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弄清青銅文化的命名,首先要了解文化一詞的含義及其來曆。什麽是文化呢?對此古人早有闡釋,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易經》中就有明確的記載,《周易·係辭》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是我中古代人民對天、地、宇宙觀的最早認識。在《易經·賁卦》條更明確的說道:“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對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段話給我們講了有關文化的兩重意思:其一是說文與物質的關係,認為人類社會不可沒有文,這裏的文質關係強調兩者的參立統一,這裏的“剛”即指質,亦即事物的本質,“文”即指物質、事物的紋錦。在商周奴隸社會中表現等級、名分、行列、倫序的禮儀規章製度,就是文。這種表現社會人事的禮儀、倫理、道德,在奴隸社會的人群中是不可缺少的,否則奴隸主的統治就動搖了。儒家認為這種文是反映社會製度本質的,認為沒有文靜社會就不能發展。反過來“文”勝於“質”,“文”過了頭,社會也要出現問題。所以“文”不可能以勝“質”,不能忽略根本的東西。這裏的“柔美而文剛”,“剛”即是“質”,柔為文,在質勝的時候要用“文”來調濟使剛柔相當。“分剛上文柔”的“文柔”,是柔中有剛,文有了質,柔也才成其為文,沒有質的“文”,便不是“文”了。“文”大盛了,須由“質”去調節。
其二,“文明以止,人文也。”就是說由人為的文明要有節製,限度,要符合實情,這就是“人文”。“觀於人文,以化成天下”句中的觀人文即指“觀文明以止”,這裏的“止”即節製,調節。然後用這種文明去教化天下的人,成為大家共同遵循的禮儀製度,這樣就達到了“化”的目的,“化”即變化,教化之意。這種“文”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一詞就自然而然出現了,這就是“文化”一詞的來曆,也就是按人文進行教化。從哲學角度分析,文化形態又可分為物質型文化,社會關係型文化,經典型文化,心裏型文化等四種。但歸根結蒂是屬於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範疇,體現人類勞動物質產品的文化屬物質文化,而反映社會關係、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思維方式等則屬精神文化。我國商周時期產生的青銅器既是物質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載體,亦就是說體現在青銅器中的文化叫青銅文化,它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商周時代,亦稱青銅時代。
從大量考古發掘證實,中國青銅文化分布之座,範圍之大是舉世罕見的,幾乎遍及全國各地,東到山東,西至甘、青、南及兩廣、北至遼寧、內蒙都有出土。河南安陽、鄭州、江西新幹、四川三星堆、陝西漢中等地以商代青銅器居多,陝西周原、豐鎬、河南三門峽、洛陽以西周青銅器居多,到春秋戰國時,山西的晉文化,山東的魯齊文化、湖北、湖南的楚文化、陝西的秦文化則紛呈繽紛,各具特色,這些地區之所以有極為豐富的青銅器,都與當時社會政治發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