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為報國投考軍校

  1913年,劉粹剛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金家屯(現為金家鎮)一個富庶小康之家。劉粹剛幼時在當地的小學讀書,因學習刻苦,天資聰敏,高小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校址在沈陽市的遼寧省立第一工科學校。他在第一工科讀書期間,時值皇姑屯事件之後,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加緊侵略中國,威脅要挾主持東北軍政事務的張學良,不斷在東北製造事端。劉粹剛少年心勝,有報國之誌,決心走“工業救國”之路,把積弱貧困的中國改造成為富強昌盛的國家。他在第一工科經常挑燈夜讀,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是,他的“工業救國”的幻想破滅了,學校緊張而寧靜的學習生活被日本帝國主義扼殺了。

  “9·18”事變時,劉粹剛正在第一工科讀書,他耳聞目睹了日本侵略軍在沈陽殘害同胞、為非作歹的野蠻行徑。偌大的沈陽城到處是流離失所的人群,教師和學生們四散奔逃,書讀不成了,劉粹剛被迫返回家鄉。

  “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日本侵略軍就侵占了沈陽以北的鐵嶺、昌圖、長春等地。在昌圖,日軍用刺刀逼迫當地官吏士紳成立偽“維持會”,日軍還在昌圖設立兵營,駐紮軍隊,他們到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激起了劉粹剛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在敵人的刺刀麵前,他手無寸鐵,無力反抗。家鄉淪亡,山河破碎,使他在精神上陷入極大的悲憤之中。劉粹剛他苦苦地思索著,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中國,走“工業救國”這條路是行不通的,要報仇雪恨,趕走侵略者,非拿起刀槍不可!他突然想起在沈陽第一工科讀書時,即1930年2月,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前身是黃埔學校)曾來沈陽招生,如今要投筆從戎,何不報考這所軍校?主意已定,他辭別了可愛的家鄉和親人,毅然抱著滿腔熱血和悲憤,乘火車流亡到北平,再由北平南下到南京,時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招生,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該校第九期步兵科,當上了中央軍校的入伍生,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和學習,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劉粹剛在南京中央軍校,首先接受入伍生訓練,整天摸爬滾打,一改書生之氣,練就了健康強壯的體魄,順利地通過了艱苦的入伍生訓練。爾後是學科訓練,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優秀。

  1932年12月,劉粹剛又考入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1934年12月航校畢業,初任國民黨空軍驅逐第一大隊準尉見習官。此後的幾年中,他由準尉見習官轉遷少尉飛行隊員,再遷中尉分隊長。1937年遞升為第5航空驅逐大隊第24隊上尉本級隊長,率隊駐防南昌。

  蘆溝橋事變後,日軍參謀本部即擬訂了在上海附近作戰的計劃。國民黨蔣介石為了維護其在江浙滬寧的統治地位,在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強烈要求之下,不得不采取比較積極的抗日行動,在上海、蘇州、嘉定一線調集了大批軍隊。8月3日,第5航空驅逐大隊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奉命調駐揚州。翌日,全隊離開南昌,秘密飛抵揚州。

  8月11日,淞滬戰事開始時,劉粹剛從揚州寄回一封近似“遺囑”的家信,信中說:“我要是為國犧牲殺身成仁的話,那我是盡了我的天職,因為我們是生在現代的中國,是不容我們偷生片刻的。你應當創造新的生命,改造環境,我隻希望你永遠記住在人生旅途上遇著過我這麽個人,我們為公理而戰爭,我們為生存而奮鬥,我們會勝利的……”

  溫柔賢慧的妻子許希麟十分理解丈夫所肩負的使命和熾熱的報國之心,給他寄去了一封熱情鼓勵和體貼入微的信:“萬勿因我之思念你而有所分心。否則,麟實為國家之罪人矣。我們不要驕,不要餒,所要的隻是一副健全的體格,一顆堅定、忍耐、精細的心。每次上機,要親自檢查一番,太信賴人是不妥當的。同時,自己頭腦要清醒,隨時準備打擊侵略的敵人。家裏有我照料,萬不要惦念。現在你已交給了國家,我不應再以私事來擾亂你為國禦侮的心。粹剛,現在不是我們的時候,誠如你所說,我們的時候是在殺退了侵略者,恢複了河山,我中華民族永存於世界的那一天。那時候我們的小家庭將充滿了幸福,我希望那一天早日到來……”

