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立後,宋太祖通過一係列措施牢牢把軍政大權集於一身,但宋太祖依然惶恐擔心,因為當時中原尚未統一,南方小國依然割據一方,宋太祖決定兼並其他小國,統一中國。
宋太祖把自己的弟弟和趙普叫來,宋太祖的弟弟叫趙匡義,當趙匡胤做了皇帝,趙匡義就改名為趙光義了。宋太祖對他們倆說:“大丈夫應該有遠大的誌向,朕準備派兵滅掉周圍這些小國。你們看這仗該怎麽打?”
趙普說:“北方的遼國勢力很大,不好打。南方的國家地盤小,兵也少,容易打。另外,南方很富裕,如果打下了南方,我們就能得到很多糧、很多錢,我們大宋的力量會越來越強,然後再派大將打北漢和遼,萬歲以為如何?”
趙光義接著說:“南方小國之間鬧矛盾,心不齊,我們正好一個個把它們消滅掉。”
宋太祖說:“二位說的和朕想的一樣,我們就來個先南後北!”
宋太祖與趙光義和趙普商量後,決定先攻打離宋最近的南平國,南平國的都城在江陵,地盤在現在的湖北中西部。
963年,北宋大將慕容延釗和李處耘,率兵直逼南平城下,要借道南平城攻打張文表。南平一開城門,便被宋軍占領,張文表死於非命。打下南平,宋軍繼續向南,分水陸兩軍,沿江而下。準備攻打後蜀,後蜀國君孟昶和宰相李昊都是昏庸之輩,大將王昭遠隻會紙上談兵。
當後蜀的君臣得知宋軍攻下了南平,立刻慌了手腳,他們就派人和北漢聯係,想共同攻打北宋,他們沒想到密信被宋軍查出來了,這樣宋太祖又有了理由。964年十一月,宋軍分兩路由開封出發,北路軍由大將王全斌、崔彥進率領;東路軍由劉光義、曹彬率領。
十二月份,天漸漸冷了。這一天,從京城來的使者追上了王全斌的部隊。原來,宋太祖看到京城下雪,想起了打仗的士兵。他就拿出自己的貂皮帽,派人送到軍隊中去。
兵卒們看到貂皮帽,心中都十分激動。一個兵卒大聲喊:“弟兄們,咱們一定要好好打仗呀!”大家齊聲歡呼起來。
宋軍士氣高漲,將兵一心,浩浩蕩蕩攻向後蜀,後蜀大將王昭遠退回劍門關,宋軍一鼓作氣,攻克劍門關,活捉了王昭遠。蜀王孟昶見宋軍勢如破竹,長歎一聲,命宰相李昊寫了降書,後蜀滅亡。
970年九月,北宋元帥潘美領兵攻打南漢,南漢國主劉為人殘暴不仁,濫施酷刑,南漢臣民早有反心,宋軍一來劉便已眾叛親離,大臣紛紛逃亡,隨後,南漢滅亡。
宋軍真是連連勝利,下一個就輪到南唐了,南唐的地盤比較大,但力量很弱。南唐的國君就是著名的詞人、文學家李煜。李煜的父親李當國君的時候,就對宋很尊敬,每年都送去很多金銀玉器。李煜繼位,對宋更尊敬,他將國號去掉,自稱江南國主。李煜萬萬想不到宋軍會來打他。何況,當年宋軍攻打南平、後蜀時,南唐還支持大宋,為大宋出了不少力。
但宋太祖顧不上這麽多,打下了南漢,可以說宋軍三麵包圍了南唐。974年九月,曹彬率領十萬大軍,向南唐撲來。李煜認為有長江天險,宋軍就是插上翅膀也過不來,因此他在宮中繼續喝酒玩樂。
長江天險對宋軍是極大的障礙,宋軍先派人丈量了長江的寬度,用大船搭好浮橋,大批宋軍迅速過河,把南唐國都金陵團團圍住,而此時的李煜尚在宮中吟詞作賦,嬉戲遊玩,不知大禍將至。
等有人報告後,李煜看到裏三層外三層的宋軍,頓時魂飛魄散,這時身邊一個文臣站了出來,他說自己要找趙匡胤講理去,李煜一看是徐鉉。
在開封,徐鉉對宋太祖說:“我主李煜已經對宋稱臣,就像兒子侍奉父親,沒有犯錯誤,為什麽還要攻打我們呢?”
宋太祖一聽,滿臉的不高興:“那麽父子就可以分成兩家嗎?天下是一家,朕的睡床上,怎麽能讓別的人睡覺呢?!”
徐鉉見宋太祖如此堅決,知道多說無益,隻好無奈地回到了金陵向李煜複命。這一年十一月,北宋派軍隊攻克金陵,李煜投降,南唐滅亡。
吳越占據了浙江、江蘇一帶,國君錢像李煜一樣,對宋朝也是俯首稱臣畢恭畢敬。當宋軍攻打南唐的時候,李煜寫信去吳越求取救兵,但吳越國主錢懾於大宋的威力,不敢得罪宋朝所以棄之不救。李煜在第二封信裏說:“今天沒有了我,明天也不會有你!你早晚也得成為開封的一個平民!”
果然如李煜所言,南唐滅後,宋太祖召錢來朝見,錢嚇得要死,宋太祖稍微嚇了一嚇他,這位國君便立刻惟命是從。錢回去後派人給大宋送去許多財物,宋朝說什麽,錢聽什麽,吳越實際上不再是一個國家了。
宋太祖最後派兵消滅了福建等地的一些政權,南方基本上統一了。
盡管趙匡胤當皇帝不太光彩,可是他從963年開始,到976年止,用了十三年的時間,消滅了南方的割據政權,完成了南方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