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亨德爾:由對手宣告他的勝利

  亨德爾出生在德國中部的哈雷鎮,比巴赫早出生一個月,而且出生地相距很近。與巴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沒有多少音樂氣息。他父親是薩克森親王王宮裏的理發師兼外科醫生,那時候的音樂家不過是貴族的仆人,讓人很瞧不起。所以,盡管亨德爾從小酷愛音樂,而且早早地就顯露出了音樂天才,父親卻堅決不允許他碰音樂的邊兒。他希望兒子能學習法律,將來也好混個一官半職。

  亨德爾不敢讓父親知道自己的愛好,隻能半夜裏偷偷爬上屋頂的閣樓,借著月光悄悄地練習古鋼琴。

  亨德爾八歲那年,有一天父親要去威森非斯公爵家裏去。亨德爾要求父親帶上他,父親不肯,他就追著父親的馬車跑,父親無奈,隻好讓他坐到馬車上。威森非斯公爵非常喜歡音樂,當他知道小亨德爾會彈奏古鋼琴時,就讓他彈上一曲。小亨德爾的演奏令公爵非常開心,於是就幫他說服了老亨德爾。這樣,父親才決定把兒子送到聖母瑪利亞教堂接受音樂訓練。

  亨德爾18歲那年,來到了漢堡,結識了富家子弟馬提鬆。馬提鬆學識淵博,音樂修養極高,亨德爾與他一拍即合,兩個人很快就成為一對親密無間的好朋友。馬提鬆給了亨德爾很多幫助,但他那盛氣淩人的派頭常常使亨德爾心生不快。

  有一次上演馬提鬆寫的歌劇。馬提鬆自己既擔任主要角色,又擔任樂隊指揮。他上台表演時,就把指揮棒交給亨德爾接替;表演完了,他又要站到指揮台上,準備接受觀眾的喝彩。亨德爾忍無可忍,拒絕讓出指揮位置。馬提鬆大怒,提議決鬥。決鬥中,馬提鬆一劍刺中了亨德爾衣服上的一顆紐扣,挽救了亨德爾的性命。這個意外事件使這對好朋友心生悔恨,不由得泣不成聲,從此後和好如初。

  1709年,紅衣主教奧托博尼組織了一場羽管鍵琴演奏競賽,對陣雙方一個是21歲的樂團小提琴手亨德爾,另一個是意大利著名鋼琴演奏大師斯卡拉蒂。這天夜晚,紅衣主教的宮殿大廳裏點亮了數百支蠟燭,一片金碧輝煌。長著一頭黑色卷發的斯卡拉蒂首先登場演奏,他一亮相,全場就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隻見他踏著輕快的步伐,走向大廳正中央的羽管鍵琴。坐定以後,他馬上演奏起來,那高超的演奏技藝令人目眩神馳。

  輪到亨德爾上場了。他不慌不忙地走到羽管鍵琴的旁邊,坐下以後,低頭沉思了片刻,緩慢地舉起雙手,然後快速地演奏了起來。整個大廳裏頓時充滿了震懾人心的音樂,全場的人幾乎都是屏住了呼吸在傾聽。

  演奏完畢,評判員們不斷地交頭接耳。最後他們宣布比賽結果:兩人勝敗難分,需要用別的樂器再進行一場競賽。

  第二場競賽地點選在了附近的一座教堂,樂器改為管風琴。所有的觀眾都是步行前往那裏。這一次輪到亨德爾先登台演奏。隻見他從容不迫地演奏了樂曲的主題旋律,接著演奏了樂曲聲部中的大合唱,然後彈出了魔幻般的主題變奏。隨著音樂的結束,掌聲四起,久久無法平息。

  接下來輪到斯卡拉蒂了。他平靜地站在教堂大廳當中,麵向評判員說道:“我不用再演奏了。”隨後他又轉過身來,對亨德爾熱烈地拍手稱好,大聲宣布:“亨德爾獲勝了!”

