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年二月,金兵被李綱打敗,一直退回黃河,“東京保衛戰”取得了一個大勝利。
四月,太上皇徽宗以為東京平安無事了,就從亳州回到開封,繼續過著他荒淫糜爛的生活。這時,投降派們又得勢了,北宋在軍事上一點兒準備都沒有,各地趕來解東京之圍的援兵,也被欽宗打發走了。
李綱看到宋朝危如累卵,心急如焚,幾次上書請求宋軍積極備戰,都沒有得到重視。投降派對李綱恨極了,趁機排擠他,讓他離開都城去做河北宣撫使。不久,李綱又被罷免兵權,貶到揚州去做官了。
北宋與金和談時,答應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及這三鎮所轄的州縣給金朝,但這隻是軟骨頭皇帝的事兒,黃河以北的老百姓卻不認這個賬。他們並不服從金人的統治,拚死護衛自己的國土,各種抗金鬥爭此起彼伏。他們經常四處攻打金兵,讓金軍防不勝防,不得安寧,又切斷敵人的運輸錢,讓敵人吃不上飯,得不到武器裝備。
金朝對此非常頭疼,迫不得已向北宋朝廷再次施壓。北宋內部對於是否割讓三鎮,討論得非常激烈,投降派主張割地,主戰派則主張和金軍決戰,真是公有公理,婆有婆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正在這個時候,李綱所擔心的金人再次侵略的事發生了。1126年八月,金太宗又發兵大規模南侵,以宗翰、宗望分別為左右副元帥,分東西兩路向北宋進軍。
宗翰率軍猛攻太原城,金軍把太原團團圍住,軍民與宗翰的金兵相持有八個月之久,糧草已盡,但太原軍民卻寧死不降。王稟帶全城軍民浴血奮戰,九月初期,太原城終於堅持不住,被金兵攻破。
十一月,宗翰從太原率軍南下,一路上遭遇的宋軍,不是棄城逃跑,就是乖乖投降,所以金軍南下很順利,輕鬆地打過了黃河。
宗望的東軍從真定府南下,一路勢如破竹,隻用了十天就兵臨開封。這時,宗翰也帶兵趕到。兩軍會合在一塊兒,駐紮在開封城南薰門外,再次包圍了開封城。
開封城岌岌可危,主戰派的李綱已經不在了,各地援兵也被遣回了。守軍幾乎沒有抵抗能力,宋室都城如風中之燭。宋欽宗是個昏庸而且沒有主見的皇帝,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他還相信“法術”。兵部尚書孫傅給欽宗推薦了一個道士郭京,郭京胡說八道,吹噓自己能掐會算,會念咒調來神兵和金兵作戰。他說他的法術叫“六甲法”,隻要他領兵就能打敗金軍,活捉宗翰和宗望。
欽宗信以為真,賞了郭京許多金銀財寶,叫他帶“六甲神兵”出城作戰。郭京好不容易拚湊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出城與金兵剛一交戰,就被打得七零八落,紛紛敗下陣來,金軍乘勝追擊,郭京一看不好,三十六計走為上,帶著殘兵敗將急急忙忙地向南逃走了。
這樣腐敗的朝廷,如何與強敵作戰,金兵很快攻破開封,愛國將士與金兵進行激烈的巷戰。
被派往金營求和的使者回來告訴欽宗,必須皇帝親自去談判。宋欽宗急忙帶領幾個大臣到金營,交上降表,跪下來向金國稱臣。
金兵在開封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到處掠奪金銀財寶。1127年初,金兵又先後扣留了欽宗,徽宗,金太宗下詔廢了他們的帝位,把他們倆連同宋宮裏的太後、皇後、妃子、公主以及親王、大臣和各種手工業工匠一共三千多人,一起押回金國,當作奴隸使喚。除此之外,北宋都城裏儲藏的各種圖書、樂器、天文儀器、金銀財寶也被金兵搶劫一空。
就這樣,北宋王朝被金國滅亡了。這一年,是北宋靖康二年,所以曆史上稱這次大事變為“靖康之變”。
金軍從開封撤出以前,在城裏建立了一個傀儡政權,國號“楚”,扶持北宋投降派頭子張邦昌做了“皇帝”,利用他來鎮壓宋朝人民的反抗鬥爭。
金軍撤走之後,北宋王朝的親王隻有康王趙構沒有被抓走,因為他當時在濟州帶兵,躲開了這場大災難。因此,許多宋朝的大臣都擁護趙構出來繼承皇位。而張邦昌做了幾天假皇帝,老挨老百姓的痛罵,心裏也不好受,隻好也表示擁護趙構,取消了自己的帝號。
於是,1127年五月,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現在的河南省商丘市南)登上了皇帝寶座,改年號為“建炎”,他就是南宋第一個皇帝高宗。不久,他逃往長江以南,以臨安(現在的浙江省杭州市)為首都,開始了曆史上稱為“南宋”的封建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