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最早的“航母”指揮官

  哈爾西真正迷上海軍生活是在1927年2月,當時他擔任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練習艦的艦長。恰好該校的第一個正式飛行大隊以該艦為訓練基地,這使哈爾西意外地獲得了學習航空知識的機會。他是如此地迷戀飛行,以致他極力要求參加飛行訓練。

  他後來說:“我一生的事業在這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我開始對航空入了迷,幾乎一天到晚都在想航空。”隻是因為他視力不佳才未能批準參加飛行訓練,但從此他開始鑽研航空部隊如何與水麵艦隻協同作戰的問題,並相信飛機已正式成為航隊的一個組成部分。

  命運之神開始眷顧哈爾西,不久他被調到陸軍戰爭學院受訓。在這裏,他遇到了布雷德利和溫賴特等人。這是一個群英薈萃的場所,命運似乎注定他們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英雄。畢業時,當時任海軍航空署長的諾克斯·金要哈爾西出任一艘由巡洋艦改裝的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艦長。但金提出一個附加條件:51歲的哈爾西上校必須通過“航空觀察員”的訓練。這一決定讓哈爾西大喜過望,他終於可以參加飛行訓練了。

  哈爾西說:“航空世界的大門終於向我敞開了。我是那樣的興奮,反而認為指揮航空母艦的榮幸不過是一種附帶的獎勵而已。”他還幽默地說:“那一夜我把一年的酒都喝光了!”這足以證明他是多麽的喜出望外。

  雖然哈爾西視力不好,但他的飛行教官尼米拉上尉卻對他非常地友好。在那裏,哈爾西接受的是高於觀察員的駕駛練習員的訓練。一年後,經過視力矯正的哈爾西終於贏得了他最羨慕的“金翼”的稱號。

  1938年,哈爾西正式出任“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艦長,成了美國最早的航空母艦指揮官之一。到1939年,美國的5艘航空母艦中,已有2艘由哈爾西指揮。

  這時,航空母艦戰術已有很大發展,並逐步走向成熟。但哈爾西仍認為:“要想對這種偉大的海戰工具作適當的運用,你必須知道它的威力和限製力。通過六年之久的航空母艦經驗:我自信對它們已經知道得不少,但仍感到不夠。”此後,哈爾西一直不間斷地研究航空母艦。

  1940年4月,哈爾西加入駐夏威夷的太平洋艦隊。此時,他已預感到,日本有可能進攻美國,所以潛心研究對策。

  為了使自己的航空母艦隊在開戰後有更強的戰鬥力,哈爾西想盡一切辦法提高飛行員的戰術技術水平,組織了許多次近似實戰的演習。通過演習進一步深入研究艦載機的協同進攻戰術,使部隊的作戰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哈爾西指揮的第8任務部隊成為太平洋艦隊最有戰鬥力的一支航空母艦特混編隊。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