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出生在法國巴黎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裏。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而且有著一定的天賦,但其他功課很糟糕。有一次,他在餐桌前發現父親的腳邊上有一張紙,便趴下去用筆畫出了父親皮鞋的樣子。坐在旁邊的哥哥發現羅丹趴在地上不吃飯,就叫了起來。父親一看也忍不住吼了起來:“站起來,吃飯不好好吃,看我怎麽收拾你!”當父親發現羅丹趴在地上畫畫時,更生氣了:“你學習這麽不好,原來是在幹這個玩意兒!”父親非常生氣地把羅丹打了一頓,而且當場讓羅丹保證以後要好好學習,不再畫畫。
羅丹九歲那年,成績還是不見好轉。父親對他失去了信心,隻得同意他去報考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在這裏,羅丹遇到了他終生敬仰的啟蒙老師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個普通的美術教員,但他一開始就鼓勵羅丹忠實於真正的藝術感覺,不要按照學院派的教條去循規蹈矩。這個教導影響了羅丹的一生。
在美術工藝學校學習期間,羅丹經常去盧浮宮臨摹大師的名畫。但由於家裏窮,沒有錢買油畫顏料,他隻好轉到雕塑班上學雕塑,因為雕塑用的材料是木頭和泥土,不用花錢。
為了不給家裏增加負擔,羅丹一邊學習,一邊當雜工、首飾匠,有時候還去給雕塑家當助手。勒考克又介紹他到當時法國著名的動物雕塑家巴耶那裏去學習,使他受到了良好的基礎訓練。
經過三年艱苦而勤奮的學習後,羅丹躊躇滿誌,前去報考巴黎美術學院。然而,他一連考了三年,回回都是名落孫山。考到第三年時,一位年邁的主考官竟在他的名字旁邊寫上這樣一行字:“此生毫無才能,繼續報考,純係浪費。”這個打擊對於渴望成為雕塑家的年輕的羅丹,實在是太沉重了。就在羅丹還沒有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時,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羅丹能夠進入美術工藝學校學習,全靠姐姐瑪麗的支持,她用自己掙來的工錢供給弟弟食宿,羅丹從小就深深地敬愛他的姐姐。兩年前,瑪麗因為失戀進入了修道院。她那柔弱的精神和肉體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的生活,一撒手離開了人間。姐姐的死讓羅丹徹底崩潰了,他也步姐姐的後塵,進入修道院當了一名修道士。
不過,羅丹還沒有萬念俱灰,他的內心深處還潛藏著藝術創作的衝動。善良而明達的修道院院長埃瑪爾看出了羅丹的心思,就想辦法為羅丹創造條件,讓他有機會接觸繪畫和雕刻。羅丹對藝術的熱情漸漸地恢複了,埃瑪爾院長又不失時機地勸說羅丹還俗,繼續進行他所熱愛的雕塑事業。23歲的羅丹對埃瑪爾院長滿懷感激,在他決定告別修道院時,特地為埃瑪爾院長做了一件雕像。
羅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邊。在他的幫助和支持下,羅丹開始了邊工作邊自學的奮鬥生涯。他沒有錢雇模特兒,就請來一個塌鼻的乞丐畢比給他當模特兒。畢比雖然相貌醜陋,但是羅丹在他的臉上看到了全人類所共有的愁苦和淒涼,發現生活中的美與醜和藝術中的美與醜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他努力嚐試著把雕塑藝術變成一種強有力的語言,讓人們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內容遠遠超過視覺感受。
這一藝術思想正是大師米開朗基羅在晚年苦苦追求的,而經過300多年後第一次在羅丹的《塌鼻男人》上得到了成熟的展現,並貫穿其一生,成為他藝術創作的靈魂和魅力的源泉。
