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年,唐玄宗改年號為“天寶”。玄宗設置了十個節度使,負責邊境地區的軍政要務。其中有一胡人,名叫安祿山,此人表麵上看起圓頭圓腦,一副忠厚老實的樣子,實際上卻心計很深。玄宗被其表麵所惑,封他為平盧節度使掌握河北北部。
有一次見到太子,安祿山故意不下拜行禮,等眾人責備他時他卻裝傻地問皇帝:“太子是什麽官呢?”玄宗說:“等我死了以後,就把皇位傳給他。”安祿山趕緊又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誠惶誠恐地給太子叩頭,並且還裝出一副誠懇的樣子對玄宗說:“陛下對我恩寵有加,可我是一個粗人,什麽都不懂,如果要報答您的話,就希望我能代陛下您死吧!”玄宗感動不已。
安祿山也跟李林甫一樣,收買後宮的宮監和嬪妃,替他在皇帝麵前說好話。玄宗對安祿山越來越喜歡,就連奸相李林甫也見風使舵,開始拉攏安祿山。李林甫善於揣摸安祿山談話的意思,安祿山心裏想的話還沒出口,李林甫就替他說出來了。安祿山越發折服,竟以李林甫為神。有一次在中書省見麵,天氣很冷,李林甫便把自己的袍子脫下來披在安祿山身上。安祿山對李林甫很感動,親熱地稱之為“十郎”。安祿山在範陽,要經常派使者去京師奏事。如果使者傳達的是李林甫的好話,安祿山就大為高興。如果使者說:“十郎要你好生察看。”安祿山便失望至極,悶悶不樂。
安祿山是個大胖子,走起路來,十分笨拙。但在皇帝麵前跳起《胡風舞》來,卻是輕巧靈活。玄宗曾問他:“你肚子為什麽這樣大?”安祿山笑嘻嘻地回答:“隻裝著一顆忠誠於皇帝的赤心啊!”玄宗在長安賜給安祿山府第,其規模、設備超過一些王府。
善於裝呆賣傻的安祿山看到楊貴妃得寵,就在一次進見玄宗時,先去給楊貴妃行禮叩頭,然後再朝拜皇帝。玄宗問他:“你為什麽先拜娘娘?”安祿山回答說:“胡人隻知有母,不知有父。”玄宗開玩笑說:“那麽你方才是拜見母親!”安祿山便借這個機會認了楊貴妃做母親,楊貴妃竟然也答應了。接著玄宗就提升安祿山作禦史大夫。
善於偽裝的安祿山深得玄宗信任,不久便作了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手握重兵,同時又暗中征召了許多胡人,為謀反積極地做準備。天寶十四年冬天,以“討伐奸相楊國忠”為名,從範陽起兵,發動叛亂。安祿山發兵十五萬,號稱二十萬,向南進軍,準備大舉進攻中原地區,打到長安,推翻唐朝,自己當皇帝。
從天寶年間以來,唐朝的統治已經日益腐朽,加之長久的太平,許多士兵都不知道該如何作戰,軍紀廢弛,毫無戰鬥力。加上這一帶本來就是安祿山直接統治的地區,因此當叛軍打來的時候,黃河以北二十四郡很快就被攻克,叛軍幾乎沒有耗費什麽氣力就占領了在北方的大片領土,簡直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叛軍得逞的消息接二連三地傳到長安,這時候,昏庸的唐玄宗才相信安祿山是真的反叛了。他匆忙調兵遣將,增募軍隊,部署平定叛亂。可倉促之間,拚湊起來的軍隊毫無戰鬥力,節節敗退。轉眼間叛軍已經攻過黃河,在安祿山的放縱下,叛軍每到一個地方,奸淫擄掠,殘害百姓,無惡不作,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生靈慘遭塗炭,社會處於動蕩不安之中。
天寶十五年,叛軍攻占了東都洛陽,直抵京城長安東邊的大門——潼關。接著,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建立起反動的割據政權。