言自語,人老了,什麽毛病都出來了……”

  李瑞東與王薌齋打了一個告別的手勢,下車去了。一會兒,王薌齋聽到李瑞東等人走遠了。正欲下車,忽然想到:這李瑞東是不是守信義之人,我還要弄個明白,一定要等弄清了才能離開中南海,於是又留在火車裏。

  傍晚時分,暮靄低垂,中南海的山水亭閣鍍上了一層淡淡的紫暈。一忽兒,王薌齋聽見一陣急促的哨子聲,他有些警覺,睜大眼睛瞧著外麵的動靜。

  一會兒,袁世凱由女兒、姨太太、丫環、老媽、差役陪著,徐徐而來。原來袁世凱有個習慣,每日傍晚吃飯前,他就離開辦公室和姨太太、女兒和丫環們陪著到園內散步,有時還要騎馬或劃船。王薌齋見袁世凱穿著藍色總統服,頭上戴著插有白纓的藍色鴨舌帽。他的女兒上身穿著大紅繡牡丹花的外褂,裏麵襯著和尚領,淡青色綢襯衣,下麵穿著淡青色綢裙子,紅色緞子高跟皮鞋。

  王薌齋見他們有說有笑來到小火車前,隻聽袁世凱道:“咱們坐這輛小火車到稻香村用晚飯吧。”說著就要上車。王薌齋一聽,心裏有點沉不住氣,身子直往後縮。

  但聽袁世凱的女兒道:“爹爹,天色不早了,不要走的太遠,現在革命黨到處派人刺殺你,你可要小心喲。”

  袁世凱道:“那就不去了。真是皎皎者易汙,矗矗者易初我在彰德老家時隨隨便便,想釣釣魚,遊遊泳,也沒那麽多顧慮。”

  女兒笑道:“你那是學薑子牙垂釣,短竿長線守番溪,這個機關哪個知。隻釣當朝君與臣,何嚐意在水中魚呀!”

  袁世凱嗔道:“你真是古怪精靈!我還記得當時做的兩首自題漁舟詩……”

  女兒吟道:“身世蕭然百不愁,煙蓑雨笠一漁舟。釣絲終日牽紅蓼,好友同盟隻白鷗。投耳我非關得失,吞鉤魚卻有恩仇。回頭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須一笑休。”

  袁世凱笑道:“好記性,還有一首呢?”

  女兒想了想,又吟道:“百年心事總悠悠,壯誌當時苦未酬。野老胸中負兵甲,釣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無磐石,歎息神州持缺甌。散發天涯從此去,煙蓑雨笠一漁舟。”

  袁世凱歎道:“我可不是一個逃避紅塵,澹泊名利的隱士啊!靜雪,你如何記得這麽清楚?”

  女兒笑道:“我已把爹爹的詩編為《圭塘倡和詩集》了,以後要流傳於世了。”

  一行人又敘了一回,回居仁堂去了。王薌齋又乏又餓,悄悄從車裏出來。王薌齋想:這袁世凱吃什麽山珍海味呢,我倒要看看,也捎帶弄點吃的。

  王薌齋悄然來到居仁堂後麵,風四處無人便趴在窗口往裏瞧,隻見正中有個大飯桌,中間有個圓盤,菜肴已經擺好,正中擺著清蒸鴨子,肉絲炒韭黃擺在東邊,紅燒肉擺在西邊,還有一盤薰魚和一盤高玉白菜。那高麗白菜的嫩心切成四段,每段中間都有梨絲、蘿卜絲、蔥絲、薑絲。一會兒,聽到一陣“梆、梆、梆”的聲音。袁世凱手裏拿著一根藤木杖下樓來了,走下來時不由自主地發出“哦”的一聲。後麵跟著他的五姨太楊氏和他的女兒袁靜雪。

  三個人圍坐在桌前,袁世凱手一抬,說道:“吃吧,時候不早了。”一陣盤碗之聲。

  王薌齋正在用心觀看,忽覺身後一股風襲來,一個人的手捉住他的衣襟。王薌齋急忙回頭,隻見是李瑞東。李瑞東著急地說:“你怎麽還沒走呀?!”

  王薌齋笑道:“我還沒得著準呢,回去如何向少侯交待?”

