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第一階段戰役

  8月8日,朱、彭、左3人聯名下達的《戰役行動命令》明確:“劉鄧集團以主力8個團附總部炮兵團1個營,破擊平定(含)至榆次段正太線,破壞重點是陽泉、張淨鎮,對元氏以南至安陽段平漢線德石路、邯大路、榆次至臨汾段同蒲線、平遙至壺關段,白晉線、臨屯公路,應同時分派足夠部隊寬正麵的破襲之,阻敵向正太路增援,相機收複某些據點,對遼平公路應派有力部隊積極活動,相機收複沿線某些據點,另以一個團之主力往於潞城襄垣間地區。”

  “劉鄧集團”,就是由師長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指揮的八路軍第129師。這是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自從第129師主力挺進冀南以後,在劉伯承師長和鄧小平政委的指揮下,僅在1939年1月至3月間就作戰100多次,殲滅日偽軍3000多人。其中1月10日上午在威縣以南的香城固地區的伏擊戰,就擊斃敵大隊長以下200多人,俘虜敵人8人,繳獲火炮4門,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劉鄧集團”威名大振。

  正太路西段,主要由日軍獨立混成第四旅團大部和獨立混成第九旅團部分兵力防守。這一地段內的陽泉是日軍獨立混成第四旅團司令部駐地。劉伯承、鄧小平接到八路軍總部的命令後,要求各部隊充分做好戰前準備。他們提出,戰前,部隊要“注意休養體力,加強軍事教育”,“在休養30天內,每人增加5分菜金”。

  當時,第129師的前方指揮所設在和順縣石拐鎮。8月18日晚上,劉伯承、鄧小平召集有關指揮員在師前方指揮所召開作戰會議,布置作戰任務。

  劉伯承師長強調,部隊進行大規模破襲戰役,不可避免地要強襲和攻堅日軍的據點,要把困難設想得多一些,把準備工作考慮得周到一些。

  鄧小平政委特別告誡大家,這次行動,參戰的地方武裝和民兵很多,要派得力幹部去組織帶領,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安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中)、政委鄧小平(右)、參謀長李達(左)在太行區8月2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師前方指揮所,進至廣陽以南的明水頭。

  戰役第一階段,第129師所屬各部隊分兩路行動。一路是以第129師6個團,決死第一縱隊2個團,8個獨立營的兵力,組成左翼破擊隊、右翼破擊隊和中央縱隊,攻擊正太鐵路西段。另一路以2個團會同平定、遼縣、榆次等地方武裝一起,破擊平遼公路、榆遼公路,牽製各據點的日軍,保障主力部隊側後的安全。

  左翼破擊隊由第386旅所屬第16團、決死第1縱隊所屬第38、第25團組成,主要任務是破擊正太鐵路山西省內的壽陽至榆次段。

  8月20日夜晚,大破襲戰打響了。

  左翼破擊隊在第386旅陳康旅長的指揮下,第16團用5個連隊的兵力首先向蘆家莊車站發起攻擊。蘆家莊車站駐有日軍原田大隊的一個中隊,有日軍40多人,偽軍20多人。戰鬥打響後,第16團的官兵一舉突入蘆家莊,連續攻克了車站外圍的4座日軍碉堡,殲滅了碉堡內的日偽軍,繳槍50多支。

  第16團向榆次攻擊的2個連在工兵分隊的配合下,炸毀了蘆家莊到段延之間的所有橋梁。第38團順利攻占了上湖、和尚足等車站。第25團攻克了馬首車站。各據點的日軍遭到八路軍的突然打擊,倉皇向壽陽逃跑。

  8月21日,天剛破曉,八路軍總部就忙碌起來,彭德懷收到了劉伯承師長發來的電報,電報稱:“陳康旅連破碉堡4座,全殲守敵。”這是彭德懷收到的第一份告捷電報。緊接著,聶榮臻司令員也來電告捷。

  右翼破擊隊由新編第10旅第28團、第30團組成,主要任務是破擊山西省內陽泉至壽陽段的正太鐵路。戰鬥打響後,第28團兵分3路,向狼峪、張淨、芹泉3個車站的日軍據點發起攻擊,8月23日,八路軍指戰員攻克狼峪、芹泉的日軍據點。第30團的指戰員向桑掌和鐵爐溝據點的日軍發起攻擊,殲滅日軍130多人,當晚占領桑掌,徹底破壞了桑掌大橋。

