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封建社會,實際上是個家族社會,權力主要由一些名門望族掌握著。李淵出身貴族,這一先天的有利條件使他很容易被其他家族理解、接受和支持。這為李淵後來奪取權力、登上皇位、開創李家天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李淵像唐高祖李淵(566—635),字叔德,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公元618年至626年在位,諡號“大光孝皇帝”,廟號“高祖”。李淵的家族在其祖父李虎時便開始飛黃騰達。李虎為後魏左仆射,封隴西郡公,官至太尉。李虎因為助後魏權臣宇文泰成功政變,與宇文泰、太保李弼、大司馬獨孤信等八人一起被稱為“八柱國家”,位極榮貴,死後追封唐國公。李淵的父親李昞,襲封唐公,北周時任安州(今湖北安陸)總管、柱國大將軍。李淵建國以後,追尊祖父李虎為太祖景皇帝,追尊父親李昞為世祖元皇帝。
李氏祖上顯然是依靠軍功發跡的,被時人稱為關隴貴族集團。後來,又倚賴婚姻鞏固了家世門風。李氏家族與北周皇室及隋朝的姻親關係,是以獨孤氏為紐帶的。獨孤信的大女兒嫁給了宇文泰之子,即北周的第一個皇帝明帝,做了皇後。七女兒嫁給了楊忠的兒子楊堅,即後來的隋文帝,也做了皇後。四女兒嫁給了李虎的兒子李昞,這便是李淵的父母。由此可以看出,李淵家族自祖父以來便家世貴顯,不僅與北周皇室宇文氏有著姻親關係,而且與隋朝楊家有著貴戚關係,李淵與隋煬帝楊廣互為姨表兄弟。在北周時期,李淵的父親就遷居到長安,北周武帝宇文邕天和元年(566年),李淵出生於長安(今西安市),後由於父親早死,家中排行第四的李淵七歲就襲唐國公。李淵青年時,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眾,人緣極好。
李淵的妻子竇氏,也出生在一個軍事貴族家庭。竇氏是京兆平陵(今陝西興平)人,她的父親是隋朝定州總管、神武公竇毅,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竇氏自幼聰明,讀書過目不忘,武帝宇文邕十分喜愛她,把她接入宮中撫育,常常隨侍左右。竇氏小小年紀就對政事十分關心,有獨特的見解。竇毅認為自己的女兒才貌不凡,不能將其隨便嫁人,就決定為女兒謹慎選擇一位“賢夫”。於是當竇氏到了出閣年齡之時,竇毅命人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能用箭射中孔雀眼睛的人才會入選。四方英傑紛紛爭相上門一試,但都沒能如願。李淵也慕名而來,他連發兩箭各中孔雀一目,竇毅最終將女兒許配給了他。由此可見,李淵年輕時即卓爾不群。
竇氏嫁給李淵後,盡心盡力輔佐丈夫,每遇丈夫有難解之事總能一語中的,提出中肯意見。北周亡國之時,竇家作為宇文家的姻親,居然沒有受到牽連,不能不說是因為竇氏與李淵結下的這門婚事。隋文帝獨孤皇後與李淵的母親是親姐妹,即獨孤皇後是李淵的姨母,竇家成為新的皇家姻親,加之竇毅謹慎自守,對隋文帝小心侍候,所以才免遭禍患。李淵因姨母獨孤皇後的關係,受隋文帝垂愛,在朝廷上十分受寵。
隋朝建立之初,李淵還隻是因為貴族的出身補為千牛備身。在他此後的政治生涯中,竇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他能夠不斷得以升遷。竇氏為李淵生有四子,建成、世民、元霸、元吉,一個女兒,即平陽公主,後嫁給柴紹為妻。
高祖李淵一出場就帶著滿身的富貴,他在前朝當朝中的位置因為姻親的關係可謂是左右逢源。在那極為重視家庭門第和姻親關係的年代,李淵的出身無疑為他後來開創自家的天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是旁人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