  8月13日夜,第5航空大隊最早接到國民黨蔣介石給空軍下達的抗戰命令。這天深夜,第5航空大隊第24驅逐機隊中尉分隊長王倬按例值夜班。11點半鍾了,天陰沉沉的,還下著雨。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他急忙抓起聽筒,耳機裏傳來一陣口氣很硬的質問聲,聽起來還挺耳熟:“你是誰呀?”“我是24隊中尉分隊長王倬!”耳機裏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我是委員長。現在,我命令你們5大隊立即準備作戰!行政院的機要秘書、漢奸黃浚,把我封鎖長江的消息泄露給日本人,日本在長江上的50艘兵艦現在正向東逃走。你給我派18架飛機,明天拂曉以前給我追擊轟炸,全部給我消滅它!進了黃浦江不許炸。你給我複述一遍!”王倬一開始就聽出是蔣介石的聲音,因為這個委員長又是中央航校的校長,曾多次到航校“訓話”,並多次“檢閱”空軍,他作為航校的三期生和空軍的分隊長,不用說是很熟悉蔣介石的聲音了。王倬對著話筒一字不漏地複述完畢,立即執行這道命令去了。

  王倬向大隊長丁繼徐報告了蔣介石的命令,隨著一陣警哨響過,全大隊人馬都起床了,明確戰鬥任務之後,劉粹剛和大家都樂壞了。從“9·18”到“8·13”,足足等了6年,今天第一次接到抗戰命令,誰還能睡著覺?全大隊分頭開始起飛前的準備工作,有的搬炸彈,有的掛炸彈,有的裝子彈,有的開車搞溫度,全大隊奉命進入戰鬥狀態。當時,5大隊有40架飛機,除原有30架霍克三式驅逐機外,另增派來10架霍克二式飛機。後者比較陳舊,戰鬥力不強,速度也慢,起飛後不能收回起落架,由原廣東空軍的飛行員駕駛。按照蔣介石的命令,大隊長挑選了18架霍克三式驅逐機,其餘飛機待命出發,任務是保衛機場,防止敵機空襲或執行新的任務。

  8月14日淩晨,雨越下越大,夜色極黑暗,伸手不見五指,能見度很差。3點3刻,第5航空大隊的18架銀鷹,由大隊長丁繼徐領隊,騰空而起,飛向雨霧迷蒙的夜空,沿著長江順流而下。飛行員駕駛飛機,要靠地平線飛行,但當時天氣惡劣,根本看不見地平線。為了尋找江麵上的日本兵艦,飛機隻好作低空飛行,貼著長江水麵,而長江水麵與天空又渾然相接,宛若一體,真是天水一色。所以,每個飛行員都清楚,在這種惡劣天氣下飛行是極其危險的,弄不好就會鑽進水裏。丁繼徐領著機群沿江麵飛行一陣子,也沒有找到轟炸目標,隻好下令返航,回到揚州機場。時間在流逝,任務沒有完成,如果貽誤戰機,日艦就會全部逃出長江口。丁繼徐焦急萬分,他深知蔣介石的脾氣和為人,一旦蔣怪罪下來,自己不好交差。這時,他想到了“飛將軍”劉粹剛,他是中國空軍為數不多的“全天候”飛行員哪!丁大隊長對劉粹剛一向很器重,他幾乎用懇求的口吻說道;“劉隊長,這次非你不可了,你領隊,我跟隊,怎麽樣?”大隊長要當中隊長的僚機,表明劉粹剛的駕機技術非同小可。劉粹剛抬頭望了望陰沉沉的夜空,剛毅的臉上現出嚴峻而又堅定沉著的神情,他二話沒說,當即點頭表示同意。爾後,5大隊又重新組織了第二次飛行。