  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劉伯承、鄧小平命令部隊抓住戰機,按計劃行動,努力破擊交通線。

  第129師總預備隊第772團兩次襲擊平定西南的日軍據點,殲滅據點內的大部分日軍,占領治西。第769團把落摩寺的日軍連續圍困10天,據點內的日軍無法突圍。8月31日,八路軍把該據點內的日軍全部殲滅。

  8月21日,劉伯承、鄧小平命令擔任總預備隊第14團搶占獅堖山高地,獅堖山位於陽泉西南4公裏處,是正太鐵路西段的一處咽喉要地,占領了獅堖山高地,就可以阻止日軍從側背攻擊破路部隊。當天,第十四團即攻占獅堖山高地,控製了陽泉以西10多公裏的鐵路線,還對陽泉構成了嚴重威脅。

  日軍丟失獅堖山以後,連忙調飛機支援,企圖奪回獅堖山。8月21日上午,日軍集中了在陽泉的全部兵力,還把在陽泉的數百名日僑民也武裝起來,強迫他們參加戰鬥,向獅堖山進犯。23日,日由200人增加到600多人,在近20架次飛機的支援下,向堅守獅堖山的八路軍發動猛攻,日軍還不惜使用化學武器。第十四團官兵英奮戰,打退日軍的多次進攻,殲滅日軍400多人,有力地保障了破路部隊側翼的安全。為了避免不利態勢下的決戰,第14團官兵堅守獅堖山6晝夜後,主動撤出獅堖山主峰,以少數兵力繼續鉗製日軍,主力執行新的破路任務。

  為了擴大戰果,連續打擊日軍,教育部隊,鼓舞士氣,第129師提出了一些深入指戰員心靈深處的戰鬥號召。其中有“五不”等:

  “不留一根鐵軌,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個車站,不留一個碉堡,不留一座橋梁,徹底破壞路基。”

  經過10多個晝夜的戰鬥,八路軍第129師的部隊控製了正太鐵路西段除陽泉、壽陽外的大部分據點和火車站,破壞了大量鐵路路軌,炸毀了一些橋梁和隧道。正太鐵路線上,許多地段被八路軍指戰員夷為平地,被日軍看做“鋼鐵封鎖線”的正太鐵路成了一條癱瘓的死路。

  8月23日,朱德、彭德懷、左權和八路軍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副主任陸定一聯名致電聶榮臻、賀龍、關向應、劉伯承、鄧小平,嘉獎部隊官兵,要求猛烈擴大戰果。

  八路軍首長的嘉獎鼓舞了前線指戰員的士氣和信心,破襲正太鐵路的戰鬥打得更激烈了。劉伯承反複告誡部隊指戰員:“對正太路破壞得越徹底,我們就越主動。”劉伯承要求各破路縱隊的負責人必須親自察看重要設施的破壞情況,破壞不夠徹底的,要組織力量徹底破壞。

  根據8月8日的《戰役行動命令》,“賀關集團應破襲平遙以北同蒲線,及破壞同蒲線及汾離公路。(部署)應以重兵置於陽曲南北,阻敵向正太線增援。該集團原擬一個團在陽曲以南配合作戰,兵力較小,應加強之。如汾河可能徒涉時,該集團陽曲以南配合作戰部隊,應力求以約2個團之兵力進至榆次南北地區,直接加入劉鄧集團作戰,並歸劉鄧直接指揮之,對晉西北鹿地內各個敵之據點與交通點,應分派部隊積極破襲,相機收複若幹據點。”

  “賀關集團”,即八路軍第120師暨晉西北軍區司令員賀龍、政治委員關向應指揮的部隊。八路軍第120師主力根據八路軍總部的命令,挺進冀中,在賀龍、關向應的指揮下,積極開展敵後遊擊戰爭,牽製敵人。1939年2月2日清晨,當200多名日偽軍向肅寧方向進犯時,八路軍指戰員突然向敵人發起攻擊,殲滅敵人150多人。兩天以後,當近1000名敵人從河間西犯時,八路軍指戰員依托村落進行抗擊,斃傷敵人300多人,粉碎了敵人的圍攻。3月初,當200多步騎兵向黑馬張莊進犯時,預先設伏的八路軍勇士們突然發起攻擊,把這些敵人殲滅,威震冀中。

