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世輔投了西夏,夏主問其緣故,世輔大哭道:“我父母妻子,兄弟子侄皆遭金兵殺害,使我痛不欲生,若肯借我十萬兵馬,我願生擒殺裏喝,取陝西五路,以報不共戴天之仇。夏主道:“你若能立得一功,借兵不難。”世輔道:“願聞其詳。”夏主道:“今有金國大將青麵夜叉,來犯西夏邊境,你可率三千騎兵,擒其而歸,便算一功。”世輔應諾,率眾出城,馬不停蹄,晝夜疾馳,見金兵無備,猝入青麵夜叉大帳,將其擒獲而歸。夏主大喜,遂命文臣王樞為監軍,大將多訛為陝西招撫使,任世輔為延安招討使,率兵十餘萬騎,擇日起程。
且說自呂頤浩當了丞相以後,和張浚雖無宿怨,但對張浚也不推崇。將相不和,自然政績平平。高宗見江東已無金人,隻有陝西一帶,尚為金兀術所盤踞,便也樂得逍遙,每日由頤浩陪著到江邊去釣釣魚,到校場去賽賽馬。時有語諷高宗曰:
搖搖不向關中爭事業,卻來江上泛漁舟。
再說那秦檜,自歸宋以來,並無機會,見高宗如此,竊喜道:“我計有了。”便裝起病來。高宗聞報,便道:“我倒忘了秦愛卿了。”即派人去問候。來人問道:“禦史何病,讓皇上掛念。”秦檜道:“我乃心病也。”來人道:“有何心病?”秦檜道:“我有二策,可安撫天下。”來人道:“有何二策,請講出來,好去回報。”秦檜道:“未登相位,說也無益。”來人即去回報高宗。高宗還道他果有奇謀,即命呂頤浩為左丞相,升秦檜為右丞相。秦檜入朝拜謝,禮畢,便道:“將河北人還金,中原人還劉豫,便絕了金人南侵的理由,天下可享太平。”高宗聞奏,初時大喜,繼而又道:“卿言雖好,但我是北方人,該到哪裏去呢?”秦檜見問,無詞可對,遂改變說法道:“周宣王內修外攘,所以成就中興大業,如今二相一同居內,如何對外?”高宗乃命頤浩治外,秦檜治內。秦檜見有機可乘,暗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便道:“臣有一禮物,隻願獻與陛下一人。”高宗便命諸大臣退朝,獨留秦檜麵奏。秦檜便跪下呈上一份事先擬好的向金主求和書。高宗讀罷,大喜,便道:“秦愛卿,真乃忠樸過人。”便命秦檜平身。秦檜又道:“臣僚們對議和畏首畏尾,首鼠兩端,這就難以決斷大事。如果陛下決心講和,請專與我討論,不要允許群臣幹預。”高宗道:“此事隻由愛卿一人主持。”秦檜道:“我恐怕有不方便之處,希望陛下認真考慮三天,容我向您另作報告。”高宗依奏,回到後宮,對皇後道:“我又得一佳士也。”高興得連覺也睡不著。
過了三日,秦檜又留在趙構身邊奏事,道:“我恐怕別的方麵還有不方便,想請陛下再考慮三天,容我向您另作報告。”高宗依奏。
又過了三日,秦檜又留在趙構身邊奏事。高宗已急不可耐,便道:“我意已定,秦愛卿可速去辦成議和之事。”說罷,便退入後宮,裝起病來。秦檜連等幾日,見高宗不出,知大事已定,便派人通知兀術,兀術報與金主。金主大喜,遣使來議。秦檜跪拜在金使麵前,簽字畫押,簽訂了第一個宋金和約。
再說張浚,見陝西盡失,唯有吳玠及弟吳璘退守和尚原,十分懊悔,遂命吳玠為陝西諸路都統製,以圖恢複。
