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後期,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浪潮風起雲湧,特別是法國大革命強烈震撼了歐洲教會和君主的封建統治基礎。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在多方麵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盧梭等一批資產階級啟蒙主義者,全麵反對教會傳統,提倡民主自由,號召人的解放。在當時,德國仍然處於封建君主割據的狀態之中,相對較為落後,但是富有思辨傳統的德國思想家卻在全歐洲發起了一場真正的思想革命。它以徹底批判的態度清算一切舊哲學,重新考察人所麵對的一切問題,並把啟蒙精神最終建設為一種崇高的哲學原則。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便是這場思想革命的發起者與奠基者。
1724年4月,伊曼努爾·康德出生於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父親是個皮匠,母親虔誠信教。8歲時,他進入本城的腓特烈公學,開始對古典主義作品產生濃厚興趣。16歲,康德進入哥尼斯堡大學哲學係,在他的老師克努村的影響下,他接觸到了牛頓的學術思想。大學畢業後,因家境不好,他擔任了近10年的家庭教師。1755年,他答辯論文《論火》獲得博士學位,同年,開始擔任哥尼斯堡大學的“編外講師”。這一時期,他發表了大量學術論著,提出了自己富有創造性的宇宙自然觀。康德教授過許多科目,如邏輯學、形而上學、數學、自然史、人類學等,他知識的淵博和思想的深邃使他的講課非常出名。1770年,他成了哥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正教授。此後十餘年,康德很少發表論著,長期沉浸在默默的思索之中。而於1780年開始,康德連續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1年)3大論著和《道德形而上學》等十餘篇其他著作。三大批判是哲學史上的光輝典籍,它形成了康德批判哲學的高峰,對當時的歐洲產生了地震般的影響,他的論敵稱他“破壞了一切”。批判哲學使康德在全歐洲享有了崇高的聲望,而教會則對他感到惶恐和憎恨,一再禁止康德發表有關神學的言論。
康德畢生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從未離開過哥尼斯堡。他的生活作息極其規律刻板,以至於哥尼斯堡人每天都可以按他的日常活動對表。晚年,從不停止思索的康德致力於從自然界的形而上學到物理學的過渡的寫作,但未能完成。1804年2月,這位偉大的哲學家結束了自己的畢生使命,全城的人都為這位可敬的老人送葬,而教會一個人也沒來。
在哲學史上,人們一般以1770年為界,把康德的思想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
在“前批判時期”,康德的核心思想是他的宇宙自然觀。在《宇宙發展史概論》等著作中,他著重提出了潮汐延緩地球自轉假說和宇宙演化的原始星雲假說。他認為,宇宙是一個無始無終發展變化的物質演化過程,一切自然現象都是自然力相互作用演化的結果。在當時,這是“自哥白尼以來天文學取得的最大進步”(馬克思語),天體世界一直是宗教神學任意解釋的禁區,但是康德在這個“完全適合於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的領域“打開了第一個缺口”(馬克思語)。康德站在可知論和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將辯證法引入宇宙發展學說之中,沉重打擊了宗教神學,同時貫徹了明確的尊崇科學和理性的啟蒙精神。
1769年是康德哲學思想發展的關鍵一年。由於受英國經驗主義影響,特別是省察到休謨所提的有關因果聯係有無必然性問題的重要意義,他從萊布尼茨一沃爾夫學派哲學的“獨斷的美夢”中猛醒過來。開始從“前批判時期”向“批判時期”過渡。1770年,康德擔任教授職務的答辯論文《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標誌著他批判時代的到來。《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分別從認識論(真)、倫理學(善)、美學和目的論(美)三方麵構成了他批判哲學的理論大廈。
《純粹理性批判》考察了人的認識能力,確立了人的認識能力構成和認識的範圍、條件和界限,得到了先驗的結論。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闡述了道德與理性的關係,他認為,在實踐理性和感性欲望的鬥爭中,實踐理性是主導的方麵,沒有實踐理性,就不會有鬥爭,也不會有“應該”。實踐理性就是善良意誌。《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分別考察了科學知識和道德實踐的內在理性特質,但是,理性本是一體,它們最終應是統一的。這個任務由《判斷力批判》來完成,它形成了康德批判哲學的最高峰。
科學和自由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兩麵旗幟,這兩麵旗幟都以理性作為共同根據。康德的先驗唯心論主要有兩方麵的作用:一方麵是論證數學、自然科學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盡管基本上遵循的是唯心主義路線,但反對休謨的懷疑論,捍衛科學,打擊神學,以及對理性的能動性和自由所作的深刻探索,卻顯示了康德哲學的啟蒙性質。盡管康德的自由抽象無力,但是,這卻是德國人民的正義呼聲的一種反映。康德認為自由思想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責任;言論自由是人民的神聖權利,不能受限製,言論自由是人類一切進步的必要條件。康德為言論自由而鬥爭的矛頭主要指向教會。在《純理性範圍內的宗教》中,他堅持把宗教歸結為道德,認為從道德本身看,有實踐理性已經足夠,無須宗教。隻是為了實現“至善”,才需要設想一個道德世界的主宰。所以他認為,啟蒙的重點應是宗教的啟蒙。
康德的哲學思想是18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在德國的特殊表現,高度的思辨性是這種思想的一個特征。思辨性易於同現實保持距離,所以當這種思想涉及市民資產階級的現實政治要求時,必定是軟弱無力的。另一方麵,思辨性卻是深入思考問題的重要條件。
康德哲學對後世的影響是雙重的。對於費希特、謝林、黑格爾,他是德國哲學革命的先驅,起了積極的發動作用。但是,到19世紀60年代,德國資產階級利用康德哲學的思辨性的崇高理想來對付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這時出現了“回到康德”以至“要了解康德,必須超過康德”的呼聲,目的是從徹底唯心主義立場解釋康德。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和新康德主義者都是這樣出現的。19世紀末,意誌主義者、不同流派的實證主義者也都接受了康德哲學的一定影響。馬克思、恩格斯對康德哲學的唯心主義進行過揭露和評論。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夕對康德哲學更作了係統的分析批判。近幾十年來,康德哲學在西方哲學界仍是研究的重要科目,具有很大影響。
康德,這位德國哲學革命的開創者、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有重大貢獻的自然科學家,他終生未婚,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極有規律的生活。他的簡樸的生活,誠實篤信的品質,以及仁慈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他那融真、善、美於一體的“批判哲學”,一起造就了他那理論與實踐統一的品格,使他成為當時哲學家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