1864年秋季,羅丹把標誌著自己藝術風格成熟的第一件雕塑作品《塌鼻男人》,送到巴黎官方沙龍參展,卻遭到拒絕,理由是它的造型過於古怪。1872年,《塌鼻男人》獲準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沙龍展覽會上展出,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展出作品,但毫無反響。
1877年,他又把名為《青銅時代》的男子裸體雕塑送去官方沙龍參展,再一次遭到拒絕,人家認為羅丹的這個雕塑是用模特石膏製模翻鑄的。著名雕塑家布歇等人卻對羅丹的作品十分賞識,聯名上書,最終《青銅時代》獲準展出,結果獲得了廣泛的讚揚。
經過法爾吉埃、卡裏埃·貝勒斯、夏爾、迪布瓦等知名雕塑家的遊說,負責藝術事務的法國副國務秘書蒂爾蓋相信羅丹確實是個天才,於是代表盧森堡宮博物館購買了當時還有爭議的《青銅時代》。他還決定聘用羅丹為擬建中的裝飾美術館創作一件巨型雕塑——一座紀念碑式的大門,上麵用淺浮雕來表現但丁《神曲》的內容。
這個任務是官方下達的,但這個題材卻是羅丹本人選定的。他不僅要用雕塑來再現但丁詩篇的總體效果,還要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洗刷那些誹謗他的流言蜚語。
從此,羅丹就像著了魔一般,終日沉浸在但丁用文字塑造出來的虛幻世界裏。他邊閱讀邊動手,畫了100多幅圖,把《神曲》中描寫的八層地獄都畫了出來。他還隨身攜帶著速寫本,走遍了整個法國,考察各式各樣的教堂,記了大量筆記。政府多次派人來催促羅丹,並一再給他寬限時間,但他畫了一張又一張草圖,塑了一座又一座模型,總是不滿意,一次又一次地推翻原來的計劃。後來,裝飾美術館改設在盧浮宮的一邊,不再另建,大門的設計也不再需要了,但羅丹卻無法從這個浩大的工程中抽身而出,《地獄之門》已經成為他產生雕塑靈感的源泉。在37年時間裏,羅丹為《地獄之門》創作出了數不清的各種雕像,這些雕塑中包括羅丹的一些相當著名的作品,如後來成為他個人藝術的裏程碑的《思想者》,還有《三個影子》、《吻》、《亞當》、《夏娃》等。
《地獄之門》原定於1884年完成,但直到羅丹逝世也沒有把它翻鑄成銅像。羅丹去世後,《地獄之門》由巴黎羅丹博物館第一任館長最後定型。1926年,應美國費城羅丹博物館之請,這件巨作被澆注成青銅雕像,陳列在這座博物館中。
真正的藝術家對於自己的作品總是精益求精,有時候近乎於苛求,羅丹正是這樣,直到他去世前一年,他還在修改《地獄之門》。他的這種精神,在應法國作家協會的邀請,為法國著名作家巴爾紮克製作雕像時,再一次得到充分的體現。
接手這個任務後,羅丹感覺壓力很大。巴爾紮克的文學成就舉世聞名,但是他本人長得又矮又胖,怎樣才能夠塑造出他美好的形象呢?羅丹為此傷透了腦筋。經過反複琢磨以後,他花了整整七年工夫,終於在一個夜幕降臨的傍晚完成了這幅傑作。
雖然工作了一整天,羅丹已經非常困乏,但是他絲毫沒有離開工作室的意思。他興奮地叫來了自己的幾位學生,讓他們和自己一起欣賞這個新作。
學生們圍著雕像,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漸漸地,話題集中到了巴爾紮克的那雙疊合在胸前的手上。“這手像極了!簡直像活人的手一樣。老師,我從來也沒見過這麽奇妙而完美的手啊!”
學生的讚美之詞引起了羅丹的沉思:學生最感興趣的原來隻是這雙手,那麽,整個的巴爾紮克到哪兒去了呢?他那深邃的思想,偉大的精神到哪去了呢?羅丹想到這裏,猛地操起了一把斧子,撲上去砍去了雕像的那雙“奇妙而完美”的手。學生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一個個都驚呆了!
羅丹卻平靜地說:“這雙手太突出了!它已經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屬於這座雕像的整體了。請你們記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藝術作品,沒有哪一部分會比整體更重要!”
