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長沙窯釉下彩執壺

  長沙窯又名銅官窯,是一處名不見經傳的民間瓷窯。1954年,在湖南長沙市郊望城縣銅官鎮瓦渣坪一帶發現瓷窯遺址,人們才逐漸對它有所認識。長沙窯創燒於唐代中期,盛於晚唐,終於五代。三十多年來,考古工作者曾多次進行實地調查,發掘,獲得了大量實物資料。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高21.7厘米的長沙窯珍品,即是其中之一。

  釉下彩瓷壺灰胎、黃釉、造型別致。壺身一側附長曲把手,與把手相對置一管狀注口。壺身通體彩繪,正麵的主題紋飾係用褐綠相間的聯珠紋組合成一幅重重疊疊的山巒形圖案,背麵把手附近的卷雲紋作輔助紋飾,整個畫麵顯得飽滿灑脫,富於變化,頗為奇特。設計者巧妙地運用了深沉濃重的圓珠狀彩斑,勾畫出鬱鬱蔥蔥的崇山峻嶺氣勢,產生一種意境深遠的藝術效果。更可貴的是,它不僅擁有中國畫的筆墨韻味,而且還帶有濃厚的異國情調。不難看出,壺上所用的褐綠彩聯珠紋就是由波斯薩珊王朝的裝飾紋樣中移植和演化而來的。從這裏,既反映了唐人的生活情趣,亦體現出唐代的陶瓷藝術在吸收和融匯外來影響,發展民族傳統的藝術形式方麵較之魏晉南北朝更為嫻熟自如。釉下彩繪是長沙窯具有曆史意義的首創。它突破了青瓷的單一釉色,豐富了唐代的裝飾技術,為後世釉下彩的繼續發展開了先河。從大量的實物觀察,此類裝飾的初期形式是單一的褐彩斑點,之後演變到精美的褐綠彩斑點。為了增添色彩的美觀,彩斑有大圓斑和小圓點之分。大圓斑中又有褐色與褐綠色之別,而小圓點則多數以褐綠相間的手法組織紋飾。長沙窯的工匠們除了擅長色彩變化外,在造型上還善於隨形變換,創造出許多實用美觀的器皿。特別的壺的造型之多,在唐代也是首屈一指。

  考古發掘表明,長沙窯的產品主要運銷國外。在國內,唐代最繁榮的商業城市揚州和外貿港口寧波則有成批出土。在國外,從東亞的朝鮮、日本、到東南亞、西亞乃至非洲都有出土。可見它是唐代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