  大破襲戰開始後,賀龍、關向應集中20個團的兵力,精心指揮,嚴格要求,組織部隊對同蒲鐵路北段和鐵路以西的日偽軍據點和一些主要公路進行破襲。

  8月21日零時30分,第358旅第4團第2營向靜樂縣的康家會日軍據點發起攻擊。康家會位於忻靜公路上,駐有日偽軍50多人。康家會東北的石神,有30多名日偽軍,康家會西南的靜樂,有100多名日偽軍。為了拔除忻靜公路上這個最大的日軍據點,第358旅精心籌劃,以第4團1個營的兵力進攻康家會;以2個營的兵力預先埋伏在康家會以東的炭窯溝、青龍莊之間地域,一旦駐於石神的30多名日偽軍前來增援,即有足夠的兵力將其殲滅;另以第716團埋伏在康家會以西的硯灣,以對付靜樂方向的日軍。

  戰鬥發起後,康家會據點的日偽軍自知勢單力薄,急忙向石神和靜樂等據點的日偽軍求援。當靜樂方向的40多名日軍乘2輛汽車前來增援時,被第716團的官兵在途中阻擊,將其全部殲滅。石神據點的日偽軍增援康家會時,也在途中遭到阻擊,未能接近康家會就被八路軍殲滅了。康家會據點的日偽軍孤立無援,失去戰鬥信心。8月21日拂曉,該敵被第4團第2營的官兵全部殲滅了。

  康家會戰鬥結束後,第358旅又以第4、第716團各一部向豐潤據點的日偽軍發起襲擊,乘勝擴大戰果。8月25日淩晨,八路軍指戰員順利攻占了豐潤山上的日偽軍碉堡,取得了又一個勝利。戰鬥結束後,八路軍指戰員發現豐潤山下大廟內聚集了不少日軍,正當他們準備組織火力對日軍襲擊時,日軍的增援部隊趕到了,第4、第716團的指戰員即撤出戰鬥。

  8月23日,第716團的官兵兩次襲擊寨子村。第2團官兵在當地群眾的配合下,破襲公路,伏擊離開據點的日偽軍,襲擊石門鄢、寺圪塔等日偽軍據點,取得了可喜的戰果。

  大破襲戰開始以後,在晉西北戰場上,八路軍第120師的官兵連續作戰180多次,殲滅日偽軍800多人,攻克了陽方口、康家會、豐潤村等日偽軍據點,一度切斷了同蒲鐵路北段的日軍交通線,牽製了同蒲鐵路附近的大量日軍,與在正太路作戰的晉察冀軍區和第129師互相配合,東西呼應,提高了作戰效果。

  正太鐵路沿線的日軍到處遭到八路軍的打擊後,接連數日陷入混亂狀態。但是,當日軍基本查明戰場情況以後,即緊急調動兵力進行反撲。

  8月25日,日軍獨立混成第4、第9旅團與部署在白晉鐵路、同蒲鐵路南段的第36、第37、第41師團的部分兵力的配合下,向第129師反撲。獨立混成第8旅團在與冀中、冀南抽調來的約5000日軍的配合下,向晉察冀軍區的部隊反撲。八路軍擔任破襲戰的各部隊在繼續破襲日軍交通線的同時,抽出兵力對付日軍的反撲。

  八路軍總部考慮到破襲正太路的第一步戰役目標基本實現,於8月26日下達了第二步行動方案,要求各部隊乘勝在正太路兩側開展戰鬥,力求收複深入我各個根據地內的某些據點,繼續堅持正太路的遊擊戰。

  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8月27日和29日,八路軍總部再次強調,在繼續執行破路任務的同時,要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日軍。當日軍離開據點出犯,當日軍以1個營以下的兵力外出增援時,要集中兵力堅決將其殲滅。

