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首都臨安被元軍攻破以後,大將李庭芝、薑才仍然鎮守揚州,陸秀夫、張世傑則繼續留任廣東沿海,抗擊來勢凶猛的敵人,竭盡全力地保衛著南宋岌岌可危的統治。同時在其他地方,南宋的一些愛國將領們也展開了與敵的頑強鬥爭,他們的精神可歌可泣,他們的聲名萬古流芳。
有個將領名叫夏貴,投降了元朝。他有一個家童叫洪福,當時正在守衛鎮巢軍(現在的安徽省巢縣)。夏貴派人去勸洪福投降,結果洪福把那人給殺了表明自己沒有背叛宋朝。後來就義時還在痛罵夏貴不忠。
李庭芝、薑才鎮守揚州,元軍久攻不下就讓謝太後命令他們投降。李庭芝回答說:“我隻知道奉詔守城,從來沒聽說過要奉詔投降。”後來,謝太後北上經過揚州時,元軍又讓謝太後命令李庭芝和薑才投降。李庭芝命令士兵放箭,當場射死招降而來的使者,其他人狼狽逃走了。隨後,他們又帶四萬人出城襲擊元軍,想奪回謝太後和皇帝恭宗。但卻沒有成功。後來,元朝也多次派人勸降薑、李二人,他們不是怒斥來使,就是燒掉降書,要麽幹脆殺掉勸降之人,以表對宋之忠心永不動搖。於是,元世祖就派大軍將揚州團團圍住,晝夜攻城。由於揚州被圍了很長時間,城裏的糧食都吃光了,李庭芝和薑才就跟士兵一塊兒煮牛皮等東西充饑,有的士兵殺死自己的兒子充饑。但是,揚州軍民的抗元鬥爭一直沒有停止。
後來,趙在福州做了皇帝,命令李庭芝和薑才帶兵去保衛福州,當他們走到泰州的時候,又被元軍包圍。不久李庭芝、薑才被元軍俘虜,英勇就義。
在湖南潭州(現在的湖南省長沙市),李芾率軍民堅持三個多月。當城被攻破的那一天,不願受辱的他堅決命令自己的部下沈忠殺死自己的家人,然後再殺了自己。沈忠百般不願,但隻能含淚照辦。之後,沈忠也回家殺了妻子後自殺。他們的忠義精神感動了很多人,許多百姓也都讓全家自殺而死,堅決不投降元朝。
元朝軍隊向福州大舉進攻,陸秀夫、張世傑見福州守衛不住,就護衛著端宗趙和他的弟弟趙,沿著海岸往南避難,最後到了廣東。宋端宗從小就在皇宮裏嬌生慣養,怎能忍受這種顛沛流離之苦,不久就病死在廣東碸州(現在的廣東省雷州灣中的一個小島)。陸秀夫和張世傑又擁立趙做皇帝,繼續進行抗元鬥爭。
趙做了皇帝以後,任命陸秀夫為左丞相,張世傑為樞密副使,專門掌管軍事。不久元軍就打到了廣東。張世傑和陸秀夫護衛著趙來到新會的山,以那裏為根據地,招兵買馬,嚴加訓練;同時廣征糧食,修築堤壩,打武器、造兵船,準備與元軍進行長期的鬥爭。
此時,福建、廣東的軍民正在進行殊死的戰鬥。當元軍打到興化(現在的福建省莆田縣)時,曾多次對宋將陳文龍進行勸降,陳文龍將使者殺了以表對宋忠心不二。並教導手下人說:“人這一輩子是免不了一死,為國家民族而死,死得其所!”表現了視死如歸的精神。後來因為叛徒出賣,陳文龍被俘,但他仍然不投降,在福州絕食而死。他的母親也被押到福州,她為兒子為國犧牲而自豪,在臨死前說:“我和我的兒子一塊兒死去,又有什麽怨恨呢!”
然而,敵我力量懸殊,盡管南宋軍民拚死抗敵,元軍還是打到了山附近。因為山是一個小島,島上的一切都得靠大陸和海南島運送,元軍封鎖海口,切斷宋軍砍柴、打水的道路,宋軍沒有水喝,隻能吃幹糧,實在沒有辦法,就隻有舀海水解渴。由於海水不能喝,許多人都病倒了。張世傑帶兵去攻打新會,想奪回海口,但大戰幾天都沒有取勝。
1279年二月,元將張弘範猛攻山,張世傑戰敗,便和陸秀夫等保護著趙和他的母親楊太妃等,乘船撤退。元軍派船來追,把宋軍的船隊衝散了。陸秀夫不願意被元軍活捉受辱,背起小皇帝趙,跳進了茫茫的大海。張世傑和楊太妃坐的船,也遇上了颶風,被打沉了。這樣,南宋王朝最終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