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三節 海南陵水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刀和石璧

  新石器時代是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

新石器時代是史前人類文化演進的最後階段,有3個基本特征: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發明了陶器;出現了農業和養畜業。年代大約從距今1萬多年以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初步推算,海南島新石器時代最早約在6000年前。石貢海南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南灣村的猴島,屬於海南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據專家介紹,4000多年前中原地區已進入奴隸社會,而海南還處於新石器時代,因此遺址須稱為海南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隊對陵水新村石貢海南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考古隊由省博物館研究員郝思德帶隊,此次發掘共掘探方5個,總麵積達200平方米,專家在探方中發現了七八處當時居民的灶的遺跡,三塊擺成品字形的石頭上有煙,旁邊還有做飯用的陶釜殘片。另外,發現有大量陶片堆積和麵積達三四平方米的石塊堆積,排列整齊,其用途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其中,石刀和石璧為海南首次發現。

此次考古發現石器約幾十件,磨製技術較成熟。磨製石器有石锛、石鑿、石斧、石刀和石璧等。石璧是以石製成的裝飾物,為環形。打製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等。出土陶片的數量很大,約有上千件。大部分為夾沙陶,以紅褐陶為主,也有少量黃褐、灰褐、褐色和紅衣陶,大部分為泥片貼鑄而成,火候較低。器型不規整,有罐、釜、杯、碗、缽等,大部分為環底器,部分為圈足、高圈足和平底器。紋飾有刻畫和拍印的菱形紋、方格紋、水波紋、弦紋和繩紋等。另外還發現少量的貝殼獸骨。

郝思德介紹說,這些遺址和遺物反映了海南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主要經濟生活情況,如采集、捕撈、狩獵等。遺存與嶺南同時期新石器時代文化比較相近,通過研究這些遺物,我們可以判斷出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文化交流。

創製和使用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勞動創造了人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