且說吳玠扼守和尚原,收納散卒,屯集糧食,列柵固壘,為死守之計。兀術遣部將莫不立,自鳳翔出兵,烏不合自大散關出兵,約會和尚原,夾攻吳玠。旋有偵騎來報,金將烏不合已到北山。吳玠不慌不忙,分軍為前後二隊,一隊由弟吳璘率領,先行出發,抄敵後路,一隊自將其軍,進逼北山。金兵沿山列陣,見吳玠軍馬逼近,便麾眾出戰。吳玠大怒,拍馬突出,劈頭遇著一員金將,遂手起刀落,將其砍落馬下,金兵大駭,急忙後退。吳玠麾軍殺了過來,自是一場鏖戰。正在難分難解之際,吳璘率隊殺了進來。其時,金兵已覺力乏,怎禁得一支生力軍殺將過來,頓時遮攔不住,死傷無數。那烏不合料難抵擋,就回馬奔馳。那些金兵見主將一逃,無人不走,被吳玠、吳璘弟兄二人驅殺數裏,屍橫遍野。
吳玠正在追敵,忽有探子來報,箭舌關告急。吳玠複遣吳璘往擊,關兵見有援軍抄敵後路,遂開關出戰,兩麵一夾,盡皆支持不住,大敗而逃。急忙報知兀術。
兀術聞報大怒,會集諸將及兵卒十餘萬,親自督領,在渭河上架起浮橋,陸續渡兵,進抵寶雞。自寶雞起,結連珠寨,壘石為城,夾澗與吳玠相拒,以圖和尚原。
吳玠聞報,恐部下驚駭,遂召齊將士,勉以忠義,並刺臂出血,與眾設誓,道:“今日是我兄弟報國的日子,萬一兵敗,寧我兄弟先死,決不使將士先亡。”眾皆感泣,願盡死力,齊聲道:“主將兄弟報國,我等亦願報主將。”吳玠大喜,遂與弟挑選勁弩,與諸將分番迭射,連發不絕,勢如雨注,號為駐隊矢,金兵無不驚駭,紛紛後退。吳玠又分遣諸將,從小道繞出,斷敵糧道,且令吳璘帶弓弩手三千人,埋伏神岔溝。
過了數日,兀術見糧食將盡,料難抵敵,遂下令撤退。吳玠聞報,縱兵乘夜襲擊,連下敵營十餘座,兀術無心戀戰,倉皇敗走,奔至神岔溝口,隻聽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兀術抱頭前竄,身上連中兩箭,耳中且聽得有人呼道:“兀術休走!”此時天色未明,不辨東西,兀術恐被認識,亟把須髯割盡,飛馬逃遁。
兀術既敗,知陝西不易攻守,竟命陝西由劉豫統轄。遂自歸河間府,命殺裏喝為陝西經略使,屯鳳翔,與吳玠相持。
再說李世輔,和西夏文臣王樞、武將多訛帶領西夏兵將十萬,浩浩蕩蕩,直奔延安。大軍來到延安城下,延安總管趙惟清出城相告,道:“宋金議和已成,宋向金稱臣納貢,金歸還河南、陝西之地。今詔書已到,鄜延路已複歸宋朝矣。”世輔聞訊,大哭不已,回馬往見王樞和多訛,告之道:“今延安已歸還宋朝,將軍可率本部軍兵歸國。”多訛聞說,大怒,道:“說得輕巧,最初是你乞兵來取陝西,今既到此,又叫我等空手而回,是何道理!”世輔見說,知不可調和,遂拔出刀來,向多訛砍去,多訛哪裏能敵得住,見勢不好,逃出帳外。世輔遂將王樞擒獲。
那多訛出得帳來,召集部眾,進行反撲。世輔大怒,跨馬提錘,如掃殘雲,夏兵死傷無數,隨即敗走。世輔獲馬四萬餘匹。被趙惟清接入城中,設宴慶賀。
翌日,世輔揭榜招兵,每得一人,給馬一匹,十日之內,即招得驍勇少壯之士一萬餘人。其時,金帥殺裏喝正在耀州,世輔聞報,厚葬了父母妻子及家人,大哭一番,發誓報仇,遂率眾南來。及至到了耀州,那殺裏喝料不能敵,已乘夜離去。
其時,陝西諸路都統製吳玠派遣張振前來撫慰世輔,告諭道:“如今宋金議和已成,不可生事,可引軍赴臨安見駕。”世輔遂率眾來到河池縣,入見吳玠。吳玠大喜,下階撫慰道:“忠義歸朝,唯君第一。”遂大宴三日,犒以銀絹。世輔大受感動,流淚道:“世輔無家可歸,蒙將軍厚愛,無以為報,願結生死之交。”吳玠聞言大喜,遂在香案前結成八拜之交,吳玠年長為兄,世輔為弟。又款留了兩日,世輔辭行。吳玠戀戀不舍,送到十裏之外。