  8月31日,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發出繼續擴大戰果的建議電,建議把晉察冀、晉西北、晉冀豫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但是,日軍利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迅速調整兵力,陸續增援正太鐵路沿線各日軍據點,向八路軍破襲部隊進行瘋狂反撲。9月初,日軍在正太路東西兩端集聚了2萬多官兵,企圖從東西兩麵對八路軍進行夾擊。日軍駐太原的空軍連續出動,一麵猛烈轟炸八路軍陣地,一麵多方設法聯絡日軍的地麵部隊,協調地麵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彭德懷和左權看到,“擴大戰果已不可能”。9月2日,八路軍總部命令,從9月3日起結束正太戰役,各部隊根據8月26日命令明確的行動方針轉移兵力,準備實行第二步作戰計劃。八路軍總部把握時機、有利有節的指揮,使部隊在敵情變化的情況下仍在全局上掌握了主動。

  八路軍在轉移兵力過程中,又打了一係列勝仗。

  9月2日,日軍集中第36、第37師團和獨立混成第4、第9旅團各一部兵力,共8000多人,向正太鐵路南側的安豐、馬坊地域的八路軍進攻。當時,第一二九師師指揮所離日軍來襲方向不遠,劉伯承師長冷靜地分析了敵情,迅速集中4個團的兵力抗擊日軍。這4個團的指戰員不負眾望,英勇地阻擊日軍,斃傷日軍200多人,掩護師領導機關安全轉移。

  9月5日,日軍第36師團永野大隊600多名鬼子從太穀出發,向榆次北麵的雙峰鎮進犯。

  劉伯承得知這一情報以後,命令第772、第25團從北向南進擊,第16、第38團由南向北進擊,兩路夾擊這股日軍。9月6日,第129師第386旅2個團,決死第1縱隊2個團,把駐榆次西北雙峰地區的日軍1個營包圍起來,經過激烈的戰鬥,7日拂曉,殲滅永野大隊長以下日軍400多人。

  為了策應第129師的行動,晉察冀軍區集中4個團的兵力,主動向正太鐵路北側盂縣地區的日軍出擊。第二軍分區所屬第19團於9月5日晚趕到上社附近地域,與第二軍分區特務營配合作戰,截斷了從下社和上社據點出逃的日軍的道路。6日早晨,在興道村把這股日軍包圍起來。日軍負隅頑抗,經過近5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大部分日軍被殲滅,隻有80多名日軍逃到羅裏掌山。

  誰知,八路軍第19、第5、第16團的部分指戰員早已在羅裏掌山設下了包圍圈,這80多名日軍逃出一個包圍圈,又陷入另一個包圍圈。

  9月9日夜晚,霧越來越濃。八路軍指戰員向被圍日軍發起攻擊,殲滅日軍40多人。在大霧中,少數日軍突出包圍圈,逃進盂縣據點。

  9月10日,八路軍總部命令各部隊結束第一階段作戰,部隊進行休整,準備再戰。

  百團大戰勝利的消息傳到延安,毛澤東立即給彭德懷回電:“百團大戰真是令人興奮,像這樣的戰鬥是否還可組織一兩次”。

  百團大戰第一階段,八路軍部署周密,準備充分,行動突然,各部隊猛烈破擊日軍占領的交通命脈,取得了重大勝利。正太鐵路井陘至壽陽之間的所有橋梁、隧道都被炸毀,拆除了路軌、枕木,破壞了通訊設備。淪陷區的人民群眾看到八路軍成功地破襲日軍的交通線,非常振奮,自發地組織起來,支援八路軍作戰。日軍一名參謀在日記中寫道:“正太路沿線各小據點,大半已被消滅。可以望見沿線製高點八路軍瞭望哨。多處枕木被燒毀,鐵軌被拆除,鐵路、橋梁大部遭到破壞或損壞。沿途村莊,居民或逃走,或被八路軍帶走,房屋皆空。”

  劉伯承師長9月20日在榆次以南的宋家莊第129師前方指揮所作《百團大戰第一階段戰役總結》時,指出了這次戰役的六大意義,即:提高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振奮了敵占區民眾,推動了瓦解敵偽軍的工作;團結了友軍,取得了威信;打擊了敵人的南進計劃;在國際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鍛煉了軍民,積累了作戰經驗。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