在此之後,羅丹又用了六年時間,對巴爾紮克雕像進行重新創作。他到圖書館查閱了大量有關巴爾紮克的資料,還物色了幾個在外形上與巴爾紮相像的模特兒,試做了近20座雕像,終於創作出了一個新的巴爾紮克塑像:他裹著寬大的睡袍,頭發蓬亂,臉上堆著贅肉,在室內徘徊,仿佛是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巴爾紮克應該是一副儒雅模樣,而羅丹的塑像卻毫無斯文可言,因此引來了強烈的攻擊和嘲諷。直到1939年夏天,羅丹的《巴爾紮克》才正式舉行了落成儀式,標誌著它獲得了人們的認可。如今,這座雕塑已經成為美術史上的經典,人們從塑像的麵部,看到了一個大文學家無比的力量、智慧和難以琢磨的夢想,隻有羅丹才能把這一切表現得出神入化。
藝術家逸聞
羅丹與《思想者》
羅丹在設計《地獄之門》銅飾浮雕的總體構圖時,原計劃在門頂上安放一個圓雕,最初羅丹給這尊雕像命名為《詩人》,意在象征著但丁對於地獄中種種罪惡幽靈的思考。
後來,它被定名為《思想者》。這尊雕像塑造了一個強有力的男子,他彎著腰,屈著膝,右手托著下頜,默默地注視著下麵發生的悲劇。
他那突出的前額和眉弓,隱沒在暗影之中凹陷的雙目,緊緊收屈的小腿肌腱,痙攣般彎曲的腳趾,都有力地傳達了苦悶的內心情感。
至於羅丹為什麽要用這尊粗壯結實的裸體形象來表現《思想者》這一主題,羅丹本人是這樣解釋的:“一個人的形象和姿態必然顯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體表達內在精神。對於懂得這樣看法的人,裸體是最具有豐富意義的。”
文化小常識
圓雕與浮雕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藝術家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麵。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圓雕一般從前方位“開雕”,同時要求特別注意作品的各個角度和方位的統一、和諧與融合,隻有這樣,圓雕作品才經得起觀賞者全方位的“透視”。
浮雕是在平麵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一種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浮雕分為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低浮雕,一種是高浮雕。低浮雕即淺浮雕,它的平麵感較強,更大程度上接近於繪畫。高浮雕在空間構造和塑造特征上更接近於圓雕,甚至在某些局部處理上完全采用圓雕的處理方式。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維形體的空間起伏或誇張處理,形成濃縮的空間深度感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使浮雕藝術對於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種特別的表現力和魅力。
藝術家逸聞
羅丹與雨果
1880年初夏的一天,在巴黎格納內爾大街夏龐蒂夫人的豪華沙龍裏,雨果的好朋友馬拉美把初出茅廬的羅丹介紹給大文學家雨果,這時的雨果已經是八十高齡,德高望重。羅丹一見到雨果,就被他那充滿激情的臉龐迷住了,極想為雨果塑像。過了好久,他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衝動,冒昧地向雨果提出了這個請求。然而,他的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當場遭到了雨果的回絕。他十分冷淡地說:“對不起,你塑的那個《約翰》隻是個農夫,可我是一個作家,我不願意讓你那雙並不靈巧的手把我現在的這副老態龍鍾的形象塑下來,去留給後人。”
雨果的不屑讓羅丹的自尊心受到了強烈刺激,他在心裏暗暗發誓,這一輩子決不再和雨果打任何交道。
一年過去了,羅丹的雕塑藝術更加成熟。這一天,馬拉美找上門來,他是受德魯埃女士的委托,請羅丹幫她雕塑一尊雨果的頭像。德魯埃女士是巴黎著名的美人,五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地愛著已有妻室的雨果,而如今她已經被癌症折磨得奄奄一息。德魯埃女士的癡情深深地打動了羅丹,他答應了她的要求。
從此,羅丹每天都按時來到德魯埃女士臥室右側的一個壁龕裏,這樣就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雨果的種種神態而不被雨果發現。為了讓羅丹盡可能地從多側麵去了解雨果的神態、感情,德魯埃女士拒絕躺到病床上休息,她讓雨果為她講述當天的新聞,戴上眼鏡為她朗讀他的新作,還請雨果喂她吃藥並陪她進餐。
可惜的是,德魯埃女士沒有等到銅像完成的那一天。她臨終的時候,羅丹在壁龕裏看到臉上充滿悲傷和淒苦表情的雨果,他的心靈又一次顫抖了,完全地被雨果偉大和崇高的感情所折服。經過夜以繼日的工作,羅丹終於在自己的創作室裏完成了雨果的頭像。這是德魯埃女士終生追求和崇拜的偶像,也是羅丹心目中的雨果:含蓄、威壯、執著,充滿男子漢的勇敢和豁達,又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雨果的精神完全滲入了羅丹的這尊雕像,以至於後人把這尊頭像當成了雨果的精神和信仰的崇高象征。
§§第三章 奧地利藝術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