  飛機再次騰空而起,第一架是劉粹剛中隊長,第二架是24隊副隊長梁鴻雲,緊接著是分隊長王倬的座機……

  劉粹剛憑著多年的飛行經驗,兩隻炯炯有神的眼睛噴射出複仇的火焰,死死地盯著長江水麵,作超低空飛行。他駕駛的那架“2401”號霍克三式驅逐機,盡管在當時還是比較先進的飛機,但這種飛機的風擋隻有一半,擋不住如注的大雨,雨水直往機艙裏灌,還伴著一陣陣的涼意。然而,他全然不顧及這些了,滿腔的熱血在他的周身沸騰起來,他全神貫注地搜尋著日本兵艦。結果大失所望,當機群追尋到長江的入海口——吳淞口時,江麵上連條兵艦的影子也沒有。

  劉粹剛隻好掉轉機頭,由吳淞口南下,經過川沙上空時,領隊的劉粹剛眼睛突然一亮,發現一艘日本兵艦!好家夥,總算揀到“洋撈”了!大家憋了多少年的氣,這回總算有了報仇雪恥的機會了。劉粹剛命令隊員們分成幾個梯隊,依次俯衝,堅決炸沉這艘兵艦。

  這是一艘噸位很大、懸掛“膏藥旗”的日本驅逐艦。它拖著龐大笨重的軀體,遊弋在水麵上。對飛行員來說,它簡直是一隻短命的蝸牛在爬行著。劉粹剛調整了一下方向,第一個俯衝後作倒飛投彈,一枚500磅的大炸彈呼嘯而下。由於這是首次投彈,不可能修正彈著點,這枚炸彈在兵艦附近爆炸,沒有炸中敵艦。但它是中國空軍向日本侵略者投下的第一枚炸彈!

  第二個投彈的是副隊長梁鴻雲,這位山東大漢根據劉粹剛第一枚炸彈的彈著點,作了修正之後,一個俯衝下去,繼而倒飛投彈,又是一枚500磅的大炸彈,不偏不倚落在日艦的尾巴上,日艦尾部頓時中彈起火,沉了下去,艦首卻翹起來了。繼梁鴻雲之後,隊員們哪個還肯把炸彈帶回去?第3架、第4架、第5架……第18架,一共9000磅炸彈,象一陣冰雹似地落下去,很快就把這艘驅逐艦擊沉了,艦上日軍全部被炸死。當劉粹剛下令勝利返航時,發現那艘驅逐艦隻剩一根桅杆在水麵上晃動著,若浮若沉……

  上午8時,劉粹剛率領18架飛機勝利地返回揚州機場。中國空軍首戰告捷,國民黨空軍副司令、前敵副總指揮毛邦初駕駛一架偵察機,特地趕到揚州機場,向凱旋歸來的空軍勇士們慰問嘉勉。毛邦初說:“你們今天立了第一功!這是中國空軍對日作戰的第一功!你們把日本兵艦炸沉了,這是中國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很了不起!我祝賀你們!”這的確是中國空軍史上的第一個大勝仗,從1894年甲午中日海戰到1937年“8·14”炸沉日艦,確實是個罕有的大勝利。劉粹剛領隊飛行,最先發現轟炸目標,最早投彈。梁鴻雲副隊長第一個炸中日艦,立了第一功。中國空軍第一個犧牲的也是梁鴻雲,他在8月14日下午巡邏上海時,座機被一架日本偵察機偷襲負傷,他身中5彈,腸子都被打斷了。他竟全然不顧,硬是把飛機開回上海虹橋機場附近,經多方搶救無效,壯烈殉國。

  8月14日下午,在杭州筧橋上空發生了一場中日空戰,第4航空驅逐大隊高誌航大隊長首開紀錄,打下一架日本木更津航空隊的飛機。誌航隊的李桂丹、鄭可愚、柳振生、王文驊等也先後擊落5架敵機。這就是著名的“8·14”空戰。為了紀念中國空軍的勇士們在這一天擊沉日艦、下午擊落敵機的重大勝利,每年的8月14日就被確定為國民黨軍隊的空軍節。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