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裏士多德(前384一前322)是古希臘學識最淵博的學者,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對古希臘城邦奴隸製繁榮時期蓬勃發展的科學文化作了全麵的總結,是古希臘科學文化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在中世紀歐洲基督教會中,有和《聖經》同等的權威。他對歐洲哲學和科學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影響。黑格爾說:“假如一個人真想從事哲學工作,那就沒有什麽比講述亞裏士多德這件事更值得去做了。”
亞裏士多德生於希臘北方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出身於一個醫學世家。他的父親尼各馬科斯是馬其頓王阿朋塔的禦醫。母親菲斯蒂絲是優卑亞島人,她在卡爾基斯的房舍,成了自己兒子的最後庇護所。亞裏士多德早年喪父,由姐姐阿裏木奈絲苔和姐夫普洛克賽諾斯為監護人。他們兩人對孤苦伶仃的弟弟的教育十分關心,及時把他帶到了當時的文化中心雅典,進入了柏拉圖所開辦的哲學學校。除了姐姐,亞裏士多德還有一個弟弟阿裏木奈斯托斯,早年而逝。對於不幸的幼弟,亞裏士多德一直無限愛憐。在自己的遺囑裏還叮嚀囑咐毋忘為過世早而無子女的幼弟樹立胸像,以示紀念。前367年,渴求知識的亞裏士多德年僅17歲就來到了雅典,當時的雅典在文化結構上是全希臘的中心。這裏有伊蘇格拉底所創辦的修辭學校和柏拉圖所創辦的哲學學校這兩所著名的學校,兩所學校彼此競爭,相互詆毀,但都是為了全希臘各個城邦培養從事社會政治活動管理國家人才這一共同目標。伊蘇格拉底偏重實用,柏拉圖則注重理論素養的教育。亞裏士多德進了柏拉圖的哲學學校。經過10年的數學基本訓練,學員們已習慣於從永恒存在的角度觀察問題,他們的心靈已進入了哲學境界,邁入了更高層次——辯證法的學習,一種高度抽象的概念思辨的訓練。在學校裏,亞裏士多德受到了師長們的重視,贏得了同學們的尊敬,因為他學業精湛,超群拔萃,被柏拉圖譽為“學園的精英”。亞裏士多德不滿意自己老師的理論,他說:“我愛老師,但我更愛真理。”前347年,柏拉圖去世,亞裏士多德由於未成為柏拉圖學園的繼承人,離開了雅典。
他來到了北部密細亞地區的阿塔爾尼亞城,客居在該城的僭主宮中,這個僭主就是他在柏拉圖學校時的同窗好友赫爾米亞。赫爾米亞曾在阿加德米學習,對柏拉圖的理想“哲學家為王”或“王者為哲學家”頗為向往。當他自己果然專製一方的時候,他從阿加德米請來了4位哲學家,其中之一就是亞裏士多德。這4位哲學家似乎並未過問政事,隻是在一起討論哲學。赫爾米亞把自己的侄女比提亞嫁給亞裏士多德,生下一個女兒也取名為比提亞。亞裏士多德的妻子早年去世,他後來和一個斯它吉拉女子同居,生了一子取了和祖父一樣的名字,叫尼各馬科斯。為了報答姐姐和姐夫的教養之恩,他還收養了自己的外甥尼加諾爾為子,在遺囑中要求他盡快與女兒比提亞成婚。
在這期間,亞裏士多德開始批判柏拉圖哲學,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立見解。3年後,波斯大軍的鐵蹄踏破了這種寧靜的生活。阿塔爾尼亞被波斯人征服,赫爾米亞也被波斯國王阿塔爾澤士謀害,亞裏士多德隻好舉家避居米底勒尼。他深感赫爾米亞的知遇之恩,為他立碑銘文,以誌紀念。在米底勒尼他結識了此後25年共同合作、形影不離、又是他學院繼承人的泰奧弗拉斯特。兩人隨從漫遊,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據說,現存亞裏士多德著作中,70%出於泰奧弗拉斯特之手,可見兩人的合作是何等親密了。