不一日,來到臨安城外,世輔叫眾軍安營,遂自來到午門下馬。叫傳宣官報了進去。高宗聞報,命傳進來。世輔入朝,山呼萬歲,禮畢,站立一旁。高宗已知世輔故事,見世輔長得身材魁偉,虎虎有生氣,不由讚道:“真乃虎將也。”撫勞再三,賜名顯忠,又賜田鎮江,授顯忠殿前指揮使之職。
且說韓世忠率領大軍,以王德為先鋒,往剿建安。那先鋒大將王德自領三千人馬,逢州過縣,勢如破竹,不一日,來到建安城下。剛剛紮住陣腳,那範賊大將邵青領兵五千出戰,大叫道:“哪個是王夜叉,快來會俺。”王德一馬出陣,怒喝道:“你是何人?本大將不殺無名之輩。”邵青哇哇怪叫道:“你且坐端正了,我乃建安王麾下大將邵青是也。”王德見說,再不搭話,掄槍便刺。邵青拍馬向前,舉刀相迎,兩個槍來刀往,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那範汝威在城上見了,怕邵青有失,鳴金收營。忽有探子來報:“韓世忠領大軍將近建安。”那範汝威知世忠厲害,隻是緊閉四門,不敢出戰。王德久攻不下,隻好安營紮寨,等待大軍到來。
翌日,世忠帶領大軍來到建安城下,命王德來見。王德見罷,道:“那範賊隻是不出,急切難攻。”世忠見說,傳令道:“賢弟攻西門,解元攻南門,呼延通攻北門,其餘諸將隨我攻東門,先入城者為首功。”諸將得令,皆拔寨而去。那範汝威見世忠四麵來攻,遂令眾將死守,遠者箭射,近者擂木砲石夾雜茅糞齊下。世忠見攻不下,令紮成連珠寨,困住建安城。隨即對王德如此這般吩咐一番。
且說建安城裏,邵青見範汝威愁眉不展,遂獻計道:“大王,待今晚半夜時分,末將自領一千人馬,前去偷營,準保成功。”範汝威見說,大喜,傳令下去,教速作準備。
到了半夜,隻見愁雲慘淡,星月無光,邵青帶領一支人馬,悄悄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撲了出來。但見官軍有一大帳燈火通明,韓世忠和梁紅玉坐在帳中,正在欣賞歌舞,一邊還有眾軍士的歡呼叫好聲。邵青見了,竊以為得計,呼哨一聲,一馬當先衝了過去。隻聽轟隆一聲,那邵青連人帶馬掉進陷坑裏去了。那後邊軍士見了,急忙後退,哪裏還來得及,早被蘇德、解元等將砍作肉泥。那邵青被王德用撓鉤鉤起,上了綁繩,推到世忠麵前。邵青昂首不跪。世忠大怒:“大膽邵青,見了本帥,為何不跪?”邵青道:“要殺要砍隨你便,何必羅嗦。”世忠見說,下來給邵青鬆了綁繩,道:“將軍受驚了,你且回去,速整人馬,明日再戰!”邵青很受感動,“撲咚”一聲跪下道:“情願投降,任憑元帥處置!”世忠道:“將軍請起,若果不棄,與你結為兄弟,同扶宋室江山。”邵青道:“小將怎敢?”元帥道:“本帥愛才如命,何必過謙!”遂命擺起香案,兩人對天立誓。韓元帥年長為兄,邵青為弟。誓罷,邵青道:“我弟邵明,也有萬夫不擋之勇,現在城中,讓我喚來,獻了建安,同保哥哥。”世忠依從,就命王德帶一千人馬,裝扮了,隨邵青去賺城。誰知,這一賺不要緊,卻賺出一段故事來了。正是:
搖搖將軍頭顱城上懸,反賊自焚命難逃。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