  李瑞東朝四下望了望,說道:“你走不出去了,四處戒嚴如同鐵桶一般。快到我房裏避一避。”

  王薌齋看他臉色,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於是隨他來到居仁堂後麵樓下的一間房內。正值天色已黑,無人看見。

  李瑞東關上門,著急地說:“剛才發生了一件炸彈案,不知是哪個刺客的把炸彈扔到這中南海的太液池內,幸而沒有爆炸,還沒有告訴大總統,可園裏卻緊張得了不得。中南海四周加了不少兵,今晚你是無論如何出不去了。”

  李瑞東那種緊張的樣子,引得王薌齋暗自覺得好笑。王薌齋指指肚皮:“這裏頭可打鼓了。”

  李瑞東道:“你在這先呆著,我給你找點吃的。”一會兒,李瑞東提著一個包袱進來了。王薌齋見他打開包袱,原來是栗子麵小窩頭和水晶包。李瑞東笑道:“這可是當年皇上吃的東西。”王薌齋一把捏過三個,三下兩下塞進嘴裏。

  李瑞東見王薌齋吃完,便把門栓插上,然後道:“我這屋晚上一般沒人來,還算安全,今晚你在我這睡一宿,明天我想法帶你混出去。”

  李瑞東熄了燈,兩人躺在一張床上,悄悄敘起來。二人敘了一會兒武術界的奇聞軼事,這時就聽到外麵有腳步聲,前頭仿佛有兩三個人的腳步聲,聲音粗重。隔了一會兒,又有輕微的腳步聲慢慢過去。

  王薌齋問:“這是怎麽回事?”

  李瑞東道:“袁世凱夜裏休息,並不到各個姨太太房裏去,而是姨太太輪流前去值宿。輪到哪個姨太太當值的時候,就讓她房裏的女傭人、丫頭們把她的臥具和零星用具搬到居仁堂樓上東間的袁世凱的寢室裏去。”

  王薌齋說:“聽說袁世凱有許多姨太太?”

  李瑞東道:“他有一妻九妾,十七個兒子和十五個女兒。他的原配於氏,是河南鄉下人,她的娘家有錢有勢,有一次袁世凱看到於氏係一條紅色鄉花緞子的褲帶,就和她開玩笑說:‘看你打扮的樣子就像馬班子。’(河南人稱妓女為馬班子)於氏不認為這是夫妻間的一句玩笑話,卻反而譏諷地說:‘我不是馬班子,我有姥姥家。’意思是說她是一個明媒正娶的太太,不是沒有娘家的姨太太。袁世凱一聽就惱了,因為他的生母正是一個姨太太,因而認為這是有意揭他的短處,一怒之下,從此不再和她同房。所以她在生了袁克定之後,就沒有再生其它子女。袁世凱最寵愛的是大姨太太和五姨太太,大姨太太沈氏以前是蘇州名妓,由於她在袁世凱倒黴時對袁有恩情,所以受到袁世凱的偏愛。袁世凱在朝鮮做官時還娶了朝鮮李王妃的妹妹金氏和兩個陪嫁姑娘李氏和吳氏,按照年齡排定李氏為二姨太,金氏為三姨太,吳氏為四姨太。過不了久,袁世凱又從天津楊柳青娶了楊氏為五姨太太。楊氏是小戶人家的女兒,長得並不算漂亮,但袁世凱賞識她管理家務的才能,又喜歡她口靈心巧,遇事有決斷,因而最寵愛她。六姨太太葉氏是從江蘇揚州弄來的,七九太太張氏早就病死在河南輝縣了,四姨太太吳氏也得月子病死了。八姨太郭氏是袁世凱做軍機大臣時置辦的,九姨太劉氏是袁世凱在河南彰德隱居時置辦的。說起六姨太葉氏還有一段小故事,當年袁世凱在直隸總督上任,曾派二兒子袁克文到南京替他辦事。袁克文在釣魚巷與葉氏一見鍾情,互訂了嫁娶的盟約。在袁克文臨行時,葉氏贈給他一張照片留做紀念。按照袁家的規矩,兒女遠道歸來,要向父母磕頭請安。袁克文磕頭時,葉氏的照片從身上落下來。袁世凱看到照片,問袁克文照片上的姑娘是誰。當時袁克文還沒有結婚,自然不敢透露他與葉氏的關係。他情急智生,就說是他在南京為父親物色的姑娘,現在帶回來這張照片,為的是征求父親的意見。袁世凱一看照片上的倩影,就連忙點頭答應了。那葉氏沒想到在洞房花燭夜,卻發現意想中的翩翩少年,竟變成一個滿嘴胡須的老者,哀怨之極卻又無可奈何……”

  正說著,卻聽門外傳來女子嚶嚶哭聲,王薌齋聽那哭聲淒切,悲涼。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