前343年,馬其頓國王的兒子亞曆山大已年屆十三,到了受教育的年齡,菲力普二世物色到了亞裏士多德,請他來做未來帝國建立者的導師,他應命由泰奧弗拉斯特在家人陪同來到珀拉。亞裏士多德當時還是一個青年學者,得此殊榮,實屬不易。前335年10月,年僅21歲的青年馬其頓王亞曆山大即位不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師底比斯城平叛。在亞裏士多德多方奔走下,希臘文化沒有遭到踐踏而得以保存。在馬其頓完全控製了局勢之後,已經是年屆五十的亞裏士多德和泰奧弗拉斯特重回雅典。著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呂克昂建立講壇。這一時期是亞裏士多德一生真正的高峰期。亞曆山大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經費和數量可觀的奴隸為亞裏士多德服務。據記載,每得珍禽異獸,奇葩異草,亞曆山大就派人收集送給老師進行研究。亞裏士多德經漫遊時期加深了閱曆,增長了見識,在手頭已積累了一批數量相當大的資料,見解也逐步脫離柏拉圖的固定模式,而走上獨立探索的道路,樹立了“逍遙學派”的學風。此時亞裏士多德雖年屆半百,但是作為教師,作為思想家依然精力充沛,頭腦敏銳,正是一個黃金的豐收季節。亞裏士多德以難以想象的毅力投身工作,他在呂克昂,上午帶領高年級的生徒一邊漫步,一邊探討那些專門性的問題,下午在運動場的回廊上,向廣大的低年級學員,包括一部分旁聽者講授基礎科目。此外他還編寫了大量的講義或教學提綱。
亞裏十多德學識淵博,著述繁多,其著作一說四百部,一說上千部,但現僅存四十七部。現存的這些著作是經後人考證、校勘、編纂整理的,其中以訛傳訛、疏漏不當之處在所難免。但多數材料可信,可作為我們研究亞裏士多德的基本依據。在西方學術界,自古以來對他的學術著作有一傳統分類法:一類是為一般大眾所寫的對話形式的通俗讀物;另一類是在學園為學生寫的比較深奧的講稿與筆記。前一類多已失傳,後一類即今日存留的作品。根據多數研究者的意見,一般把亞裏士多德現存的著作分為五大部分:(一)自然科學,主要有《天文學》、《氣象學》、《植物學》、《動物誌》、《論靈魂》;(二)哲學,主要有《形而上學》、《物理學》等;(三)政治倫理學,主要有《尼各馬可倫理學》、《政治學》等;(四)美學,主要有《詩學》、《修飾學》等;(五)邏輯學,主要有《工具論》等。亞裏士多德的“逍遙學派”所提倡的哲學尊重事實,尊重經驗,他們積累盡可能完整的材料,總結了不同方麵的經驗,使他的哲學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寶庫。亞裏士多德哲學又是以積疊式的方法搜集了多層次、多角度、重複以至相互矛盾的概念所組成的思想總匯,所以它經常“陷於幼稚的混亂,可憐無助的混亂”。從這個意義上講,“逍遙學派”的哲學並非體係的哲學。
前323年7月,亞曆山大突然病死於巴比倫,年僅33歲。雅典爆發了反抗馬其頓暴政的風潮。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亞裏士多德由於當過亞曆山大的老師,並與馬其頓總督安底巴特洛過從甚密,受到株連,被指控犯了“不敬神明”之罪。他不得不把學園交給弟子泰奧弗拉斯特主持,逃離雅典,獨自一人隱居在母親遺留下的老屋裏,完全退回到自身之內。次年,即前322年秋季,亞裏士多德病死,享年62歲。
亞裏士多德博大的思想體係對後世產生了複雜而深遠的影響。他的許多學說被宗教神學所利用,在中世紀甚至被發展成了經院哲學的正統。另一方麵,他的思想啟發和影響了後世幾乎所有的哲學家。由於亞裏士多德對人類早期思想成果的總結性貢獻,人們一直將他公認為古代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