  1710年,25歲的亨德爾當上了漢諾威選帝侯的宮廷樂長。這是個很不錯的差使,但醉心於歌劇藝術的亨德爾卻把目光移到了英國。當時的英國要比德國富裕得多,歌劇在那裏更受歡迎,但英國沒有像樣的歌劇人才。亨德爾看準了這個機遇,就向主人請了一年的假,渡海去了英國。他的到來給沉悶的英國歌劇界帶來了一股清風,他的歌劇《裏納爾多》在倫敦大獲成功。1713年,他以一首《女王生日頌歌》博得了安娜女王的賞識,破例任命他為王室作曲家,並賞給他終身年俸。種種優厚的待遇令亨德爾樂不思蜀,索性不回漢諾威了,選帝侯幾次催他回國,卻不見他的回音。

  亨德爾沒有想到,命運很快就捉弄了他。1714年,沒有子女的安妮女王駕崩,漢諾威選帝侯作為英國皇室的近親,被皇室推舉為英國王位的繼承人,改號喬治一世。亨德爾擔心喬治一世不會給自己好果子吃,但又不舍得離開英國。這可怎麽辦呢?就在他進退兩難的時候,一位公爵告訴亨德爾,喬治一世將於明年夏天在泰晤士河上舉行一次盛大的水上音樂會,以慶祝登基,並將親自泛舟河上。亨德爾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埋頭苦幹,寫出一部管弦樂組曲,取名《水上音樂》。

  1715年夏季的一天,泰晤士河上無數掛著彩燈的遊船順流而下,船上坐滿了達官顯貴,喬治一世乘坐的禦舟居於中央,樂隊坐在隨行的船上,一邊行進一邊管弦齊鳴。就在慶典進入高潮時,亨德爾指揮樂隊演奏起了他創作的《水上音樂》。喬治一世聽到這美妙的樂曲,不禁問道:“這是誰寫的?”“亨德爾。”喬治一世又是吃驚又是高興,不但不再追究亨德爾的不敬之罪,還增加了他的年俸。亨德爾索性於1726年加入英國,終身留居倫敦。

  在倫敦居住期間,他專心於歌劇創作,一連有10多部新作問世,給他帶來了更高的聲譽。

  不想就在這時,在英國盛行一時的意大利語歌劇開始衰落,亨德爾的地位也受到了衝擊,他經營的歌劇院被迫關閉。1737年,亨德爾中風偏癱,人們以為他的音樂生涯完了。

  出人意料的是,經過幾個月的溫泉治療,亨德爾竟奇跡般地站起來了。他拋棄了意大利語歌劇,把精力轉向了清唱劇的創作。1742年,他僅僅用了24天的時間,就完成了清唱劇《彌賽亞》的創作。這部作品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上演,結果一炮打響。消息傳到倫敦,人們紛紛要求一睹為快。

  1743年,《彌賽亞》在倫敦上演,英王喬治二世親臨劇院。當演出進行到其中的合唱《哈裏路亞》時,英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肅然起立,全場聽眾見狀也紛紛效法。此後,歐美國家每逢演唱這首合唱時,聽眾都要肅立聆聽,這條不成文的規定一直延續到今天。為了防止《彌賽亞》因演出過濫而降低質量,英王特地下旨,每年隻能在春天演出一次,而且隻有亨德爾本人才有資格指揮。

  1759年春天,74歲的亨德爾最後一次指揮了《彌賽亞》的演出,再一次贏得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幾天以後,這位樂壇上的巨星隕落了。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裏,這是國葬的待遇,那裏還有一座亨德爾紀念像聳立至今。

  文化小常識

  清唱劇

  清唱劇是由神靈讚戲劇化而來的。以基督教為主要內容的清唱劇產生於17世紀初,是一種介於歌劇和康塔塔(原指聲樂說唱的樂曲,後演變成包括獨唱、重唱及合唱在內的套曲,類似於大合唱)之間的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清唱劇與歌劇的不同是:沒有布景、服裝和動作,多在音樂會上演出。它與康塔塔的區別是:篇幅較大,有較鮮明的戲劇結構和情節,更富史詩性和戲劇性。亨德爾和巴赫都是清唱劇的代表性作曲家。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