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青銅器上裝飾花紋,都稱青銅花紋,大多分布在銅器的蓋、頸、腹和圈足上,其種類繁多,一般可分幾何形、動物形和人事活動三大類。幾何紋主要有弦紋、乳釘紋、雲雷紋、重環紋等;動物紋有饕餮紋、夔紋、龍紋、蟠虺紋、鳳鳥紋、象紋、魚紋、龜紋、蟬紋、蠶紋等;人事活動紋節主要有宴樂狩獵紋、戰鬥場麵等。如1973年冬於陝西岐山縣賀實村出土的商代鳳柱,造型端莊,富有神話色彩的鳳鳥,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青銅花紋是古代奴隸工匠給我們留下的極其珍貴的藝術結晶,也是銅器斷代的重要依據。隨著時代的推移,青銅花紋的藝術特點和風格演變也不相同,商代早期的銅器除素麵外,已開始鑄造花紋,主要是饕餮紋和夔紋。所謂“饕餮”。古文獻記載甚多,《呂氏春秋·先識》說:“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這是說饕餮是一種吃人的怪神,但又在同書的《恃君覽》中說是自相殘殺的族類:“雁門之北,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叔逆之所,耳之居,多無君也,其民麋鹿禽獸。”少者使長,長者畏壯,有力者賢,暴傲者尊,日夜相殘,無時休息,以盡其類。”《左傳·文公十八年》載:“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音滔鐵)。”賈逵、服虔及杜預並雲:“會財為饕,食食為餮。”這裏的饕餮又指是貪食貪財的人。不管如何解釋,其實就是一種獸麵紋,其基本格局為:中間鼻梁作基線,兩邊有對稱的目紋和眉紋,眉側有耳,下部有口有腮,上部為額,額兩側有獸角。在獸麵紋兩側,各有一段向上彎曲的軀體,軀體下部往往有足。有的配以弦紋,圓珠紋,目雲紋,而紋飾的線條一般較寬。饕餮紋、夔紋、鳥紋、龍紋、圓渦紋、聯珠紋、乳釘紋等,已成了流行紋飾。同時出現了用雲雷襯地的複雜花紋,浮雕饕餮紋也出現了,而且顯得圓渾,凝重雄偉,商代晚期的,青銅紋飾更為繁縟細密。此時。饕餮紋變化多端,形狀各異,往往配以浮雕的龍、虎、羊首和牛首等動物形象,顯得格外精美,細膩,富有想象力。從總體看,它似虎似牛,又似,從圖案的每個局部看,有的似龍,有的似鳥,各部分的紋飾往往各具不同的動物、多變的雲雷等形狀,這種整體中包含局部,各局部又諧和地統一在整體中,給人以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構圖手法,乃是至今繪畫創作中仍然遵循的原則之一。
另外,還有夔紋、蟬紋、蠶紋、渦紋、小鳥紋、直棱紋和乳釘紋等,一般都用雲雷紋襯地,層次多種,而且線條精細如絲,通體紋飾典雅別致、富美堂皇。1965年陝西綏德縣出土的饕餮垂葉紋壺,通體飾有饕餮、垂葉、細雲等多種紋飾,組合得體,布局謹嚴,加之刻工精致,即是這類青銅花紋的範例之一。
西周時期的青銅花紋,一般可分作三期。早期人武王到昭王止,這時期饕餮紋仍占主要地位,花紋種類有所增加,出現在成條的長鳥紋和單個的大鳥紋,有的器物全身都施花紋,構造複雜,紋理細膩。書麵封滿,人物生動,繪畫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價值。
青銅器的紋節,除掉那些帶有神秘色彩,象征奴隸主貴族要力的以外,更多的反映和刻書當時人們的生活和各種社會製度的,都是研究當時社會政治、經濟製度的好材料。如扶鳳縣出土的日己彝,其形製就是當時房屋建築的真實描刻,總之,具有輝煌成就的中國青銅工藝,顯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光彩,不懂在中國文化史上是值得大加推崇和珍惜的寶庫,在世界文化寶庫也占有獨樹一幟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