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基址和扶風召陳村西周中期建築基址的揭露表明,當時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而先進的設計思想,並付諸實踐。工程設計遠在三千年前已成為宮室、宗廟建築工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岐山鳳雛村西周甲組宗廟建築基址,座北朝南,偏西北10度,其建築院落的排列由南至北為:前院(廣場),《逸周書·大匡》稱作“大庭”,亦即金文中的“大廷”、門屏(影壁)、門廳(由東、西門房和過道組成),在古代分別叫“寧”、“門”和東、西塾。(在東、西門房前各有一個台階)、中院亦稱“中庭”或“中廷”。(東、西各有二個台階),即“側階”),中院北有三個台階(由東至西也分別叫“賓階”、“阼階”、“側階”),大殿(古書中稱“大堂”、“天室”或前堂)、過道、東、西小院(《逸周書》稱“少廷”、亦可叫東、西庭。)(院北麵各有一個台階),後室(亦可稱“寢”或“寢室”)。東西廂房分別在以上建築的東西兩側形成有條不紊,整齊謹嚴的封閉式,這種封閉式的布局說明,在建房以前已有了明確的設計指導思想,考慮到了建築各部分的功能要求,並按照功能要求進行合理的布局,像這樣排列整齊,組合有序,左右對稱,前呼後應的格局,假如說在施工以前沒有設計工序是不可想象的。事實上這種設計工序在古文獻中已有記載。《詩經·大雅·綿》篇歌頌周人古公父從遷到周原後,規劃岐邑城市時說:“爰契我龜、日止、日時、築室於茲”,“乃左乃右,乃疆乃理,宣乃畝,自西徂東”、“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家室,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岐山鳳雛西周宗廟建築基址經碳14測定為公元前1095±90年,距今約1300百年,與古公父遷居岐邑的時間相一致,可見當時的工匠在營建早周都城岐邑時在建築程序上,首先是察看地形,然後卜宅進行測量和規劃設計,並發明了較科學的量製和測平工具,“其繩則直”,表明了繩子就是一種測量工具。“乃左乃右”、“自西徂東”就是從左到右,從西到東進行規劃測量。“乃疆乃理”即是劃地界,分區治理,朱熹《詩集傳》:“疆謂畫其大界,理謂別其條理也。”鳳雛西周宗廟基址東西寬32.5米,南北長45.2米,麵積1469平方米。在這1400多平方米的範圍內安排各種不同用途的房子30多間,加上影壁、院子等嚴格有序的布局,充分體現了建築設計思想的成熟。
鳳雛村西周甲組宗廟建築基址的平麵布局,同樣說明了設計思想的周密和開闊。以門道、中院、前堂和過廊為中軸線,兩側分列廂房,門塾和東西小院,加上東西排列的後室,使整座建築的各個單體建築有機地融合成一體,組成一座完整的群體建築,給人以協調和諧,美觀大方,宏偉壯麗的感受,《周禮·考工記》記載當時建築京城和宮室宗廟缺席為“左宗右社”、“麵朝後市”、“前堂後室”等,這種布局要求在岐山鳳雛村西周甲組宗廟建築上已明顯地表現出來了,從該基址的“前堂後室”擴大到城市就是“麵朝後市”的布局。
另外,當時各類不同功能的建築布局已有明顯的區別,《爾雅·釋宮》:“室有東西廂曰廟,無東西廂,有室曰寢,無室曰榭,四方而高曰台,狹而修曲曰樓。”加之門,門道,台階,廡廊,過道,後室以及每間房間的有機配置和其功能,都同樣說明宗廟、宮室與住房、台、榭、樓閣的平麵安排及其內部結構,都是有意根據功能需要安排的。這也進一步體現了設計思想在當時建築工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鳳雛西周甲組宗廟建築基址各部分的尺度也反映了事先設計工序的存在。如前堂東、西寬17.5米,共六間,進深均為6米,又如東西門房各寬8米,進深6米,廂房南北排列各8間,通長均為43.4米,每間房子的大小均相似,並對稱,後室前邊的兩小院均為8米見方。連台階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規定,如前堂正麵的三個台階,中階最長,長2.1米,寬2.2米。史書稱阼階,東階長1.9米,寬1.9米,亦名賓階。西階長1.8米,寬1.9米,亦稱側階。這種尺度顯然是體現當時奴隸製社會階級等級的。古文獻對階的記載幾乎出現於各種禮儀之中,明確規定不同身份的人列位於哪一階。《爾芽·釋宮》說:“兩階間謂之鄉”《劄禮·明堂位》更為明確的記載了堂前三階的作用:“昔考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三公,中階之前,北麵東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麵北上。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麵北上。”對照岐山鳳雛村西周甲組宗廟建築基址現存的堂前三階的大小,明堂位的三階缺席早在古公父遷居岐邑時已經萌發,到周公攝政時把它正式法定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